136书屋 > 其他 > 世界历史未解之谜大全集全文阅读 > 第127章 奇异风俗中不为人知的秘密(3)

第127章 奇异风俗中不为人知的秘密(3)


  据说南美洲印第安人的一个部落就使用人头缩制术缩小人头,以此来锁住灵魂。传说公元前1450年前后,印卡部队在尤潘基的率领下攻打基多王国南厄瓜多一个省份,当时军中传说这一次征战意义重大。本来印卡士兵全部训练有素,勇猛好战,但这一次是一帮特殊的希瓦罗族战士作为他们的对手,因此印卡部队不免有点犹豫。这个特殊的希瓦罗族部落非常神秘,他们对缩制敌人人头很在行,并且习惯于砍下敌人脑袋留作战利品,人头被他们缩成拳头那样大小,死者不散的灵魂也永不得翻身。印卡人倒不怕被人砍掉脑袋拿去当战利品炫耀,因为3000年前这种习俗在南美洲十分普遍,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但印卡人相信头脑内藏有灵魂,所以最怕灵魂受制不得脱身。

  希瓦罗人在把人头缩制之前,仿佛要举行某种仪式,以使脑袋里的灵魂不能报复杀死他的人。为了炫耀胜利,别的部落通常砍下敌人的脑袋,而希瓦罗人却要举行仪式来缩小敌人的脑袋,使干瘪头皮困住敌人的灵魂,不再兴风作浪。否则,死者的灵魂即会报复杀害他的人。希瓦罗人相信死者灵魂若不用这种方法禁锢起来,自己将永无宁日。因此,如果说希瓦罗人也有害怕的事物,就是敌人那逃掉的灵魂。

  希瓦罗人割取的脑袋大都是近邻阿希亚利族人的,因为这两个部落水火不容,世世代代互相仇杀。制作猎回的人头通常要好几天的时间,或者是在武士回乡后,再进行缩制工作,不然就常在凯旋途中举行缩制仪式。在每一次缩制过程中,都要有大吃大喝和跳舞的仪式。缩制好的人头,要缝合两眼上下眼皮,以使一心想报复的灵魂无法看到外间世界,缝起嘴来使灵魂无法逃脱,然后在隆重仪式中把干人头用布包好,用陶罐盛起来,通常在得胜战士的茅屋下面埋起来。

  当然,这是个传说,其真伪性还有待于考证,但是秘鲁博物馆里确实存放着被缩小的人头,这引起了科学家的兴趣,许多科学家开始为解开人头缩小之谜而奔波。

  20世纪50年代左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派遣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到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深入考察,他们在一个被莽林掩盖的山岩上发现了几十个一尺多高的龛式洞穴,每个洞壁间赫然陈放着一个仅拳头般大小的人类头颅,不仅五官俱全,而且科学家经过生理切片等一系列检验,证明它们都是成年人的头颅。这些头颅是当地与世隔绝的希巴洛斯族人制作的。

  原来,希巴洛斯族盛行一种奇特的殡葬仪式:族里人死了,祭师就把死者的头颅割下,用一种名叫“特山德沙”的草药剂浸泡,把头颅缩小成拳头一般大小,既保持原来面目而又经久不烂;如果是受全族尊敬的酋长、元老死了,则全身都用“特山德沙”的草药微缩剂泡浸,使全身缩制成不到一尺高的“小人”干尸,以供全族祭祀。

  那么,希巴洛斯族的草药微缩法是否就是传说中的印第安人的神秘“缩头术“呢?看来,这或许是有共通处,但却是难以证实的了。

  突厥民族“狼图腾”之谜

  突厥民族是一个强悍的古代民族,他们的图腾更是凶狠的狼的形象,在古代被作为图腾的动物种类繁多,为什么突厥人却选中了狼呢?

  突厥是生活在中亚的主要民族之一,突厥人最初大约居住在今叶尼塞河的上游,公元5 世纪被亚洲北部大国柔然所迫迁至阿尔泰山的南面。6 世纪获独立,突厥开始强盛,后来并灭柔然,随后征服中亚,其领土东起蒙古高原,西抵波斯帝国边境。

  隋朝初期,突厥分裂为东、西两部,东突厥于630 年被中国唐朝所灭,西突厥人则向西迁徙。11和13世纪,西突厥人中的塞尔柱和奥斯曼两支部落先后迁徙到西亚,分别建立庞大的塞尔柱帝国和奥斯曼突厥帝国,现今土耳其国家的名称即源于突厥之名。

  突厥人当其崛起之时,军旗上曾经绘有金色狼头,号称狼旗,显然表明狼曾经是突厥部落的一种图腾。一般认为,狼外貌丑陋,生性贪婪、凶残,汉语中关于狼的都是贬语。突厥人为何以狼作为自己的图腾呢?

  据《周书·突厥传》记载,突厥人的祖先原是在匈奴之北的索国,部落首领名阿谤步,有兄弟17人,其中一个兄弟叫伊质泥师都,是母狼生的。阿谤步等人生性愚痴,所以败落下去。而泥师都由于感受到特别的灵气,能够呼风唤雨。他娶了两个妻子,分别是夏神和冬神的女儿。有个妻子一胎生了四男,大儿子纳都六,住在践斯处折施山(在今叶尼塞河上游),由于关心同部落人的疾苦,多方予以周济,被大家奉为君主,国号突厥。

  但据另一个传说,突厥本是匈奴的一支,后被邻国所灭,当时有一个10岁的小男孩,士兵见他年小,没忍心杀死他,便将他砍去双脚扔到荒草中。后来,小孩被一只母狼救去,长大以后与狼结合。邻国国王听说这小孩已长大,怕有后患,便派人将他杀了,杀他的人,见他身旁有一条狼,也想一起杀掉,狼逃跑了,逃到高昌北边的山洞里。在那个山洞里,狼生下lO个小男孩,他们逐渐长大成人,各自成家,繁衍后代。其中一支,生活在阿尔泰山一带,阿尔泰山形似作战时的头盔,当地人称其为突厥,所以他们就以突厥为族号了。

  两个传说的内容虽不一致,但有一个共同点,即认为狼是突厥人的祖先。《周书·突厥传》对此作了肯定,并进一步解释道:突厥人“盖本狼生,志不忘旧”。《隋书·突厥传》也说:“故牙门建狼头纛,示不忘本也。”

  据现代历史学家考证,在母系氏族社会,人类不了解生孩子和两性结合的关系,同时在母系氏族制之下,自然地想象自己的女祖先感某种动物图腾之灵而生育,因而许多民族都有人与动物相交繁衍出该族子孙的传说。所以,突厥人的传说把狼看做是自己的祖先也就不奇怪了。然而,人们不禁要进一步问道:“被作为图腾的动物种类繁多,为什么突厥人却选中了狼呢?

  大凡被当做图腾的动物,都与当时原始人类的现实经济生活,尤其是渔猎活动有关。其中,最大量的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活资料,如鹿、牛、羊、鱼及某些鸟类等,人们举行一定的图腾仪式,祈求他们的大量繁殖。但也有的是对原始人类的生存带来重大威胁的动物,如狮、虎、熊、鳄鱼,特别是狼,同样被奉为图腾。这种以狼为图腾而加以顶礼膜拜的现象,是不是反映了原始牧人们对于狼的畏惧心理,或是希望狼发善心并祈求狼的庇护,抑或是两者兼而有之呢?由于图腾崇拜具有复杂的因素,因此人们现在还难以对突厥人为什么以狼作为图腾做出确切的判断。

  中亚游牧民族的祭马仪式之谜

  中亚文明别称为马背上的文明,对于游牧民族来说,用马作为祭祀用品是很正常的,那么这些祭马仪式代表什么意义呢?

  在中亚广袤的地域上,遍布着高山、沙漠和草原,崇山环抱的山谷盆地和撒在广袤荒漠中的绿洲是中亚最富有生命力的地方,它滋养着这一方农人,而辽阔的北部草原和山坡草地驰骋着一个个马背上的民族,游牧民族的栖息、迁徙,都和马有着紧密的联系,有了马,他们才能驰骋沙场,纵横万里大草原。因此,中亚文明也被称为马背上的文明。

  作为马背上的民族,中亚牧民建立了马背上的国家。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马的作用和地位是异常重要的。马是游牧人民最亲密的朋友,在草原、沙漠、绿洲,到处可以见到成群的马。他们的生活真的可以说是一刻也离不开马匹,马不但是他们最好的交通工具,而且也是战争中形影不离的忠实伙伴,游牧民族就是在马背上保护自己的家园和国家。同时,游牧民族也可以骑马打猎以收获食物。马奶和马肉也是他们喜爱的食品。

  广泛而普遍的驯养,也使中亚民族的畜牧也相当发达,出产世界上著名的良马,史书记载中的汗血马,就是产生于中亚的大宛国。根据考古发现,中亚的马向东方发展,形成了中国式和蒙古式马种。向西发展,产生了鼠色的欧洲式马种。并且在全世界各地,比如在小亚细亚和埃及、地中海沿岸,都形成了不同种类的马种。

  对于中亚的游牧民族来说,马是他们最珍贵的财产。在这种文化氛围当中,马成为游牧民族的崇拜对象。在游牧民族的藏礼和祭祀活动当中,马成为仪式活动中主角,在目前发现的游牧民族的墓穴里,常常发现马的骨骼。那么,中亚神秘的祭马仪式是怎么样的呢?它在古代中亚代表了什么样的文化含义呢?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他们也因此形成了不同的马祭仪式。蒙古人的祭马仪式是非常独特的,也是非常残忍的。在蒙古人死后,亲人们让自己家里的马围绕墓地奔跑,一直到马筋疲力尽,跑到跑不动时,把马杀死,取出它的内脏和骨头,然后用棍子从马胃里穿入,从马嘴里穿出。然后把马皮悬挂在墓地的四周,每个方向都要四张马皮,大概是因为没有合适的纪念标志,所以用马皮来代替使用。

  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异,匈奴人的祭马仪式与蒙古人有很大差异。匈奴人的亲朋好友死后,他们把死者的尸体放置在自己家的帐篷里,亲人的子孙和亲属们纷纷杀死自己的马匹,摆放在帐篷门前面,开始自己最真诚的祭祀活动。与蒙古人单纯用马祭祀不同,匈奴人还用刀把自己的脸划破,失声痛哭,血水和泪水一齐流下,汇成一片。最后,将死者生前用过的东西连同心爱的马匹和死者尸体放在一块儿,同时焚烧。然后留下烧后剩余的骨灰,再选择时日安葬。

  对于游牧民族来说,用马作为祭祀用品是很正常的,那么这些祭马仪式代表什么意义呢?

  据历史学家分析,在游牧人的眼中,马是他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动物,用马作为祭祀品,既是为天神提供祭奉供品,又是给冥界亲人提供乘骑。当然,由于时间的流逝,最初为什么用马作为祭祀用品已经无从考证了,现在这种仪式已经成为传统,刻在了中亚游牧民族的记忆里了。

  揭秘日本女性取名为何多用“子”结尾

  “子”字在日本女性的名字中司空见惯,然而“子”开始时是男人的专利,现在为何成为女性的爱好了呢?

  众所周知,当代日本女子的名字,常常用“子”字来结尾,如幸子、美子、久子等,这在日本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据说,这个“子”是古时宫廷贵族社会喜好为女子取的名字。明治维新以后,一般庶民才流行开来;昭和时代以后,日本过半数女子都是某某“子”。那么,为什么日本女性的名字多用“子”结尾呢?其中有什么寓意呢?

  有些学者认为,古代日本的奈良时代(公元8 世纪左右)以前,无论男女所起的乳名或小名多用“子”字结尾,似乎是一种爱称,年长以后也往往沿用,而习以为常。而有的学者认为“子”是一种尊称与美称,所以为有身份和地位者所用。但是究竟是用“子”的第一种含义,即幼儿爱称的含义,还是用“子”的第二种含义,即尊称与美称的含义,或者是两者兼而有之,目前还无法给出确切的论断。

  其实在古代日本 “子”不是一开始就和女子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最早是在男性中使用。日本奈良时代(710-794)以前,男性中称“子”的人不少,一般多兼作官称,如当时在朝廷内有显赫地位的重臣苏我马子、中臣镰子等。中世纪的日本,妇女地位极低,有姓名者寥寥,即或有取“子”为名的,也只是作为尊称限于地位很高的妇女,如镰仓时代(1183-1333)的幕府将军夫人北条政子。

  那么,为什么原来男女通用的“子”会逐渐地变成女性专用的了呢?原来,古代日本贵族男性的姓名之后,往往带着官职的称号,而女性则往往没有。于是“子”确实为了显示贵族女子的身份和地位逐渐流行起来,而男性却反而敬而远之、弃之不用了。当时的高官兼外戚藤原氏(大化改新功臣中臣镰足被天皇赐姓藤原,成为藤原氏之始祖)的女性无不用“子”作为名字的结尾,而其中许多人不少成为天皇的母亲、皇后的妃子。

  德川幕府时代末期的倒幕维新运动中起了积极作用的松尾多势子,原是豪农之女,并非贵族与武士出身,可见,女性用“子”作为名字结尾之风习已逐渐流传到平民阶层,当然在更普通的农家女儿那儿却多是采用假名,不用汉字起名,也更少看到有用“子”结尾的。这说明女性的名字用“子”结尾的,还是显示着一种受人尊敬的社会地位与身份,并非一般人所可以随便使用的。

  1868年明治维新后,积极提倡西化,标榜“四民平等”,并且在1870年颁布允许原来无姓的平民可以带姓的法令,鼓励贵族女性用“子”作名字的尾字。后来,普通女性也开始效仿名字中用“子”字并逐渐普及开来。此时,“子”的尊称含义逐渐淡薄,而爱称的含义却强化了。大正年间(1912-1926),天皇遴选九条节子为皇后,自此开端,“子”才成为日本女子名字的常用字。当然,不带“子”而用“代”或“美”,甚至不用汉字而用假名作名字的也为数不少。而且,据近年的统计来看,不用“子”作为名字结尾的情形甚至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至于为什么许多日本女性逐渐不用“子”字作为名字,有人认为,随着世界多元化趋势的加强,人们开始提倡个性,不愿意雷同,这样的心理在名字上也有反映。这样的分析固然有道理,至于是否还有其他原因,目前还没有确切的结论。

  武士道精神始于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