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世界的凛冬(全集)全文阅读 > 第4章 1933年,柏林(4)

第4章 1933年,柏林(4)


  “但这不会是一次公正的选举,”茉黛怒气冲冲地说,“看看今天在杂志社发生的事吧。批评纳粹的人都处在了危险之中。与此同时,拥护纳粹的标语却铺天盖地。”

  劳埃德说:“似乎没见人反抗过!”他心想,如果上午早几分钟去杂志社就好了,那样他就可以给冲锋队员来上几拳。他意识到自己不经意间捏起了拳头,连忙把拳头松开。但他的怒火没有消散。“左翼分子为何不去洗劫纳粹杂志的办公室?让他们尝尝这种滋味就好了。”

  “我们不能以暴制暴,”茉黛动情地说,“希特勒正在寻找镇压反对派的机会——他想借机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取消所有的公民权利,把反对者投入监狱。”她恳求地对劳埃德说,“不管形势如何严峻,我们都不能给他这个机会。”

  等他们吃完饭,酒馆里的客人也渐渐走光了。咖啡端上来之后,沃尔特的堂弟、酒吧老板罗伯特·冯·乌尔里希和主厨容格加入了他们的谈话。一战前,罗伯特在奥地利驻英国的大使馆任外交官,沃尔特是德国驻英国大使馆的外交官——也正是在那时,沃尔特和茉黛陷入了爱河。

  罗伯特很像沃尔特,但打扮得更花哨,在领带上别着金别针,表链上盖着印章,头发油光水滑。容格则是个面容清秀、笑容可掬的金发小伙。罗伯特和容格在俄国一起做过战俘。现在他们住在酒馆楼上的公寓里。

  他们想起了战前夜沃尔特和茉黛举行的秘密婚礼。婚礼没有邀请宾客,罗伯特和艾瑟尔分别是伴郎和伴娘。艾瑟尔说:“我们在饭店里放了香槟,我假意说要和罗伯特一起离开,沃尔特却……”她强忍住笑容说,“沃尔特说,‘哦,我还以为我们要一起吃晚饭呢。’”

  茉黛笑道:“你们可以想象当时我有多高兴!”

  劳埃德觉得很尴尬,目光死死地盯着眼前的咖啡。他十八岁,还是个处男,有关蜜月的笑话让他觉得很不自在。

  艾瑟尔一脸严肃地问茉黛:“近来你听说过菲茨的消息吗?”

  劳埃德知道,这场秘密婚礼在茉黛和她哥哥菲茨赫伯特伯爵之间造成了一条可怕的鸿沟。菲茨之所以和茉黛一刀两断,就是因为妹妹没有征得他这个一家之主的同意,擅自和沃尔特结了婚。

  茉黛悲伤地摇了摇头。“那次我去伦敦时,给他写了信,但他连见我一面都不肯。我没有告诉他我要嫁给沃尔特的事情,伤害了他的自尊。恐怕哥哥这辈子都不会原谅我了。”

  艾瑟尔付了账。有外币的话,德国的一切都显得很便宜。众人正准备离开时,有个陌生人不请自来,他拉了一把椅子坐到桌子旁。来人是个圆脸上蓄着小胡子的胖男人。

  他穿着一身冲锋队的制服。

  罗伯特冷冷地问:“先生,我能为你效劳吗?”

  “我是托马斯·马赫支队长,”马赫抓住正巧走过身边的侍者说,“给我来杯咖啡。”

  侍者用求助的眼神看着罗伯特,罗伯特向他点了点头。

  “我在德国警察厅的政治部工作,”马赫说,“主管柏林的情报工作。”

  劳埃德轻声为母亲翻译成英语。

  “我想和酒馆老板谈些私事。”马赫说。

  罗伯特问他:“上个月你在哪儿就职啊?”

  马赫被这个问题弄得猝不及防,不过他很快调整好了情绪:“上个月我在克罗伊茨贝格的警察局工作。”

  “你在那干什么工作?”

  “我负责档案。为什么这么问?”

  罗伯特像早有预料似的点了点头。“这么说,你这个档案管理员改行当了柏林情报部门的主管吗?祝贺你的飞速晋升!”他转身对艾瑟尔说,“一月末,希特勒当上总理以后,他的爪牙赫尔曼·戈林[5]就把持了德国内政部的实权——领导着世界上最大的一支警察力量。戈林解雇了原来的那批警察,用纳粹代替了他们。”说完,他转身看着马赫,语带讽刺地说,“当然,我相信我们这位不请自来的客人是凭自己的本事升上来的。”

  马赫脸红了,但他尽量控制着自己的脾气。“我已经说了,我想和这里的老板谈些私事。”

  “明天早晨来见我吧,十点钟合适吗?”

  马赫没理会他,而是自顾自地说:“我弟弟在经营餐馆。”

  “啊,也许我认识他!他也叫马赫吧。经营什么餐馆?”

  “他在弗里德里希斯海因经营一家面向工人的小食店。”

  “那我多半没见过他。”

  劳埃德不知道罗伯特如此尖刻是不是真的好。马赫为人粗鲁,不值得善待,但鲁莽顶撞却很可能给他们带来恶果。

  马赫说:“我弟弟可能想买下这里。”

  “和你一样,你弟弟也想飞黄腾达。”

  “我们准备出两万马克盘下这里,两年付清全部款项。”

  容格禁不住笑了起来。

  罗伯特说:“长官,我这样跟你说吧。我是个奥地利的伯爵。二十年前,我在妈妈和姐姐生活的匈牙利拥有城堡和一大片农庄。在上次战争中,我失去了我的家人、城堡和我的全部土地,甚至连我的国家也缩水了很多。”语调中的讽刺意味不见了,罗伯特开始变得慷慨激昂起来,“来柏林的时候,我随身只带了堂兄沃尔特·冯·乌尔里希家的地址,但我还是想法开了这间酒馆。”说到这儿他哽咽了,“这是我的全部。”他停顿了一会儿,喝了些咖啡。桌边的其他人都安静下来。他恢复了常态,声音也平稳了许多:“即便你给我比这公道得多的价格——事实上你并没有——我仍然会选择拒绝,因为这等同于出卖了我的整个人生。尽管你很不友好,但我不想对你表现粗鲁。不过,无论你出什么价,我的酒馆都不会卖。”他站起身,要和马赫握手,“晚安,马赫支队长。”

  马赫机械地和他握了握手,看起来很失望。他站起身,显然生气了,脸涨得通红。“我会再和你谈的。”说完便离开了酒馆。

  “真是个白痴。”容格说。

  沃尔特对艾瑟尔说:“看到如今是个什么世道了吗?因为穿着制服,我们就得对他唯命是从。”

  让劳埃德烦心的是马赫所表现出的自信。他好像觉得能以自己出的任何价格买下这间酒馆。马赫似乎只是把罗伯特的拒绝看作一种暂时的反抗。纳粹真已经强大到这种程度了吗?

  这正是奥斯瓦尔德·莫斯利和他的英国纳粹同僚希望见到的——建立一个用暴虐和鞭笞代替法律和秩序的国家。人民怎么可能这么笨呢?

  他们穿上大衣、戴好帽子,跟罗伯特和容格道了别。出了酒馆,劳埃德就闻到一股烟味——不是香烟,而是别的什么。四个人上了沃尔特的宝马迪西3/15,劳埃德知道这是德国最好的车,相当于英国的奥斯汀七型车。

  穿过蒂尔加登公园的时候,两辆消防车拉着警铃从宝马旁呼啸而过。“不知道哪里起火了。”沃尔特说。

  过了一会儿,他们看见大树之间闪现出火光。茉黛说:“起火地点像是在议会大厦附近。”

  沃尔特的语气变了。“最好去看看。”他担忧地说,然后开着车猛拐了个弯。

  烟味越来越浓。劳埃德看见树顶上的火光直冲向天际。“火势可真不小。”他说。

  沃尔特把车从公园路开到议会大厦和德国歌剧院之间的科尼格广场。议会大厦的火势非常猛烈,几排古典风格的窗户后面不时冒出红色和黄色的火光,中间的圆顶也被烧穿了,腾起一股股浓烟。“哦,天哪!”在劳埃德听来,沃尔特的声音十分悲愤,“上帝啊,可不能这样啊!”

  他停下车,众人相继下了车。

  “真是场灾难。”沃尔特说。

  艾瑟尔说:“这幢漂亮的古建筑算是完了。”

  “我倒不在乎建筑,”沃尔特出人意料地说,“这把火毁掉的是德国的民主制度。”

  一小群人站在离他们大约五十码开外观望着这场大火。消防车已经在大厦外排成一列,消防队员手中的软管对准大火,正在通过破碎的窗玻璃朝里面喷水。几个警察在一旁无所事事地围成一圈。沃尔特上前与其中的一个警察交谈。“我是议会议员,”他说,“这把火是什么时候烧起来的?”

  “一小时前,”这位警察说,“我们抓住了一个纵火嫌犯——当时他只穿了条裤子,用身上的衣服引燃了这场大火。”

  “你们应该围条隔离带,”沃尔特威严地说,“让围观群众保持安全的距离。”

  “好的,先生。”说着,警察便走开了。

  劳埃德从众人身边溜走,接近议会大厦。消防队员已经控制住了火势:火苗小了,烟更浓了。他经过消防车,靠近议会大厦的一扇窗。大火似乎并不是非常危险,同往常一样,好奇心又胜过了他的自我保护意识。

  透过窗户,他发现大火造成的破坏相当严重:墙壁和天花板都烧成了瓦砾。除了消防员,他还看见了些穿着大衣的普通人穿梭在瓦砾间,评估着火灾的损失,这些人多半是议会大厦的工作人员。劳埃德走到入口,开始爬台阶。

  警察开始围隔离带的时候,两辆黑色梅赛德斯停在了议会大厦前。劳埃德饶有兴致地旁观着这一幕。后面那辆车里出来一个穿着浅色军用短大衣,戴着黑色软帽,鼻子下蓄着撮小胡子的男人。劳埃德意识到,眼前就是德国的新总理阿道夫·希特勒。

  希特勒身后跟着一个穿黑色党卫军制服的高个子,他的私人保镖。随后是脚步蹒跚的约瑟夫·戈培尔[6],憎恨犹太人的宣传部长。劳埃德在报纸上看到过这些人,所以很快就认出了他们。他饶有兴致地观察着他们,完全忘了自己所处的险境。

  希特勒一步跨两个台阶,径直上楼向劳埃德走来。劳埃德一时冲动,为总理打开了大门。希特勒对他点点头,带着随员进了大楼。

  劳埃德跟在他们后面往里走。没有人和他说话。希特勒的随从似乎把他当成了议会大厦的职员,而大厦里的职员把他当成了希特勒的随从。

  浸湿的灰烬散发出一股臭味。希特勒和随从走过烧焦的木梁和冲水软管,留下一个个泥泞的脚印。赫尔曼·戈林裹着件驼毛大衣站在入口大厅,大腹便便,帽檐以波茨坦风格上翘着。这就是用纳粹替换了全部警察的男人,看到他,劳埃德回想起了酒馆里的对话。

  戈林一看到希特勒就大喊:“这是共产党人作乱的发端!他们揭竿而起了!我们可不能坐视不管。”

  劳埃德有种怪异的不真实感,像剧院里的观众,而这些大人物都像演员。

  希特勒比戈林更装腔作势。“现在要采取零容忍!”他尖叫道,听起来像是在对一整个体育场的人演讲似的,“任何一个阻挡我们的人,必杀之。”他的身体因狂怒而剧烈地颤抖着,“所有共产党人一经逮捕,就地枪决。议会的共产党议员必须在今晚执行绞刑。”他看上去像是随时会爆炸。

  然而所有这一切都很刻意。希特勒的恨意很像真的,但最后的爆发,是为了他们这群人自身的利益而进行的一场表演。希特勒是个演员,可以把真实感情放大给观众看。他的这番话的确起了作用,劳埃德发现,在场的人都被他动情的演讲迷住了。

  戈林说:“元首,这是我们治安警察的首领鲁道夫·狄尔斯[7],”他指着身旁精瘦的黑发男人说,“他已经逮捕了其中一个破坏分子。”

  狄尔斯倒没有很激动。他平静地说:“我们逮捕了荷兰建筑工人马里努斯·范·德·鲁比。”

  “他是个该死的共党分子。”戈林情绪激昂地说。

  狄尔斯说:“他是荷兰共产党派来放火的。”

  “我料到了。”希特勒说。

  劳埃德发现,希特勒不顾事实,变着法子要把罪名扣在共产党人头上。

  狄尔斯谦恭地说:“从第一次对他的审讯来看,我只能说,他显然是个疯子,没有同伙。”

  “胡说!”希特勒狂叫道,“这是早就计划好的。但他们误判了,他们不知道人民已经站到了我们这边。”

  戈林转身对狄尔斯说:“从这一刻开始,警察必须立刻行动起来。我们有共党分子的名单——包括议会议员、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共产党活动的组织者和积极参与者。把他们统统逮捕——就在今晚!该动用武力时要毫不手软,审讯时绝不留情。”

  “遵命,长官!”狄尔斯说。

  劳埃德意识到,沃尔特有理由担心。议会大厦的火灾正是纳粹一直在找的导火索。他们不想听到大火是某个疯子造成的说法。他们希望这是共产党的阴谋,以便把共产党人一网打尽。

  戈林嫌恶地看着鞋上的泥泞。“元首,我的官邸离这里很近,但幸运地没有被这场大火殃及,”他说,“我们是否要移步过去呢?”

  “好啊,我们要讨论很多事呢!”

  劳埃德扶住门,让他们出去。车开走以后,他跨过警察围起的隔离带,走到母亲和冯·乌尔里希夫妇身边。

  艾瑟尔问:“劳埃德!你到底去哪儿了?我都快担心死了!”

  “我进了议会大厦。”他说。

  “什么?你是怎么进去的?”

  “没人拦我,我就自己进去了。里面已经乱成一团了。”

  母亲愤怒地挥了挥手。“他从不知道什么叫害怕。”她说。

  “我见到了阿道夫·希特勒。”

  沃尔特问:“他说什么了吗?”

  “他说这把火是共产党放的,马上将展开对共产党人的镇压。”

  “愿主保佑我们。”沃尔特说。

  托马斯·马赫还在为罗伯特·冯·乌尔里希的冷嘲热讽而深感受伤。“和你一样,你弟弟也想飞黄腾达。”罗伯特·冯·乌尔里希说。

  马赫真希望当时能对他这样说:“为什么不呢?你这头猪,我们一点儿不比你差。”他渴望着报复。但这些天他一直很忙,没有时间来处理这件事。

  德国秘密警察总部位于政府办公区阿布尔雷希特王子大街八号,一幢优雅的古典式大楼内。每次走进大门,马赫都会情不自禁地为之自豪。

  这是个让人激动的时刻。议会大厦火灾发生后的二十四小时之内,四千多名共产党人遭到逮捕,每个小时都有更多的共产党人被捕。德国就像扫除了瘟疫,马赫觉得柏林的空气比以往更清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