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观、竹林、黑夜、无星。
正是至暗时刻,黎明未来之前。天地间一片寂静。忽然竹林簌簌作响,莫非有什么东西暗自蠢动?嘭的一声,电石火花中一股至腥血气一闪而逝,夹杂着一抹凄厉剑意。
隐约中,可见到竹林之下盘腿坐着一披发青年。两手作运功状,掌心相对。膝盖上的一把长剑似有似无的不停振动。青年尾指不自觉的颤抖,注视久了,仿佛指剑之间有着莫名的联系。因光线太暗的缘故,看不清青年具体眉目,却自有一种丧乱癫狂。
天色一点点亮了起来。间或传来一两声蛙鼓虫鸣,竹林也终于有了一点暖意。青年打坐三日,身上已有了一层土灰。到竹林染上一层朝晖之时,青年一呼一吸之间,已隐有潮声,轰轰隆隆,越来越近,越来越响。未等此番功毕,青年忽地起身,再看时,已到了竹林外的道观门前。
道观份属青城派,在半山之腰。近处竹林掩映,远处则是起伏连山。在天空瞧去,只能见着道观后山的摘星楼。摘星楼据说是前朝古物,破败荒芜,已多年不闻人声。实在不是登临胜地。兼之地僻人荒。寻常百姓便是寻来,也多半找不到地方。
此际却有噔噔之声从山道传来,不久便现出一个少年身影。少年衣冠不整,形容颇是狼狈。见得观前身影,才放慢脚步,稍稍整理,高声叫道:“晏道长,不好了,不好了。先生昨日忽然把我们几个都赶了出来,说是再不授课。还说要离开此地……”
对面却面无表情,只是漠然看着。少年说到一半,感觉被一道剑光盯着,硬是说不下去。
“真的”?
“真的,千真万确!“
“不授课了?“
“是。说是教的也差不多了,我们都不情愿。先生才说不日便要离开。“
“嗯……既然有事,也是缘分如此。“
“额,总觉得太过匆忙。明明拜年时,还说要教我诗画的法门呢。而且师娘要走,小云裳也要走,连老胡头都要走?“
“云裳跟着父母,自然要走。老胡头,是谁?“
“哦哦,老胡头是去年来的一个护院,据说年轻时也是江湖好手。训练的院丁,很像那么回事。可恨我们有规矩,不得道门允许,不准私自习武。不然……哈,晏道长切莫误会,切莫误会。我还是要做道门种子的,功夫终究是末技,对。末技。哪一日学的如道长般神仙气度,那才是三生万幸,三生万幸。“
“好。我明日便去张兄那里一趟。你且安心。“青年抖抖袖袍,说完就往竹林去了。
“哦,好吧。“少年欲言又止,脸色暗淡下来,终是没再说多余的话。躬身行了一个礼,自己去道观后院。
竹林中,青年回头看了一眼,也不吭声。几个纵身便消失了踪影。再见时,已在另一山崖之上。蜀地连山百折,尤其青城一带,殊少人烟。其中兽吼禽啼,不绝于耳。寻常人等自是不敢独行于如此深山,青年却一副甚是熟稔的模样,往往于绝壁高林之下,几个腾挪,便又眼前一亮,寻出一二小道。如此待到日薄西山,已是到了云中深处,一处不知名的所在。但见此处乃山阴背面一方空谷,周围奇花异草,其上遮天高树,只能从万千树叶之中见到丝丝幽光。青年抬头感受了一下身前光线,凝神半晌,右手指尖飞动,已是运起推算之法。不久便微微点了点头,腰间光芒一闪,盘坐的膝上已多了一物。原来却是难得一见的百炼软剑。天色越来越暗,青年身影已看不清楚,渐渐连周围的树影,亦是恍恍惚惚。待到月至中天,忽然听得一声长啸。便见树影飞动,数十道剑光爆炸开来,一闪而逝。
青年已破了山外的幻阵,入得谷来。谷中一般光线暗淡,看不分明。隐约见两三处颇为平整,似有人住。青年只略略扫过,不曾停留。径自行到一处山崖之下,往一块斑驳石碑上一点,人已到半空之中,再一折身,便消失了踪影。原来山崖中另有玄机,看似绝壁之间,藏着一处山洞。入得洞来,见得几方石凳,一处石案,案上别无其他,只一块玉佩。
青年这一路行来,纵然心里略有准备。见着玉佩,亦有些失控,拿起玉佩,但见玉佩温润光泽。中间隐隐一个纂体的钟字。青年似有所悟,却哪里甘心。愤然四顾,却见一处石壁上,铁画银钩,青年挥挥抹抹,却见壁上所书却是一阙词。词曰:
如何万事,真至不能书一字。况已无情,看落花时酒亦停。温柔最苦,便是匆匆不得语。痛说奇愁,斩却何人可复仇。——调寄《剪字木兰花》
青年虽看不甚懂,却被其中无边狂意惊到,愣在原地。心中觉有无限痛苦,却硬是半句也说不出来。连呼吸都似乎要凝滞。过了半晌,终于清醒,再看词作,却不复方才着魔一般,隐隐见得一二剑意。如此看看停停,不觉一夜过去。身上一冷,原来已出了一身怪汗。青年自忖,便是这字上所载之剑意,已强过他数年苦修。除非动用那股莫名魔念,否则当无半分胜算。何况真与那人生死相斗,那人必然另有奇术,怕是连万分之一的机会也无。青年越想越怒,一声长啸,也不管此处是静室。身形几闪,已到了洞内深处,剑光一挥,石壁四处脱落,露出已然封死的石室一角来。还未待青年看清跌坐人影,陡然一股腥味迎来,却不知何时钻出好大一条白蛇。蛇头如有肉角,鳞片泛光,晃动之间,大有风雷之声。青年不及多想,石洞又太狭窄,不好反身退避,只好奋起精神,与这白蛇厮杀起来。说也奇怪,洞内轰轰隆隆,石块溅得到处都是,然而青年与那白蛇却都未曾有半分损伤,青年身法高妙,手上软剑更是奇兵,点到白蛇身上,只是滋滋作响,却往往不能深入。白蛇行动之间,亦颇有章法,然则越斗越无凶气。只是来回游走。不让青年靠近洞内那跌坐人影。
青年见所创甚小,身形便慢了下来,剑光也越来越凝实。白蛇仍只是游走。果然不久,便隐隐闻见一股腥味,白蛇终于流血受创。刚刚淡下去的凶气又涨了起来,再过得片刻,一人一蛇,近于不动,石洞内的空气亦仿佛被什么凝滞下来。看来已是斗到生死之地,忽然间,四下一震,一声咄字传来。那跌坐人影,背后玄光一闪,一道看不见的意念便到了对面青年识海之中。
青年识海内,都无一物,四围是无边黑暗,只偶尔有一二物体相撞出电石光火。光火一闪而灭,空空荡荡,浩浩渺渺,似无时间,亦无空间。只万一光火之中,似有人影。那一缕幽玄意念入得其中,亦是一番莫名震动。慢慢那意念化为一模糊老道,老道摇头叹息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那小友,汝似乎是此界命定之人,老道亦瞧得不甚明白。心中所苦,老道现已知晓,亦无甚妙法可制得此心魔。如汝这般,的是凶险,说万劫不复亦不为过。若汝能护得心中一点执念,,或有千万分之一希望,证得归来。此亦是万死一生之事。唉,何苦,何苦。“说着说着身影越来越淡,渐渐消失了。不知过了多久,那电石光火之中,闪出一条人影,对着老道消失之处,眉头紧皱,默然无语。
识海之外,青年眼睛一眨,一道光亮消失于内。青年手一抖,剑光化为软剑盘在腰间,慢慢起身。对面那白蛇不知何时又躲回老道法身之后的洞穴之内了。只留着蛇头看着这边。青年眼睛眯成一条缝,盯着跌坐的老道法身,似要把这老道看到心底去。过了半晌,见那白蛇又嘶嘶作响,吐着蛇信。偏身行了一礼,几个腾挪,已到了洞外。再一闪,已到了山崖之下,斑驳碑前。青年最后看了周围一圈,摇了摇头。便一刻不停地出了幻阵。在青年不曾注意的幻阵中,一道若有若无的黑光落在他的影子上,继而影子一闪,消失无踪。此时幻阵之外已是第三日上,然而深山之内,亭午夜中,亦无甚分别。
“嘿嘿,好。好。好个钟字,好个神秀。你倘若是钟神秀,那此刻起,我便是晏如晦好了。“
青年低语了几句,跃到一颗高树上,认了认路,便转身远去了。此一去便是传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