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三十六计·孙子兵法全文阅读 > 第61章 行军篇(2)

第61章 行军篇(2)


  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而处实,军无百疾,是谓必胜。丘陵堤防,必处其阳而右背之。此兵之利,地之助也。上雨,水沫至,欲涉者,待其定也。凡地有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必亟去之,勿近也。吾远之,敌近之;吾迎之,敌背之。

  《孙子兵法·行军篇》

  孙子说:大凡驻军宿营,以干燥的高地为宜,应避开潮湿的洼地;重视向阳之处,避开阴湿之地;靠近水草地区,军需供应充足,将士百病不生,这样就具备了克敌制胜的重要条件。在丘陵地区、河堤岸旁,必须占领向阳的一侧,且要背靠着它。这些好处,是得自地形的辅助。上游降雨,河水暴涨,洪水骤至,想徒步过河,应等到水势平稳之后。凡是遇到绝涧(地形前后险峻,水横其中)、天井(四面陡峭,中间凹陷,如天然之井)、天牢(山林环绕、易进难出)、天罗(草木丛生,弓弩钩戟无法使用,人进去如落罗网)、天陷(地势低洼,遍地泥泞,车马难行)、天隙(道路狭窄,地面多坎隙沟坑)这六种危险地形,必须迅速离开,切勿靠近。我军应远离这类危险的地形,让敌军靠近它们;我军应面向这样危险的地形,而让敌军背靠它们。

  孙子首先指出军队在正常情况下,一般的驻军规律:好高恶下,贵阳贱阴,养生处实。这样做的好处是“军无百疾”,是军队胜敌的根本。在战争中首先要维持人的生存,军队不吃不喝不行,没有武器不行,生病减员更不行。所以在可能的条件下,要选择既方便生活又能保障供应的地方宿营。所谓“此兵之利,地之助也。”

  除了选择地理环境驻军外,还要根据地形,决定攻守策略,以克敌制胜。孙子在说明了在丘陵、堤防的驻军原则后,指出在河水暴涨渡河时,应“待其定也”,以求安全。灵活地对待地形还表现在对待天险上。遇到“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等六种特殊地形时,必须诱敌“近之”,己则“远之”;迫敌背之”,己则“迎之”。

  孙子“兵之利,地之助”的谋略,其核心是充分利用各种不同的地形,设营布阵,指挥作战。它不仅是对古代战争经验的总结,对现代战争也有指导与借鉴意义。

  战争是作战双方在一定空间的角逐,而地形在战争中起着重要作用。“兵之利,地之助”,强调用兵作战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地形,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这在战争史上不乏其例。如马陵之战,齐军在马陵成功地伏击了庞涓率领的魏军,除了采用示弱诱敌,以逸待劳之策外,与马陵道路狭窄,路旁为茂密树林、地势险要也有很大关系。熟知兵法的庞涓本应对这类隘险的地形有所警觉,不应贸然进入,然而他利令智昏,贸然进军,导致丧师殒命。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击败强敌曹操,除了采用火攻计外,与周瑜能审时度势,巧妙利用地形作战有关。当时,面对20万之众的曹军,吴国有不少人劝孙权投降,唯独主将周瑜力排众议。他说:吴国拥有江南数千里之地,士卒精良。而曹操北方尚未安定,又弃长扬短,用骑兵在江湖密布的江南地区与我争胜,这是违反了用兵大忌,最后,他向孙权保证只需用精兵3万,就能击败貌似强大的曹操。这说明周瑜能充分估算地利因素对战争的影响,战争的结局也证实了周瑜判断的正确。

  带兵打仗要利用地形,企业经营同样要考虑地理因素。商家开张营业,首选的地段大都是都市的黄金地段。那里地处都市的工商、文化中心,交通便利,通讯、服务设施齐全,商旅往来不绝,有利的地形给生意兴隆提供了便利。如果是办企业,企业的位置应设在能背靠原料产地,交通便利的地方。靠近原料产地,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便利的交通条件,使企业生产的产品能及时推向市场,缩短生产与资金周转的周期。

  西班牙马德里城有一家书店,刚开始营业时,生意清淡。后来,书店老板利用大都市名流荟萃的优势,每天请著名作家到书店召开茶话会、演讲会,向读者推荐、介绍好书,又举行抽签售书活动。幸运者可获得签名书、唱片等奖品。推出经营新招后,书店门庭若市,生意兴隆。每天开门前,顾客已在门口排队等候。这是“兵之助,地之利”谋略的成功。

  地理条件是客观存在的。仅仅被动地认识它是不够的,还要注意开拓与挖掘有利的因素。有的企业经营失利,常常抱怨缺乏地利。其实地理条件的优劣不是绝对的,关键是要善于观察与思考,抑短扬长,兴利除弊。1864年,著名科学家诺贝尔成立他的第一家生产硝化甘油的公司。硝化甘油是诺贝尔发明的新型高爆炸力的炸药。开始,由于操作不熟练,在生产过程中曾出现伤亡事故,诺贝尔弟弟和他的助手都不幸遇难。由于这些原因,工厂选址成了问题,几次选址都遭到人们强烈反对。看来只有把工厂设在非常偏僻遥远的地方了,但这势必要增加一大笔运费开支。更糟的是,当时的运输条件,很难保证运输途中的安全。而找不到厂址,企业就无法生存。就在这严峻时刻,诺贝尔寻找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根据瑞典斯德哥尔摩市四周遍布岛屿的地理条件,诺贝尔买下了一艘驳船,把工厂的主体部分安装在船上,并让船在城市外围的湖内漂泊。“水上工厂”的建立,避免了人们的抗议和排斥,又省去了在偏远地方办厂的巨大负担。因地制宜建厂,又何尝不是孙子“兵之利,地之助”谋略的胜利呢?绝山依谷

  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

  《孙子兵法·行军篇》

  孙子在《行军篇》开篇提出了军队在山地行军、宿营、作战的三项原则:“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绝,穿越;生,此指向阳的地方;隆,高地。

  孙子说:“凡是安排军队设营扎寨、判断敌情,都要仔细周密地勘察,在山地行军要靠近有水有草的山谷,宿营要选择向阳朝南的高地,若高地被敌人占领,我不应仰攻。这就是在山地行军、宿营作战的处理原则。”

  为什么在山地行军要“绝山依谷”呢?《百战奇略·谷战》云:“凡行军越过山险而阵,必依附山谷,一则利水草,一则附险固,以战则胜。”利水草,可供养兵饲马,附险固,可占领有利地形。“视生处高”,是因为“生地”可以攻守兼顾;高地视野开阔,能预先发现敌情,先发制人。如果这类地形已被敌人所占据,且敌已结阵待战,而我处于被动,就应果断地离去,不要仰攻接敌,即“战隆无登”。

  孙子提出的“绝山依谷”等三条处军之策,体现了一个原则:有效地利用山地优势,保存自己,抢占有利的攻击位置,以争得战场的主动。

  在今天看来,孙子提出的山地处军的一些具体方法,属于冷兵器时代的产物,但其中蕴涵着充分利用自然优势,因地制宜,随机应变的思想,仍然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绝山依谷”是古代作战中,常被兵家采用的作战指导原则。

  公元37年,东汉将领马援为陇西太守时,参狼羌(羌族的一个部落)叛汉,他们与塞外的其他部族一起杀掠边民,马援率军4000余人前往平叛。

  汉军从陇西南下进至氐道县(今甘肃礼县西北)境内,发现羌兵驻扎在山上。马援立即指挥部队占领了水草丰盛且地势险要的谷地,采取围而不打的战法,迫使羌兵陷于困境,最后,除羌兵首领率部分羌人逃往塞外,其余部族万余人全都向汉军投降。羌兵“不知依谷之利”,竟把兵力全部集中于山上,失去了赖以生存和作战的水草,是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国时期马谡失街亭也是不遵循“绝山依谷”的一个显例。公元228年春,诸葛亮率30万大军第一次北伐。蜀军初战顺利,不几日,已进逼渭水西岸。魏将司马懿率兵迎战,他派张郃为先锋直趋街亭。

  街亭乃汉中咽喉,是兵家必争之地。魏军欲取街亭,意在截蜀军进军之路,断其粮草之援。诸葛亮深知军情严重,对参军马谡说:街亭虽小,关系全局。倘若失守,我军将全局溃败。马谡立下军令状,率2万余精兵去守街亭。

  马谡率军进抵街亭后,却擅自违背了诸葛亮的调度,舍水上山,不据守山下的城堡。副将王平再三劝阻无效,只得领5000人马离山十里扎下营寨。

  魏军来到街亭后,见马谡如此布阵,立即下令截断山上的水道,又发兵把马谡困于山上。蜀军用水困难,已不攻自乱。又见魏军满山遍野,来势凶猛,军心涣散。王平见状,发兵救援,无奈兵少力薄不能奏效。此时,魏军又放火烧山,蜀军大败。马谡街亭失守,使诸葛亮被迫放弃北伐,撤回汉中。

  山地作战,除了要“绝山依谷”外,还要注意先敌抢占制高点。一旦发现敌人已占据高处,就不要轻率对它实施仰攻,以免增大部队伤亡。这是孙子提出的另一条山地作战的指导原则:即“视生处高”、“战隆无登”。这在冷兵器时代也一再被证明为行之有效的用兵准则。

  战国末年的阏与之战,赵军之所以能击败强秦,与赵军统帅赵奢正确的作战指导及抢占北山高地有密切关联。

  公元前269年,秦军攻打韩国,韩向赵求援。赵惠文王派赵奢率军救援。赵奢率军离开赵都邯郸30里后,就采取止军不前、增垒示敌以固守不战之法,以麻痹秦军。赵军在此构筑营地,滞留28天,以示坚守之意。秦将派间谍前来侦察,赵奢以礼款待,并将其释放,使秦军无所顾忌,失去警觉。孰料秦军间谍刚走,赵奢就下令开拔,全军“乃卷甲而趋之”,以突然行动逼近秦军,使秦军猝不及防。在双方展开决战之际,赵奢采纳谋士许历之策,发兵万人先敌控制北山制高点。等秦军赶到,立足未稳之际,立即居高临下“纵兵击之”,打敌措手不及,赢得了阏与之战的胜利。

  重相敌

  军行有险阻、潢井、葭苇、山林、翳荟者,必谨复索之,此伏奸之所处也。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其所居易者,利也。众树动者,来也;众草多障者,疑也;鸟起者,伏也;兽骇者,覆也。尘高而锐者,车来也;卑而广者,徒来也;散而条达者,樵采也;少而往来者,营军也。

  《孙子兵法·行军篇》

  孙子说:“部队在进军途中如有险山、水泽、池沼、苇丛、山林和草木茂盛的地方(潢井,泛指沼泽水网地带。葭苇,水边丛生的苇草。翳荟,形容草木茂盛),必须要谨慎地反复搜索,因为这些都是容易隐藏伏兵和奸细的地方。敌军离我很近又保持镇静的,是倚仗它据有险要的地形。敌军离我很远而又来挑战,是企图诱我前进。敌军偏偏占据平坦的地形,必然是发现了某种好处。树林中突然众木摇动,是敌军隐蔽地向我袭来;草丛中有许多障碍的,是敌人企图迷惑我们。鸟儿惊飞时,下面定有伏兵。野兽慌忙奔跑,是敌人大举来袭;大路上尘土高高扬起,是敌人的战车开来了。飞尘低而宽广,是敌人的步兵攻来了。尘土稀疏散落,是敌人在砍柴运柴。尘土不大又时起时落时,是敌人在安营扎寨。”

  孙子很重视“相敌”。所谓“相敌”,即观察、判断敌情。他在《行军篇》中提出了“相敌”的三十二种方法,这里是其中的十种。这十种相敌术,除了“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是从敌军动态相敌外,其余八种相敌之法,皆是根据大路上的草木、鸟兽的动态并从飞尘变化中来窥测敌人的行动。这种通过自然生态环境来侦察敌情的方法,虽属于经验性判断,但符合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是古代军事经验的精华。

  公元前555年(鲁襄公十八年),晋国与齐国在平阴一带交战。晋国采用了疑敌之计,让战车左边坐上真人而右边放上假人。战车后面拖着木柴,一路上尘土飞扬。又在周围的高山绝壁上派人插上大旗,似有千军万马。齐灵公登上巫山远望晋军阵地时,见此情景,吓得连夜逃走,带军队撤出平阴城。次日晨,晋国谋士叔向见平阴城上空有乌鸦盘旋,向晋平公报告说,城里的齐军已撤走了。这时邢伯也从城边有三三两两马匹无人看管,推断出齐军已经撤走。晋文公根据这些情报,果断地率晋军入城,并向齐军逃走的方向追击,终于大败齐军。

  公元前632年(晋文公五年)4月,晋楚两国在城濮(今山东鄄城南临濮集)交战。晋军将领胥臣采用迷敌之计,他让晋兵用假虎皮蒙在马上向楚军发起进攻,结果楚军阵脚大乱。

  初战失利后,楚军主帅子玉并没有气馁,反而判断晋军兵力薄弱。第二日便倾巢出动,攻打晋军。

  晋军果然兵力不济,在楚军凶猛的攻势下纷纷夺路而逃,大路上扬起一片尘土。

  子玉更加得意,下令全速追击。当楚军追至低洼地时,随着一阵鼓声,洼地四周杀出几路晋军,楚军大败。

  原来晋军上军主将令孤先是佯败诱敌,同时,下军主将栾枝令士兵在战车尾部绑上柴草,扬起尘土,假装溃退,结果楚军中了圈套。可见,凭扬起的烟尘既可“相敌”也可“诱敌”,在作战中应灵活运用。

  不必讳言,孙子总结的“相敌”术,同今天先进的侦察手段和技术相比,显得古老、直观,但其中蕴涵的朴素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却没有过时。在现代战争中,这种古老的“相敌”术,有时也能收到奇效。

  那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苏军正准备向德军发起总攻。雪已停了,集团军炮兵司令加里宁举起望远镜向大雪覆盖的德军阵地望去。突然,他放下望远镜,通知前沿指挥官到司令部开会。

  等指挥员到齐后,加里宁单刀直入:“我们要改变一下原先的作战部署。”

  “将军,离总攻只有半小时了。”部属提出反对。

  加里宁厉声说:“这是命令,今天炮击重点应改为敌人第二、第三道堑壕,请各位立即去调整部署。”

  战斗打响后,苏军炮火像长了眼睛似的很快摧毁了德军阵地,为步兵突击扫平了道路。

  战后,被俘的德军将领不解地问:“我们的工事经过巧妙伪装,你们是怎么发现的?”

  加里宁哈哈大笑:“是天公作美。当时刚下了一场大雪,我举起望远镜观察你们德军阵地时,你们正在清理工事中的积雪。我发现你们第一道堑壕前积雪洁白,而第二、三道堑壕前的积雪已成褐色。这说明,第一道堑壕是个假象,而第二、三道堑壕才是你们的主力。所以在总攻前半小时,我更改了原先的作战部署与火力配置。”

  孙武“相敌”术以及上述战例告诉我们:明智的指挥员要留心观察战场上的各种事物,“疑似之迹,不可不察。”因为事物本质往往蕴藏在表象之中。作为一名指挥员,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把一件件似是无关的现象联系起来,就能从中了解、发现敌情,提高决策与指挥能力,从而赢得战争的胜利。辞卑而益备者,进也

  辞卑而益备者,进也。

  《孙子兵法·行军篇》

  欲进佯退,欲取佯予,是孙子在《行军篇》中提出的一条重要计谋。他说:“敌方的使者言辞谦卑而实际上又在加紧战备,是要向我进攻。”

  兵不厌诈。本欲进,佯作退;本欲取,佯作予。退与予是为了欺骗和迷惑对手,从而达到进攻的目的。

  “兵者,诡道也”。兵家在战场上搏杀,通过伐谋示形调动对手,其中“辞卑而益备者,进也”,是常用的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