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三十六计·孙子兵法全文阅读 > 第70章 九地篇(3)

第70章 九地篇(3)


  对将帅的要求,要镇定以深思,严正而条理,能恪守作战机密,能掌握“九地”之法,并能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将帅要了解自己的士兵,并且要能充分调动士兵们在战场上的冲杀精神,甚至把士兵置于死亡绝地,使士兵在无法避免的战争厮杀下,不战则死,战则可能不必死,从而激发士兵们为求生而拼死奋战的情绪。

  公元前204年,韩信领兵同赵国作战。韩信兵少,处于劣势,他认为,要使士兵奋战而不溃散,必须置于危险绝境,于是,背水列阵,汉军死战,终于大败赵军。

  公元前206年,项羽为了让部队死战,下令每人只带3天的干粮,砸烂锅灶,凿沉船只,士兵们果然不打算活着回去,于是大破秦军。

  实际上,士兵的勇敢精神,从根本上说,是由战争的性质和军队的素质所决定的。为正义而战,为自己的民族而战,就会奋不顾身。而如果平时没有良好的思想教育和严格的军事训练,仅仅靠“投之以险”去激发所谓的勇敢,则是靠不住的,甚至是失败的。孙子没有,也不可能认识到众多士兵在战争中的主动作用,而是把他们当成愚兵,不光不让他们知道战争的意图和打法,还把他们当作被驱赶的群羊,赶过来,赶过去,把他们被动地推到没有退路的死地上去,强迫他们为统治阶级去卖命,这一点是应该批判的。

  合于利而动

  所谓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孙子兵法·九地篇》

  “合于利而动”是孙子在《九地篇》中提出的用兵作战的指导原则。孙子说:“从前善于指挥作战的人,能使敌人前后部队无法相互策应,主力和小部队不能相互依靠,官兵之间不能相互救援,上下不能相互照应,士卒溃散难以集中,交战阵形混乱不齐。对我有利就打,对我不利就停止行动。”

  两军交战不能不言利,唯利而动是对战争目的及指导原则的集中概括。孙子十三篇,几乎篇篇讲利。《始计篇》中有:“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强调灵活用兵要凭借战场上有利条件。《作战篇》中有:“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强调利与害是对立统一的,知晓用兵之害,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掘和利用用兵之利。《九变篇》中进一步重申“智者之虑必杂于害”,指出将帅用兵只有兼顾到利与害两个方面,才能趋利避害,争取主动。《地形篇》中强调将帅的进退去留要以国家和君主利益为重,公而忘私,所谓“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而利于主,国之宝也。”《军争篇》中总结道:“兵以诈立,以利动。”可见,孙子“合于利而动”的原则,在其兵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合于利而动”的谋略,首先强调将帅用兵作战,采用战术,制定方针,谋划战略要以现实的利害为依据。“见利则动,不见利则止,慎不可轻举也。”(《百战奇略·重战》)其次,“合于利而动”不是唯利是图,见利就争,见便宜就抢,否则,争抢到手的往往是诱饵,利会变成害。第三,“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强调要兼顾利与不利两个方面,有利则动,则争,无利则止,则弃,动与争是为趋利,止与弃是为避害。“趋利避害”是将帅运用“合于利而动”谋略时必须把握的基本原则。

  军事斗争与政治斗争虽领域不同,但在运筹策划、运用谋略上却大致相同。政治斗争也是以利益为准则,以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高明的政治家“合于利而动”,往往把维护国家利益作为行动的准绳,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的大局。战国时期,赵国的蔺相如因保护和氏璧有功,又在秦王、赵王会面时使赵王免受秦王侮辱,回国后便被赵王封为上卿,这却引起了大将军廉颇的嫉妒和不满。他自恃有功,几次找碴,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都忍让了。蔺相如的下属打抱不平:“廉将军如此无礼,大人你为何一再受辱退让呢?”蔺相如说:“我和廉将军都是赵国的重臣,我们之间闹翻了,会使敌国有机可乘。为了赵国平安,我宁愿自己个人受点委屈。”后来,廉颇明白了真相,向蔺相如负荆请罪,这就是流誉至今的“将相和”的故事。蔺相如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他以国家利益为重避免了赵国朝廷内部的分裂。

  威加于敌

  夫霸王之兵,伐大国,则其众不得聚;威加于敌,则其交不得合。是故不争天下之交,不养天下之权,信己之私,威加于敌,故其城可拔,其国可隳。

  《孙子兵法·九地篇》

  “威加于敌”是孙子在《九地篇》中提出的一种威慑谋略,也是他倡导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理想用兵境界。

  孙子说:“凡是霸王的军队,进攻大国就能使其军民因惧怕不敢集中起来抵抗;兵威加在敌人的头上,就能使它的盟国不能配合策应。因此,没有必要争着同天下诸侯结交,也不必在各诸侯国内培植自己的势力,只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把威力施加于敌,就可以拔取敌人的城邑,毁灭敌人的国家。”

  孙子在这里详尽论述了“威加于敌”谋略的作用和效果。“威加于敌”是把立威当作基本条件。立威首先是在心理上摧垮敌人的精神防线,使之兵乱军迷,屈服投降。

  “威加于敌”从实行的条件看,必须要以强大的实力作后盾。这种实力不单纯指军事力量,也包括了政治、经济等综合国力。

  “威加于敌”谋略运用得当,会取得“伐谋”、“伐交”的效果。所谓“伐谋”,即以威慑恐吓使敌国停止抵抗;所谓“伐交”,即使敌人的盟国因惧怕不敢履约形成同盟,从而达到“其城可拔,其国可隳”的目的。

  “威加于敌”是以强大的实力对敌人施加威慑的力量,从而达到战胜对手的目的。公元前207年,刘邦夺占岈关就采用此法。岈关为兰阳与关中的交通要隘,易守难攻,是兵家必争之地。

  当时,秦军有十万兵力守关,而刘邦只有二万人马。

  若不顺利夺占此关,项羽就有抢先夺去关中的可能。刘邦手下的谋士张良献计道:何不运用“威加于敌”之法,在岈关四周山上多张旗号,以迷惑守关秦军,扰乱敌心。再针对秦将贪婪特点,派郦食其携重金贿赂守关将领,不战而胜。

  秦将见岈关四周山上皆是刘邦军的旗帜,内心惶恐,又贪恋钱财,终于不战而降。刘邦得以顺利引兵过关,西进咸阳。

  践墨随敌

  敌人开阖,必亟入之。先其所爱,微与之期。践墨随敌,以决战事。

  《孙子兵法·九地篇》

  孙子在《九地篇》中提出了“践墨随敌”的作战原则。他说:“一旦发现敌方有可乘之机,就必须迅速乘机而入。首先夺占敌方的战略要点,而不与敌人约期而战。要根据敌情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决定自己的作战行动。”

  这是论述在与敌战前与战初如何行动。孙子认为,发现敌方一旦出现间隙时,第一是夺取战略要地,“先其所爱”,这样才能有效地调动敌人;第二是不具体约定交战日期,“微与之期”,使敌不能“知战之日,知战之地”,处于紧张防守状态;而一旦与敌交战,则要“践墨随敌,以决战事”。践,本义是划除。墨,绳墨,木工划线用的绳墨。木工必先在木料上以墨绳划线,然后依此施工下料。此处以墨比作既定的作战计划,践,引申为履行,实行。“践墨随敌”意思是说,在实施作战计划时,随着敌情的变化而随时加以改变。

  孙子一贯主张,高明的战争指挥者总是善于根据敌情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制定自己的战略战术。在《虚实篇》中,他说“兵因敌而制胜”、“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在《九变篇》中,他又详细论述了如何随机应变,如“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等。在《九地篇》中他进一步总结道:“践墨随敌,以决战事。”

  世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生搬硬套兵书上的用兵原则,不用发展变化眼光分析判断具体情况,最后只能吃败仗。

  孙子是从敌变我变的角度来阐述“践墨随敌”这一观点的,与此同时,他还注意到了“我变敌变”。所以他在《九地篇》中进而提出了一些具体方法,如隐蔽作战企图,示形于敌,调动对手,“易其事,革其谋”,“易其居,迂其途”;又如布势列阵也要如常山之蛇,灵活自如,善于策应,等等。其核心是强调灵活的指挥、多变的战术,反对迟疑坐困,墨守成规,避免丧失战机,陷于被动。

  三国时期,魏国大将曹仁率兵数万攻打吴国的濡须,事先却扬言攻打羡溪,以此来调离濡须守将朱恒的主力部队。朱恒随即根据敌情改变作战计划,令部队避而不战,装着软弱无能,以诱曹仁就范。曹仁果然上当,被朱恒击败。朱恒以5000多兵力战胜数万之众的曹仁,就是成功运用了“践墨随敌”的计谋。

  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

  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焚舟破釜,若驱群羊,驱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

  《孙子兵法·九地篇》

  “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是孙子在《九地篇》中提出的治军用兵谋略。帅,主帅。期,约定战场。孙子说:“主将对部属约定战期与部署作战任务,要像上屋抽梯一样,使其有进无退。主帅率军深入敌境,要像开弓射箭,使他一往无前。烧掉舟船,捣碎锅灶,以示死战的决心。对待士卒,要如同驱赶羊群一样,赶过去,又赶过来,使他们不知道究竟去哪个方向。”

  孙子认为用兵如“登高去梯”,不给退路,逼其就范;且兵如放箭,只要用来射杀敌人,并不指望其回头;用兵如牧羊,只应听从主帅的指挥,主人的鞭子就是方向。毫无疑问,孙子这一治军带兵谋略,带有明显的愚兵色彩,它把士兵仅仅当作战争的工具,蔑视他们的人格与生命,是不足取的。

  然而,当我们剥去“登高去梯”愚兵的外壳后,却发现这一计谋有合理性的一面。因为战场上两军交锋,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搏杀,将士兵置于绝地,出于求生的本能,必然会激发他们拼死冲杀的决心,这就是为什么兵家使用“登高去梯”屡获成功的根本原因。第二,面对强敌或险恶的处境,为了鼓舞士气,稳定军心,适当采用一些愚兵之策也是必要的。第三,从严守机密,确保万无一失的角度来讲,对重大的军事行动可以对士兵隐瞒真情。孙子说:“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易其事,革其谋,使之无识;易其居,迂其途,使人不得虑。”(《九地篇》)意思是说,要能蒙蔽士卒的视听,使他们对于军事行动一无所知;改变作战部署,变更实施方案,使他们无法知道我的真实意图;变换营地,迂回进军,使人们无法估测我行动的目标。

  另外,“登高去梯”之策,不仅可用于自己军队内部以激励士气;也可用于对付敌军,以绝其退路。对内,将士兵置于死地,只应激发他们殊死搏杀,而不应断其援应;对外,断敌军退路,逼其就范,要防止其困兽犹斗,狗急跳墙,这是在运用“登高去梯”谋略应把握的关键所在。

  “登高去梯”原意为送人上楼后,却把梯子搬走,使人无法下来,比喻诱使人上前而断其退路。在军事上指引诱敌人前来取利,待其深入,采用迂回包围,迫其就范。或在带兵作战中,有意把自己的军队置于死地,以激励其拼死搏杀,对自己的士兵使用“登高去梯”之计,古今中外有许多成功的战例。如秦末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大败秦军;楚汉井陉之战,韩信背水设阵击败赵军。今再举一例:

  公元417年,东晋大将王镇恶奉命攻打长安,与后秦军作战。他率领东晋水军从黄河入渭水,到达指定战域后,命令士兵弃船登岸,并有意将渡船让湍急的水流漂走。士卒见之满腹狐疑,惊慌不安。王镇恶对士兵们道:“我们现在已经离家万里,船只、衣物、粮食也全部被河水冲走,已无退路,只有拼死作战方能求得生机。”晋军上下明白了王镇恶的用意,作战时人人奋勇杀敌,勇往直前,后秦军终于抵挡不住晋军凶猛攻势,败下阵来,晋军攻陷长安。

  王镇恶的“登高去梯”谋略与前人的破釜沉舟故事如出一辙,都是把自己的军队陷之死地,造成有进无退,决一死战的态势。当然,这样做危险性很大,若非万不得已,不宜采用此策。

  除了自绝退路之外,更多地是采用蒙骗的招数,使士兵蒙在鼓里,糊里糊涂地“登高”而被“去梯”。

  并敌一向

  为兵之事,在于顺详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此谓巧能成事者也。

  《孙子兵法·九地篇》

  “并敌一向”是孙子在《九地篇》中提出的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敌人的作战谋略。并,合并,集中;一向,某一方向。孙子说:“指挥作战,在于假装顺应敌人的意图,乘机把兵力集中对付敌人的某一方面或某一点,千里奔袭,擒杀其将,这就是所谓巧妙能成大事。”

  要做到“并敌一向”,孙子强调兵家要善于捕捉战机,选择主攻方向。捕捉战机,就是要及时发现敌方的弱点,然后才能集中优势兵力,实施战略突袭。《十一家注孙子》杜牧云:“若已见其隙有可攻之势,则须并兵专力,明向敌人。虽千里之远,亦可擒其将也。”选准敌方间隙的薄弱之处,就要果断用兵,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孙子“并敌一向”的思想,被中外兵家所重视。《淮南子·兵略训》云:“夫五指之更弹,不如倦手之一侄;万人之更进,不如百人之俱至也。”意谓五个指头更替击打,不如握紧拳头的一击;一万人更替进攻,不如一百人一起进攻,论述了集中优势兵力的道理。《百战奇法·合战》云:“凡兵散则势弱,聚则势强,兵家之常情也。若我兵分屯数处,敌若以众攻我,当合军以击之。法曰:‘聚不聚为孤旅。’”意思是说,兵力分散力量就弱,兵力集中力量强大,这是用兵的一般原则。在防御战中,对于以优势兵力向我进攻之敌,也应当合军(集中兵力)去迎击它。兵力应当集中而不集中,就成为孤立的军队了。此论阐述了集中兵力是夺取战争主动权的重要手段。拿破仑说:“进攻战争的原则也和实施围攻的原则一样,火力必须集中在一点,而且必须打开一个缺口,一旦敌人的稳定性被破坏,而后的任务就是把它彻底击溃。”拿破仑在这里论述了进攻战的原则,一是兵力集中,二是火力用在“一点”,三是破坏敌人“稳定性”,再各个击破。毛泽东也说:“在有强大敌军存在的条件下,无论自己有多少军队,在一个时间内,主要的使用方向只应有一个,不应有两个。”(《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可见,无论兵力多寡,是进攻还是防御,“并敌一向”,集中兵力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作战原则,是实现在战略上以少胜多,战术上以多胜少的根本手段。

  “并敌一向”原则,强调把兵力集中使用于对敌人的一点或一个方面,就可以势如破竹,千里杀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