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栩在路上对荀彧说道:
“文若,到了袁绍大营你先不要透漏我的身份。”
“这是为何?”荀彧有些不解,南阳王为何要隐藏自己的身份?
“我身为南阳王,若亲自到来敌军主营,难免与众诸侯发生一场大战,刀剑无情,到时必将血流成河,在场皆为大汉豪杰,我不想误伤他们。”
“主公,那在下就称呼您为南阳王的使者如何?”
“好,就按文若说的办。”
荀彧说完快步带着皇甫栩前去袁绍的大本营,到军营门口时,联军的军营守卫紧忙将二人拦下。
“军营重地不可乱闯!”
守卫盯着二人将他们拦了下来。
荀彧拱手行礼说:
“劳烦您向袁本初禀告,南阳王信使前来议和。”
“在这等着……”
而在联军大营,众诸侯各抒己见,联军主营炸开了锅。有的主张投降,有的主张决一死战,一时间乱的不可开交。
“报……”
正在这时一个卫兵急匆匆地跑了进来,众诸侯的心立马悬了起来,难道孙坚开始攻城了?
“南阳王信使,前来求和!”
一听此言,众人纷纷喜笑颜开,之前灰头土脸,满脸担忧的神情瞬间散去。
“哈哈……原来曹操等人如此怂包,我们还怕什么?”
“我看不需议和,决一死战才是眼下之事。”
“哼!曹操算个屁,依我看南阳王也是徒有虚名,我若见他定要杀之而后快!”
众诸侯开始得意忘形起来,以为曹操等南阳王的势力认怂,便反而开始主张开战。
袁绍也是笑的合不拢嘴,大手一挥说道:
“叫使者进来!”
随后皇甫栩跟着荀彧大步进入营帐,朱儁坐在众诸侯之中,见到皇甫栩心里大惊,刚要起身张口,皇甫栩此时双眼通红,操纵术让朱儁又安稳地坐了下来。
袁绍望见荀彧没死心中一惊,指着荀彧异常激动地吼道:
“荀彧?你没死?”
众诸侯望见刚去被执行的荀彧又活生生的出现在眼前,纷纷大惊失色、张目结舌,难道是鬼魂回来讨命?
荀彧虽然心里很气愤,但仍旧不忘失君子之礼,拱手对袁绍心平气和地说道:
“在下被执行之时,有幸被南阳王信使所救。”
“哼!你骗谁啊?这明摆着是你暗通曹操,他派人来救的你吧?”
逢纪满脸疑惑地表情,在他眼里,荀彧定是曹操的内奸。
袁绍坐在台上,一手拍下桌子,大吼道:
“哼!荀彧!曹操救你一时,救不了一世!来人!再将荀彧拖出去,斩!我就不信杀不死你!”
“且慢!”
这时皇甫栩上前两步说道:“文若已经是南阳王的人,如今身为信使来到此,望您三思后行。”
袁绍倒吸一口凉气,这人说的不假,自古两兵交战不斩来使,先留荀彧一命。
“嗯?你就是南阳王的信使?”
袁绍思后抬头才注意到皇甫栩,只见这人浑身健壮,不像俗人。
皇甫栩点头说道:
“我就是南阳王亲自所派的信使,前来求和的。”
“哈哈……”
众诸侯听到这话,纷纷仰头长笑起来,闲言碎语接连而起。
“懦弱无能的南阳王,是怕了我们?”
“狗屁南阳王?一缩头乌龟罢了。”
这时逢纪再次起身说道:
“信使?我问你是不是南阳王已经怕的躲到被窝里瑟瑟发抖了?”
众诸侯一听逢纪的嘲讽,立即大笑而起。
“我家南阳王,确实是怕了,不过他是怕杀戮太多心里不安。”
皇甫栩眉头一皱,咬牙盯向逢纪,一双铁拳紧紧握住。
众人听见皇甫栩这么说立即冷眼相待,心中恨意缓缓而起。逢纪更是满脸通红指着皇甫栩吼道:
“狂妄小儿,还敢出言不逊,你究竟是来求和?还是来挑起事端?”
“我看挑起事端的小人是你!”
皇甫栩接着说道:
“乱进谗言,差点将文若害死,现如今又蛊惑诸位主张出战,难道非要让诸位送死才心满意足?”
“放肆!南阳王不过徒有虚名,此一战我们必将大获全胜!”逢纪瞪大眼珠,一大一小两只眼睛死死盯着皇甫栩。
“你们现在刚吃了败仗,还敢大放厥词?谁给你们的信心?”
皇甫栩真想不明白,这些诸侯都是不长脑子吗?明明是自己手下留情,求和与诸侯,这帮人不但没有求和之心,反倒百般侮辱,得寸进尺,以为自己是怕了他们,满脸不知羞耻的样子。
若不是先前用操纵术控制住朱儁,以免朱儁曝露出皇甫栩的身份,而不能再次施展,皇甫栩都懒得浪费口舌,直接控制袁绍完结此事便可。
袁绍在台上也是被皇甫栩说的,面脸通红,恼羞成怒,指着皇甫栩大骂道:
“混账!你不过是一个信使,南阳王皇甫的走狗而已,有何身份在我军阵前出言不逊?”
逢纪连忙在旁附和道:
“主公所言甚是,不如将他们杀了,祭我联军军旗,以震军心!”
“这个……”
袁绍听到逢纪说的话,举棋不定的思虑着。
这时一个传令兵飞步赶来,打乱了袁绍的思虑,那传令兵跪地说道:
“主公!中郎将皇甫嵩前来求见。”
袁绍百思不得其解,皇甫嵩?莫不是那南阳王的贼父,他来做什么?
“叫皇甫嵩进来!”
袁绍满脸不屑一顾。
不时,皇甫嵩匆匆赶来,望见诸侯脸色铁青,又看台下皇甫栩握拳似怒,便知这次求和异常不顺。
皇甫嵩上前拱手说道:
“袁盟主,在下皇甫嵩,特来此劝和。”
袁绍猛然站起,大声吼道:
“你儿助纣为虐,协助妖后,有其父必有其子,我看你也不是什么好东西!皇甫小儿先派使者,又派其父前来,一定是怕了我联军的威名,求和?妄想!”
皇甫嵩眉头一震,这袁绍怎么如此不识时务,眼看就要城破还浑然不知。
此次名为求和,实际是想让双方化干戈为玉帛,挽救诸侯百官的性命,以免天下大乱,祸及百姓,袁绍究竟怎么想的?却是这般无礼?
皇甫嵩摇头叹气道:
“袁盟主,我儿此次求和如此心诚,你为何还要苦苦相逼?”
“心诚?”
逢纪大笑几声,尖着嗓子走上前来道:
“你若是心诚就跪下,大磕三个响头,我们便再行考虑。”
“什么?”
皇甫栩怒瞪逢纪,双拳紧握手中。
皇甫嵩见儿子动怒,连忙一手拦下皇甫栩轻轻摇头,随后双膝一弯,跪在袁绍面前。
皇甫栩盯着父亲此举,气的双眼通红,浑身发抖,眼看就要爆发出来,却又被皇甫嵩举手拦住,皇甫嵩转头面向袁绍说道:
“愿袁盟主为大汉江山社稷着想。”
一头磕在地上。
“为大汉百官栋梁以及自己的安危着想。”
接着又是一拜。
“也为天下百姓着想!”
随后亦是一叩首。
“议和一事还望三思。”
三磕头,三声巨响,当皇甫嵩再抬头之时,只见额头满是血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