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如何让生意来找你全文阅读 > 第20章 股市强人:当所有都冲进去的时候赶紧出来(2)

第20章 股市强人:当所有都冲进去的时候赶紧出来(2)


  首先,李嘉诚考虑到自己所控的长实系集团够庞大了,仅以长实、和黄和港灯三家巨型公司的规模而言,获得浩大的集资计划是不成问题的。因此,将部分公司私有化,并不影响长实日后的集资扩张。其次,票投资者奉行的法则。这个道理谁都明白,但要真正掐准时机并非那么简单。而显示出大度,以小股东的利益为重,就更不容易了。而李嘉诚在实行私有化公司时,却做到了这两点,再一次显示了他与众不同的魅力。

  1984年中英就香港前途问题草签后,香港投资一片光明,股市开始上扬。然而李嘉诚却在1985年10月宣布将国际城市有限公司私有化,以1.1港元/股收购小股东手中的股票,这个价格比市价高出一成。该收购价与该公司上市时的发售价相比,仅高出0.1元。小股东当然非常高兴,纷纷接受收购。

  李嘉诚这次提出私有化,正在牛市之时,所以付出了较高的收购价格。圈中人说:“超人是人不是神,玩股老手李嘉诚,第一次私有化便走眼。”对此说法,李嘉诚说,我们也想借熊退市,但趁淡市以太低的价钱收购,对小股东来说不公平。

  1988年10月,长江实业宣布将青洲英泥私有化。长实控有青洲英泥44.6%股权。在收购过程中,长实以20元/股的价格进行全面收购,此价格比市价高出2.3港元,自然让小股东们笑逐颜开。收购工作进行得十分顺利。到12月30日收购截止期,长实已控制了青洲英泥95%的股票,从而可以通过强制收购完成该公司的私有化。

  李嘉诚在收购嘉宏国际时,就没有那么顺利了。嘉宏是长实系四大上市公司之一,它的前身是港灯集团非电力业务,于1987年组建而成。上市时,和黄掌控了嘉宏53.8%的股权,嘉宏掌控了港灯23%的股权,综合资产净值为44.57亿港元。在全面收购前,市值为155.09亿港元。

  东的利益。李嘉诚解释主要原因是嘉宏盈利能力有限及业务与长实、和黄重叠。同时他又声称不会提高收购价格,如果有人出5港元/股的收购价,他会决定是否出售。

  李嘉诚的话没有得到股东的认同。在4月10日举行的嘉宏股东会议上,小股东质询:嘉宏1990财政年度业绩显示,其盈利状况甚佳,13.16亿港元的年盈利,与上一年相比,增幅达29%。另外,嘉宏所掌控的港灯市值连月上升,也会造成嘉宏资产值增高,这都显示出嘉宏的发展前景是较好的。结果小股东不接受收购,嘉宏私有化建议以不足1/4的支持率而胎死腹中。

  证券界认为:“这次私有化失败的原因,是收购价偏低,收购方对嘉宏的评估与实际业绩产生了很大差异。和黄出价太低,与1987年上市供股价4.3元的水平相差太大。李嘉诚素来关注小股东利益,而和黄的收购计划没有照顾到小股东的利益,有失长实系的一贯作风。”

  另外,这次收购失败与其他的一些因素也有关系:第一,曾有一个英国基金趁机斥资吸纳嘉宏股票,嘉宏主席马世民表示不提高收购价;第二,小股东看好嘉宏的前景,舍不得“忍痛割爱”。

  按规定,私有化失败之后,一年之内不得再提私有化建议,李嘉诚只好耐心等待。

  “大限”期满后,1992年5月27日,和黄重提嘉宏的私有化建议。收购价5.5元/股,溢价32%。对这一价格,小股东们自然无话可说,欣然而受。在7月10日举行的嘉宏股东会议上,以96.7%赞成票通过私有化建议。这次收购之所以成功,是大股东既保全了自身利益,又顾及了小股东利益的缘故。

  借牛退市,充分照顾小股东的利益。在这个“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物欲横流的拜金主义时代,有几人能够做到这一点呢?

  有人说:一般的商家,只能算精明,只有李嘉诚一类的商界翘楚,才具备经商的智慧,舍小取大,在他们之中李嘉诚又是最最聪明的人。事实也是这样。在李嘉诚的一生中,他首先考虑到的是他人的利益,甚至有时候把自己的利益让给别人,以求人和,以求更大的利益。民间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得民心者得天下。李嘉诚这种时刻照顾他人利益的做法,绝对是得人心的,虽然所造成的良好影响看不见摸不着,但时时处处都可能对他发挥良好的作用。

  斗智不斗力

  做生意一定要同打球一样,若第一杆打得不好的话,在打第二杆时,心更要保持镇定及有计划,这并不是表示这个会输。就好比是做生意一样,有高有低,身处逆境时,你先要镇定考虑如何应付。

  ——李嘉诚

  在长江实业刚成立的时候,李嘉诚就对置地拥有的中区豪楼名厦情有独钟。只是那时候李嘉诚没有那种实力。经过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中的一系列收购战,长实系实力大增,在规模上已经和置地不相上下。并且由于怡和系经营不善,对置地的控股权大大降低,等于是把置地置于怡和核心结构的外围,壮志未酬的“李超人”,岂有不购之理?

  1987年股灾前几个月,各种收购的传闻纷纷扰扰,随股市冲天的牛气甚嚣尘上,众多财大气粗的华商大豪,均被认为可能染指置地:李嘉诚(长江实业总裁)、包玉刚(环球集团总裁)、郑裕彤(新世界发展总裁)、郭得胜(新鸿基地产总裁)、李兆基(恒基兆业总裁)、黄延芳(信和置业总裁)、郭鹤年(香格里拉总裁)等等,另外,股市狙击手刘蛮雄,亦可能趁虚而入,狙击这个庞然大物。

  据说刘蛮雄登门拜访怡和置地大班凯撒克,提出以每股16港元的价格收购怡和控有的25%的置地股权,凯撒克没有给刘蛮雄好脸色看,其后又有多位大老板接踵而至,一一拜访凯撒克大人。凯撒克没有像对待刘氏那样对待他们,只是既不彻底断绝众猎手念头,又香饵高悬,惹得众人欲罢难休,欲得不能。

  其中这些传闻中流传最广的数以李嘉诚为首的华资财团。此时李嘉诚的威名在香港如雷贯耳,凯撒克当然早就有耳闻,况且他们还在港灯一役中交过手。“超人”出马,凯撒克自然不敢大意。李嘉诚表示愿意以每股17港元的价格收购怡和控有的25%置地股权,这比置地10港元多每股的市价,溢价6元多。但凯撒克并没有同意,他对这个价格仍然不满意。同时,他也未把门彻底堵死,做出一副很坦然很有诚意的样子:“谈判的大门永远向诚心收购者敞开——关键是双方都可接受的价格。”

  于是,以李嘉诚为首的华资财团与凯撒克继续谈判,双方分歧仍颇大,很难达成一致。华资财团告辞,商议对策,约定下次谈判。李嘉诚在谈判中不想表现得太积极,他想效仿收购港灯的做法,耐心等待有利时机的到来。因为当时,香港股市一派兴旺,攀上历史巅峰,并非低价吸纳的最好时机。

  天有不测风云。1987年,华尔街大股灾突如其来。10月19日,受华尔街大股灾的波及,香港股市恒指暴跌420多点。香港商界惊恐万状,形如过河泥菩萨,自身难保,再也没有余勇卷入收购大战了。自救是当务之急,在这次股灾中置地股票跌幅约四成,令凯撒克寝食难安。

  值得庆幸的是,这场股灾正如一场暴风雨,来得猛,去得也快。等到是年年底,沉入谷底的恒指开始回攀。银行采取了降低贷款利率的措施,向地产商发放贷款,地产市况渐旺。“地扯股市”,当时,全港总不借大股灾中,怡置系自救之际趁火打劫呢?须知股灾中置地股价跌到6.65港元的最低点,就以双倍的价收购,也不过13港元多,与李嘉诚在股灾前提出的17港元的开价相比,相差甚远。

  原来,在收购及合并条例中有这样一条规定:收购方重提收购价,不能低于收购方在6个月内购入被收购方公司股票的价值。1987年的股灾是在10月来临的,华资大户所吸纳的置地股票,部分是超过10港元的。也就是说,如果以往的平均收购价是10港元,在6个月内,重提的收购价,不得低于10港元的水平。

  1988年4月,股灾刚好过去6个月。此时,置地股从6.65元的最低点回升后,仍在8港元/股的水平上徘徊,与股灾前相比,自然是大大的有利于收购方。1988年4月初,李嘉诚以广生行董事的身份出席置地公司股东年会。在这次年会上,李嘉诚首次向舆论披露了长实持有置地股份,并表示做长期投资,对是否出任置地董事参与管理不做要求。

  此言一出,整个香港都被华南虎吞并老狮子的现代寓言充斥着。1988年4月底,以李嘉诚为首的华资财团致函置地,要求在下一次股东年会上,添加一项新的议案——任郑裕彤、李兆基为董事。并告诉置地:华资新财团合持股权已和怡和差不了多少。一时间,香港的整个市场沸沸扬扬,置地股价直线急窜到8.9元/股。这是股灾之后,置地股一天之内升幅最大的一次。

  对李嘉诚的挑战,凯撒克当然不会束手就擒。他与包伟士急谋对策,布置反收购。

  1988年4月28日,怡策与其所控的文华东方发布联合声明,由文华东方按4.15元/股,发行10%新股给怡和策略,使怡策在文华东方的股1988年5月初,以李嘉诚为首的华资财团,数次晤面,商讨对策。

  他们决定,为防止置地效仿文华东方,必须在怡和的下一个反收购举措未出笼前摊牌。身为怡和大班的凯撒克,当然也想到了这一点,他很沉得住气,结果使得素有耐心的李嘉诚不得不先出一招,再伺机还招。

  1988年5月4日傍晚,以李嘉诚为首的华资财团,再一次赴怡和大厦与凯撒克、包伟士谈判。

  虽然,他们在商场上是死对头,但双方仍彬彬有礼。李嘉诚开门见山,说明了收购置地的诚意,提出以12元/股收购怡和在置地的25%的股权。当然,凯撒克也没有拐弯抹角,坦率且坚决地表明否定意见:“不成,每股必须是17元,这价格是你以前郑重其事开出的价格。在商场上,李先生素以信用著称,现在怎么出尔反尔了呢。不错,现在置地股市值比以前是下降了,但实际资产并未损失半点,怎么能从17元跌到12元呢?”

  李嘉诚也平静地说道:“凯撒克先生,如果你没有记错的话,这17元并非双方敲定的成交价。以前,你不也说‘谈判的大门永远向诚心收购者敞开——关键是双方都可接受的价格’吗?你我都在商场待过这么多年,我想你对‘市价’一定不会陌生吧!你肯定也知道它是一切价格依据的商场规则。现在置地股在市场上的价格才8元多一点,我们以高出市价近4成的价格收购,和以前没有什么两样,怎么能说收购价下趺呢?”

  双方说话都绵里藏针,话含揶揄之意,气氛中包含着浓烈的火药味。在香港市场上被称为“沙胆彤”的郑裕彤,以咄咄逼人的口气挑起新一轮较量:“既然双方很难达成一致,那只好市场上见。我们将在市不怕摊薄手中的股权的话。置地不等于九龙仓,更不等于港灯。以前的置地还是现在的置地,还是怡和的手中置地!”包伟士无疑是抛出了杀手锏。正因为如此,才导致以下结局:1988年5月6日,怡和控股、怡和策略及置地三家公司宣布停牌。并在同一天,怡策在市场上宣布以8.95元/股的价格,从长江实业、新世界发展、恒基兆业及香港中信手中购回所持置地发行总股份8.2%的股份,所涉资金18.34亿港元。这样一来,怡和在置地的股份就升到了33%多,控股权已相当牢固。而且,在签定协议的时候,还加了一条:7年之内,除象征性的股份外,长江实业等华资财团不得再从市场中购入怡和系任何一家上市公司的股份。

  到现在为止,喧闹多年的置地收购战,也就落幕了。以李嘉诚为首的华资财团,这次为何不决一死战,较个高低胜负而就这么草草收兵了呢?这当然是华商财团站在整个大局上权衡利弊得失后,做出的明智决策。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在包伟士抛出杀手锏的时候,就暗示着置地将步文华东方的后尘,如法炮制。此前,由文华东方按4.15元/股,发行10%新股给怡和策略,以增强怡策的控股权,使其所持股权超过35%的全面收购触发点。不用考虑,怡策会依据收购及合并条例向文华东方小股东提出全面收购。

  由于收购价(4.15港元)比该公司资产值(估计6港元)还要低,当然文华东方的多数小股东都不乐意,这正中怡和下怀——花很少的资金就可以使所持文华东方股权超过收购触发点。这样,怡策在文华东方所持的股权由35%增至41%。再者,收购方采用全面收购的方式,使其控股数过50%的绝对数是不可能的,因为被收购方可反收购,只要再增购达到50%略多的绝对控股权,最少得花100亿以上(以最低的市价8元/股计算)。况且,怡和并不完全是在坐以待毙。在收购与反收购中,置地股在市场上的价格必定会不断抬高,华资财团欲获全胜,所需的资金就是个无底洞了。

  另外,华资财团能不能在发起全面收购的短暂期限内集资到这么多资金,尚是个未知数。而且,怡策控股数近26%,已优势在先。再加上,现在的怡和已从最困难的谷底走出,业务渐入顺境。尽管怡和系把大量像港灯和香港电话等本港和海外企业出售了,但仍是香港最大的综合性集团。除银行外,它的市值只有长实系可比。凯撒克家族在海外还拥有不少非怡和系资产。据不保守估计,其控有资产绝对不比李嘉诚少,甚至还超过李嘉诚。

  因此,要想控得置地,就得付出沉重的代价。这不是李嘉诚所希望的。李嘉诚是个商战高手,而非民族斗士(这场收购战在客观上起了振奋民族精神的作用)。他绝对不会把自己全部的资产玩弄在股掌之上,不顾一切地决一死战。更何况,对方仍是一头老狮子,虽垂暮,余威尚在,没有必要跟它硬拼。

  至于“7年不得染指怡和系股权”,其原因何在,至今仍不得而知。虽然这次收购以失败告终,但是李嘉诚的做法却值得称道。投资不是玩家家,不可以意气用事,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如果为了取得胜利,结果令自己元气大伤,这不是真正的投资家的应有做法。站在这个意义上看,李嘉诚退出收购反而是一个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