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历史 > 让我再娶你一次全文阅读 > 三 从贾

三 从贾


浒山到庄桥一百多里,一路上虽然谈不上“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却到处是关卡,老百姓脸上也见不到笑容。孙武中途在客栈住了一夜,第二天中午到达庄桥。r

慈溪东部的庄桥镇和慈溪老县城一样,现在属于宁波市。当年庄桥一带,是国民党慈溪县自卫总队宋清云部的地盘。宋清云为人凶残狡诈,庄桥和宁波近在咫尺之间,能在离日寇这么近的地方生存下来,只能说是宋清云和周围各种势力都达成了某种默契。r

走进庄桥孙武才发现,这里依然很热闹。街道两旁的店铺生意兴隆。肉铺里挂着长长短短的肉条;杂货店里山珍海货、吃的用的堆积如山;饭馆客店人潮涌动;街边屋檐下,农民们还摆出一筐筐蔬菜,叫买声不绝于耳。r

孙武按信上的地址找到三叔新开的布店,发觉比以前大多了,看来三叔的生意又发达了。大门前挂着“兴和绸布庄”的金字招牌。进去一看,布店里的墙边整整齐齐地靠放着布匹,红、黄、蓝、白、黑、灰各种颜色都有;绸的、呢的、麻的、棉各种材质都有。柜台像镜面一样亮,小伙计们进进出出,忙得不亦乐乎。r

在那个年代,棉、布、粮也是极其重要的物资。和武器、弹药、药品等军需品不同,老百姓也需要衣食,所以管不住,而且利润也不小。r

晚上,三叔在镇里最大的悦顺酒楼定了一个雅间,宴请生意上的朋友周老板,顺便给孙武接风。酒楼上下灯火通明,莺歌燕舞,三教九流客来人往,穿着绫罗绸缎,吃着山珍海味。一派太平盛世,纸醉金迷的景象,没有半点国破敌近的迹向。r

周老板乘兴而来,三叔拱手介绍:“这是我侄子孙武。……这位就是周老板,这些日子有他关照,我的生意才越做越大。”r

这是孙武第一次见到周老板,他的第一印象:这个周老板,可真是个人物。周老板40岁左右年纪,眼睛深邃而有神,目光坚定。他举止大方,说话略带上海浦东的口音,精明中显露出稳重。周老板可以说是穿金戴银:考究的长衫礼帽、2个硕大的戒指,偶尔还会拿出一块金表来看看时间。但是,孙武总觉得这身打扮有几分刻意,背后似乎还隐藏着什么。r

三叔、婶婶、才五岁的小弟、孙武、周老板五个人落了座。大家东拉西扯,很快又谈到了生意上。周老板问三叔:“那批货办的怎么样?”三叔眉开眼笑地回答:“都已经办妥了,丁处长那里也已经讲好,明天一早就发货,您放心吧。”周老板一笑。从包里拿出几根小金条递给三叔:“这个算定金吧。”三叔连忙推辞:“不急不急。”r

……r

第二天早上,庄桥码头热闹非凡。伙计、苦力、水手、当兵的来回穿梭,船板被踩得吱呀直叫。大船像一条贪吃的鲸鱼,一捆捆、一卷卷的布匹,不停地被喂进鲸鱼的肚子里,直到实在装不下去了,才扬起巨帆向北驶去。r

悦顺酒楼里,继续上演着觥筹交错歌舞升平的景象。三叔向一个军官频频敬酒,他是宋清云的军需处长丁一白。此人鼠目里露着凶光,一身军服斜挎手枪,一看就知道是个厉害角色。只是别的军需官都是又肥又胖,而这位却是精瘦精瘦的,分明是和大烟扯上了关系。后来才知道,丁一白可一点也不清白,要价极黑。但他手眼通天,据说他什么东西都可以搞到,什么人都认识。r

当年三叔的生意越做越大,凡是能做的什么都做,后来开始夹带药品,最后连武器弹药都被夹在布匹棉花里了。r

转眼就到43年夏天,这一年老百姓的生活更苦了。慈溪大地上山头林立,慈城有日本人和和平军第十师,观海卫、周巷、庵东来了周佛海的中央税警团,庄桥有宋清云,各镇有自卫团,还有国民党挺进纵队、忠义救国军,浙江保安团,土匪就更不用说了。r

但有一支队伍却与众不同。从42年夏秋起,“三五支队”这个名字,开始在街头巷尾的闲谈中出现,而且越传越神。据历史记载,从1941年开始,陆续有上海浦东的共产党人渡海来到慈溪参加抗战。1942年8月,“第三战区三北游击纵队”在四明山成立,隶属于新四军,下辖第三、四、五支队。老百姓传来传去,就传成了”三五支队”。这支队伍后来还有一个名字——新四军第八师。r

在老百姓眼里,其实只有两种军队——祸害老百姓的和不祸害老百姓的。老百姓拿自己的儿女给三五支队投赞成票,很快这支队伍就有了几千人,在慈溪北部和四明山脉到处是他们出击的身影。1943年4月,三五支队竟然打下了余姚的梁弄镇,后来那里成了三五支队的大本营。r

……r

一年来,绸布庄的二掌柜孙武见识了不少东西。他去上海、杭州、宁波开了眼界,周老板也教会他不少道理。日子越过越滋润,孙武攒了一笔钱,他准备回浒山接苏雯来住。r

43年的一个夏日,孙武骑着马风风光光地从庄桥出发回浒山。古人说:“安危相易,祸福相生。”在这乱世间,福祸相易更是转瞬之间的事情。谁也不会料到,一场突如其来的灾祸改变了孙武的人生,让他从此走上不同寻常的道路。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