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职场 > 媒体圈I:本报记者莫小雨全文阅读 > 硬伤

硬伤


第三十九章 硬伤r

看过实习生的稿子,莫小雨评价:总体不错,基本达到发表水平,离获奖还有一定差距,希望继续努力,争取做得更好。r

用的是本报流行的混搭体语言。处于正经与不正经之间,是黑色幽默与冷笑话的杂交。r

有时像发表重要讲话,有时像在念稿子,带点儿官腔,又有些新闻调调,还混有一些老土的东西。r

这是因为记者这行,常年混迹于社会各层,行走在官场边缘所致。下笔时带着镣铐跳舞,不能尽情发挥;出口则难受限制,自然能够成章。r

“师傅,有你的充分肯定,这就够了。不过,我建议稿子还是别发了吧?”实习生说。r

“为什么?”莫小雨有些意外。r

“稿子本身是有硬伤的。我没有采访到司机本人和他的妻子。这就必然导致了一个重要新闻要素的缺失。而这恰恰是读者所渴望知道的。”r

莫小雨不由得看看眼前这位实习生,听他继续说下去。r

“我无法采访他们,实在下不了手。听说他们一直在吵,我看这个家怕是要散了。这个时候发这样一篇稿子,是多么残忍的一件事情呀。”实习生说。r

“是啊,这是在他们伤口上撒盐。可是,我们是媒体,明天同城的媒体都会有报道,我们不能没有声音。”“提交”或“取消”?莫小雨手中的鼠标在两个键之间滑来滑去。r

“师傅,如果现在有一个人在你面前杀人,我们作为记者该怎么办?躲开?抢下刀?还是报警?还是举起相机?”实习生问。r

莫小雨松开鼠标。这个问题把他问倒了。这是新闻界一直争论不休的一个话题,涉及到了职业道德和伦理的更深层面。r

“我不知道这个稿子的意义所在。作为一个称职的记者,我应该最大限度地去挖掘事实,报道真相。可是,我首先是一个人,有情感的人。”实习生说。r

高人啊!本报藏龙卧虎,却不知高人近在眼前啊。莫小雨不禁对这个90后刮目相看了起来。r

“所以,我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正如万能的上帝为不能够创造出一块连自己都搬不动的石头而苦恼。”实习生说。r

莫小雨拿过鼠标,在“取消”键上轻轻低点了一下:“好了,下班吧。”r

“师傅……”实习生欲言又止。r

“怎么?还有事。”莫小雨问。r

“我想,今天是我实习的最后一天。”实习生说。r

“哦。要走?报社不是想把你留下来培养吗?”r

“是的。我不想呆了。以后,我也不会再涉入媒体圈。”r

莫小雨有些为这个实习生惋惜。跟了他近两个多月,根底还是很不错的,特别是文字感觉好,有悟性。r

“实习期间所有的采访录音、笔记、照片我发到你的邮箱里了。由你处理吧。再见。”实习生轻快地走了。r

莫小雨一个人又呆了一阵。r

是啊,有多少价值,意义何在呢?r

我真的适合记者这个行当吗?r

难道就一直这样空耗下去?r

他不禁有些怀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