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慢品王阳明:心美,一切皆美全文阅读 > 第22章 天下大事作于细——王阳明讲精细心(1)

第22章 天下大事作于细——王阳明讲精细心(1)


  我们每日都能看见自己的手掌,但手掌的纹理的多少却是极少人知道的。或许,有人会认为追究细小之事毫无意义,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要想取得成功,细节尤其不能忽略。那么,对于精细之事,王阳明又是怎样看待的呢?

  精细之事需细心观察

  人于掌何日不见。及至问他掌中多少文理,却便不知。即如我良知二字,一讲便明,谁不知得?若欲得见良知,却谁能见得?

  ——《传习录》

  我们每日都能看见自己的手掌,但手掌的纹理的多少却是极少人知道的。就像我常说的良知,这两字人人都知道,但能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的人又有多少呢?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如此看来,世界上的很多东西都有深涵之意,但我们很难发现,原因就在于我们观察地不够仔细。

  世间的滴水,一片叶,一根枝,一只蜗牛,一只蚂蚁,都可以成为我们细心观察的对象。就像一首唐诗所描写的一般:“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这种见一叶而知天下秋的本领,可谓是体察精微细致的一个最高境界。当我们还不具备这样的本领的时候,就更应该静下心来仔细留意与观察周遭的一切事物。

  着名的地理学家徐霞客之所以能成为一代文学家和地理学家,就归功于他的细心观察。一日,徐霞客的家乡需要整修一个土地庙。十年前,这个土地庙的庙前曾有一尊十分威武且刻工精致的石狮子,由于河堤坍塌,使石狮子掉入江中。此次整修土地庙,家乡人都想将石狮子捞上岸,但大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无法打捞上这尊石狮子。

  参加打捞的人们认为,经历十年的江水冲刷,石狮子应该已被冲到下游去了。他们便去下游打捞,但是于事无补,他们还是没能找到石狮子的下落。当时的徐霞客还是一个小孩,当大家都无计可施的时候,他像个小大人似的说道:“你们跟我来吧,我知道石狮子在哪里!”

  在场的人们都十分怀疑眼前的这个毛头小孩,询问他:“你真的知道石狮子在哪里?”

  只见小徐霞客非常自信地回答道:“石狮子落水已有十年之久,原来落水的地方显然是找不到它的,它也不会出现在下游,你们应该到上游去找找看。”

  话音刚落,人们都大笑起来:“果然是毛头小孩啊!你认为石狮子是真的狮子,还会自己往上游跑吗?”

  徐霞客毫不慌乱地解释道:“石狮子落水后会阻碍水流,而阻碍水流的那一侧的泥沙会被江水冲走,使那一侧成为空穴,石狮子便会因失衡而倒入那个空穴,经过长时间的重复,石狮子便会逆流而上,被移往上游了。”

  人们听了后十分吃惊,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便去往上游寻找。不一会儿,人们果然在上游找到了石狮子。

  这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关于徐霞客与石狮子的故事。为什么还是小孩的徐霞客能独自理解到如此深刻的道理呢?这就是我们上文所说的精细之事需细心观察的道理。

  现在的人们对很多事都是一知半解,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们不难发现,很多人看似明白很多道理,一旦让他们具体讲解时,便头脑空空,讲不出个所以然来。这就是我们经常忽略精细之事造成的,我们往往只花很少的时间和时间来了解事物的表面,却不知揭开这个表皮,还有更大的世界需要我们去探索。

  着名诗人白居易在《大林寺桃花》中写下这样的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普通的人们只觉得此诗甚美,别无其他。但沈括却对这首诗产生了疑问“为什么山下的花都开败了,山上的花才刚开始盛开呢?”他对此百思不得其解,便决定去山上一探究竟。当他来到山上,发现四月的这里乍暖还寒,寒风的侵袭让他突然想明白了,原来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很多,就是因为温度的原因才使山上的花季来得慢一些。就是因为沈括的这种探索精神和实证方法,才使得他写出被人们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的着作《梦溪笔谈》。

  沈括的经历告诉我们,世间万物都需要我们仔细认真地观察,因为每个事物都有它的深刻含义,只有完全掌握了它的内涵,才能使我们明白更多道理。

  细节决定成败

  所谓汝心,亦不专是那一团血肉。

  ——《传习录》

  俗话说得好,“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当今社会,很多人成天异想天开地想做一番大事业,对身边的小事却不屑一顾,认为这些小事都是给没有能力的人做的。殊不知,这世间万物大与小的概念其实是不尽相同的。对于银河系来说,装载我们人类和其它各种生物的地球只是九牛一毛而已;而一片相对于人类来说微不足道的树叶在蚂蚁面前却成了巨大的操场。所以,小又是大,大亦是小,小事不做又何以成就大事呢?

  对于王阳明来说,在仕途受到排挤而被遣送至偏远山区贵州龙场,任命龙场驿驿丞并不是一件坏事。换做其他人被贬到这个蛮荒之地,定有很多人会一蹶不振,抑郁而死。但王阳明却在这个地方领悟了他这一生最宝贵的“道”,成就了他的一生。“天下之大,何事不可为?”不论我们身处何地,只要能静下心来过好每一天,认真对待每一件事,便能成就大器。

  我们都知道,高楼是用小砂石堆砌而成;大江是由小河汇集而成;千里之行是我们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这就是“粒米中藏须弥山”的道理。王阳明之所以能在条件恶劣的地方悟出大道理,成为圣人,也是由一件件小事做起。

  注荼半托迦尊者是众罗汉中法术最神通,经历最崎岖的一位。他生性愚钝,常因背不下经而遭嘲笑,但他却坚定不移地修持佛法,终成阿罗汉果。释迦牟尼将他说成是改变他人观念的比丘中最杰出的一位。

  说起注荼半托迦尊者的愚笨,可就有一大堆说不完的事儿。在他刚入寺不久时,老师便开始教他认字。这一次老师教的是“悉达摩”,老师教他念了很多次这三个完整的字,但他始终记不住。于是,老师先教他念“悉达”,再教他念“摩”,可是当他记住了“悉达”就忘记了“摩”,记住了“摩”却忘记了“悉达”。老师对他无计可施,便跟他的父母说,“我宁愿多教几个其他的婆罗门人家的孩子,也不愿花那么多时间来教这样的学生啊!”

  注荼半托迦的父母只好将他送往吠陀教师那里继续学习,不幸的是,吠陀教师也教他念了很久“奥玛普”几个字母后,发现他实在愚笨,也无心继续教他,便让他的父母另请高明。

  注荼半托迦的哥哥半托迦,是个很聪明并且博学多才的人。一次机缘巧合的机会,让他遇到一些佛陀的弟子,大家对认为他是可造之材,便让他出了家当上了比丘。而注荼半托迦因为生性愚笨,没有被允许出家,只好独自一人住在附近。

  一日,哥哥半托迦和其他的人结伴到室罗伐悉底城去朝拜释迦牟尼佛,恰好注荼半托迦也在人群里。哥哥看到他后,便过来问他:“弟弟,你现在都以什么为生呢?”注荼半托迦回答:“无以为生,生活异常艰难。”半托迦又问:“你有没有想过出家为僧呢?这样既可以学习无边佛法,又能保障生计。”“哎,像我这般生性愚笨之人,连最简单的偈颂都记不住,又怎么能进入佛陀僧团呢?”注荼半托迦灰心地回答道。半托迦对弟弟说:“习学佛法不分智慧高低、贫富贵贱,最重要的是遵循佛陀教义,并付诸实践。如果你真心诚意地想成为僧人,那么你就能做到。”

  在半托迦的帮助下,注荼半托迦来到佛陀面前,佛陀认为他十分谦卑且有一颗纯净的心,便让弟子阿难为他剃度。终于,注荼半托迦成为一名僧人,他的老师就是为他剃度的阿难。

  成为僧人的注荼半托迦开始学习偈颂,阿难老师耐心细心地教他背诵偈颂,但三个月之后,注荼半托迦一句偈颂都没有记住,这让阿难老师十分为难。

  面对如此愚笨的弟子,佛陀只好亲自出马来教导注荼半托迦。佛陀从最简单的“扫帚”二字开始教他,并让他边学习这两个字边扫地。虽然是非常简单的两个字,但注荼半托迦还是记不住,他自己也十分苦恼,变得越来越没有自信,内心十分慌乱。

  这时,佛陀对他说:“你认为扫帚的作用是什么呢?”注荼半托迦回答道:“扫除尘垢,保持洁净。”佛陀说:“这就对了,那么为何不在扫地的同时去除你内心的尘垢呢?所谓烦恼除尽,智慧自然开明。”

  终于,在佛陀的指导下,注荼半托迦忘记他天性愚笨的特性,静下心来扫地,并在扫地的同时认真思考,终于证得阿罗汉果。

  《大智度论》云:“一心正念,速得道果。”注荼半托迦的经历也很好地映证了这句哲理。只要除去内心的尘垢,仔细端详人生之事,特别是看似微不足道之事,便能成为智者。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欲行千里,想成大树,就从脚下开始,从毫末做起。因为只有从小事中慢慢积累经验,才有强大地能力完成更大的事。我们一定不能忽略小事,存在即有理,摆在眼前的事,哪怕再小,都应该尽力去做,只有这样,才能迎来大事便能很好地完成。而那些不屑于做小事的人,即便他有波澜壮阔的理想,也无法亲自实现,只能成为幻想而终日沉浸其中。所以,想要成就大事,必须做到脚踏实地,专注于眼前之事,不论它是大是小。

  学海无涯,一山还有一山高

  与其为数顷无源之塘水,不若为数尺有源之井水,生意不穷。

  ——《传习录》

  宁愿做只有数尺之高的有源井水,也不要做数顷无源的塘水。王阳明的这句话与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写道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不谋而合。朱熹认为,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用心观察才能发现它。我们应该汲取源头活水,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才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奇观。

  王阳明认为,几尺有“活水”汇集的井水好过没有源头的一潭死水。因为,一潭死水到最后要么会干涸,要么会发霉发臭,两个结果都不是好的结果。而几尺有源头的井水却能源源不断地流淌着,才能做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们学习也是同样的道理,学习是一个终生的事业,没有人能提前毕业或退休,只要你还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应该随时学习,偌大的世界,需要你知道和了解的还有很多。这也是成就王阳明伟大事业的原因之一,无论是处庙堂之高还是居江湖之远,他都保持着学习的势头,每日学习,从不间断。

  这个道理,在很早以前,孔子在《论语》里就说过“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蔡元培先生解释说,一个人真正用心做学问,就会像孔子说的那样,总觉得自己还不够充实,还有许多进步的空间。就好像去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被甩掉,有这样的求学精神,就不需要怕原有的学问和修养会退失。不管做什么,学什么,总有很多知识是你没有学到的,做学问不要骄傲自满。人只有放下自我,才能成为一个空的容器,继续容纳事物。

  曾经有这么一个故事:

  一名徒弟在经过数日学习后,自觉已经学有所成,准备向师父告别自立门户。在他收拾行囊准备于师父辞别的时候,师父问他:“你真的觉得你已经学成了,不需要继续学习了吗?”徒弟敲敲自己的脑袋说道:“师父,这里已经满了,装不下别的东西啦!”

  “是吗?”师父随即拿出一个大碗让徒弟往碗里装石头,直至装满为止。当徒弟将石头装成一座小山时,他说道:“师父,碗已经被装满了。”

  只见师父抓起一把沙子,撒入石头缝里,直至沙子塞满石头缝,问道:“你觉得这次装满了吗?”“满了,师父,再往里撒沙子,就要满出来啦!”徒弟回答道。

  师父没有说话,又从案头上取来一把香灰,继续洒向那个看似已经无法装载东西的碗里,只见香灰毫无遗漏地掉入碗里。“这次,你觉得它满了吗?”师父又问道。徒弟惊诧地望着师父,支支吾吾地说道:“我觉得,这次他应该已经没法再装东西了。”

  师父笑了笑,端上茶壶,往碗里注水,水透过石头缝侵入泥沙,一丝也没有溢出来。看到这里,徒弟总算明白了师父的良苦用心,他没有一字一句的叮嘱教诲,而是用实践精神让徒弟明白了这道理。

  故事里的师父想要告诉徒弟,学习,是永无止境的。着名数学家华罗庚也曾说过类似的话:“人,活到老,要学到老。”只有不停歇地探索,才能让自己学习更多的知识,让自己得到质的升华。我们熟知的金庸先生,在他80高领的时候修改了《射雕英雄传》,使这部经典名作再次受到众人瞩目。这也是学到老,活到老的精神所在。

  这样的故事不仅发生在我国,国外很多着名学者也是在不间断地学习和积累后才着有各种文献。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暮年时仍然坚持不懈地完成了《资本论》,为我们留下一笔财富,而他们的友谊也在不间断地互相学习中越发浓厚,成为世人榜样。

  不间断的学习能使心灵更加纯净,得到升华,也能增加自身的魅力。波兰着名钢琴家阿瑟·鲁宾斯坦,三岁学习钢琴,四岁登台演奏。他的天赋并没有让他感到满足,因为他知道学海无涯,艺术无止境的道理,直到他已是九十五岁的暮年老人,也没有放弃对艺术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