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慢品王阳明:心美,一切皆美全文阅读 > 第4章 心外无理,心外无事——王阳明讲心灵修为(3)

第4章 心外无理,心外无事——王阳明讲心灵修为(3)


  至于“伪善”,蒲松龄在他的书里《聊斋·黎氏》中曾描写过一个人物,狼妖黎氏。刚被娶进门的黎氏“妇便操作。兼为儿女补缀,辛劳甚至”,俨然一副贤妻慈母的形象。但是,她这样做的目的是吃掉谢生的儿女,为了获得信任,她装模作样,这便是“伪善”。

  然而,行恶就永远不能被谅解吗?对此,蒲松龄又说了:“无心为恶,虽恶不罚。”即无心犯错行恶,若及时改正,便可得到谅解。《聊斋·莲香》中的女鬼李氏与桑生相好,但她身上的阴霾之气使桑生一病不起。而李氏并无谋害桑生之心,即为“无心为恶”。对此,她并没受到惩罚,反而因为自己的真诚死而复活,与相爱之人工结连理,相爱终生。

  因此,不管为善为恶,其实都是对生命的危害。无意犯错而被惩罚本身就是一种危害,而为了名声而有意为善也会导致人性的虚伪和本性的背离。若想还原生命的本真,便只有将有意地“善”“恶”都放下,方能达到。

  积跬步以至千里

  我辈致知,只是各随分限所及。今日良知见在如此,只随今日所知扩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开悟,便从明日所知扩充到底。如此方是精一功夫。

  ——《答聂文蔚(二)》

  王阳明写到,我们学习知识,都是根据自己的能力来尽力而为。今天学习到一定的程度,就从今天所能理解到的基础扩展到底;明天的学习提升到另一个程度,就从明天所能理解到的基础扩展到底。这样才是专一、踏踏实实学知识的功夫。

  这段话想告诉我们的是,我们做任何事都要懂得循序渐进,要按照自己的能力来制定下一个目标。无论是谁,都不能“一口吃成大胖子”。只要从小事做起,并且持之以恒,便能以充足的准备来迎接新的机会。

  对于细小的事情,很多人都认为是不足以做的,善小而不为,钱少而不挣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很多。殊不知,真正的善人,其实是从小善做起,而真正的有钱人,都是从零星的小钱挣起的。有了这般的身心之路的历程,才会使心灵成长,素质提高。

  就像老子所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合抱的大树,是从细小的树苗生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从一筐筐土堆积而成的;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的。一秒钟看似微不足道,但我们的人生却是千千万万的一秒钟的集合。老子还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毖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意思是说,天下的难事是由一件件容易之事堆积而成,天下的大事也是由一个个小事所组成。为此,从古至今的圣人们从不好高骛远只做“大事”,一件件小事的完成最终成就了一个个招人羡慕的圣人。

  正是这个原因,成就了伟大功业的圣人,从不好高鹜远去做所谓的“大事”,而是扎扎实实地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将每件小事、容易的事做到极致,最终做成大事。

  由此,不论是科学家还是文学家,亦或是拥有巨大财富的商人。他们都是从细小的事做起,渐渐走向辉煌。

  电话的发明者贝尔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一开始,贝尔只是一个聋哑学校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他与一位聋哑学生相爱并结婚了。由于妻子常年听不到声音,让贝尔越发的苦恼起来。为此,他很想为妻子发明一种工具,使她能听到自己的声音。

  就在这个单纯的目的驱使下,贝尔开始学习电学知识。他从最细小的知识开始学起,并一一解决学习中的所有问题。长时间的学习使他获得了不少启发,他开始开始设计电磁式电话。在完成一系列的细小问题后和反复不断的试验后,他终于发明了电话,成为了造福人类的伟大发明家。

  我们经常会听老师说这样一句话,年轻人做事业应该从基层做起,为以后做大事打好基础。但现实却如美国波士顿大学的一位教授所说:“大学生有一种危险,那就是关心其他的问题胜于关心眼前的问题。年轻人过于自信,把许多事情看得十分简单,而认为不值得用全部精力去做而导致失败的例子屡见不鲜。”

  这便是现在很多年轻人的一个弊病,没做过什么事儿,却一心只想做大事,挣大钱,完全忘了积少成多,积跬步以至千里的永恒道理。

  因此,若是真正想成就一番事业的年轻人,必定要先从小事做起。有了这番路程之后,才会为将来的大事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寻觅心灵智慧

  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传习录》

  王阳明认为,世界上的道理和事物都是由心而生。只要人的心灵达到“纯是天理”、“虚灵不昧”,也就是非常安宁、专一的状态时,便能看到万事万物的道理和发展规律,

  或许,有些人会觉得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说法。但是,如果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解读,便能理解王阳明的真正用意了。他想告诉我们的是,只要专注于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努力解决生活中的细小问题,便能从这样的过程里看到旁人所不能看到的一些事物的特性。一个人只有完全抛开杂念,完全沉浸在自己所做的事上的时候,才会完全将物欲和自我排除在外。

  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向外追求物质利益,这样发展下去,必然使得人的精神愈来愈和自己的心灵分离,使人趋向于“物质化”,在人的心灵深处愈感孤独、苦闷、烦躁、矛盾。

  如何让人们既精神富足又具有财富呢?儒学所倡导的“正心修身、平治天下”的“内圣外王”修养之道,既强调涵养心灵,又不失进取精神,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式。

  有些人付出了很多努力也无法达到成功的目的,原因在于,这些人过于追求物质,物欲太强大,他们对金钱、地位、名利的贪婪,让自己的心灵越加沉重。怎样才能实现这样的人生高度呢?首先,得让自己的心灵先达一种脱尽尘埃、充满光明的境界,在心灵能承受的范围里,完成那些外在的人生高度。

  其实,在今天的社会里,要想更好地实现自己人生的高度,更重要的是让自己的心灵也达到一种高度,找到心灵的智慧,一种脱尽尘埃、充满光明的境界。

  当我们坐飞机时,能够看到一种奇特的现象。当飞机上升到一定高度,超越了雷雨交加的云层后,电闪雷鸣的现象便会消失殆尽。迎来的是温和的天气,平稳的飞行。

  其实,当我们的心灵在跨越了某片特定的云层,超越了冲突之后,同样会看到,云层之上的心灵晴空万里,没有一丝阴霾。我们的心灵就像获得了某种自由一般,达到了某个高度的精神境界和追求中。当我们带着这种更高的精神境界和追求,回到现实中来时,智慧和聪明仿佛被提高了一个层次,我们不仅能用独特的眼光来看事物,还能发现一些以往不能注意到的细节规律,能承受更大的压力和磨难,从而使自己的决策和行动似乎具有“神来之笔”……

  孟子曾说过“万物皆备于我”,意思是我们的心中都是具备万物的知识和规律的,一个人只要“尽心、养性、反求诸己”,就可以将这些规律都发现出来。他还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那么,认识和掌握孟子所说的良知、良能有什么好处呢?

  对此,王阳明也有自己的理解:“夫人心本神,本自变动周流,本能开物成务,所以蔽累之者,只是利害毁誉两端。如果我心不动,以顺万物之自然,只是触机神应,就能够发挥良知妙用。”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人的“心”原本就有神奇的作用,它本来就能如行云流水般周流于万事万物之中,它还能反应各种事物间的客观规律。但想要发挥这样本能,首要的一个条件就是心态得平和、宁静。我们心灵若是没有将这种神奇的能力发挥出来,只是因为心灵被各种诋毁、赞誉等利害关系遮蔽了。我们在做任何事时,如果能做到抛开“自我”的束缚,保持我心不动,顺应万物之自然,我们的心灵就能发挥神奇的能力,了解到事物间的客观规律,让自己作出精准的判断,将别人看似神奇的良知妙用发挥出来。

  王阳明为何能拥有旁人无法企及的智慧和良知?正是因为他通过一系列对心灵的锻炼,让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提升,并开发了所有人本来都能拥有的智慧与潜能的结果。他从普通人成长为智慧超群的人,为人类提供了自我完善的典范。

  尽管人们心中包含着无穷的智慧,具备认识万物的知识与规律的能力,但这种智慧和能力并不是随时能开启的,因为我们的心灵早已被物欲、私欲、人欲所蒙蔽,表面上的我们还是愚昧无知的。

  有这么一个笑话,也许更能诠释我们表面上的愚昧无知。

  一天,一个中年人正优哉游哉地唱着歌,开着车走在充满美丽风景的乡间小路上。突然,他的对面开过来一辆货车,与他从肩而过时,货车司机摇下窗户大声喊了一声“猪”后,便自顾自地开走了。中年人很是愤怒,心想,现在的人真是没礼貌,无缘无故就骂人!想想觉得实在生气,他就摇下自己的车窗回头大喊“你才是猪”!结果,骂音刚落,他的车便撞上了一群正要过马路的猪。

  事情很明显,那位货车司机其实是处于好心地提醒了中年人,前方有猪请注意安全,只是因为时间仓促没能解释清楚,再加上中年人以“自我”的角度出发,酿成了车撞上猪这样一个好笑又好气的大错。

  如此看来,一个人的心灵如果被自我和物欲蒙蔽的话,不仅不能获得本能的智慧,还会丧失基本的观察判断能力。

  因此,我们必须正心修身,进行自我思想锻炼,让自己发挥出更高层次的智慧和能力。只有心灵达到一定高度,才能让自己看到更深更远的地方。正如古人所说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意思是,一个人的心境提高了,那么他的智慧、能力、素质也会随之提升。

  而要想让自己的心灵达到一定的高度,实际上是很难做到的。因为,在生活中,人们往往会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被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所束缚,以致难以找到应事接物的最佳途径,其关键在于没有将自我真正放下来,没有以一颗虚静清明的心去认真思考,认真对付。就像儒家经典《大学》所说:“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只有心灵达到宁静、安稳的境界后,人才能够洞察万物之规律,这时的我们,考虑问题时才能更加周详,处理事情时才能更加完善。

  当一个人的内心安定下来,他的内心便会十分平静,思想也会更加清晰,智慧也必有所增,如此一来,他做事就会更加有效率,自己的生活也会更加充实。这样一系列的变化,其实是为了让人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帮助我们达到更高的人生状态。如果内心有善,自己的言行举止也会展现出一种善意。

  贪泉,泉名,据史料记载,贪泉地处广州北郊30里的石门镇。传说人饮此水,便变得贪而无厌,故名。西晋时,朝廷派往广州的几任官员,差不多都以经济犯罪而被撤职查办,人们传说他们是因为喝了贪泉的水。后来,朝廷派去一位廉洁的名吏吴隐之任广州刺史,到任之日,他领随从来到贪泉边,从中取水而饮。随从劝他说:“以往进入广州的官员都要饮上一杯,以示风雅,但是这些官员都贪赃枉法,爱钱如命,此泉饮不得。”吴隐之问随从说:“那些不喝泉水的老爷们是否清廉了呢?”随从说:“还不是一丘之貉。”吴隐之连饮三瓢后动情地说:“贪财与否,取决人的品质,我今天喝了贪泉水,是否玷污了平时为官清廉的名声,请父老乡亲们拭目以待吧。”并赋诗一首:“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果然,他在任期间,为政清廉,并没有因饮贪泉水而贪污,留下了饮“贪泉”而不贪的千古美谈。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贪与不贪,并不在于一泉,没有饮贪泉水的人,也会照贪不误。所以,贪泉只是那些贪污的人的一个挡箭牌。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说“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一个人贪与不贪,本在于自己内心的修养,并不在于外在的条件。做人若问心无愧,坦坦荡荡,对于每天里遇到的各种突如其来的状况,也能应对自如,而不会被其搅乱心情,也就可以傲视天下。在儒家先贤眼里,这是君子风范的标准之一。

  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君子之正气亦是一种心灵的高度。当一个人的心灵高度已经达到某种程度,那么外界的干扰都不会将其影响,更不会将他的心灵玷污。

  王阳明用一生的经验告诉我们:“心可以左右一切”。做好事来源于内心,做坏事也来源于内心。心中所想会影响我们的行为,一颗平静而宽容的心能够令人体会到生活的快乐,而一颗躁动而沉重的心则将让人陷入黑暗,且找不到方向。只有保持心灵的高度,才能更清楚地了解世间的道理,才能更真切地把握为人处世之道。然而,对于身处纷繁世界中的大多数人而言,即使知道这个道理,也是很难做到的,有些人就算花一辈子的时间去琢磨,也终不能达到那样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