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历史大搏杀全文阅读 > 第32章 隋唐:庶族的崛起(5)

第32章 隋唐:庶族的崛起(5)


  后来,随着科举出身的人越来越多,官越当越大,特别是在武则天时期大量起用寒门人士之后,两派势力逐渐旗鼓相当了。于是,一边是科举出身的新官僚,一边是依恃门第的旧士族,两派各树朋党,互相攻击,斗争的情况越来越剧烈。这场斗争,从唐玄宗时开始一直持续到唐宣宗时结束。

  要注意的几点是:第一,作为政权内部的政治斗争,朝臣间的党争和朝臣与宦官之争不是相互独立的。事实上,宦官、士族、庶族三方的斗争,是个三国演义,而不是两雄争霸。第二,既然是官场斗争,那么就没有严格的政治原则。虽然从总体上说,庶族地主是支持科举制、主张中央集权(比如反对分封、制定两税法),而士族往往反对科举制、重门第、重礼教;但是在具体问题上,又往往是你要赞成、我就反对,一切以阻碍对方、打击对方为原则。

  以上讲的是政治方面,从经济方面来看,安史之乱以后唐帝国面临着两个方面的问题,导致中央政府无力推行集权。

  一方面,中央财政出现了困难。财政出现困难的原因在于:

  其一,均田制破坏之后,租庸调制不能运转了。所谓租庸调制,简单点儿说,就是按人头征收税赋和徭役。安史之乱后,均田制迅速崩溃,大量的人丁逃到了富户豪门之下,于是税赋就收不着了。为了应对这个问题,唐德宗建中元年,即780年,在杨炎的提议下,制定了两税法,开始以田亩征税,总算是有了改善。但是,由于政策的执行需要时间,当时的效果还不明显。

  其二,经济重心南移之后,中央政府对经济命脉的控制力下降了。唐代长江流域的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特别是安史之乱爆发后,北方战乱不断,倒是南方比较安定。于是,在相对安宁的环境之下,南方的人口大幅增加、经济总量也大幅增加,江淮一带取代了关中和中原地区成为新的经济中心。唐帝国的首都、中央政府所在地西安由于战乱经济凋敝。安史之乱后,中央政府需要的很多战略物资都要从江淮运到关中。而几个重量级的藩镇正好就在从江淮到关中的路上。如果不能搞定淮西、淄青、汴宋这几个节度使,那关中就真的要“白居不易”了。

  另一方面,地方节度使们的经济势力很强。由于庄园经济的发展,地方节度使的财力相当雄厚。很多节度使不仅手握重兵,而且还广占良田。

  就拿比较好的郭子仪来说,“自黄蜂岭洎河池关,中间百余里”都是他的私田。再比如,剑南东川节度使严砺,侵吞百姓的土地就有“八十八户庄宅,共一百二十四所”。同时,他们几乎垄断了地方税收。由于他们手握重兵,中央政府不敢太得罪他们,只要他们不公开反叛,中央政府也就不怎么找他们要钱。比如魏博镇的田承嗣,“户版不籍于天府,税赋不入于朝庭”。不但独占自己辖区里的税赋,而且别的地方上贡的物资,也可以雁过拔毛。比如同华节度使周智光,劫持诸道节度使进奉的货物和转运米二万石,占据同州不听朝命,聚集亡命之徒数万人,纵其剽掠,对抗朝廷。就连淮南节度使、检校右仆射崔圆入朝所带的财物,也被周智光强留了一半。

  一方面是中央财力的下降,一方面是地方财力的增强。虽然在唐宪宗时期,由于两税法改革成效的显现,使得“每岁天下共敛三千余万贯”,中央财政收入大增,又一再整顿漕运,平定了在从江淮到关中的路上捣乱的淮西节度使吴元济、淄青节度使李师道、浙西节度使李錡。中央集权有所加强。但是,藩镇的经济基础还在,财权并没有被收归中央。所以,中央最终还是没有削平诸藩镇的经济实力。

  由于政治、经济这两方面的原因,唐帝国无奈地认可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在唐帝国看来,割据就割据吧,只要你们别再像安禄山、史思明一样造反就行了。

  他们不造反,有人来造反。唐僖宗广明元年十二月,即881年1月,“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从唐中期开始,均田制遭到破坏,很多农民失去了土地,沦为雇农。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安史之乱后,中央政府内部斗得不亦乐乎,地方上藩镇割据,上上下下哪有心思管理国家?一心只想着怎么从老百姓身上捞上一把。

  就拿两税法来说,本来是一年只征两次,而且“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资产少者则其税少,资产多者则其税多”,但执行起来却是税外有税,拼命盘剥。结果,形成“乡闾屡困于征徭,帑藏因兹而耗竭,遂使从来经费色额,太半空系簿书。缓征敛则阙于供须,促期限则迫于贫苦”的局面。老百姓身上别说是油水,就是骨头渣子都要榨得没有了。怎么办?只有造反。攻入长安的,正是这群逼得无路可走的农民。

  这次攻占首都长安的农民起义军,是由黄巢率领的,所以大家习惯上将它称为黄巢起义。但是,掀开唐末农民起义风暴的却不是黄巢。掀起这场大起义序幕的人名叫裘甫,他在859年底首先在浙江象山一带发动了起义。最初,起义的人数很少,只有百十来人,但很快发展到三万人。裘甫自称“天下都知兵马使”,并且改元“罗平”,铸印“天平”,这就等于宣布不再承认唐帝国的统治,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接着,义军又破唐兴,夺上虞,下余姚,进慈溪,占奉化,占据了诸暨、宁海等地,一时间官军接连败退,毫无招架之力。后来,唐帝国调集大军前往镇压,到第二年的六月,才将起义镇压了下去。

  868年,一次更大规模的起义爆发了。这次起义,最初是一场军队的哗变。由于不愿意再长期守边,驻守桂州的八百名边防军战士发动了哗变,杀死军队首长,然后以推举庞勋为首脑,准备直接回老家去。唐政府当然不会允许这种公然违抗政府命令的事情发生,于是就调集军队准备剿灭他们。结果,小问题变成了大问题。发现形势严峻的庞勋,立即改变原定前进路线,从湖南沿江东下,经浙西进入淮南。一路上吸收贫苦农民和逃亡士卒,扩大起义军队伍,同时,制造兵器,加强军备,准备和唐军作战。此后接连攻占了宿州和彭城(今徐州),声势大振。后来,虽然在唐军的反扑下于869年8月被剿灭,但是正如《资治通鉴》所言:“唐亡于黄巢,而祸基桂林”,这次起义对唐帝国的打击是沉重的。

  有道是“再一再二,不可再三再四”。875年5月,王仙芝在河南僕阳起义。很快,王仙芝及其同党尚君长就攻陷濮州、曹州,军队发展到了数万人。就在这时,黄巢也带着他的一帮弟兄加入进来。之后,在短短半年时间里,王仙芝起义军避实击虚,在今山东、河南、湖北、安徽等广大地区,流动作战,几乎所向无敌,使唐朝统治者上下不安,惶惶不可终日。

  就在这时,起义军内部出现了分裂,黄巢因为不满王仙芝像《水浒传》里的宋江一样总是想着受招安,于是和他分道扬镳。失去黄巢支持的王仙芝,在878年2月兵败被杀。王仙芝虽死,但黄巢仍在,众将便推黄巢为主,号称“冲天大将军”,改元王霸,并设官分职,初步建立了政权机构。在此之后黄巢率军转战大江南北,接连攻占今天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安徽、江苏、浙江、河南等省的主要城市,甚至并向官军宣称:“各宜守垒,勿犯吾锋!吾将入东都,即至京邑,自欲问罪,无预众人。”黄巢说到做到,881年1月,黄巢大军攻入长安,登基称帝,建立了大齐政权。可惜的是,黄巢虽然比较会打仗,但在政治上没有什么建树,不知道怎么建立政权。最终,黄巢在长安当了几天皇帝之后就被四周的勤王之军击败。起义被镇压下去了。

  黄巢起义失败了,但大唐帝国也就此划上了句号。虽然皇帝还是皇帝,但政权却已完全落在了镇压起义军的各藩镇手里,又一场军阀大混战开始了。史学家们给这段历史取了个不那么混乱的名字,叫作“五代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