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老北京的趣闻秘事全文阅读 > 第4章 老北京打哪儿来(3)

第4章 老北京打哪儿来(3)


  工部领旨下去,召集工匠,修建东直门。工部的工匠那也都是能工巧匠了,工程一路挺顺利,直到上斗拱的时候,出问题了:明明是量好的尺寸,往上一装,东北角不知怎么高出一块来。偏赶上这朱棣也捣乱,听说东直门要竣工了,传旨要过来看看,大伙这着急啊!为什么啊?朱棣这人不好说话。要是宽厚点的君主,兴许还能再给点限期,让大伙好好拾掇拾掇。到朱棣这儿不行。他心思重,用个现代词叫“敏感”。尤其“不正”两字是他的忌讳。因为他这个皇位是抢侄子建文皇帝的,就怕别人说他得位不正。这要是看见城门不正,把脸一沉,大伙的脑袋没准就保不住了,还没法跟皇上讲理。急得是人人满嘴大泡。

  朱棣不知道啊,第二天清早摆驾出宫,直奔工地。到了先看人。嗯?怎么这么多熊猫啊?废话,你想城门上现在这么大问题,谁敢睡啊。大伙熬夜忙了一夜。人人眼眶都是黑的,那还不变熊猫吗?那也不管用。无论怎么拾掇,这斗拱越来越歪。现在皇上倒已经来了。没辙,只有心里边默念鲁班祖师爷保佑了。

  再说朱棣,抬头望城门楼上这么一看,眉毛就立起来了,脸就黑了。大伙一瞧他这神色,心里都打鼓。完了,今天是过不去这一关了。反正大伙一起砍头,也不孤单。不过这都是全国的能工巧匠,这些人都杀了,手艺人以后就更抬不起头了。可也想不了那么多,人家皇上已经开口了。朱棣指着翘起来那一角,发话说:“这是怎么回事啊?”

  大伙刚想磕头认罪,就见一个工匠,短衣襟小打扮,嘴里咬着工具,蹭蹭几下就爬上了脚手架。大伙都愣了,这人谁啊?不认识!可他身手怎么那么灵活。就见此人爬上脚手架,轻轻一翻身,就落在东北角这块翘起来的斗拱飞檐上了。再一晃,人没了。大伙还纳闷呢,有眼尖的看出来了。唉?这斗拱飞檐怎么好像正过来了?

  这一来是如释重负,皆大欢喜。朱棣还不明白怎么回事,工部的官儿会说话:“回我主万岁。此乃明主到,基业正!”朱棣一听高兴啊,说明朕是明主!这一来大伙不但不用砍头,还得了不少犒赏。等到终于把皇上送走。几个大工匠头爬上脚手架这么一看。嚯!椽头上好大一只黑脚印!敢情这城楼是被这位一脚跺正了的。这还是人吗?这是鲁班祖师爷显灵啊!据说啊,以后这条带着脚印的椽子就成了京城一景。普天下的手艺人到了北京,都要爬上东直门城楼瞻拜一下祖师爷的遗迹。

  20世纪50年代末,为了方便东郊机场的出巡,东直门城楼被拆了,拆下来的琉璃瓦什么的都保存在故宫博物院。拆下来的木料呢?据说,1969年翻修天安门用的木料不少就是从东直门城楼上拆下来的金丝楠。朋友们再去天安门游览的时候,千万上下左右多瞧几眼,兴许鲁班祖师爷那个大脚印现在还在哪藏着呢。

  北漂鲁班之二:北便群羊

  东直门落成,朱棣很满意。皇上一甩袖子走了,工程还得继续。日升月落,乌飞兔走,这一天又出问题了。

  什么问题呢?料不够了。具体说,是石料不够了。皇城万年基业,本来就费工费料。再加上大明朝是天子守国门,北边是蒙古人的地盘。元朝虽然亡了,西蒙古部族瓦剌还很活跃。后来正统皇帝那会儿,瓦剌人叩关南下,还包围过北京。所以用现代化说北京不但是座皇城,还是个重要战略基地,不修结实点不行。

  再搭上古代的交通运输很不方便。当时不要说今天的柏油马路,石板路都少。工具就更不用说了,哪有什么十轮大卡车啊?都得靠人推马拉。加上石材还十分沉重,这要是从远路运石头,代价可太高了。有个先例,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不就是运“花石纲”弄得四处造反的吗?所以,工匠们又开始挠头了。

  再说鲁班帮着修完了东直门,他可没走远。修建北京城这工程太大了。鲁班是工匠们的祖师爷,走远了他不放心。果不其然,又出问题了。别看工匠们挠头,这事搁鲁班面前不算事,人家是神仙啊。

  鲁班有两样法术。这第一样法术叫做唤石。比方说,甭管鲁班走到哪个荒山野岭,只要他扯嗓子一喊:“这里有没有能用的石头啊?”再一看,好么,满山满谷的石头都踊跃回答:“我能当地基”,“我能砌城墙”,“您看我这花纹在浴室里贴个壁砖怎么样?”所以说,不管鲁班走到哪儿,只要想干活,他不愁找不着石材。

  第二样法术就更玄了,叫赶石。能用的石头备齐了,怎么运过去?《西游记》里孙悟空到兵器库偷兵器,是拔毫毛变了无数个小猴儿,让小猴儿搬。到鲁班这更简单了,他能让石头自己走。大块的粗糙的石头,就变个牛,小块的细致的石头就变只羊,他在后边赶着就行了。

  闲话少说,鲁班就绕着城一圈圈转悠。转悠几圈,发现一个宝地:京西房山境内,有一条琉璃河,河底有许多石材。鲁班一召唤,它们还都愿意去。在河底万年不见光,受水流冲刷,哪比得上进京城成为万年基业的一部分呢?石材预备齐了,下一步就是往京城赶。要搁一般的工程,这活儿鲁班一个人绰绰有余。但这回不一样,修北京工程太大了,那得多少石材啊!鲁班一个人赶不过来,只好找俩助手,就是他的两个徒弟。爷仨各自分好该赶的数量。鲁班跟徒弟交代:赶石这门法术,不能见天光,只能趁夜走。一旦雄鸡叫,天放亮,石头还没赶到地方,那就糟了!它们就会变回原形,而且再也走不动了。所以一晚上必须把石头赶到京城,先到的有赏,后到的有罚。

  可俗话说一母所生尚有贤愚,手指头伸出来还不一样齐呢。鲁班这俩徒弟里有一个叫赵显,老北京传着传着走样了,也管他叫赵喜。这个赵显倒不是什么坏人,但是性格比较贪,老爱打小算盘。他一听“先到的有赏,后到有罚”就琢磨开了:师父本来就不怎么待见我,我本事又不如大师兄。要是后到了受罚,以后我可就更没脸面了。干脆,我抖个机灵吧。这两堆石头一堆大一堆小,大石头变牛,小石头变羊。牛肯定比羊走得快,我赶大石头。这要求也不算过分,鲁班和大师兄都点头答应。

  不料想大师兄跟师父时间久,果然名不虚传。别看人家赶着羊,那速度比赵显赶牛一点也不慢。一开始赵显几鞭子一抽,石头牛甩开四条腿跑挺快。可不一会大师兄赶着羊群慢慢悠悠就追上来了。羊腿的确没牛腿长,架不住人家倒腾得快,小车不倒只管推。

  这不行啊!赵显一脑门子汗。一看天时,三更已过,眼看要打四更,离天亮可就不远了。照这么赶,自己准输。怎么办呢?他眼珠一转,有了!

  再说大师兄,他倒没想那么多,赶着羊群闷头往前走。一看,哎,师弟怎么落后了?我等他一会儿吧。又一看不行,天快亮了,不赶紧走还真赶不到京城。师父赏罚倒是小事,误了工程事大。他就赶紧继续往前走,眼看前边已经到了北京城了,快进西便门了。天还黑着呢。大师兄心里高兴。猛地就听见咯咯咯一声鸡叫!这一声鸡叫可不得了,十里八乡的鸡都跟着叫起来了。他赶着这群石头羊本来走得挺好,一听鸡叫,就地一滚,都现了原形。西便门外从此就多了一块块白石头,一眼看上去像羊群一般,于是唤作“西便群羊”。别看不起这些石头,“后燕京八景”当中,“西便群羊”可算一景。当然现在西便门附近早已物是人非,变成了人烟熙攘的闹市区,想看也看不到了。

  再说大师兄的石头变成了“西便群羊”,过了不一会儿,赵显倒赶着石头牛群跑过来了。赵显心里洋洋得意,这一功是我立了!

  有人就问了:不对啊!为什么大师兄的羊群就变了石头,赵显的牛群反倒没事呢?原来赵显故意落后,另有盘算。他用泥块草根把石头牛的耳朵都堵上了,当然听不见鸡叫。再说天还黑着呢,哪有鸡叫啊。那第一声鸡叫,是赵显装的。您说这人多坏啊。要不后来有句话叫“赵显送灯台,一去回不来”么?小聪明太多了,最后耽误的只能是自己。

  北漂鲁班之三:锔大家伙

  提起妙应寺白塔,老北京都熟悉,外地的朋友知道它的恐怕不多。毕竟北京城的名胜太多了,妙应寺白塔的知名度和故宫、天安门、天坛地坛比起来,那还要差点火候,可以说“养在深闺人未识”。外地朋友来京,也多半不会特意去观摩它。可是如果您游玩过北海,八成会注意到北海的白塔。说起来,北海白塔还是仿着妙应寺白塔建的呢!

  妙应寺白塔

  说到这里,看过前几篇的朋友就搭茬了。甭问,这白塔也是鲁班建的。燕王定都北京,刘伯温、姚广孝奉旨修城。走着走着,说,这儿怎么少一白塔啊……

  非也!

  妙应寺白塔始建于元世祖至元八年。说起元世祖大伙一头雾水,说起忽必烈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至元这个年号,是元世祖登基正位之后最重要的一个年号。重要到什么程度呢?忽必烈改元至元那一年,对外的国号还叫“大蒙古国”,直到改元这一年的岁尾,才正式改国号为“大元”。所以也可以说先有至元年号,才有大元朝。

  到了至元八年,也就是公元1272年,修妙应寺白塔这一年。忽必烈才正式定都于北京,当时叫大都。

  蒙古人崇信佛教,尤其崇信喇嘛教。这座妙应寺白塔,又是忽必烈正位伊始,在北京隆重修建的。不用问,其中当然有门道。什么门道呢?这得从忽必烈当皇上以前说起。蒙古上一任大汗叫做蒙哥,攻打宋国时战死在四川钓鱼城。据金庸老爷子说,是被杨过打死的。这姑且存疑。蒙哥死的时候还很年轻,没有儿子。而且当时蒙古在战争状态中,就算蒙哥有儿子也太小,根本没法继位。那么皇位怎么办呢?蒙古部族举族中分,一半拥戴忽必烈,一半拥戴阿里不哥。忽必烈和阿里不哥虽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但皇位只有一个,没办法,拼吧。哥儿俩杀得尸山血海,最后阿里不哥失败,不久就死了。

  忽必烈坐上了皇帝宝座。可他左右环顾,特别心虚。为什么呢?因为别看大元朝是蒙古人创建的。可从全国来看,汉人还是远远多于蒙古人。再加上蒙古人刚打完内仗,实力就更虚弱了。照此下去,眼看就要再起刀兵,安稳日子真有如镜花水月一般。忽必烈很愁!

  忽必烈身边有位高人,名叫刘秉忠。元大都就是这位组织修建的。他在忽必烈身边的地位,和刘伯温、姚广孝在朱棣身边的地位差不多。刘秉忠多聪明啊,眼见皇上眉头紧锁,必有心事。一琢磨,就猜个八九不离十。

  “我主万岁莫非是担心天下再起刀兵吗?”

  “唉,正是如此啊。爱卿可有什么办法?”

  忽必烈是真不想再打仗了。您要知道,这一年忽必烈也是奔六十岁的人了。打了半辈子的仗,身不离鞍,现在皇位都坐上了,用俗话说“要什么是多啊,还要什么自行车?”

  “有!”刘秉忠还真有主意。

  “启禀万岁。咱们可以这么办:按照五行五方,西方庚辛金。这金在五行之中,就主刀兵杀伐。所以万岁要想海清河晏,天下永无刀兵。咱们可以在京城以西修这么一座白塔,把天下刀兵镇起来,就没事了?”

  忽必烈一听自然高兴。于是刘秉忠就奉命向西,找到妙应寺,觉得这个地方位置也好,风水也足,就在寺内修建一座白塔,永镇刀兵!在当时来说,这地方找得就挺远了。今天一看,嗐,还没出二环呢。

  妙应寺白塔就是这么来的。还别说,也不知道是赶巧了,还是刘秉忠的主意真灵。大元朝以后还真太平了几年。

  等到朱棣登基,改元永乐,大修皇城。糟了,白塔出事了。也不知因为什么,白塔裂了一大口子,眼看就要两半。

  按说呢,元朝的东西朱棣都没什么感情,坏就坏了呗。前两年妙应寺失火,除了白塔,差点烧成一片白地,朱棣眼睛都没眨。可这回白塔裂了,不能等闲视之。姚广孝告诉他,这白塔有缘由,底下镇着天下刀兵。喇嘛教的习俗跟我中原佛教不一样。我们中原佛教讲究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浮屠就是塔啊!塔建起来,供个佛像啊、经文啊、舍利子什么的,司空见惯,什么也不供也是一景致。喇嘛教不一样。莲花生大士进藏,除妖伏魔,都用寺啊塔啊镇在地底。万一坏了,就是麻烦。那举国刀兵被妙应寺白塔镇了一百来年,已经化成西方白虎之相,一旦白虎出世,必然天下大乱!

  朱棣一听。白虎?蓝胖子机器猫出来也受不了啊!别啰嗦了,知道那塔坏不得,赶紧找人修吧。

  姚广孝领旨,下来一说,工匠们把头摇得好像拨浪鼓。建塔我们会,现在裂成这样让我们补,可没那本事。但皇上下旨了,也不能不遵。得,大伙又僵这儿了。

  就惊动了鲁班祖师爷。混在人群里边,一看,嗯,这还真是个问题!怎么呢?鲁班是春秋战国时人。那会儿中国还没塔呢。虽说现在成了神仙,什么都懂,用现在话说,这也算是新兴领域高端课题了。

  鲁班这边暗自琢磨。朱棣不能等了。朕好不容易坐上皇位,刚想舒服几天,你这白塔倒塌,底下蹦出点什么来,多闹心啊?工部上下都是干什么吃的。最后限期三天,补得上白塔万事皆休。补不上,哼哼……

  这旨意一下,大伙是魂飞魄散,心说我们这脑袋就算不在脖子上了,有什么后事赶紧料理吧,还得告诉子孙后代,以后学什么别学手艺,太倒霉了!有人问不是还有三天吗?没用,关键在思路。思路都理不清,三天时间转瞬就过,什么都干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