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官场 > 寂静的乡村全文阅读 > 第十二篇第五节.时来运转(全书完本)

第十二篇第五节.时来运转(全书完本)


  第五节`时来运转

  `

  小镇经过上级有关部门的验收,被授予“魅力小城镇”和“文化明星镇”的称号。整个小镇沸腾了,跨街大红标语每十米就有一条,从高楼顶层垂下的大红标语覆盖了小镇的几个重要建筑。小镇的人们披红挂绿,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热热闹闹地庆祝了一番。隆重程度绝对空前。

  庆典过后,渐渐的,小镇人欣喜地发现,平时街上游荡着的那些衣衫褴缕,蓬头垢面的流浪者不见了。没有了流浪者,小镇便清爽极了。小镇人似乎都觉得自己成了文化素养高,很有品位的人了。

  渐渐的,沿河两岸的居民发现,大桥石拱里几天无人住了。于是人们奔走相告:“拱洞里的‘夜半歌声’不会再有人唱啦!人们可以安静地睡觉啦!”其实,这里的人一直是一边睡觉,还一边听着歌舞厅那边飘来的喊唱声的。没有这种飘浮不定,时续时断的喊歌声,沿河两岸的人就不习惯,人们爱在这隐隐约约的喊歌中慢慢入睡。

  车站粮油门市部卸车下大米、下面粉找不到鲜于文华,经理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于是对着拉米的货车司机生气地说:“你们这些司机怎么搞的?把人搞错了,怎么能这样呢!”

  “你以为是我做的缺德的事么?我比你更了解他,我比你更同情他,他完全是靠自己的诚实的劳动生活下来的,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是我帮了他,让他卸车,挣点生活费,我能那样缺德么!”司机愤愤地说。

  就在人们渐渐忘却鲜于文华和他的昆曲调子的时候,也就是在大约半年之后,小镇人又开始谈论他的下落。

  有几个外地游客到小镇来游玩,在与小镇的人闲谈时,一个游客说:“邻县的一个风景区,有一个和尚模样,五六十岁的人,为游客唱昆曲,那才叫‘带火’,游客点《西厢记》的某一曲或是点《牡丹亭》的某一曲,他只字不误地唱下来,有板有眼,韵味十足。游客们是交口称赞,阵阵叫好,尤其是旦角清唱,那不紧不慢的节拍,那委婉幽雅的音韵,更显功底深厚,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他唱一首曲子收五十块钱,没有人说贵,都乐意掏口袋。我看他一天至少能挣上千块,一月能挣几万块,神了。”

  有人不相信,这位游客拿出数码相机打开图像给他看。

  “是他,是他,真的是他,果然是他!”这个小镇人兴奋得叫起来。

  另一个游客说:“他还请了经纪人了呢!演唱组织,生活起居,都有专人负责呢!”

  前一游客接着说:“那个县的电视台记者还采访了他,正在为他录制专题节目,这个老先生不火都不行!怎么这么走运呢?

  “好运来了,鬼使神差都会帮助他。”小镇的人说。

  于是,鲜于文华的名字在小镇传开了,不几天,几乎是家喻户晓。此前,知道鲜于文华的人在小镇恐怕只有十几人,而且只知其姓氏,不知其名字。

  有人作出大胆的猜测,会有一天,鲜于文华会回到小镇办专场昆曲演唱会。

  接着有人说,这有可能,这里毕竟是他的家乡。

  又有人说,小镇被评定为“文化明星镇”,这是实至名归的,小镇的文化底蕴就特别厚实。假如没有几百年积沙成堆,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的文化积淀,小镇能出像鲜于文华这样的戏曲人才么?

  还有消息灵通人士说,镇里有关方面负责人曾经去邻县旅游区想把鲜于文华接回来,但是邻县早就有人把鲜于文华保护起来了。他们说昆曲在本省戏曲舞台早已销声匿迹,鲜于文华的出现,为拯救本省这一门派的昆曲找到了一个活宝贝。不管是从经济上看,还是从文化艺术上看,鲜于文华哪方面的价值都无法评估。据说省里来人也要把他这个宝贝挖走,邻县有关部门正在和省里来人讨价还价呢!

  鲜于文华成了时下小镇人钦佩并引以为傲的人了。就像凤凰古城的人以有沈从文和黄永玉为傲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