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厚黑学大全集全文阅读 > 第62章 处世厚黑学(3)

第62章 处世厚黑学(3)


他们从北方回到越国之后,范蠡上书给勾践,说:“你知道我对功名利禄看得很淡,当初是您的诚意和友情感动了我,我才来协助大王成就大业。如今,这些都已经实现了,请允许我辞官。”

勾践见到此书,气恼地把范蠡叫来,说:“你和我一起复兴了越国,我们应该共享富贵,我正准备拿出一半国土分封给你,你怎么能离开呢?难道你不相信寡人?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是不会放过你的。”

范蠡答道:“君王您当然可以实行您的命令,但是我也要实现我的意愿。”不过,范蠡看到事情可能弄僵,只好口头上暂且答应。范蠡回到家中,赶紧打点行装,当天夜里,带着家人悄悄出城,乘船北上到了齐国。

他改名换姓,自称“鸱夷子皮”,在齐国海畔定居下来,买了一块地,带着家人过着农耕生活。由于他善于经营,很快就致了富。凑巧,这时齐王下令地方官荐贤,当地官员把“鸱夷子皮”推荐给齐王。齐王认为他才能出众,过了一段时间就要授予他宰相职位。范蠡叹息道:“住在家里就积累千金财产,做官就达到卿相高位,这是平民百姓能达到的最高位了。长久享受尊贵的名号,不吉祥。”于是他潜逃回到家中,把家财分散给当地的乡亲们,携全家悄悄离开齐国,到了宋国的陶邑,改名自称陶朱公,以经商为业。不久,他又成为当地的富豪,资产巨万,远近闻名。

自从范蠡不辞而别之后,大夫文种很是孤单,又见勾践日夜享乐,不像原来那样敬重自己,深感前途渺茫,心灰意冷,常常称病不上朝,于是有人向勾践进谗言,诬告文种企图谋反。尽管文种反复解释,都无济于事。越王勾践赐给文种一把宝剑,说:“先生教我七种计谋征服吴国,寡人只用了其中三种就打败了吴国。还有四种计谋留在你那里,请去跟随先王,试行余法吧!”再看所赐之剑,乃是吴王当年命伍子胥自裁之剑,这真是历史的莫大嘲弄。

范蠡不贪功利,两度逃官,正说明他懂得功高震主的道理。退而归隐,终于避免了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丧生。范蠡功成身退,虽然说是他所采取的远避祸患的一种对策,但能够在纷繁的政治斗争中看轻功名利禄,决然退出历史舞台,也是不容易的。

功成名就之后要懂得明哲保身。有识之士在荣誉面前居安思危,在错误面前也承担责任,绝不见功劳就抢,见错误就推,只有具备了这种素养,才能算得上是完美和清高的人。相反,迷恋名位而至死不悟的人,是很悲哀的。

退一步未必就是失败,有时,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甚至是三步、四步。五代后梁高僧契此,俗称布袋和尚,他曾经作过这样一首偈子:

手把青苗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这是对人生处世以退为进的一个很好的概括。在我们的人际交往、生活事业中,有时看似退步了,实则是往前进了。

在社交场合中,保持强硬的口气固然重要,但当个人在某些方面确实做错的话,不妨坦然地松一松口,接受他人的意见反而会给别人一种豁达的感觉。同时,你也在无形之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某山区支部书记带领群众修路时,放炮炸石砸断了一家农户的梨树,这棵梨树是这家农户的财源,主人揪住支书要他赔。

支书说,秋后一定赔偿,但主人不肯,主人的兄弟一拥而上,把支书好一顿打。村里的党员和群众都火了,要求狠狠整治打人者。第二天开村民会,闹事的也觉得理屈,准备挨整。

不料,支书竟先做检讨:“老少爷们,我还年轻,得大家帮扶。哪个活我安排错了,哪句话我说得不对,大家提出,我做检讨。”被打的事竟一字不提。

后来,闹事的人找到支书当面认了错:“你是为全村,我是为自家,我错了!今天你咋说,我咋干,听你的。”

支书是很懂得交谈之道的。为了开辟富裕之路,他忍下了个人委屈。但是,他的忍让和退缩,不是懦弱,而是一种坚强,说软话同时也是一种方法,一种有效的以退为进的方法。表面上支书是让步了,其实他是往前迈了一大步。因为他的豁达、大度,让村民们对他心服口服,在将来的日子里,村民们肯定会全力支持他的工作。

把这个例子引入我们的人际关系中同样适用。我们在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时,难免会碰到一些性格倔强或一时冲动的人,在别的方法难以奏效时,可以试试以退为进的方法。

厚黑新奥义

天地万物都有一个由盛而衰的过程,人世兴衰也是如此。李宗吾先生的厚黑“进退经”指出,当事业和人生处于顺境而趋于鼎盛期时,应及早做好抽身隐退的准备,以免将来进退维谷无法脱身。厚黑人士都懂得见好就收的道理,他们在成功时会急流勇退,在辉煌时会走向平淡,藏起自己的锋芒,低调处世,从而在险象环生的社会时全身而退。

人生往往就是如此,在一进一退之间,既可以成就一段精彩的人生,同样也可以使那唾手可得的成功在瞬间灰飞烟灭。这取决于个人在这进退之间所作的取舍。因此,不论处于何种情况,既要做好奋力前行的准备,又要有全身而退的计划,在这一进一退之间游刃有余,获得最大限度的利益。

大智若愚:鹰立如睡,虎行似病................................................................................................

【宗吾真言】 厚也者天下之大本也,黑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致厚黑,天地畏焉,鬼神惧焉。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在社会的竞争中取得最后的成功的人,通常不是那些机变灵巧、神通广大的所谓“聪明人”,而是那些看上去憨厚平实、不喜欢抛头露面的“愚笨人”。为人处世,要的不是展示在人前的小聪明,而是人前的愚,人后的智,只有掌握了大愚中藏智的技巧,办起事来才会得心应手。

过于精明的人,通常容易吃亏,因为凡事精明,就会在无形中挤兑了别人,侵犯了别人的利益,容易让别人有可乘之机,使自己陷入不利困境。所以厚黑学主张做事时不妨“愚笨”一点为好,有智慧而不炫耀自己,有才能宁可装糊涂,是聪明人的行为,以愚掩智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迷惑对方,战胜对手,获得成功。大愚中藏智,历来被推崇为高明的厚黑处世之道。历史上,在政治风云变幻中,危险随时会出现,一些明智之人通常通过扮傻弄呆来逃避危难,保全自身。

战国末期秦国大将王翦奉命出征,出发前他向秦王请求赐给良田房屋。

秦王说:“将军请放心出征,何必担心呢?”

王翦说:“做大王的将军,有功最终也得不到封侯,所以趁大王赏赐我临时酒饭之际,我也斗胆请求赐给我田园,作为子孙后代的家业。”

秦王大笑,答应了王翦的要求。

王翦到了潼关,又派使者回朝请求良田,秦王爽快地应允了。

手下心腹劝告王翦。王翦支开左右,坦诚相告:“我并非贪婪之人,因秦王多疑,现在他把全国的部队交给我一人指挥,心中必有不安。所以我请求赏赐田产,名为子孙计,实为安秦王之心。这样他就不会疑我造反了。”

刘备是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建立者,也是当时的重要的政治人物。刘备生活的年代正是东汉末年、军阀割据之时。刘备年轻时就喜欢结交好友,关羽、张飞就是他肝胆相照的兄弟。在乱世之时,刘备也想有一番作为,于是就开始招兵买马,组织了一支不小的部队。

但是,他的这支部队若想在当时生存下来是不容易的。为了积蓄力量,保存实力,刘备只好投靠了曹操。曹操表面上非常尊敬刘备,但实际上却防备着他,因为曹操知道刘备是个大英雄,怕刘备以后会不利于他。刘备也知道曹操防着他,为了打消曹操的戒心,他就经常在家关着门,在院子里种菜,装出一副对时事漠不关心的样子。

有一天,曹操请刘备喝酒,议论当世英雄。刘备提到当时的一个大军阀袁绍,曹操从容地说:“现在天下英雄,只有你我两个人。袁绍之流,算不上英雄。”刘备见曹操把自己说成英雄,不觉大吃一惊,手中的筷子也掉在了地上。这时,正巧天上响起一声巨雷,刘备为了掩饰自己的害怕心理,就说:“古人说,迅雷风烈必变!这话真有道理。雷震的威力,想不到竟这样历害。”他把筷子落地的原因轻轻地掩饰过去了。曹操见刘备如此胆小,打雷也怕成这样,以为他是个没有出息的胆小鬼,就对他放松了警惕。

刘备知道曹操始终对自己有戒心,就找机会从他那里逃走了。

刘备深知,自己羽毛未丰,势力单薄,在势力强大的曹操面前,随时都有被消灭的危险,因此必须将自己的政治抱负深埋于心,不能表露出丝毫的迹象,只有低调行事,装傻扮痴,让曹操觉得自己没有远大志向,从而放松警惕,才能摆脱险境。

康熙登基的时候还是个小孩子,大权完全掌握在辅政四大臣手里。这四大臣中以鳌拜战功最卓,野心最大,飞扬跋扈,横行无忌。他用尽心机独揽大权,给康熙造成极大的隐患。

当时,康熙只有14岁。他心里很清楚:自己的势力很单薄,如果要对鳌拜采取什么制裁,稍有不慎,势必酿成大变,危及皇位,甚至自己的性命也不保。

康熙权衡利弊,审时度势,想出了一个好办法。首先,他再也不和鳌拜争辩了,鳌拜要怎样就怎样,而且他还加封鳌拜为一等公,表示特别恩宠。

另一方面,他在宫内亲自遴选了几十名身体壮健的小太监,天天与他玩“布库”的游戏,并请专人教练。

“布库”是满族的一种民间斗技游戏,类似于我们今天的摔跤。鳌拜知道了这件事,以为是小孩子好玩,满洲习俗一向尚武,所以毫不在意,反而觉得康熙天天玩耍,不问政事,他更好肆意妄行了。

就这样,康熙跟小太监玩了一年多,到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五月端午节前夕,他认为时机成熟了,便在鳌拜进宫朝拜那天,令小太监们一哄而上,把鳌拜拿下。

然后,他马上在乾清宫召集议政王大臣会议,将鳌拜的罪状宣示中外,没收家产,革去官职,将鳌拜的党羽十余人尽数斩首。对鳌拜,康熙念及他战功卓著,从宽免死,下旨永远囚禁。

如果你想打败对手,就要保证自己有足够的实力。如果自己的实力不足,最好的选择还是把自己隐藏起来,养精蓄锐,等待时机,一旦时机成熟,便可迅速出击,战胜对手。为人处世也是这个道理,如果我们想做某件事,但是眼前还没有足够的实力的时候,最好还是先积蓄自己的力量,等待适当的机会再出手。

隐藏自己不是无能和自我封闭,而是在坚信自己力量的同时所表现出来的宽厚。知识渊博的成功人士往往虚怀若谷,他们所具备的冷静、敏锐、谦逊是成功的前提和基石。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明智之人不会夸诞炫耀,只会以自己的成绩让人信服。他们懂得在不如意时隐藏自己,在时机成熟时亮出自己,该出手时就出手。

厚黑新奥义

英国的一位评论家柯尔敦曾说过:“智者与愚者都一样愚蠢,其中的差别在于愚者的愚蠢是众所周知的,唯独自己不知觉;而智者的愚蠢是众所不知,而自己却十分清楚明白的。”

人生犹如战场,无时无刻不在斗智斗勇。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在重重叠叠的人际关系中,有的人总觉得自己聪明过人,说话办事喜欢表现自己,结果总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厚黑学指出,为人处世,不妨偶尔装一下傻,扮一下痴,隐匿自己的锋芒,这样可以麻痹对手,从而要掌握竞争的主动权,在不显山不露水中实现自己的目的和愿望。

人生何处不相逢,得饶人处且饶人.......................................................................................

【宗吾真言】 我想:“冤家宜解不宜结。”

与人相处,难免有认识上的差异、利益上的纠纷、情感上的冲突、工作中的矛盾,也就存在谁是谁非、谁更有理的问题,一些人为了维护自己的颜面、争取自己的利益,得理不饶人,非要与人争个高下,拼个胜负,不惜对人恶语相加,甚至大打出手,结果平生事端,有的还因此惹上了牢狱之灾。

其实,世上的有些道理并不是能够讲清楚的,而且也没有讲清楚的必要。与人相处,得理不饶人,凡事都要讲个明白,不仅会伤害彼此的感情,而且也会引起对方的不满,激起对方的反抗,将事态恶化,原本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可能演变成一场激烈的“战斗”。厚黑学认为,这是极为愚蠢的举动。那些厚黑处世之士明白“山不转水转”,今天的敌人他日有可能成为自己的朋友,与人相处,有些事情没有必要过于计较、分清是非,做事要给自己留有余地,得理不饶人,将他人逼到绝路,自己也就没了退路。要有与人为善的心理,与人产生矛盾,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问题,心平气和地与人坦诚交换意见,通过道歉和接受道歉,互相谅解,化解矛盾。

汉代公孙弘年轻时家贫,后来成为丞相,但生活依然十分俭朴,吃饭只有一个荤菜,睡觉只盖普通棉被。就因为这样,大臣汲黯向汉武帝参了一本,批评公孙弘位列三公,有相当可观的俸禄,却只盖普通棉被,实质上是装模作样、沽名钓誉,目的是为了骗取俭朴清廉的美名。

汉武帝便问公孙弘:“汲黯所说的都是事实吗?”公孙弘回答道:“汲黯说得一点没错。满朝大臣中,他与我交情最好,也最了解我。今天他当着众人的面指责我,正是切中了我的要害。我位列三公而只盖棉被,生活水准和普通百姓一样,确实是故意装得清廉以沽名钓誉。如果不是汲黯忠心耿耿,陛下怎么会听到对我的这种批评呢?”汉武帝听了公孙弘的这一番话,反倒觉得他为人谦让,就更加尊重他了。

公孙弘面对汲黯的指责和汉武帝的询问,一句也不辩解,并全都承认,这是一种非常高明的智慧!汲黯指责他“使诈以沽名钓誉”,无论他如何辩解,旁观者都已先入为主地认为他也许在继续“使诈”。公孙弘深知这个指责的分量,采取了十分高明的一招,不做任何辩解,承认自己沽名钓誉。这其实表明自己至少“现在没有使诈”。由于“现在没有使诈”被指责者及旁观者都认可了,也就减轻了罪名的分量。公孙弘的高明之处,还在于对指责自己的人大加赞扬,认为他是“忠心耿耿”,这样一来便给皇帝及同僚们以这样的印象:公孙弘确实是“宰相肚里能撑船”。既然众人有了这样的心态,那么公孙弘就用不着去辩解是不是沽名钓誉了,因为自己的行为不是什么政治野心,对皇帝构不成威胁,对同僚构不成伤害,只是个人对清名的一种癖好,无伤大雅。

对方无理,自知吃亏,你于“理”明显占过对方,放他一条生路,他会心存感激,来日也许还会报答你,就算不会图报于你,也不太可能再度与你为敌。这就是人性。

得理不让人,伤害了对方,有时还会连带伤害对方的家人,甚至毁了对方,这有失厚道。得理让人,也是一种人情积蓄。

人海茫茫,却常“后会有期”。你今天得理不让人,谁知他日你们二人会不会再相逢?如果到时候对方势旺而你势弱,你就可能吃大亏了!“得理让人”,这也是为自己以后做人留条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