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厚黑学大全集全文阅读 > 第61章 处世厚黑学(2)

第61章 处世厚黑学(2)


有一天,他到下邳的圯桥上游玩,有个老头儿走过来时,故意把鞋子扔到桥下去,并对张良说:“把鞋子捡上来。”张良大吃一惊,想要揍他。但那老头儿看起来年纪很大,张良强忍着怒气把鞋子拿上来,交给了老头儿。老头儿穿上鞋,说:“孺子可教。五天后的早晨跟我在这儿见面。”张良感到奇怪,跪下说:“好吧。”抬头一看老头儿不见了。五天后,张良来到桥头,老头儿已先到,看见张良很生气地说:“你来迟了,为什么?五天后再见。”五天后,鸡啼时张良去了,老头儿又先到,愤怒地说:“为什么又迟到了?你五天后再来吧。”又过了五天,半夜里张良就赶去了,过了好一会儿老头才来,老头儿高兴地说:“应当这样。”于是拿出一本书交给张良,说:“你读了这本书,就能做大王的军师。”说完就不见了。

天亮时,张良打开书一看,原来是《太公兵法》。张良刻苦攻读,后来,他辅佐刘邦取得了天下,刘邦说:“在帷幄之中谋划,在千里之外打胜仗,我比不上张良。”张良被后人称为汉代三杰之一,被刘邦封为留侯。

张良容忍了老头儿的蛮横要求,与老头儿素不相识却到桥下为他拾鞋,正是这种“忍”,老头儿认为张良“孺子可教”,最终把一部兵法书交给了他,可以说忍耐使张良成就了事业。

历史上有名的“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曾令多少英雄人物为之感动。其内容大家都非常熟悉。如果蔺相如仅因廉颇说了几句带有侮辱性质的话语而大发脾气,与廉颇互相指责,互相攻击,势必两败俱伤,给秦国以可乘之机。正是因为有了“忍”,忍一口“闲气”,便使一个国家得到安宁、和平,也正是因为有了“忍”,才出现了“刎颈之交”的朋友。可见“忍”是多么的重要。当然,并不是说一切事情均要忍,如果达到那种万事皆空的境界,打你的左脸,你便将右脸也送给对方,这就是一种无原则的“忍”。

对于个人来说,凡是一些非原则的事情都可以忍,譬如个人意气与利益等,对于一些原则性的问题,则坚决不能让步。因此可以说,忍也是有界限、有限度的。对于不可忍的问题,也应用“忍”的办法来处理,在冷静的心情下谋划,这叫“大义之忍”。

忍,不光是要能忍,还要会忍,善忍。自古以来,都把忍辱负重称为担当大任的美德。纵观古今成功人士之道,无不是靠忍而成就事业的。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之所以能在宦海中只浮不沉,就是因为他能够忍受莫大的耻辱。曾国藩一生志在功名,他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要的只是功名,而不是与人怄气。

曾国藩初办湘勇团练的时候,有一天巡抚所辖的绿营兵与湘勇起了冲突,绿营兵甚至在深夜闯入曾国藩的行台。曾国藩亲自将此事告知巡抚,那巡抚却毫不理睬。第二天早上,曾国藩只好将兵营迁出城外,以避免再与绿营兵产生纠纷。那时朝廷已有重视曾国藩的意思,因此有人很是不解,询问其中的缘故,曾国藩微笑说:“大难未已,吾人敢以私愤渎君父乎?”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大敌当前,我怎能为个人利益而泄私愤呢?

湘勇训练成功后,曾国藩马上被朝廷委以重任,投身到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战役中去。曾国藩率领湘勇攻克汉阳、武昌等地,建下赫赫战功。曾国藩以及他的部下都认为朝廷一定重重有赏,可是咸丰皇帝只下旨任命曾国藩为署理湖北巡抚。接旨后,众部下纷纷叫屈,曾国藩自己心里也很不满意,觉得与他的赫赫战功不相符。可是,接到圣旨未满十天,咸丰皇帝又颁下第二道圣旨,免去了曾国藩湖北巡抚的职务,只赏给他一个兵部侍郎的空衔。

更令人气愤的是,朝廷内部有人不断在咸丰帝面前大进谗言,诬陷曾国藩。大学士祁隽藻递上折子说:“曾国藩不过是一个在籍侍郎,一介匹夫而已。这样的人居住在乡间,有一呼百应的势头,恐怕会给朝廷带来祸害。”有的人甚至极其险恶地诬陷曾国藩有叛变的野心:“现在曾国藩的勇丁已经超过两万,他们对曾国藩都是忠心耿耿无所不从的,他们只服从曾国藩一人之令。奴才还请皇上三思:现在再授曾国藩巡抚之职,握有地方实权,后果将会如何?”

这种待遇对功勋卓著的曾国藩来说实在太不公平,但是他没有悲愤难抑,口出怨恨之言,更没有心灰意冷,一蹶不振。他只是默默地做好他的本职工作,暗中等待着机会的再次来临。

后来,曾国藩这样总结其忍辱负重之术:“好汉打脱牙和血吞。这句话是我生平咬牙立志的秘诀,自出乡关以来,所受屈辱数不胜数。庚戌、辛亥年间,我被京城的权责们唾骂;癸丑、甲寅年间,我被长沙的权贵唾骂;乙卯、丙辰年间,我又被江西人民唾骂;在岳州、靖江、湖口三次败仗之际,更是受到上上下下的指责。总之,我在被打脱牙的时候,没有一次不是和着血往肚里吞的。”然而,正是凭着这种忍让功夫,曾国藩终于修成了官道上的正果。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的确,不要说十之八九,人生有时甚至事事都不能顺我们的心意。我们要想生存在这个反复无常的世界里,最重要的还是要学习曾国藩的“忍辱负重”之术,以便在人生的风口浪尖上“直挂云帆济沧海”。

忍耐能使人做成大事,成就大业,忍能让人在商业社会里得利。

忍的目的是为了争,争的方式可以是忍。在争中忍,在忍中争,二者融会贯通,才能在为人处世中,表现出非凡的气度、风度和力度,立于不败之地。

厚黑新奥义

有人认为忍让无争、含垢受辱、宽恕容忍是软弱的象征、懦夫的行径,殊不知,这样的人才是真正具有大智、大仁、大勇的人物。事实上,在衡量自身条件尚无绝对必胜把握时,暂时的忍辱负重是必要的、必须的,能接受一切、忍耐一切,然后才能改变一切、战胜一切。一忍可以当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一个人如果做到无所不忍、无所不容,那就能无事不成、无功不建了。厚黑学认为,一个人为了达到自己的奋斗目标,就必须在各种逆境中学会忍耐,忍受屈辱的能力是成就大业的必然前提。诚然,忍让是相对而言的,如果一味地奉行逆来顺受,那就会失去原则,丧失人格,更谈不上日后的成功了。

退步原来是向前,进退自如是高人......................................................................................

【宗吾真言】 项羽对刘邦说:天下纷纷扰扰多年,仅仅因为我们两人罢了,我希望与你决一死战来分胜败。汉王笑着道歉说:“我宁可斗智不斗力。”这笑着道歉几个字,不是厚又是什么?后来鸿沟划定了,楚汉讲和了,项羽把作为人质的汉王的父亲妻子送还,率兵东归,汉王忽然撕毁盟约,派大兵跟随其后,把项羽逼死在乌江边,这不是黑又是什么?

我们大家都知道有这样一句俗语,“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大意是说一个人遇到困难时不能有畏惧退缩心理,而应知难而上,奋勇直前。其用意是正确的,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一个人如果不顾自身的条件和所处的局势,不知好歹一个劲地向前冲,到头来常常会弄得身败名裂的下场。一个人自表其功,自矜其能,只知道进不知道退,其人生路途必然坎坷曲折,其命运必定多舛多难。历史上凡是这种人,十有八九要遭到猜忌和打击从而走向失败。

生活中,你可能有这样一种体验:在借助锯来加工木材,将其裁制成人们需要的种种规格时,不管是人自身作用力的发挥,还是锯条在木材中的运行,总是既有“进”的方向,也存在“退”的姿态。而正是在这样一种“退”与“进”的深刻把握之中,人们完成了工作,满足了生活的需要。

一个人在社会上与人相处,要权衡各方面的轻重利弊,洞察事情背后隐藏的种种危机迹象,经常变换着各种处世方式,时而前进,时而隐退。这是处世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是为了生存、保护自己的需要,也是厚黑处世高手们常用的手段。

孙武,原是齐国人,姓田。他的祖父是齐国的大夫,在战争中立过大功。后来,由于田氏家族与其他家族之间发生争斗,结下仇怨,家庭遭遇不幸,孙武为了避难,于是逃到了吴国。

孙武来到吴国以后,一面带领人垦荒种地,发展农业生产,一面精心研究军事战争。孙武几十年如一日,不辞艰辛地钻研军事,而不求扬名于世。

公元前522年,楚国的大臣伍子胥被楚平王追杀,逃亡到了吴国,投奔了吴王僚,后来被吴王僚的堂兄公子光收为心腹。公子光因为属于他的王位被吴王僚所得,早已心怀怨恨,一直预谋伺机夺回王位。伍子胥投奔公子光后,公子光发现伍子胥有过人的才智,大喜过望。但是,要想完成夺取王位这样的大事,仅有伍子胥是不够的,于是,公子光派伍子胥四处访贤,寻找人才。

孙武隐居在吴国,伍子胥对此早有所闻,终于找到一个机会去拜见他。伍子胥与孙武见面以后,以十分诚恳的态度和孙武交谈。伍子胥说:“我听说先生研究兵法已经很久了,能否给予指教呢?”孙武谦逊地说:“我不过为了减少些田野生活的寂寞,看一看先人打仗的故事,哪里能谈得上研究呢?您过奖了。”伍子胥一向富于心计,所以在谈话的过程中,尽量避开一些敏感的话题,只是以仰慕的口吻,向孙武讨教一些问题。

过了一段时间,伍子胥再次拜访孙武。孙武将伍子胥请到了内室,伍子胥继续以更诚恳的态度说:“我身怀大仇,亡命吴国,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子呢。只是生来就愿意结交天下豪杰,愿意听从贤士指教,先生能否满足我呢?”孙武见伍子胥的确是以诚相待,如果再推辞,就说不过去了,于是和伍子胥谈起了自己多年来研究军事战争的心得体会,并列举了许多战例,严密细致地分析了成败的原因。

通过这次交谈,伍子胥越发觉得,要想使吴国强盛起来,父兄之仇得以雪恨,自己的抱负得以实现,非孙武的帮助不能。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伍子胥的精诚感动下,孙武,这位有着盖世奇才的军事家,终于走出了田园山野,步入政坛,到吴国做了军师。

公元前506年,吴楚两国爆发了一场大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孙武非凡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充分发挥。孙武针对楚国的情况,以及吴国的实力,制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作战计划,在粮草的准备和调兵遣将上,都作了精细的安排。

楚国得知消息后,也作了充分的准备。楚王命沈尹戍全面分析了吴楚两国军队的情况,并预测开战后可能出现的各种局面,在全面分析预测的基础上,制订了克敌制胜的策略。

沈尹戍根据己方所处的地势,命令手下大将囊瓦,率兵镇守汉水南面,主要控制战船,然后乘乱袭击吴军。战斗开始后,囊瓦迅速过江从正面向吴军发起进攻,这样一来,吴军就处于左右受敌、背水一战的不利境地了。他所采用的这种战术,可以说是制胜良策,如果能实施,必能大败吴军。然而,孙武早已料定沈尹戍会这样做,就将计就计,等囊瓦发现已太晚了。在吴军的两面夹击下,楚军实在难以抵挡,死伤无数。楚军大败,吴军大获全胜。

十几年的戎马生活,孙武为吴国的兴旺强盛作出了重大贡献,尤其在伐楚的战争中,更是劳苦功高。战争结束后,吴王阖闾大宴群臣,把酒言欢,论功行赏,封官晋爵。吴王征求众臣意见,谁的功劳最大,众臣一致认为首功非孙武莫属。众臣们推举,正合吴王心意,所有受赏的将臣中,孙武的赏赐是最丰厚的。

然而,出乎吴王阖闾的预料,孙武坚决不受吴王的封赏,而后又提出辞呈要告老还乡,解甲归田。对此,众人都大惑不解。

孙武说:“我本是乡野之人,承蒙大王厚爱,深感荣幸。为吴国征战,我只是尽了一点作为臣子应尽的义务,高官厚禄,实在愧不敢当。这些战功、政绩的取得,都是大王的功德无量啊!如今,我年事已高,请求大王恩准,让我回归田园,过平淡的生活。”

回想十几年的朝夕相处,阖闾十分了解并钦佩孙武的为人和不贪功名利禄的高贵品质,阖闾十分敬佩。现在,江山坐定,万象更新,阖闾实在不愿孙武此时离开他,怎奈孙武去意坚决,任凭吴王如何好言相劝,终究不能使孙武回心转意。

急流勇退,未必就是懦弱无能的表现,未必就是遇难畏惧、临阵脱逃的借口。有时候,急流勇退正好是心灵高度的跨越,睿智思索的最佳抉择。孙武不贪名利,经受住了权力的诱惑,摆脱了政治斗争的阴险狡诈、血腥暴虐,告老还乡。学会放弃,学会急流勇退,弃旧图新,自己的生活就会有一个新的起点。

范蠡是楚国宛人,年轻时就显示出了不同凡响的才智。为了不苟同于世俗,躲避凡夫俗子的妒忌、非难,就佯装狂痴,潜心博览群书,探讨济世经邦之策。

勾践即位后,大夫文种到宛访求人才,听说范蠡时痴时醒,便断定他是个非凡人物,于是他亲自前往拜访。开始时,范蠡不知道文种是否有诚意,于是一再回避。后来看到文种求贤若渴,便对他的兄嫂说:“这几天有客人要来,请借衣冠相候。”果然,文种又来造访范蠡。他们俩志同道合,促膝长谈,纵论霸王之道。文种将范蠡举荐给勾践,成为勾践的股肱之臣。

吴国厉兵秣马,越国也磨刀霍霍。勾践在范蠡等大臣的精心辅佐下,革新内政,国力日益强大。面对威胁日益严重的吴国,越国企图采取先发制人的策略,一举打败吴国。

公元前494年,已到吴国夫差发誓报仇的时候,勾践急于先举兵攻吴。范蠡极力反对。他深知越国的实力还不足以打败吴国,更何况作为胜利之师,越国还骄悍轻敌,于是劝阻勾践说:“天道充盈而不溢出,强盛而不骄悍,不劳而矜其功,实在是逆于天而不和人。若是强行去做,一定会危及国家,害及己身。”勾践不听,发兵攻吴。两国军队在夫椒进行决战,吴军大胜,直捣越国境内,占领了越国首都,迫使勾践率五千残军退守会稽山。

这时,越国已经处于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勾践身陷绝境,身边都是残兵败将,亡国的恐惧不由袭上心头。他神情凄然地对范蠡说:“我不听先生之言,自寻祸患,现在该怎么样才好呢?”

范蠡非常沉着地说:“目前,宜卑辞厚礼,贿赂吴国君臣。倘若不行,可屈身以事吴,等待转机。”

勾践在夫差允诺他投降之后,就亲自带领妻子和大臣范蠡去吴国侍候吴王夫差。他们在吴国三年,受尽屈辱,用尽心机,最后终于赢得了吴王的信任。三年之后,勾践被放归故里。回国之后,越王就常常把苦胆放在床头,坐着躺着的时候都仰头看看苦胆,喝水吃饭时也尝尝苦胆,经常问自己:“你忘了会稽之耻了吗?”他还励精图治,亲自耕种,虚心向有才德的人求教,优待宾客,救济百姓,与人民共渡艰难,最后终于打败了吴国,并且使越国成为诸侯国中的霸主。

范蠡追随勾践二十多年,献计献策,忠心耿耿,屡建奇功。勾践称霸后马上封他为上将军。灭吴以后,越国君臣设宴庆功,范蠡看到群臣皆乐,唯独只有越王勾践郁郁寡欢,立即猜到了勾践的想法。俗话说,飞鸟打光了,好的弓箭该收藏起来了;兔子打完了,就轮到把猎狗烧来吃了。越王为人长颈鸟喙,鹰眼狼步,可以共患难,不可以同安乐,况且一个人在名声很大的情况下,很难永保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