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历史 > 寒夜孤星全文阅读 > 第74章 蜗居长安

第74章 蜗居长安


汉七年(前200),边境四处狼烟,天下兵戈再起。心怀不满的韩王信等人起兵叛乱,他们勾结了此时正马壮兵强的匈奴人,想趁着中原地区多年战乱所造成的空虚大举南侵,以重新瓜分天下。尤其在匈奴人,他们已拥有了一位前所未有的英明领袖——冒顿,而且他们还拥有能骑善射的控弦之士达四十万众,在总体实力上已经明显超过了汉方。在无疑便助长其野心之膨胀。

勉强之余,刘邦便又征召了三十万大军准备御驾亲征,因为他也晓得此次匈奴人来者不善,不得不举倾国之力。而他也自忖,恐怕只有韩信才可能具备打退匈奴的胜算;然而此时他见韩信竟是那样一副不堪、可怜兮兮的面目,以为他那也都是对于自己的不满,所以实在没敢把兵权再重新交付于他。纵虎归山、纵龙归渊那是万万不能的,而宁可去承担失败的巨大风险,这就是矛盾、无奈的政治。

对付匈奴灵活、机动的骑兵部队,最有效的武器则莫过于车障和弓弩:车障是用来阻挡骑兵那强大的冲击力的,而弓弩自然就是有效地射杀骑兵的;由于骑兵所骑乘的马匹是个较大目标,因此在这一点上便是步兵对骑兵的相对优势。这当然都是用心军事的韩信所熟知的,而且步兵的指导原则一定是要以守为攻,不然就很容易会被占有速度优势的骑兵所分割包围。

然而由于刘邦的急于求成,他的准备一点也不充分,而且他在对付匈奴人的战略战术上也是外行得很(他手下的将军们也没几个谙熟此道的),因此他到达平城才刚一同匈奴人交手,就马上被人家包了饺子。若不是陈平献上奇计贿赂了冒顿的一位宠姬,他刘邦就难逃被活捉的厄运了。

而也从此开始,长达半个多世纪之久的屈辱的汉、匈和亲史便拉开了序幕(尽管以后“和亲”成了中原政权惯施的策略),直到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时期,两家血拼了几十年,惨胜的汉家才终于稍稍占据了些上风。

放纵过度的韩信终于病倒了,加之他先前的伤心过度,近些日子他竟有过一次吐血数口的经历,所以这一次病情每况愈下的他便病得失去了清醒的意志。

英乔既然知道他是在跟自己赌气,所以起先就没有去理会他,然而为他诊治的医士却告诉她说侯爷的情况已经非常严重,这时她才赶紧跑去看他,而他已经谁都认不出来了,只在那里说着几句不着边际的胡话。

英乔又仔细地查看了一下韩信的病状,于是就和一帮医士们试着用了各种办法来救治他,可是怎么也没有见到太明显的效果。正在无计可施、万分危急的情况下,作为韩信夫人的英乔终于下定了决心,不得不采取了最大胆也同时是她所最为擅长的一招——针灸!好在韩信的身体底子还算好,而且他还实在没有到那种万念俱灰的地步,因此在英乔的一番金针的强烈刺痛下,他便开始慢慢苏醒了过来。接着,她又把自己的血管也扎破,滴出了好多血来煎治偏方给夫君喝了下去。

就这样,在英乔的悉心照料下,也渐渐从精神上被感化过来的韩信又重新看到了人生的希望,他在同英乔摒弃过前嫌之后,身体也就得以迅速地恢复了过来。

他告诉自己不能倒下去,因为他还有两个那么可爱的孩子,尤其还有他和云姬共同的儿子、他们爱的明证和结晶。他为儿子就取名叫韩云,字英怀,以纪念他的生身母亲和大母英乔对他的一番哺育之恩。

就这样,一家人又勉强恢复了从前的生气,尽管再不可能似从前那般亲密无间、其乐融融。

但韩信还是那样高傲,没办法,谁让他骨子里如此呢。他知道刘邦很是忌讳自己展露才能,尤其只要他这个战争天才一出门,便观者如云;只要一立于朝堂之上,那众人的焦点无疑便成了他。所以他便常常称病不去上朝,干脆和刘邦不见面就是。他还日夜埋怨刘邦对自己的负心之举,一个人独处时总是心怀幽愤,有时言之不足乃托于歌,几杯酒上头之后更是无所忌惮。

他更羞于和周勃、灌婴、樊哙、曹参等一班曾作为自己的手下、而今却也都已经因功被封赏侯爵的武夫们为伍,他就知道一个人无事时继续钻研他的象棋玩,权作发泄而已。就有一次,韩信出门恰好经过刘邦的同乡兼连襟、将军樊哙的府第,因为好奇里面的热闹就不由得进去了,而那一向敬畏和仰慕韩信威名的樊哙自然大喜过望,对待自己的偶像那当然是毕恭毕敬、谦恭有礼,跪拜送迎,言必称臣:“大王乃肯光临臣下的寒舍,实乃臣下三生有幸!”没想到人家竟如此看得起自己,竟然不怕犯了忌讳而依然称自己为王,可是这个韩信却仍不领情,他在步出樊哙家门时乃仰天大笑道:“此生竟与樊哙之流为伍,笑话啊!哈哈……”

这话自然很快就传到了刘邦的耳朵里,他对韩信的猖狂心下实在不快,怎么说樊哙也是皇亲国戚,韩信竟一点面子都不给,可气、可恨。但韩信在他面前却一向是很乖的。

就有一次,刘邦在后宫中单独召见韩信,和他讨论诸将的长短、优劣、贤愚问题,说了半天,他韩信仍是一个也看不上眼。最后,刘邦竟忍不住试探地问韩信道:“你觉得朕能带多少兵呢?”说完就大笑了起来,分明就有想听好话的意思。

可是这韩信偏就不给他这个面子,竟如实答道:“臣观陛下将兵,最多不过十万而已!”要知道,兵越多就越难带,指挥起来当然就是千头万绪,总让人无所适从。

刘邦当即便面露不悦之色,又硬生生地问道:“于君,又当何如?”

“臣,多多益善也!”

“哈哈……好你个多多益善,何故反为朕所擒呢?”

“这个嘛”,韩信突然竟开始聪明地妥协了:“陛下虽不善于将兵,可是却善于将将,此乃韩信之所以为陛下所擒也。陛下才能天授,非人力也,我辈皆不能及……”

这一回,可就说得这刘邦心花怒放、不亦乐乎了。

不久,刘邦便命韩信与已休养、闲居在家的张良一起编辑、审定自古以来的兵法。起初他们所收集到的大致在一百八十余种的相关着作,最后经过二人一番精慎的整合、选择和淘汰,就只最终保留下来了三十五种。

这其中就有他项羽写就的一篇,广武君李左车写就的一篇,而韩信在编写之余,为了将自己的军事思想发扬光大,更花费心思自着了三篇。只可惜由于汉代官方的严格管制,这些兵书无法广泛流传,乃至于项、李、韩三人的兵法着作最后皆因战乱而失传。

张良一向就对韩信青眼有加,爱重得很,这个时候他自然也没少对韩信旁敲侧击,希望韩信安于天命,能够全身而退、优游而处。但他也知道韩信毕竟和自己的出生经历、成长环境、理想志趣都不一样,所以他才自忖并不可能从根本上去改变韩信的那不安于闲适、不甘人下的性格。只是尽心而已。

虽然从前的韩信也是有过类似张良一样的隐逸之心的,但是而今他在楚王的任上都不足一年,且是那么耻辱地被推了下来,这实在让他心有不甘、心不能平。而且他也不能像张良那样自由出入,他对刘邦的不满几乎是理所应当的。

尽管英乔也不时规劝夫君要与人为善、低调处事,可是他只是虚应而已,从前的那个韩信似乎早随着感情的幻灭一起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