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风起云涌十六国:后赵称雄(第1部)全文阅读 > 第26章 六刘二张平阳独宠,石勒张宾葛陂对策

第26章 六刘二张平阳独宠,石勒张宾葛陂对策


  公元312年正月,这个时候对刘聪明来说可谓内忧外患。内忧是获报石勒在己吾城杀掉大将军王弥,这是谋害公辅大臣,而且目无君王。刘聪对此非常生气,但无计可施,最后只得给石勒加官安抚。外患是刚刚占领的长安城,正遭到贾疋的围攻,刘曜出战遭败只得固守城池。而驻守长安外围的河内王刘粲等也被击败而返回平阳,长安城可以说成为一座孤城。不仅如此,刘聪还企图抓住时机,攻打并州的刘琨,结果连失二将。

  尽管刘聪面临众多内外事务,但其好色的本性仍然让他专注于后宫。公元312年正月,刘聪的皇后呼延氏去世,这位喜好女色的匈奴皇帝,在聊表伤痛之后,即如同失去枷锁,如鱼得水。刘聪当即对已纳后宫的王公大臣之女进行加封:封大司空王育、尚书令任顗的女儿为左右昭仪,封中军大将军王彰、中书监范隆、左仆射马景的女儿为夫人,封右仆射朱纪的女儿为贵妃,都佩金印紫绶。

  但刘聪并不满足于此,当他听闻太保刘殷的女儿刘英、刘娥不仅喜爱读书,而且天姿国色,决定把刘殷的两个女儿纳入后宫。说起这位刚任太保不久的刘殷,其为官之道很值得一说,笔者想在此赘述一下。刘殷有不同的建言,从不当着群臣的面向皇帝刘聪提出。刘殷总是在群臣退朝之后,单独留下与刘聪分析事务,提出不同看法,总能被刘聪采纳。刘殷的这种做法,对汉赵的帮助很大。刘殷不仅自己这么做,也告诫子孙道:“侍奉君王,一定要找准机会进言,一个凡人都不应该当面指责其错误,何况君王?这样进谏与犯颜直谏都是想改变君王的决定,但直谏容易暴露君王的过错,不会有好的效果。”刘殷官至侍中、太保、录尚书事,被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乘舆入殿”,不仅保全富贵,而且留下好的名声,直至寿终。

  闲言少叙。刘聪要纳刘殷的女儿,有人竟极力反对。这个人就是那个不知好歹的皇太弟刘乂。刘乂以刘聪与刘殷同姓为由,认为不可以纳其女儿。刘聪听后未置可否,遂召来太宰刘延年、太傅刘景。刘聪问道:“朕欲纳太保之女,皇太弟以为太保与朕同姓,不可纳娶,太宰、太傅以为可否?”太宰刘延年答道:“太保总说他是周朝刘康公之后,而刘康公时被周王封在刘邑(河南省偃师县南),就以刘为姓。皇上乃是匈奴贵族,本姓挛鞮,何来同姓之说?”太傅刘景也说道:“皇上与太保就算是同姓,实不同源。纳娶刘殷之女,有何不可?”

  刘聪大喜,当即令大鸿胪李弘传旨,召刘殷二女刘英、刘娥入宫。刘英、刘娥果然姿色倾国倾城,刘聪大悦,当即封为左右贵嫔,位在昭仪之上。刘聪听闻刘殷四个孙女容貌绝色,竟也一同纳入后宫,封为贵人,位仅次于贵嫔。于是刘家这六位姑侄,被时人称为“六刘”。六刘之宠甚于后宫众人,以致刘聪很少上朝,国家政事均由中黄门奏决。

  可是不久,刘聪竟将“六刘”中的一个送与他人。公元312年三月,刘聪封晋怀帝司马炽为会稽郡公,仪同三司。这日,刘聪宴请司马炽叙谈旧事。刘聪笑道:“卿为豫章王时,朕与王济拜卿。王济向卿称赞朕,卿言闻朕名久矣。卿还送朕一张柘木弓,一个银砚台,卿还记否?”面对这位身材魁梧、气宇轩昂的匈奴皇帝,司马炽面有惧色,但强作笑颜道:“臣怎敢忘之?只恨当日不识天子龙颜。”刘聪又笑问道:“卿家骨肉何故相残如此?”司马炽道:“陛下的汉国应天受命,我司马家相残,免得陛下辛劳。这是天意啊!陛下试想,如我司马家九族敦睦,坚守武帝基业,陛下怎能登上宝座?”刘聪听后非常开心,当即把四个刘贵人中最小的一个赏赐给司马炽,还说道:“小刘贵人是太保的孙女,卿当好好待之。”还封小刘贵人为会稽国夫人。

  刘聪的母亲张太后听说刘聪收纳“六刘”,整日不事朝政,担心六刘独宠,决定给刘聪再纳两位贵人。张太后给刘聪所纳的两位贵人是刘聪的表兄辅汉将军张寔的女儿,一个叫张徽光,一个叫张丽光。尽管“二张”与刘聪辈份不同,但在刘聪看来这有什么呢?而且又是张太后的旨意。刘聪颁诏册立张徽光、张丽光为贵人,位次贵嫔之后。不久刘聪决定册立皇后。刘聪打算立贵嫔刘英为皇后,张太后坚决要求立张徽光为后。刘聪不得已,只好封贵人张徽光为皇后,擢升张寔为左光禄大夫。可能是受不了压抑,那位聪慧爱读且通晓政事的刘英不久就去世了。

  刘聪不仅迷恋女色,还喜怒无常,擅杀大臣。刘聪喜怒无常,后来几乎到了精神失常的地步,很可能与其长期沉湎于女色有关。因为宫廷中的鱼蟹供应不上,刘聪杀死左都水使者襄陵王刘摅。因为温明、徽光二殿没有建成,刘聪杀死将作大匠望都公靳陵。刘聪还喜爱出游,常常早出晚归。刘聪还特别爱到汾水观看捕鱼,夜晚点烛天明方归。

  中军大将军王彰对刘聪的做法十分不满,朝会之上极力劝谏道:“近来看到陛下的行为,臣实在是痛心疾首。现今归附汉国的民众忠心不坚,尚念晋朝;并州刘琨虎视眈眈,近在咫尺;平阳一带到处都有刺客。陛下轻率地出行,一个人就能把您刺杀。臣请陛下改往修来,则百姓幸甚!”

  刘聪听后,勃然大怒,要杀王彰。王彰的女儿也是刘聪的一个夫人,她向刘聪叩头乞恕,刘聪遂把王彰囚禁起来。张太后得知刘聪过于严苛,三天不吃饭。皇太弟刘乂、单于刘粲带着棺材进宫,冒死恳切地劝谏刘聪。刘聪怒气冲冲地说道:“朕难道是暴君桀、纣吗?你们却来哭活人!”

  太宰刘延年、太保刘殷等公卿大臣列侯一百多人也来劝谏刘聪。刘延年等摘去头冠哭着说道:“陛下功高德厚,自古至今可与陛下相比者甚少,古代的唐尧、虞舜,就是今天的陛下。但近来因为鱼蟹供应稍有缓慢,就杀王公;直言劝谏,就马上囚禁大将。臣等为此甚感忧虑,不能入寝亦不能进食矣。”

  刘聪听后,心情转缓,慨叹说:“朕昨大醉,所言所行,非朕本意。如若不是你等提醒,朕实难自知过失。”刘聪遂给劝谏大臣各赐布帛百匹,还派侍中持节赦免王彰道:“卿为先帝左膀右臂,今又为朕立下大功,朕岂能不知?此次全是朕之过失,望卿继续尽心忧国。为感卿之忠心,现升卿为骠骑大将军,封定襄郡公。”

  公元312年二月,石勒在葛陂勉励农耕,修造船只,准备进攻琅琊王司马睿驻守的建业(江苏省南京市)。不想此时大雨连下三月不止,石勒粮草不足,军队又出现瘟疫,死者大半。石勒又闻司马睿调集江南各部人马到达寿春(安徽省寿县),任镇东长史纪瞻为扬威将军,统领各军准备前来征讨。石勒召集将领与君子营中人士商议。右长史刁膺进言道:“将军当先归顺司马睿,请求扫平河朔,等司马睿军马退还江南,再作打算。”

  石勒听后忧伤长叹。中坚将军夔安道:“将军可找个地势高的地方暂避雨水。”

  石勒反问道:“作为将军,你怎么如此胆怯?”

  孔苌等三十多个武将请求各自带兵分路夜袭寿春,斩掉江南武将头颅,占据城邑,夺其粮草,定要在年内攻下建业、平定江南。石勒听后面露笑容道:“这才是勇将的计策啊!”石勒各赐他们铠甲一副、骏马一匹。石勒见参军都尉张宾一直不言语,遂问道:“先生以为该当如何?”

  张宾缓缓言道:“将军攻陷京城,囚禁晋朝皇帝,杀害王公大臣,占有嫔妃,就是拔下头发也不够列数将军的罪过。岂能再以臣子尊奉晋朝呢?去年在己吾杀了王弥,就不该来到这里。现今方圆数百里连月降雨,暗示将军不要在此久留。邺城(河北省临漳县西南香菜营乡邺镇村)有三台之固,四周有山河之险,西与平阳相连接,占有要害之势,将军应当北上占领邺城,经略黄河之北。一旦黄河之北平定,举国无人能够超过将军。司马睿派兵到寿春,不过是惧怕将军攻打建业,一旦将军北上,他们一定欢欣不已。将军可令辎重队伍北上,再派一支人马向寿春进发,待辎重队伍远去后,这支人马再北返,还用担心进退无路吗?”

  石勒听后,非常高兴,捋起衣袖抚动髯须赞赏道:“先生之计甚好。”石勒转身责备刁膺道:“你等既为辅佐,当勉励我成就大业,岂能劝我投降?出此计者应当杀头,但我知你生性胆小,就不加罪于你了。”于是把刁膺贬黜为将军,升张宾为右长史,号称“右侯”。

  张宾、石勒在公元312年三月的葛陂对策非常重要,从此开辟了石勒事业的新方向。葛陂对策可以媲美公元前206年七月韩信、刘邦的汉中对策以及公元207年十一月的诸葛亮、刘备的隆中对策。所不同的是,韩信、诸葛亮都是首次面对主公而进献对策,而张宾三年前来到石勒军中,开始并不得到重用,从冀州、兖州到豫州、荆州,张宾其实一直劝石勒北返,建议在北方建立根据地,而石勒一直没有接受,而葛陂对策是在南方确实难以为这群北方人适应的情况下,才被石勒接受的。关于刁膺,曾作为石勒的右长史,在葛陂被降为将领,在史书中再未提及。本书在后续章节亦将不再提及刁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