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风起云涌十六国:后赵称雄(第1部)全文阅读 > 第5章 披双铠甲李荡救父,中诈降计李特丧命

第5章 披双铠甲李荡救父,中诈降计李特丧命


  公元302年五月,李特击败张龟、衙博两路来犯兵马后,自称益州牧,改元建初。同年八月,李特决定前往德阳(四川省遂宁市东南),攻打朝廷新任的广汉郡(四川省射洪县南柳树镇)太守张徵。李特此次仍决定亲率兵马攻打张徵,其子李荡随同出征,司马王辛,将领罗准、任道等一同前往。为防罗尚乘虚偷袭,李特还派李骧、李攀、任回、李恭领一支兵马屯于毗桥(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境内),再派李流率一支兵马驻扎在成都北面以为接应。

  且说张徵,原是赵廞的军咨祭酒。在公元301年正月,李特攻入成都时,张徵与费远、李苾等逃走。公元301年十月,李特攻克广汉郡时,太守辛冉逃往德阳。朝廷因辛冉兵败,颁诏重新任张徵为广汉太守,就驻屯于德阳。张徵获报李特率流民队伍来攻,决定先不出战,而是将营寨扎在高地之上,准备凭借有利地势固守。不日,李特率部抵达,当即传令向张徵营寨发起进攻。由于张徵占据有利地势,李特一时不能攻破。两军相持数日,李特只好先传令扎营,以待时机。由于地势狭窄,李特只得将兵马分两为个营寨驻扎,分别由自己与次子李荡统领。

  张徵得知李特与李荡分两个营寨驻扎,决定各个击破。张徵派探马探得李特营寨比较空虚,决定分一支兵马由儿子张存带领绕到李特营寨后面,自己再带一支人马从高地杀将下来,两面合攻李特。凌晨时分,李特兵马正在休息,张徵两路兵马已杀到寨前。李特慌忙传令迎战,但因地势险要、逼仄,无法取胜。众将士都感惊慌。将领罗准、任道都劝李特暂撤,李特认为其子李荡一定会来相救,遂不同意撤退。

  再说李荡得知张徵发兵攻打父亲营寨,非常着急,忙带领兵马前去援救。岂料此时张徵的兵马越来越多,狭窄的山道上只能容一两个人通过。李荡的大队兵马无法快速行动。李荡对司马王辛高声说道:“父亲正在敌人的重围之中,我也不能偷生。王司马赶紧给我再准备一幅铠甲,我要杀出重围,救援父亲。”李荡于是穿着双重铠甲,手持长矛,奋勇杀敌。李荡天生神力,身穿双重铠甲仍行动自如,手舞长矛,阻挡者无不毙命。部卒见主师勇猛,全都奋勇向前,终于杀出一条血路。不到一个时辰,张徵兵马终被李荡杀散,李荡遂与其父李特合兵一处。

  张徵兵马不敌李特父子兵马,只得与子张存引兵退走。李特看到张徵用兵有方,担心一时难以消灭,打算不再追击,而撤往涪城(四川省绵阳市)。李荡与王辛都说道:“张徵兵马连续作战,兵丁伤残、计谋用尽,此时正当一鼓作气消灭他们。如果宽大而放了他们,日后张徵必将重整兵马再来作战,到那时要想取胜,就难了。”李特遂点头应允,下令继续追杀张徵。李荡水陆两路追击张徵,终于追上。张徵与其子张存只好死战李荡,但哪里是李荡对手,李荡举矛刺死张徵,张存拼死上前与李荡激战,李荡又将张存生擒。此时李特也已赶到,看到张徵已死,下令放了张存,并将张徵尸首交给张存。德阳一战,李特击败张徵,占领德阳县,李特决定将德阳设立为郡,令任臧为太守,派将领骞硕驻防德阳。

  再说李骧、李攀、任回、李恭率不足两千人的兵马屯于毗桥防备罗尚。罗尚果然派兵前来挑战,李骧打败了来犯之敌。罗尚又派数千兵马来战李骧。李骧又打败了这支兵马,还缴获了大量兵器。李骧两次获胜,已生骄意,决定攻向成都城。罗尚获报李骧来攻,一时不知李骧兵力如何,决定先派部将张兴到李骧营中诈降,以探虚实。岂料李骧并无戒备之心,竟相信张兴来降,将其收在营中。张兴获知李骧兵马不足两千,当即于夜间回到成都城中向罗尚禀报。罗尚决定连夜挑选万名精壮勇士,跟随张兴夜袭李骧。当天夜间,张兴带领精勇衔枚而进,李骧将士毫无觉察。由于兵力不足,又无防备,李骧所部惨遭失败,将领李攀战死,李骧率残兵逃往驻屯于成都之北的李流大营。李流与李骧合兵一处,随即来战张兴。张兴终遭惨败,逃回成都的只有十之一二。

  李特、李流击败张徵、张兴后,与成都城里的益州刺史罗尚一时相安无事,近半年并无交战。公元303年正月,依然是寒冬之际,梁州刺史许雄派兵来攻李特,再次引发了李特的流民大军与罗尚的交战。李特先击败了许雄所派的远道来犯之敌,接着传令乘胜攻向成都。李特原本与罗尚隔着郫水河(郫江)互相对峙,现在李特渡江攻击,罗尚的江防兵马全部崩溃,李特大军进抵成都少城城下。少城里的益州蜀郡(四川省成都市)太守徐俭无力抵抗,下令开门纳降,李特占领成都少城。

  李特进入少城,任李璜为蜀郡太守,并安抚城内百姓。李特在少城中只征收马匹以供军需。《资治通鉴》载,李特进入少城后,大赦境内,改元建初,这与《晋书》有所不同。《晋书》载,西晋太安元年,即公元302年,李特即改元建初。当时,西晋益州刺史罗尚据守成都太城,获报李特攻占少城,紧逼太城,也非常惧怕,遂派使向李特求和。李特接受罗尚的求和,遂没有继续向太城进攻。

  却说蜀地百姓,一直由罗尚管辖,现在听说李特的兵马节节胜利,已占领成都少城,连罗尚都向其求和,这些百姓都非常害怕。百姓们都以村寨为单位,建起了堡垒,派人来到成都少城,向李特请求归附。李特也派其司马上官惇前往各坞堡受降,并妥加安抚各坞堡。这时,流民们粮食不足,李特就将这些流民分散到各村就食。李特之弟李流担心流民到各村就食会引起蜀地百姓不满,但又不能不分散就食,遂对李特建言道:“各村坞堡刚刚归附,人心不稳,应当让他们中的大姓子弟前来为质,我们再派兵防守,以备不虞。”李流还写信给上官惇道:“接受投降,如同面临敌人,不要认为是件容易的事情。”前将军李雄也认为有理。李特非常生气,怒道:“大事已定,我等应当安民为先,岂能猜忌怀疑,逼百姓们造反?”李特遂不接受李流之建言。

  成都太城里的益州刺史罗尚也想抓住这个时机向李特发起进攻。看到这个时机的人是罗尚的兵曹从事任明。任明对罗尚说道:“李特将其部众分散到各村就食,自己又骄傲懈怠,疏于防备。这是上天注定其将要灭亡。刺史应当派人到各村坞堡,秘密联络,约定日期,内外夹击,一定能够将李特击败。”罗尚认为有理,遂约定二月与各坞堡同时进攻李特。任明遂于当日夜从太城缒城而下,出了太城。任明没有马上前往各坞堡,而是连夜来到少城,向李特诈降。李特竟然毫无戒心,接纳了任明的诈降。李特还问任明道:“太城中情况如何?”任明说道:“粮食已快吃光了,只剩下钱财而已。”李特听后大喜,认为任明来投也是被逼的。这时,任明提出到村中探望家人,李特欣然应允。任明联络了各坞堡后,即回到太城向罗尚禀报。

  就在这时,西晋朝廷诏令荆州刺史宗岱、建平郡(重庆市巫山县)太守孙阜,率水军三万西进援救罗尚。宗岱命孙阜为前锋,进逼德阳。李特的德阳郡太守任臧获报,派使前往成都向李特求救。李特接报后,派次子镇军将军李荡与蜀郡太守李璜率一支兵马前往德阳,支援任臧。朝廷派宗岱、孙阜前来援救益州的消息传到了成都,各村坞堡也开始动摇,不愿归附李特,更加愿意响应罗尚的计划。

  公元303年二月,罗尚与各坞堡约定的日期已到,罗尚又获报李特派其次子李荡分兵前往德阳迎战孙阜,高呼天助我也。天刚刚亮,成都上空阴云密布,寒气袭人,风也呼呼地刮着。罗尚当即派太城中兵马全部出动向李特的大营掩杀过来。这时,各坞堡的兵马也一齐杀了过来,李特本来就没有严加设防,再加上分兵一路前往德阳,故而惨遭失败。李特并不想就这样撤离成都,传令各将拼命坚持,以等李荡从德阳回军。李特与罗尚的兵马战斗了整整两天,实在无力支撑,终于决定退守新繁(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新繁镇)。罗尚看到李特退走,下令不再追赶。

  一路撤向新繁的李特看到罗尚兵马没有追来,以为罗尚胆怯,遂立即传令掉转马头,回杀罗尚。李特传令后,也不顾众将,猛击战马、奋勇当先,兄长李辅紧跟其后。李流等一看,也只好率部跟了上去。李特这一撤一回,转战了三十多里地,本来兵力就不足,士兵疲惫,早就无心再战。罗尚看到李特又向成都杀来,遂传令所部及各坞堡兵马整队迎战。李特所部终因兵力不足,而再次惨遭失败,李特、李辅、李远战死。罗尚传令斩下李特、李辅首级,派人送往京都洛阳。罗尚还下令将李特、李辅尸体焚烧,以示惩罚。

  李特被杀,其弟李流率残兵一路退出成都。这时,前往德阳援救任臧的李荡听闻其父遭败,也率部赶回。流民们听说首领李特被杀,都大为恐惧。李流与李荡、李雄率流民大军从成都向北撤至绵竹,在一个叫赤祖(四川省罗江县略坪镇)的地方扎营。李流遂自称大都督、大将军、益州牧,仍将流民分两个大营,李流守东营,李荡、李雄守北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