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商场 > 风尘人生全文阅读 > 第43章:开国献宝第一人

第43章:开国献宝第一人


在刘海几个兄弟姊妹成长的日子里,曾听母亲断断续续地讲述过她的父亲的故事。由于就事论事的闲扯及点到为止的叙述,加之老人去世较早等诸多方面的原故,自他们懂事以来,对外祖父的认识,始终在脑海里没有一个清晰、完整的形象概念。其中,影像资料的极度匮乏,文史材料的零零星星,留存物件的稀缺少有,是造成隔代后人知之甚少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二,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政权统治阶层的不同认可,同样是影响后人未能真实地、全面客观的了解先辈经历的重要社会失误。对于一个曾有着满腔爱国之心,竭尽终生为弘扬与传承中华文化宝库而尽责的先辈,在当时曾名澡一时的社会名人,仅仅因为受到所谓的“伪官吏”的出身定性,竟剥夺了后人在此后长达40年的时间里公开缅怀先祖的自由。扭曲的社会意识形态掩盖了真实的社会历史过程,这不仅是对贺孔才老先生一家及后裔是极其的不公正,对我们古老中华文化的传承也是一个不可估量的损失,同样是极其不公正的。

他们的外祖父叫贺孔才,号天游,笔名是贺泳。是一个出身在文学世家的青年才俊,他从很小的时候就跟随祖父刻苦攻读古文辞,文学功底颇深。曾先后求拜当时名震一时的古文名家吴北江为师攻读中国古代文学,书法师从秦树声,跟随齐白石老先生学习篆刻,是齐派有名的第一大弟子。在这些名师的指点下,加之他那极高的学艺天分,很快便成为北平当时很负盛名的才子,文章、书法、篆刻都高人一筹。在当时的学界中名震一时。

1927年,齐白石老人在出版的印集序言中,为孔才先生的印集题词道:商也起予余愿足,壮夫怜汝宦情违。高人可做今难做,不见湘山未敢归。贺生刀笔胜昆吾,截玉如泥事业殊。小技哪应从白石,无情何不慕南狐。孔才仁弟已将蓝出青,丙寅、丁卯两年所刊印共得六本,余为评定后,复为题记之。”

齐白石老师曾对他这个大弟子评价道:“消愁诗酒兴偏赊,浊世风流出旧家。更怪雕镌成绝技,少年名姓动京华。”

http://www.136book.com

从他的老师齐白石对他的评价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齐白石老人对于这位得意门生的器重于厚望。

许多的业内人士都知道,刘淑度是我国著名的篆刻家,她曾为鲁迅先生刻过名章。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刘先生在师范大学求学时,有一位要好的同学高君箴,她就是郑振铎先生的夫人。师大毕业后,刘先生当了教员。有一天,郑振铎请刘淑度为鲁迅先生治印,让她在“鲁迅”和“旅隼”之间任选刻一方。刘淑度得知能给这样一位大作家治印,真是求之不得。于是将两个名字都刻成了印章。“鲁迅”二字是白文,“旅隼”是朱文。她为了刻好这两颗印付出了很大精力,反复刻了多次,总是不满意,她就请教了贺孔才与齐白石二位老师。贺孔才先生的点评非常的具体。在她刻的“鲁迅”二字上批道:“迅字佳,鲁字未甚安稳。”“旅隼”一方上批道:“隼字佳,旅字宜按金文中常有的转发书写。”她本想再重新刻一枚,但此时郑振铎来取成品了,也许给她留下了一生的遗憾。

他曾历任北平市政府秘书,北平市古物评鉴委员会委员,中国大学国学系副教授、秘书长,河北省通志馆、国史馆编纂。一方面因为他是齐门弟子中的佼佼者,因为他又是桐城派名儒吴北江先生的得意弟子,古文诗词作得很好,所以北平城的名流学者、学校及文化学术机构人士、报业编辑,多出其门下。现在台湾的著名篆刻家王北岳,就是外祖父的得意弟子。

自外祖父家太高祖起就开始藏书,历代相传。以后专门在北平城西北积水潭畔建造了自己家的藏书室,形成了计有古书十万卷、各种古物文玩五千二百余种、书版五十六箱的藏书规模。这些藏书一部分来自先祖所传,一部分则来自北平城大大小小的古玩店和街头巷尾的旧书摊,都是外祖父费尽心血淘拣而来。因为这些善本古籍“所购多金石原拓和名家考校之本”,所以弥足珍贵。其中元刻本《唐音》、《朱子大全》,明刻本《元文类》、《郢史》、《唐文粹》、《陶渊明集》《周礼》、《大学衍义》、《尹和靖文集》、《百川学海》等,都是难得一见的孤本。

www.136book.com

1949年3月25日,也就是北平和平解放的当日,外祖父响应政府号召,将自清朝乾隆嘉庆年间起二百年来家藏的图书一万二千七百余册、文物五千三百七十件全部无偿捐献给了国家。有幸成为为了新中国的“开国献宝第一人”。

www.136book.com

为方便北平图书馆人员核对书目,他特别将自己手撰的《潭西书屋书目》送到北平图书馆。在这本书目的前言中,详细陈述了《潭西书屋》藏书的兴衰始末。当时北平筹管会的人惊呆了,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这些藏品交给政府,表示我对政府的敬佩与信任。”贺孔才的这番话让北平筹管会的人很受感动。于是他们当机立断,在北平历史博物馆举办《贺孔才捐献文物展》。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全北平为之震惊。这是新政权第一次为个人举办的收藏展。

1949年5月,47岁的他又改名谢泳穿上军装,做为第四野战军南下工作团研究室的研究员,进入武汉了参加接管武汉大学。回京后,他由齐燕铭介绍聘任为中央文化部文物事业管理局办公室主任。

刚刚想为了新中国的建设大展宏图,发挥余热,此时一九五一年的国家肃反运动开始了,在向组织坦诚自己的历史过程中,说明了在一九四六年三月曾接到过被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任为“北平市特别市党部执行委员”委任书一事,解放前,贺非国民党员,但由于是所谓名流,由国民党北平市党部强聘为执行委员,贺未就。问题就出在此事。国民党任人多出常规,就是非党员也聘为委员.

当时的文化部文物局学习委员会报经文化部学委会批准,将他定为“国民党骨干分子,处理意见是;“依法登记”,文物局经文化部将上述案报公安部备案后,让他进行登记。因考虑到当时已经拒绝接受国民党中执委的委任,并写了辞呈。四月二十五日即被“照准”辞呈,前后的时间只在二十天左右,也根本没有参加任何活动(委任书和照准通知原件都保存完好)因而拒绝登记。于是文化部保卫科约公安部来人到文物局与贺“谈话”责令其按国民党骨干分子,历史反革命进行身份登记,定为所谓的“伪官吏”,使他开始蒙受到无情的政治打击。

后来发现,贺泳同志在死前给其夫人及子女写了遗信,同时也给王冶秋局长写了遗信。从三封遗信中可以清楚的看出贺泳对定他为国民党骨干分子按历史反革命进行登记是不服的,坚信以后总有一天会弄明白事情真相的。贺泳同志死后当时文物局组织上未做妥善的善后处理,仍依历史反革命对待,给其夫人王惠君及子女们在政治上,经济上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和影响。直至一九九一年三月七日才给予正式的平反。

外祖父一直就是自尊心很强的人,他简直无法理解和排解当时社会意识形态给他带来的苦闷。

1952年,在一个宁静和漆黑的夜晚,他默默地告别家人,独自来到北海边的团城上,望着被珊澜灯火照耀的老北平城,仰天长叹到:“自幼从名师,每日苦读四更天,为国学国艺而生,继师长心愿而遂。国有望之日,倾家所有敬上,不为名利不求银两分毫,只为国之保藏尽其所用。国既已稳定,民众已安生,为何竟不融孔才于大千之世!思前想后,并无辱国屈家之悔。也罢,吾先于家人去矣。”随后,外祖父又再次向充满他一生期望的《潭西书屋》所在的东南方向望了一眼,然后他迎着初冬刺骨的寒风,脱下了身上那件尚有八成新的长襟,整整齐齐地叠放在地下,满怀一腔悲壮激情纵身跳入北海自尽。

了解和还原逝者人生价值的真实写照,有助于帮助人们理解和正确看待东方文化的深刻内涵,是做好传承不断发展的必须。有幸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经过老先生家人及社会各界的努力,使得我们能够在今天耳闻目睹一个真实的,一个有正义感的,一个不屈服于偏激社会的齐派大弟子贺孔才老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