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第六感之谜:破译生命中的隐形密码全文阅读 > 第14章 晕轮效应与第六感(2)

第14章 晕轮效应与第六感(2)


  相信国人对魏延并不陌生,他就是三国时刘备在长沙攻城战中收服的一员大将,勇武过人,曾单挑南蛮众将?且箭术出众,汉中之战拒绝曹操招降,百米外射中曹操人中。

  这些都对,但是他留给我们最大的印象就是“天生反骨”。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应该不在少数,诸葛亮在魏延投靠刘备的时候就说魏延反骨,总有一天会反,刘备爱才没有在意。不知不觉地,我们就被作者罗贯中设下的核心特征晕轮效应给渲染化了。他先是成功地塑造出诸葛亮军事奇才又忠心耿耿的完美形象,然后又让诸葛亮把魏延拍死。一句话拍死,天生反骨。于是我们就信了,丞相诸葛孔明大人神机妙算,直到最后,魏延果然反了!而之前我们看到魏延出场,不过是每次都猜测,他到底会不会这个时候反叛呢?

  这就是晕轮效应的影响,在一开始被打上了反骨的标签,我们心理上就有了这种预设的期待,第六感也会偏向于这个方向的判断,于是就怎么看魏延都不顺眼了。只要想起他,我们的第六感就会控制我们把那些不好的标签往他身上招呼,什么有勇无谋啊,什么阴险狡诈啊,统统都是属于未来的叛徒魏延的。请注意,这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推测,诸葛亮毫无根据的空穴来风。

  你看人家后脑勺能看出来这个人不是好人?脖子后面骨头比较突出,就是要反叛的人?诸葛亮难免是无稽之谈,但是我们却都信了。为什么,因为我们已在心理上认定诸葛亮是耿耿忠臣,且是天下第一谋士!其实这不过是罗贯中在小说里一个刻意的处理,却让魏延背着叛徒的晕轮当了近两千年的叛徒!

  史书里是怎么记载魏延的呢?在《三国志》中记载得很清楚:“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

  然而在《三国演义》中,魏延却写成了脑后生反骨,天生就是要造反的。

  而且,魏延真的就是一个莽夫么?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时,魏延曾经进献过“子午谷奇谋”:当时魏国派驻边防的安西将军夏侯楙乃曹操女婿,“素无武略”,“又多蓄妾”,凭着与魏文帝曹丕的关系才获得这一荷守一方重镇的职位。

  魏延看准了这样一个机会,遂大胆向诸葛亮提议道:“给我一万人,自带粮草,循秦岭以东疾进,不出十日可到长安。胆怯的夏侯楙见我蜀兵天降,必然仓皇而逃。曹丕若想率军亲征,最起码也得二十天,丞相已可先期到达。这样,咸阳以西可一举而定。”

  对于这样一个“奇谋”,今天的公论是:魏延的计划虽然冒险,但成功的可能极大,因为他对当时敌我形势及当地特殊地形的判断都是非常准确的。更戏剧性的是,后来蜀汉灭于魏国之手,乃是由于魏国大将邓艾采取了相似的“奇险”战略,为此我们只能对历史的现实,报以无奈的遗憾了。

  由此可见,晕轮效应带来的偏见不仅会误事,甚至连诸葛亮这样的大师都会被其所蒙蔽,从而造成误国这样最为严重的情况。

  我们在使用第六感的过程中,就必须要尽力规避晕轮效应的逆转,然后把自己的优点尽可能展示,给他人留下好的印象。这样的效果是你能够让自己在他人的记忆中越来越好,对自己的生活和发展都有好处。

  但是这里笔者必须要严正声明,我没有让你装!是的,千万不要装。假装、欺诈、虚伪等等,是使用第六感的时候的大忌。你要欺骗的人也许在脑筋上不是很灵光,但是在直觉上,并无天赋高低之分。

  何况,你真的需要装么?不,你已经足够好了。我们也许没钱、没权、没势,但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出发点和内心都是美好的。我们不会为了财富去为恶、我们愿意为了好友去两肋插刀,这些都是难能可贵,或者说是最为美好的品质。你应该有信心在情感和人格的领域,不输给任何一个人。

  你就把你自己的内心展示给别人,你的坦诚就是你最好的晕轮。当你的第六感是没有欺骗的真诚的时候,纵然不能赢得别人的好感,但是你绝对不会输掉什么。反之,如果你试图欺骗别人的第六感,你总得为此而耗费心神,乃至最后心力憔悴、痛苦不已,还得担心别人一旦发现会怎么办。

  (第四节)有趣的实验

  心理学家戴恩做过一个这样的实验。他让被试者看一些照片,照片上的人有的很有魅力,有的无魅力,有的中等。然后让被试在与魅力无关的特点方面评定这些人。结果表明,被试对有魅力的人比对无魅力的赋予更多理想的人格特征,如和蔼、沉着,好交际等。

  晕轮效应不但常表现在以貌取人上,而且还常表现在以服装定地位、性格,以初次言谈定人的才能与品德等方面。在对不太熟悉的人进行评价时,这种效应体现得尤其明显。

  无独有偶,美国心理学家凯利以麻省理工学院的两个班级的学生分别做了一个试验。上课之前,实验者向学生宣布,临时请一位研究生来代课。接着告知学生有关这位研究生的一些情况。其中,向一个班学生介绍这位研究生具有热情、勤奋、务实、果断等项品质、向另一班学生介绍的信息除了将“热情”换成了“冷漠”之外,其余各项都相同。而学生们并不知道。两种介绍间的差别是:下课之后,前一班的学生与研究生一见如故,亲密攀谈;另一个班的学生对他却敬而远之,冷淡回避。可见,仅介绍中的一词之别,竟会影响到整体的印象。学生们戴着这种有色镜去观察代课者,而这位研究生就被罩上了不同色彩的晕轮。

  在上世纪70年代,着名社会心理学家理查德·尼斯贝特也论证了“晕轮效应”这个案例。尼斯贝特和威尔逊希望调查听课的学生是如何评判讲师的。学生们被告知这是一项对于评价老师的研究。他们还特别被告知,实验对于不同的评价是否依赖于学生和某一讲师接触的多少感兴趣。这纯粹是一个谎言。

  实际上学生们被分为两组,他们会分别看两段关于同一位讲师的不同视频。而这位讲师正好有很重的比利时口音。其中一组学生看了这位讲师和蔼而友好地回答了一系列的问题。第二组学生看了同一位讲师用冷酷而疏远的语气回答了同样的问题。实验让我们明确,到底哪一种人格更讨人喜欢是十分明显的。在其中一种人格中讲师显得热爱教学和学生,而在另一种人格中他看上去更像是一个完全不喜爱教学的权威人物。

  在每组学生看完视频之后,他们被要求给这位教师的外表、特殊语言习惯,甚至还有他的口音打分。与光环效应相一致,看到讲师“和蔼”形象的学生认为他更有吸引力,他的语言习惯更令人喜爱,甚至他的口音也更加有魅力。这并不奇怪,因为它支持了之前关于光环效应的研究。

  正如歌德所说:“人们见到的,正是他们知道的。”日常生活中,晕轮效应往往是悄悄地却又强有力地影响着我们对人的知觉和评价。有的领导看到一些青年官兵的个别缺点,或对他们的生活习惯、工作之余的衣着打扮看不顺眼,于是就会把他们看得一无是处。而看到某人的字写得好,就认为他思路清晰,办事果断、认真、有条理等。在教学中,一个教师对学生智力的看法很可能受学生本人相貌、举止、家庭背景以及一些无关的事情所影响。这种偏差不仅影响教师对学生的行为,而且最终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晕轮效应的极端化就是推人及物了,从喜爱一个人的某个特征推及到喜爱他整个人,又进而从喜爱他这个人泛化到喜爱一切与他有关的事物。这就是所谓“爱屋及乌”。

  在绩效考核中,晕轮效应意味着一个考核者对被考核者的某一绩效要素的评价较高,就会导致他对该人所有的其他绩效要素也评价较高;反之,如果对被考核者的某一绩效要素的评价较差,则会导致他对该人所有的其他绩效要素也评价较差。

  实质上,晕轮效应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心理弊病,评估者在员工绩效评估过程中,把员工绩效中的某方面甚至与工作绩效无关的某一方面看得过重,用员工的某个特性去推断其其他特性,造成“一好百好,一差百差”,以偏概全的评估偏误。当被考核者是那些对考核者表现特别友好或特别不友好时,晕轮效应是最容易发生的。

  (第五节)合理利用晕轮效应与第六感

  每个人的性格都是不同的,有些人总是从好的一面来解释别人,因为他本人就是一副菩萨心肠,或者说,是性善论的支持者。与之相对的则是持有性恶论观点的人,认为人都是自私的,这些人则总是从恶意来判断他人的行为,即使是好事,他也会认为;这是“别有用心”。此乃天性和后天的经历影响了自身的第六感判断,他的精神状态在遇到需要辨别事物好坏的时候,会自动重复相应的第六感,导致这种猜疑心越来越重,如果不加以控制,很容易发展为严重的心理疾病。

  这种把自己的某些心理特点附加给对方的现象,即“投射倾向”。人际知觉的投射倾向表明,人对他人的知觉包含着自己的东西,人在反映别人的时候常常也在反映着自己、而这种反映又往往是不自觉的。其实这就是开篇的时候笔者提到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和解读,所以同样的事情在不同人看来会有完全不同的光感。如果你对自己的“投射倾向”不加注意,没有清醒地、理智地经常进行自我反思,没有锻炼出真诚直接的、不带有偏见的第六感折射,就很可能制造出晕轮效应,出现各种偏见,从而影响自己的生活和与其他人之间的关系。

  除了防止被投射倾向所误导,还要注意“刻板印象”。刻板印象,、其实就是所谓类化作用,我们的心理会按照预想的类型将人分为不同种类,然后贴上标签,按图索骥。比如,提起教师便想到“文质彬彬”,一说演艺圈,就觉得演员导演之间非得有点儿说不清道不明的潜规则,而且总把商人和“唯利是图”挂起钩来,等等。这些就是我们的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的形成,往往始于对某一类人普遍特征的归类,这是一种简单的认识,虽然有利于对某一群人做概括的了解,但也很容易产生偏差。因为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不同,各如其面、而刻板印象所根据的却并非认识对象本人的事实,有时刻板印象还是由于偏见的合理化而来。因此,刻板印象与晕轮效应可以说是有不解之缘的,是导致失真的一个“误区”。我们要对他人产生确切、深刻的认识,千万别忘了人的丰富多样性,并不断地修正头脑中由于刻板印象所造成的假象。

  不仅如此,刻板印象还可以和上文提到的投射倾向产生互动,产生更大的晕轮效应,这种以自己的主观感受出发的无理由打标签,无疑是造成晕轮效应和其他各种不公平的一大危害。

  再一个就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以貌取人”。这个其实非常有意思,而且生活中比比皆是。最简单的就是国内导演们在拍电影和连续剧时候的角色人物设计,基本上是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来的。就连推理能力不强的邻居大妈都能说出一句“就XXX那贼眉鼠眼的样子,后面几集肯定变成汉奸”。似乎坏人就应该有着坏人的样子,而好人基本上要不是带着一股憨厚劲,要不然就是一脸正气眉头紧锁。这其实就是最为常见的以貌取人了。

  一项心理实验中显示,当人们被要求在一堆他们不认识的照片中分别找出“好人”与“罪犯”时,总会受到外貌晕轮效应的影响,即表现出按外貌分类的倾向。前苏联心理学家鲍达列夫曾向72个人调查,他们是怎样理解人的外貌的。其中9人回答,方方的下巴是意志坚强的标志,宽大的前额是智慧的标志,3人认为粗硬的头发表示倔强的性格,14人认为人胖表示心地善良,2人认为肥厚的嘴唇是憨厚朴实的标志,等等。这个调查结果是有趣的,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尽管这些生理特征是较为固定的或天生的,但不少人仍认为从中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特征。这种“由表及里”的推断,含有很大的偏见成分。为此,只要我们在认识他人的问题上,确立不满足于表象,而注重了解对方心理、行为等深层结构,我们就能有效地摆脱外貌晕轮效应的影响。

  最后一个因为晕轮效应而常常出现的现象是“循环证实”。心理学研究证明,一个人对他人的偏见,常会得到自动的“证实”。其本质内容,其实就是第六感会反复影响我们对于事物的判断力。比如,你对某人存有怀疑之心,认为他不努力工作或者不把你当真朋友,时间一长,自然会为人所察觉。察觉之后,对方必然会产生离心和戒心。而对方这种情绪的流露,又反过来会使你深信自己当初对他的看法是正确的。这就是心理学概念中的角色互动和双向反馈。

  由于一方感情的偏失,导致对方的偏失,反过来又加强了一方偏失的程度。如此循环证实,势必陷入越来越深的偏见中去,走进晕轮效应的迷宫迷而忘返。这就提醒我们,当你看不惯某个人,对某个人怀有成见的时候,应当首先理智地检讨一下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是否受到晕轮效应影响,自觉走出晕轮效应的迷宫。

  笔者早先去银行工作,总觉得负责带我的大堂经理故意找我的茬儿,一会儿嫌我动作慢,一会儿各种勒令我加班,总之搞得我对她很有成见,私底下叫她死胖子。而且这个晕轮效应是越来越大,我对她的印象真的是越来越差。直到后来过节,大家互发短信贺年,然后又聊了聊工作上的一些事,才会觉得其实彼此之间并没有太大的矛盾,也没有什么利益上的冲突,晕轮效应的迷宫也就因此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