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第六感之谜:破译生命中的隐形密码全文阅读 > 第13章 晕轮效应与第六感(1)

第13章 晕轮效应与第六感(1)


  第六感不是静止不动的,它就像磁场一样向四周散发着力量,而且它还有着自己的“性格”、自己的“好恶”,也许你平时的好恶判断,都只是第六感的感应传达。

  (第一节)普希金的女神

  每个男人心目中都会有女神的存在,至少,每一个男人心目中都曾经有过女神。这里所谓的女神,指的是那种让男性爱到非理性、狂热地步的女子,他们会狂热地把一个女子的地位上升到了凌驾于世间其他女子之上的无与伦比之境。其他人,他可以给出高分,可以承认她的魅力和美丽,但是却总能找到或多或少的不足。但是女神,则是会在故事的一开始就把男猪脚秒杀一万遍的神话。在她们的身上,缺点被男猪脚自动解说成了优点。

  这种非理性、狂热的爱恋,其实就是一种加强化的第六感,这种感觉笼罩整个人的身心,颇似另案降临、神魂附体的样子。俄国着名的大文豪普希金就曾经为自己的“女神”爱到赴汤蹈火的地步,最终吃下决斗身亡的苦果。

  这种女神的出现,不是真有如此完美的女性,其往往都是晕轮效应的作用。在心理学中,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

  我们的这位天才诗人普希金,在他的名声如日中天时,无数的女子迷恋他,但没有一位像娜达丽娅那样使他魂不守舍。他爱上了年方十八的娜塔莉娅,在他那颗感性的心中,在被晕轮效应无限扩散的影响中,娜塔莉娅成了不可替代的完美象征。在1828年第一次求婚遭到拒绝之后,1830年普希金再次想娜塔莉娅求婚,最终实现了抱得美人归的梦想。

  其实,这桩婚姻从一开始就孕育着一颗不幸的种子。按照现代人的解释,普希金与妻子之间根本就没有共同语言。对于普希金来说,诗歌是他生活的重要内容,但对于娜达丽娅来说,诗歌如同乏味的公文一样,她根本不感兴趣。每当普希金把写好的诗作朗诵给她听时,她都会不耐烦地说:噢,你的诗歌我已经听够了,请不要再打扰我的耳朵了。

  婚后的普希金,还陷入了经济上的困境。他身边这位美若天仙的妻子可不是盏省油的灯,为了满足她的虚荣心,普希金不得不花费大量的精力、时间和金钱。为了维护婚后体面的生活,普希金不得不靠借贷来度日。他几乎前所有人钱,酒店老板、裁缝、书商甚至他的仆人都成了他的债主,在他结婚的头四年里,他一度欠下了高达6万卢布的债务。

  债务压得普希金抬不起头来,应酬使他丧失了宝贵的写作时间。他感到了精神的压力越来越大,精神陷入了困境。普希金在给好友纳肖金的信中痛苦地写道:“对生活的操心使我没时间感到寂寞,我已经没有单身汉时的自由自在地用来写作的时间了。我的妻子非常时髦,这一切都需要钱。而钱我只能通过写作来获得。而写作需要幽静,单独一人……”

  娜达丽娅虽是没有什么工作的家庭主妇,但除了陪普希金睡觉、生孩子之外,其他职责一概不问。这时的普希金,依然深爱着他的妻子,他依然觉得自己的妻子是可爱的,美好的,虽然不喜欢自己的诗作是一个小小的瑕疵,但是仍然瑕不掩瑜。

  娜塔莉娅对虚荣的爱慕,以及别人对她美丽的赞赏,让她沉浸在美丽的光环下不能自拔。终于,在法国籍宪兵队长丹特斯的疯狂追求下,娜塔莉娅不顾普希金的感受,频频在公众场合与其打情骂俏,还再三私下与其约会。

  1836年11月某日,普希金收到了“绿帽子协会”寄给他的“成员证书”,非常露骨地讽刺他妻子出轨。名誉受到如此侮辱的普希金忍无可忍,他向丹特斯发出了决斗挑战,在决斗中,丹特斯还没走到障碍物就开枪,普希金腹部中弹倒地,普希金射击却只射中了对方的右手,普希金由于失血过多,于1837年2月8日不治身亡,年仅38岁。他的早逝令俄国进步文人曾经这样感叹:“俄国诗歌的太阳沉落了”

  在普希金看来,这么一个漂亮的女人,一定如她完美的脸蛋和窈窕的身材一般,具有着温柔的品格、贤良淑德而且聪慧高贵。虽然事实并非如此,但他已被晕轮效应渲染出的第六感所笼罩,他完全陷入了这种感觉中不能自拔。

  这就是晕轮效应在第六感上面的表现,其效果真是非常可怕。在第六感的作用最强的时候,正是为自己赢得有效光环的时刻,正如娜塔莉娅所放射给普希金的第六感一样,只要能影响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核心品质,则可以很好地控制对方的心理。

  不仅如此,晕轮效应的作用还是双面的。不仅我们可以往好的方面控制晕轮,也可以用第六感为特定的人物制造较差的晕轮。假如你对人诚恳,那么即便你能力较差,别人对你也会非常信任,因为对方只看见你的诚恳,或者是更多地关注于你的诚恳品质,从而推论出可靠、厚道等品质,得到信任。当然,这就像是一把双刃剑,晕轮效应也可以蒙蔽你的眼睛,让你看不清真正的情况,以偏概全。上面普希金的例子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教训。

  晕轮效应的最大弊端就在于以偏概全。其特征具体表现在这样三个方面我们应当了解一下,以便加以相应的克服。

  第一、遮蔽性。

  平常我们所抓住的事物的个别特征并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可我们却仍习惯于以此来判断整个事物,以此来牵强地推出该事物的其他特征。随便拿来某人的某个或好或坏的特征,就断言这整个人是完美无缺或一无是处。这一特征的常见表现就是青年恋爱中的“一见钟情”。青年男女,本来就彼此吸引,初次见面,互相被对方某一方面的特征所吸引,继而就忽视了遮蔽在表面之下的性格、情操、思想等方面的不相配,觉得对象就是“带着光环的天仙”,样样都完美无缺,普希金的爱情悲剧即源于此。

  第二、表面性。

  晕轮效应一般产生于自己对某个人的了解还不深入,也就是还处于感知认识的最初级阶段,因而容易受感觉的表面性、局部性的选择性的影响,从而对于某人的认识仅仅停留于一些外在特征上。就算是有些个性品质与外貌特征之间并无内在联系,可判断人也仍会把他们联系在一起,断言有这种特征就必有另一特征。其实外貌堂堂正正,未必就是正人君子;看上去笑容满面,未必就面和心慈。简单把这些不同品质联系起来,得出的整体印象必然是表面的。

  第三、弥散性。

  在晕轮效应的影响下,我们对一个人的整体态度,还会连带影响到跟这个人的具体特征有关的事物上。成语中的“爱屋及乌”就是晕轮效应弥散的体现。《韩非子》中讲过一个故事:卫灵公非常宠幸弄臣弥子瑕。有弥子瑕盗用卫灵公的车子赶回家去看生病的母亲,虽然按律当处以刖刑(把脚砍掉),但卫灵公却认为他这是孝心重,值得嘉奖;又有一次,弥子瑕与卫灵公同游桃园,他摘了个桃子吃,觉得很甜,就把咬过的桃子献给卫灵公尝,卫灵公又夸他爱君之心。后来,弥子瑕年老色衰,不受宠幸了。卫灵公由不喜爱他的外貌而不喜爱他的其他品质了,甚至以前被他夸奖过的两件事,现在也成了弥子瑕的“欺君之罪”。由此可见,晕轮效应会直接作用于人的第六感,让人做出非常无理的判断。

  (第二节)乔布斯的苹果

  一个人的某种品质,或一个物品的某种特性给人以非常好的印象。在这种印象的影响下,人们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这个物品的其他特性也会给予较好的评价。这种爱屋及乌的强烈知觉的品质或特点,就像月晕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和晕轮效应相反的效应,我们称它为晕轮效应的逆转。即对人的某一品质,或对物品的某一特性有坏的印象,会使人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这一物品的其他特性的评价偏低。

  晕轮效应的形成原因,与我们知觉特征之一——整体性有关,第六感也不例外,它是一种对事物整体性上的感觉把握。我们在知觉客观事物时,并不是对知觉对象的个别属性或部分孤立地进行感知的,而总是倾向于把具有不同属性、不同部分的对象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这是因为知觉对象的各种属性和部分是有机地联系成一个复合刺激物的。譬如,我们闭着眼睛,只闻到苹果的气味,或只摸到苹果的形状,我们头脑中就形成了有关苹果的完整印象,因为经验为我们弥补了苹果的其他特征,如颜色(绿中透红)、滋味(甜的)、触摸感(光滑的),等等。由于知觉整体性作用,我们知觉客观事物就能迅速而明了,“窥一斑而见全豹”,用不着逐一地知觉每个个别属性了。

  当我们对一个人发生知觉时,晕轮效应的体现还在于内隐人格理论的作用。我们知道人的有些品质之间是存在内在关系的,比如:热情的人往往对人亲切友好、富有幽默感、乐于助人、容易相处;而冷漠的人则较为孤独、古板、不愿求人、较难相处。这样,我们只要对某人有了“热情”或“冷漠”的一个核心特征印象,就会自然而然地不足其他有关联的特征。此外,就人的性格解构而言,不同的性格特征在不同的人身上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例如:正直勇敢的人会不畏强暴,处事待人会襟怀坦荡、敢作敢为,外表上端庄大方、恳切自然;自私自利的人则会欺软怕硬,处事上则会虚伪阴险、心口不也,或者阿谀奉承、将横跋扈,其外表方面则尖嘴猴腮,一副刻薄相。于是,人们有着这样的经验基础存于潜意识中,在对人的知觉中,就会直接形成一个完整印象的第六感,从而直接把一个人定性出或好或坏的评价。

  最为有名的晕轮效应就是目前火到爆掉的苹果公司了。虽然被广大果粉戏称为乔帮主的乔布斯故去了,但是史蒂夫乔布斯在之前为苹果打下的基业,或者在笔者看来,将会继续照耀着苹果公司,令苹果能够长时间继续担当“高品质”的代名词。

  相信稍微对苹果公司及乔布斯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当乔布斯第二次接手苹果公司的时候,整个组织其实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虽然他们有着相当不错的产品,但是在公司业务和个人客户的开发上,苹果都没有成功。

  乔布斯回归到自己一手创立的苹果公司,他做了什么呢?如果他是一个普通的创业者,或者说稍微循规蹈矩一些,那么也许会继续打打价格战、苟延残喘一段时间,那样的话如今的苹果帝国就不复存在了。可是乔布斯没有那么做,他偏偏剑走偏锋,不仅没有与其他的竞争对手硬拼实力和低价,反而是打出了“高品质”这个金字招牌。在苹果之前,也许有提供“一年免费换新”的电子产品供应商,但是他们并没有像苹果一样出名。

  不知道读者诸君对于苹果的最初印象是什么,笔者在多年前还是iPad当道的时代,就记住了一个事情——苹果的MP3要是坏了,在全球任意一家专卖店,可以免费换一个新的。

  这其实是对自己的一种充分自信,苹果自信自己产品的返修比率将远远低于其他品牌,免费换新的消耗将远低于自身的盈利。结果是,苹果公司真的做到了。不仅如此,一步领先,步步领先,苹果立即成为了高品质的代名词,而且,在高品质光晕的影响下,晕轮效应开始发挥作用,客户对苹果的第六感相继有了高科技、创新多、用户体验好、时尚酷炫等优质标签,苹果的品牌价值就在此获得完美升级。

  这也是为什么老本行是做电脑产品和音乐播放器的苹果公司一推出iPhone就能赢得大量拥趸的本质原因。因为大家都认定苹果是个有着好品质的“好人”,这个好人无论是作为一个MP3播放器,还是一个手机,甚或是一颗草莓,它也绝对是一个优质的东西。苹果的iPhone步步进攻,把原本的手机巨头诺基亚逼到绝路,尽管诺基亚不断地推陈出新,最后也难以挽回丢失的人气。

  据国外媒体报道,苹果在2012年发布的第一财季财报显示,受净利润同比增长116%的推动,该公司持有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总额已达到976亿美元,这足以让苹果偿付未来两年内即将到期的希腊债务。一个公司的价值可以匹敌一个国家,还是欧洲的一个中型国家,其强大的实力可见一斑。

  诺基亚是为什么衰败的呢?苹果公司又是为什么崛起的呢?是的,就是晕轮效应。诺基亚之前的成功,依赖于它自身产品的好名声——稳定、做工好、防摔、电池耐用等等,但是苹果的高品质牌却直接把诺基亚推到了下滑快速路。

  诺基亚的稳定变成了呆板的同义词,没有创新没有改变,诺基亚自豪的塞班系统在苹果的iOS和Google的后起之秀Android系统的夹击之下苟延残喘,溃不成军。

  Android都有着自己的光环——开源、自由、易用,所以同样能够在苹果的强大实力面前抢到自己的饭碗,甚至是大有反超苹果的趋势。但是诺基亚却事到如今仍然忘记了在客户最喜欢的一些特点方面树立自己的光环。他们到今天为止,依然顶着晕轮效应的逆转。

  这其实就是一种第六感。当提到苹果的产品,我们的脑子里就是创新、品质、时尚,而提到诺基亚的产品,除了稳定之外,尽是呆板、冗余、陈旧等等。而且,想要逆转晕轮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极其困难的。

  下面一节我们将讲一个小有名气的历史人物的故事,以此作为晕轮效应的展开案例。

  (第三节)“天生反骨”的魏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