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历史 > 大唐王爷全文阅读 > 第64章 第 六 十 四 章 防 守 反 击

第64章 第 六 十 四 章 防 守 反 击


颉利率领着残兵败将跑了有七八里地之后,发现唐军并没有追上了,心这才稍稍放下。整理了一下队伍开始返回自己的大营。

没走多远,忽见前面的人马止步不前,颉利一愣心想又会有什么事情,桑昆拍马赶到说:“可汗,前面的小山上好像有伏兵。”

颉利一惊忙催马上前查看,连番受挫的颉利可是不愿意看到自己再有任何损失了。

只见前面不远处三个连续的小土山。那些土山都不高,大约只有百丈的样子,山势也不险峻。拢眼神仔细一看,土山的半山腰处好像有不少人影在晃动。

槽糕,这里果然有埋伏。自己的人马经过一夜的厮杀现在已经非常疲惫了,现在急需休整和补充,不应再战。可是唐军扼守着自己必经之路,强行通过损失必定不小。绕道而行要多走出不少的路程。

颉利左右权衡了半天,最后决定还是先派出小部分人马,试试唐军的虚实再说。于是颉利派了三千精锐向土山攻击前进,自己则在后面观察着

唐军没有任何抵抗,三千人马很快地攻取了位于半山腰的唐军阵地。与其说是攻占,还不如说是骑马跑到了半山腰更为贴切。

颉利没有想到会这样顺利地占领唐军的阵地,由于接二连三地失利让颉利异常小心,又派了二千人马前去支援。不多时第一批人马中的一个百户扛着一个东西飞马疾驰而归。

“启禀可汗,上面没有看见一个汉人,被挖了三条沟,沟中都插满了这个”说这话百户将肩上的东西让在了地上,颉利定睛一看原来是个草人。怕是唐军的疑兵之计,颉利又让人仔细地查看了二遍,确认没有汉人时,才命令继续前进。

再过第二座土山时,前面的人又像颉利报告说山上似有敌军埋伏,颉利又派人上山探查一番,一会有人回来说,山上除了三条沟和无数的草人以外,还是一无所获。

颉利一面催促前进,一面推敲这汉人的意思。始终没有想明白汉人这要是做什么?

当到了第三座土山时,同样的情况再次发生,不过这次从山上回来的人向颉利报告说。这次除了沟和草人外,就是一堆堆大小不等的石头,让就是没有看见一个人。

颉利隐隐地感觉到有些不对,可就是说不出来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不过当颉利疲惫不堪的士卒时,还是决定要快速通过,尽快回到大营为好。

大队突厥人正在有序地经过土山时,突然听见有人喊道山上有人,颉利机灵一下暗叫不好,马上催促人马加快通过速度,同时组织部分人马列阵御敌时,从半山腰上飞下不少瓦罐,上面都带着火。

这些带着火的瓦罐直接飞向了队伍的中心地带,无论是落在士卒身上或是直接落在地上的瓦罐,都摔的粉粉碎。那些碎片到处飞溅着,割伤了不少士卒和马匹。相当于飞溅地碎片所带来的伤害来讲,更恐怖地的是瓦罐当中的油,成片的突厥人瞬间就被点燃了,成了火人和火马。未等突厥人做出反应,大火就顺着油的流动点燃了更多的人和马。

队伍中换乱不堪,根本没有听从指挥,或者说根本就没有人在指挥,人们开始自顾自地向火场外逃窜着,只顾逃命的人们相互拥挤在一起,许多原来没有火的人也被同伴点燃了自己。为了让自己能够尽快地脱离被同伴点燃的危险,竟向自己前面的同伴举起了钢刀。

一时间惨叫声此起彼伏,各种的咒骂声和诅咒声交织在一起。

颉利看着眼前如同人间地狱般的场面,只觉自己头重脚轻坠于马下。桑昆急忙催马上来伸手扶住颉利。

“桑昆,快,迅速组织大伙突围,不要耽搁了,快”说完颉利就昏厥了。

桑昆含着眼泪,将昏厥的颉利绑在马上,带着部众开始绕着火海强行通过。

此时苏定方正在半山腰上,观察着下面的情况,见突厥人开始强行突围时,说道:“传令下去,放过突厥人的前部,从中后部间将其切断”

军令如山到,唐军迅速将正在垫后的突厥人地精锐,合围并切割成数段。

虽然都是突厥人的精锐,但他们早已疲惫不堪,而且此时他们还人心惶惶毫无斗志。战斗很快就演变成为唐军单方面的屠杀。

苏定方身边的一名牙将,开始想苏定方抱怨,不应该放过部分突厥人,应该力求全歼才对。

苏定方笑道:“莫急,不要把突厥人逼入决绝,那样的话,他们会背水一战的,不但会大大增加我军歼敌的困难,还有没有必要的伤亡。十分不值”。

战场被迅速地清理完毕,苏定方带着缴获的兵器,和被杀死的战马返回大营去了,军士们看向死马心说这下又可以有马肉吃了。

当苏定方回到大营时,看见了早就归来的李靖,走上前去施礼后向李靖问道:“大将军,您哪里的情况怎么样?”

站在一旁的郭通兴高采烈地说:“大将军亲自出马也有不成事的道理,突厥人的粮草大营已经被付之一炬了”

“这样突厥人不但是人要挨饿,马也跑不了”说完苏定方和郭通相视而笑。

返回头再说颉利等人,回到大营后,就收到了粮草大营被袭击的消息。苏醒的颉利显然已经麻木了,简单地问了问军中余粮的情况后,便命令桑昆负责撤军事宜,同时告诉桑昆等调回布和后,让布和暂时替自己主持大局。说罢颉利再次昏厥了。

在突厥人准备撤军的时候,大唐的营寨中可是热闹极了,无论是将领还是普通的军士,人人都喜气洋洋地,简直要比过年还高兴。

在总结了各个战场的情况后,统计出一个惊人的数字。经过这二天的战斗,共歼灭和俘获了突厥人三万有余,自身损失还不到千人。对于这个结果不但是众将领,就是李靖本人也是非常意外。

对于此次出征的结果,李靖还是有些自分自信的,不过他可从来也不敢设想会如此轻松。印象中勇猛彪悍的突厥勇士现在就像浮尘似得不堪一击。

在将个人的功劳记录在案后,李靖将事前已经草拟好一份报捷的奏折,交与太子李承乾和李宽过目。

李承乾接过奏折看了一半时,不好意思地说:“大将军这样不好吧,孤明明是什么也没有做,可是这份奏折却把孤说的,也好了,是不是有些言过其词呢?父皇会相信吗?”

李宽笑道:“殿下放心,奏折上写的这些事情可都是殿下您的杰作,一点也没有夸大和不实之处”。

“来呀,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李靖直接拍板定案了。接着又说道:“传了三军,今晚有庆功宴,全军加肉,本将特许可以饮酒,但绝不能喝醉”

李承乾一听今天终于可以喝酒了十分高兴,忽然他好像想到了什么问题,有些迟疑地问李靖:“大将军,以孤看全军加肉可以,酒还是免了吧,万一突厥人又来劫营怎么办?”

李靖看了看终于知道小心谨慎的李承乾,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太子殿下,请放心好了,现在突厥人元气大伤,已无力再来劫营了,再说臣刚才已经说了,可以饮酒,但不能喝多以免误事,还有已经派出了斥候,一有风吹草动,很快就能知道”。李承乾听后再无异议。

晚上,中军大帐前灯火通明,庆功宴准时开始了。在李宽的授意和陪同下,李承乾挨桌给各位武将敬酒,众人皆感受宠若惊,纷纷起身谢过后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正在李承乾敬酒时,斥候来报说是突厥人已经开始撤军了,众将一听突厥人已经跑了,纷纷上前请命要前去追杀他们。

李靖说道:“诸位将军,稍安勿躁,听本将军一言,虽然我军这几日非常顺利,并且没有什么损失,但诸位将军也要注意到,将士现在也是十分疲劳,不宜再战。还有突厥人还是十分狡猾地,打架不可过于轻视他们”。

众将听李靖这么说,也能悻悻地回归了自己的座位。这个小插曲很快就在新的一轮喝酒中被众武将遗忘掉了。

李承乾望着李宽突然问道:“二弟呀,孤到现在还是不明白,你当时怎么那样肯定,那一队的弓弩手就可以让突厥人自相残杀呢?”

对于李承乾提出的问题,李宽说:“太子殿下,其实很简单,不难猜到”说这话李宽从怀中掏出了一沓宣纸交给李承乾。接着说道:“臣在来的路上,已经向不少将官询问过突厥人作战时的习惯,和用兵特点,因此臣才能有的放矢,给突厥已经被我们包围了的假象,在那种慌乱的情况下只要稍加引导就能让他们产生背后遭袭的错觉,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臣听说颉利作战有勇无谋。很少注意到策略的应用,听见前面交战之声,必定催促部下尽快投入战斗,以便将我军更早的打垮。”

“可是孤听说,突厥人也是人才济济的,难道就没有其他人能看的出来?”

“太子殿下,臣将收集到的有关颉利信息稍加整理,就发现颉利其人非常刚愎自用,无论对错从不听其他人的建议,因此即便是有人看出问题,也是无济于事的”

李承乾用有些崇拜的看着李宽,心想只要李宽肯在为自己效命,自己太子的地位就多了一层保障。

“太子殿下,臣现在倒是有些担心了”。怕是下面战事的难度会变得非常大

李承乾不解看着李宽说:“二弟,战事如此顺利,你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正因为太过顺利,臣才怕是下面战事的难度会变得非常大”。说完李宽低头不语,心中有些话不知道是不是应该在此时说出来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