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道德经:天下人的智慧宝典全文阅读 > 第15章

第15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

  听之不闻名曰希;

  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1](jié),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皦[2](jiǎo),其下不昧[3],

  绳绳[4]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5],以御今之有[6],能知古始[7],是谓道纪[8]。

  【白话】

  看它却看不见,称它为“夷”;

  听它却听不到,称它为“希”;

  摸它却摸不到,称它为“微”。

  这三者,不能穷究问底,所以它们是混为一体的。

  它的上面不明亮,下面也不晦暗,

  缥缥缈缈无法描绘,又只能归结为没有物体。

  这叫作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物体形象的形象,这叫作“惚恍”。

  迎上它,却看不见它的开头,追随它,却看不见它的末尾。

  遵循古已有之的“道”,来驾驭当前存在的一切事物,能够认识远古的开始,这称作“道”的法则。

  【题解】

  本章是老子对于“道”的精辟论述。在老子看来,“道”是无形、无声、无色,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虚无缥缈,或隐或现,不可命名,不可感知,但它又是超越时空而存在的,现实世界的一切具体事物一直遵循着“道”的法则。通过把握“道”的法则、认识“道”的运动规律,就能知古明今。

  【慧海拾贝】

  洞察商机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意思是说,“道”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虚无缥缈,不可感知的。但修“道”之人可以悟“道”,并按照“道”的规律行事,从而能够得“道”。

  “商机”同“道”一样,也是无形、无声、无色,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但对于有智慧的人来说,可以通过敏锐的洞察力来把握。

  1973年,英国利物浦市一个名叫科莱特的青年考入了美国哈佛大学,经常和他坐在一起听课的是一位18岁的美国小伙子。大学二年级那年,这位小伙子与科莱特商议,一起退学,去开发32Bit财务软件,因为新编教科书中,已解决了进位制路径转换问题。科莱特非常惊讶,因为他来这儿是求学的,不是来弄着玩的。再说对Bit系统才学了点皮毛,要开发32Bit财务软件,不学完大学的全部课程是不可能的,于是他委婉地拒绝了那位小伙子的邀请。

  10年后,科莱特成为哈佛大学计算机系Bit方面的博士研究生,而那位退学的小伙子却已经进入了美国《福布斯》杂志亿万富翁排行榜。1992年,科莱特继续攻读,拿到博士学位,而那位美国小伙子的个人资产,在这一年则仅次于华尔街大亨巴菲特,达到65亿美元,成为美国排名第二的富豪。1995年,科莱特认为自己已具备了足够的学识,可以研究和开发32Bit财务软件了,而那位小伙子则已绕过Bit系统,开发出Eip财务软件,它比Bit快1500倍,并且迅速占领了全球市场。这一年他也成了世界首富。一个代表着成功和财富的名字——比尔·盖茨也随之传遍全球的每一个角落。

  当自己的同学还在按部就班学习的时候,比尔·盖茨已经洞察到计算机给自己带来的商机,于是他毫不迟疑地抓住这个商机,从而成就了自己。

  商机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捕捉到的,只有那些对事物善于思考、勇于实践的人才能有幸得到。

  沙漠对于很多人来说,留下的是不毛之地的印象,是贫瘠、荒芜的代名词。可是对以色列的一些商人来说,他们通过沙漠看到了赚钱的商机,那就是在沙漠里养鱼虾。

  在以色列的内盖夫沙漠,就有一个世界驰名的鱼虾水产品出口基地。

  最早想到在沙漠里养鱼虾的是一个叫沃莱夫的人。有一次他到内盖夫沙漠游玩,不慎迷了路。他在沙漠里苦苦挣扎了3天,终于找到一个冰川融化积蓄而成的湖泊。他尝了尝,水又苦又涩,根本不能喝。但就是这又苦又涩的湖水却给沃莱夫带来了商机。

  这趟惊心动魄的死亡之旅,让他产生了灵感。他想,沙漠深处竟然隐藏着这样一片水域,如果能发现更多的沙漠湖泊,然后用来养鱼虾,那不是一笔因祸得福的巨大财富吗!

  于是他查找在沙漠里养鱼虾的相关资料,发现迄今为止,还没有谁在沙漠里进行过养殖。于是他找专家咨询,希伯来大学水产学院的教授告诉他,在沙漠湖泊里进行养殖还没有先例。

  沃莱夫并没死心,他专程到那个湖泊实地考察,经过化验,那里的水含盐量很高,苦涩不堪。但他毫不气馁,他想,苦涩的大海是鱼的家乡,那么这同样苦涩的沙漠湖泊也应该适合鱼类生存呀!

  沃莱夫决定进行尝试。他带着鱼苗出发了,他将那些鱼苗放养在一个小的湖泊里,等到年底,看看情况如何。到了年底,他来到放养鱼苗的这个湖泊,发现湖泊里的鱼比他在自己的鱼塘里同时放养的鱼长得还大还肥。沃莱夫非常兴奋。当他把自己生产的鱼打捞上来运到市场上去卖时,由于这些鱼是出自远离尘嚣的沙漠,没有污染,是正宗的绿色产品,很快就被一抢而空。

  这真的太让人兴奋了,沃莱夫于是将他的水产品注册成沙漠商标,很快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品牌。尽管他的鱼虾在价格上比同类鱼虾高出20%,却非常走俏。受他的影响,以色列人在沙漠里养鱼虾,蔚然成风。

  从比尔·盖茨和沃莱夫的成功可以看出,成功的人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在别人还不以为然时看到商机,并大胆地去实践,从而成就了自己。如果我们也能培养出这种敏锐的洞察力,并付诸行动,成功离我们也就不远了。

  注释

  [1].此三者不可致诘:三者,指“夷”“希”“微”,用以表述“道”。致诘:穷究,说清楚。

  [2].皦:明亮,清晰。

  [3].昧:阴暗。

  [4].绳绳:渺茫、缥缈、不清楚。

  [5].执古之道:执,依据、遵循。古之道,自古就存在的“道”。

  [6].以御今之有:御,驾驭。今之有,当前存在的事物。

  [7].古始:远古的开始。

  [8].道纪:道的法则。纪,纲纪、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