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穿越 > 大明小吏全文阅读 > 第119章 咫尺天涯(下)

第119章 咫尺天涯(下)


久别不见,心中便会有所牵挂。

对萧辰宇来说,除了惦记亦师亦友的老爷子,亦下属亦兄弟的许大啸和齐风,心里面还有一片很重要的地方留给了秦雪韵,或者说留给了自己的大幸福。

但是很可惜,如同在小岛上的日子,只要人多的地方他就会成为注目的焦点,在这间有八九个人的厅堂里,他自然也就不能在众目睽睽之下把目光向美人的身上转一转,撇一撇或者瞄一瞄。

坐在椅子上,老实的握着茶杯,感受着美人手指尚残留在茶杯上的温度,静静的听完老爷子的善意提醒,他回道,“胖子都低调了,忠勇队自然没有高调的理由。放低姿态可以,可如果那位大人不是什么好鸟,做的尽是龌蹉事,怕是早晚也要撕破脸皮。”

老人皱眉,“他不过是用不相迎证明了一下自己的强势而已,大人如果因此给他扣上不是好鸟、龌蹉的帽子,是不是有些重?”

“有一件事……”萧辰宇喝了一口茶,活动了一下屁股,“酒馆里的两个醉汉提了一个开头却没敢继续……兴化府的前三任知府都死在了倭人手里,而这位李大人一直平安无事。”

“表面上,是这位大人福大命大造化大,但从结果上看,如果排除那三位知府都运气太背的原因,有没有可能……”萧辰宇的口气放缓,“是这位强势的李大人下了黑手?”

这是一种猜测,而且是极为大胆的猜测。

这猜测成真需要两个立足点;第一,那位李姓大人跟倭人的交集很深;第二,那三位知府很严重的妨碍了他的利益,或者是升迁的路。

萧辰宇觉得由他的强势来推断,这两个立足点都很有可能。如果再加上老爷子在纷飞大雪中说过的,倭人之所以猖獗是因为与当地豪强狼狈为奸的观点,这个猜测就有了三个立足点。

或许是考虑到了这些,老人没对萧辰宇的话表示异议,只是提出了一丝不确定,“借刀杀人?这么评价那位大人是不是早了点?”

“是早。”萧辰宇点点头,“这么早的便考虑到最坏的结果,不是因为担心胖子的生死。忠勇队是要抗倭的,如果猜出成真,那位强势的李大人便是咱们最大的后腿。有这样一个对手,会很麻烦。”

萧辰宇说的时候虽然在笑,但笑得并不轻松。老爷子似在估量这个可能性的后果,没回话。

厅堂里坐着的除了两人,还有三兄弟。四位美女是站在一侧的。

齐风和许大啸明显的没有跟上一老一少都快成精的头脑和思维,正在皱着眉思索两人话里蕴含的道理及世故。

而陈尘自从说了一句‘早晨到现在已吃了五顿’之后,便显得有些心事重重,小眼睛不时在萧辰宇和秦老爷子的脸上扫来扫去,似乎是想插话,但又不敢打断两人之间的严肃话题。

此时,见场中沉默,连忙趁机把心中的大疑问抛了出来,“老爷子,你们怎么来了这间院子?其他人,那一千八百多个兄弟呢?”

萧辰宇亦望向老人,从无名小岛上撤离的时候,因为对兴化府的陌生,他并没有与老人商定队伍到了以后将藏于哪座山哪座岛,只是让老人酌情处理,处理好了,派人与自己联络即可。

不等老人回话,许大啸又跳了出来,眉头一舒,乐呵呵的说了一个字,“猜?”

陈尘还以一个字,“山?”

许大啸摇头。

陈尘再还以一个字,“岛?”

许大啸再摇头。

想不明白除了这两个地方,那么多人还可能藏在哪里,陈尘也摇了摇头。

许大啸似乎觉得能把这位最机灵的兄弟难住很开心,脸上差点乐出了花,之后才慢吞吞的又吐出了一个字,“城。”

城?没等萧辰宇和陈尘好好的品味一下这个字,老人开口,“大人,老夫想来想去,觉得山和岛都不适合咱们这支外来的队伍藏身。这里不是乘风县,山下也没有小林村,如果藏在山里,进进出出和下山采买的时候极容易露了行踪。至于藏在海上,就近的岛屿大多被倭寇占了,太远了队伍又起不到奇兵的效果,所以,老夫让军士们全都上了岸……”

“等等,”陈尘有些不礼貌的打断了老人的话,“这么多人上岸怎么藏?”

萧辰宇用求证式的语气紧跟着说道,“化整为零?”

“对,化整为零。”老人笑着点头,“老夫让他们各自找营生,漆器坊,玉器铺,酒店打杂、客栈伙计,做什么都可以。实在找不到,咱们出点银子,让他们做点小买卖。还好,说过这样的日子只是暂时的,他们没什么怨言。”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人进了城。城内约有一千人,余下的八百以同样的方式去了周围的集镇。城东八里一个叫李家集的地方我们的人最多,约有一百五十。”

“银子和盾牌、长枪等装备都放在了那里。不引人注意的方式是让刘姑娘手下的那些汉子在那里开了一间铁匠作坊。至于船,藏在了一个离岸挺远的小岛上,有五十人看守。”

长长的一段话,老人说的仔细且认真,方方面面都说到了,萧辰宇听的也是仔细且认真,方方面面都没发现问题,于是,感激再次泛起。

他知道,用语言来表示感谢是件挺苍白也挺无趣的事,但还是坚持说了一句,“您老辛苦。”

一旁的陈尘也终于弄明白了一千多名同伴的去处,惊讶的长大了嘴,“这就是书上说的大隐隐于城?”

“是隐于市呀。”许大啸突然之间来了文化。

“就算是隐于市吧……”老人笑着,还是看着萧辰宇,“老夫当初不过是想把大人的这支奇兵、暗兵藏起来,现在看来,可能又多了一个用处……如果跟那位大人对抗,在这陌生的兴化府里,咱们也有了一千多双眼睛?”

萧辰宇无言以对。

这何止是一千多双眼睛,更是一份主动。如此安排,面对兴化府里的任何人,胜虽不敢说,但谁想击败自己怕是不那么容易了。

正当感激再浓了一分的时候,突然又听到了老人这样的一段话,“既然要做奇兵、暗兵,老夫和韵儿尽可能的不出这个院子,大人也最好尽可能的不要过来了,有事让陈尘或其他人过来联系一下即可。”

萧辰宇明白,老人的前半句顾忌的是祖孙俩人类似于在济南府的原因,后半句顾忌的是兴化府里的某些人,例如那位李大人,会对自己留心。

这话不错,这么决定也很正确。

但是有一个问题……

此院距府衙不过一千多米,自己不来,美人不出,这一千多米的距离是不是应了四个字……咫尺天涯?

一瞬间,他觉得自己的心像屋外已经放晴的天,挺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