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军事 > 大明痞儒全文阅读 > 第66章 、万先生出山震杭州

第66章 、万先生出山震杭州


六十六、万先生出山震杭州r

以后的事情的确方便多了,万卜儿只要进得酒楼饭店,专找那文人聚集之处,关键时亮出名片,几乎无不灵验,几乎都有人抢着让座请客,说来巧了,万卜儿预备好的说辞:俺是万卓的儿子!却也一次也没用上。r

杭州最有名的是鸿宾酒楼。这天,一帮文人正在楼上们摇头晃脑,吃酒杂谈。万卜儿大摇大摆走进来,一屁股坐在席上。r

还是有一中年儒者动问:“阁下是?”r

万卜儿现在已经历练的纯熟多了:慢腾腾拿出手本(名片),儒者接过一看,神色大惊:“阁下是……是大名鼎鼎的万卓先生?”r

还没等万卜儿点头,满座文人纷纷起立:“久闻万卓先生大名,未曾一睹风采,今日相见三生有幸!”“万先生盛名远播,另人仰慕已久!”“原以为先生老师宿学,不想还是青年!”“先生诗、书、画当今大家,能与万先生同坐饮酒,讲说出去也风光无限!”“先生休嫌冒昧,我敬先生一杯!”“…………”r

万卜儿则举杯含笑,对众人频频点头,如同检阅一般。r

一个文人却听说过万卓的习惯:“万先生平日深居简出,今日屈尊降纡定有所为。在下请教先生,先生可否明示?”r

“这……”万卜儿既不明白别人问什么,也不知如何回答,只好满嘴跑火车:“胡吃哉,胡吃哉,呜呼?胡吃胡扯叶,货糨糊……”r

众人面面相觑,不明白高人在讲什么。r

一老儒只得询问:“先生的意思?”r

万卜儿急了,忽然骂出一句:“球他姑姑!我待会儿就撤!”r

文人们恍然大悟:“求贾待沽,我待沽也者。先生的意思想学孔夫子‘沽之哉’,莫非有意出山?”r

只见万先生点点头:“对、对,胡吃哉,胡吃……再!来,干!”r

众文人一齐举杯:“祝贺先生有意出山,实乃儒行之荣幸。干!”r

一个文人恭敬的递上手本:“贱姓曹,排行第三,人称曹三公子,当朝护国公即是不远本家祖父。”指指身旁另一中年儒者:“此位冯先生尊字琢庵,乃此科秀才新贵。今日是诸儒生为冯先生进学设酒祝贺,难得万先生前来捧场,更是喜上加喜!”r

万卜儿不知如何作答,灵机一动,回头对另一文人发问:“这位仁兄是……”――这仁兄一词却是常在赌馆听到过,万卜儿明白“仁兄”的意思:有钱即“人凶”!r

该文人受宠若惊:“学生姓匡,匡超人。先生一定听到过在下的名讳?”r

万卜儿也学着文人们晃着脑袋:“久仰,久仰!”r

匡超人大喜!对同桌吃酒的人们高呼:“听到没有,连万卓先生都知道我!先生一定知道我是浙江选家,大江南北都传阅本人选的文章……”r

万卜儿这下答不上了,只得煞有介事地边吃边点头。r

自古文人相轻,酒桌上更是如此,有人立即反唇相讥:“浙江的选家有好几位,论名气还数马纯马先生。”r

匡超人冷笑了:“马纯兄理法有余,才气不足,所以文章不甚通行,有时书商还要赔本。惟有在下的选本,一天曾卖一百册!那天老板对我讲,小弟的书风行天下:山东、山西、江西、河南、福建、直隶……人人争买,只愁不得!许多读书人案上都供着兄弟的牌位,上写:先儒匡子之神位……”r

立即又有人反驳了:“匡先生此言差矣,所谓‘先儒’者,乃已经去世之儒,今匡兄健在,如何得此称呼?”r

匡超人一时语塞,却安详摇头:“不然,所谓‘先儒’者乃先生之称谓也!”r

文人们见这家伙如此痞赖,不屑与他争辩了,内中还是有一人故意相激:“听说马先生选本被朝廷看中,目下正在北京撰稿呢。”r

匡超人大笑:“北京算什么?小弟的选本在英吉利、法兰西等处,外国人都抢着买!”r

中年儒者懵了:“英吉利国也考八股?”r

匡超人断言:“当然,孤陋寡闻了不是?”r

文人们胡吹海侃,万卜儿还是煞有介事地边吃边点头。r

名士在座,安得错过?那新进秀才冯琢庵捧酒站起来对万先生敬酒:“久闻先生字画乃当代极品,今日有幸结识先生,在下冒昧想求先生墨宝惠赐,不知先生可肯屈尊?”r

万卜儿哪能听懂他要干什么?反正是有事儿相求;只好含含糊糊:“这……这个么……”r

冯琢庵态度诚恳:“先生随意写几个字,在下就感激不尽!”r

才明白,人家是要万卓的字!这下万卜儿来了精神:“万卓的字好随意写得么?”r

文人们纷纷插话:“万先生品高气傲,不轻易动笔,大伙儿都知道。”;“难得与万先生相遇,先生一字一画相赐,也让大伙儿开开眼界!”;“先生一字千金,润笔费总不会少了先生的!”r

冯琢庵得见高人,如何肯轻易放过?几乎就要下跪:“在下明白先生书画价值。若以巨款购买,似乎有辱先生身份,先生若能不吝赐教,在下来日点一台好戏文恭请先生及列位同仁。如何?”r

众人拍手,纷纷附和。r

万卜儿只得装模做样沉吟:“点戏?”r

冯琢庵长揖到地:“那我就送些银子为先生润笔,只请先生不要见怪!”r

万卜儿摇头也点头:“让我考虑考虑,改日吧”r

冯琢庵一听有门,还怕什么改日?立时定音:“改日也好。”袖里取出两锭大银:“区区五十两定金我一定要先付于先生,先生不要拒绝!”r

万卜儿却没想忽然有人送上银子,不由一怔:“你这是?”r

冯琢庵心情激动:“我知道先生的字远非此价,先生劳动过后,在下另有呈仪奉上。”看万卜儿摇头摆手又点头,却不知先生意思了“先生不收,莫非嫌少?”r

万卜儿吓了一跳,别装过了,人家一旦收回,倒也不好再让他掏出来,便好似无奈地叹了口气,“好,就收下这一回,以后不许!”r

众儒生看‘万卓’肯收下‘定金’,谁不凑热闹?纷纷‘定货’:“万先生要一视同仁不是?我也求先生一幅字!”“先生,这也是定银五十两,您先收下!”“先生,我身上只带了三十两,您写好字我百倍补足!”“先生,还有我的……”r

万卜儿心说:“给钱不收是傻帽,以后你们找死鬼万卓要账吧!”,‘定金’明晃晃摆在面前,万卜儿一概笑纳。r

众人皆大欢喜,纷纷奔走相告:万卓出山,轰动杭州!r

万卜儿这次发了大财!却也毫不吝啬,当晚便进了杭州一家最大的赌馆,当然,那身行头是不好穿戴到这种地方的。r

这下万卜儿终于圆了儿时梦想:站在赌案旁,出手就是两个元宝,惊得众人睁大眼睛!赌场老板满脸赔笑,万卜儿感觉好极了!r

随着桌上骰子不断滚动,万卜儿面前一会儿一堆筹码,一会儿又仅剩几枚,几涨几消,散去复来,好不快活。r

等到天亮,才想起清点战果,却发现:空空如也!r

没关系,男子汉大丈夫,千金散尽还什么来着?白天街头酒店,再收定金就是了。r

不过,熬了一夜,总得休息一会,睡眠不足损害健康啊!万卜儿还是回到山中茅屋,谁知,开了锁,推开柴门,还有好事等着:门里地上一个大大的信封,封面上‘方先生’三个字已经马马乎乎认得。拾起信封,里面竟夹带着一张银票!数目万卜儿极熟悉:一百两!r

万卜儿不由感叹:“嘿,万先生终于该走运了,银子自己往家跑!”r

抽出信封,琢磨了一阵里面写了字的纸,看了半天,也不知上面写了什么。心想:“管他呢,给钱就收!”将信纸团了团扔到了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