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武侠 > 捕快之殇全文阅读 > 第34章 王好贤 上

第34章 王好贤 上


第八章王好贤上

王好贤约战刘澄宇,既是报仇也是立威。比武时间还有两天,可是常宁需要事先准备。

他找到了杜浩然信中所说的藏尸点,尸体被埋的很深,花了他一个上午,里面已经臭气汹天。不过这也让他基本相信了杜浩然的判断。

运银队被杀,那么银子在哪里呢?杜浩然也有自己的判断。很显然跟已经死了的千户所千户有关。

常宁也确信这一点,银子肯定已经不再大陆,因为在整个六扇门与锦衣卫的暗中搜查之下不可能一点线索也没有。

甚至那个千户根本不知道自己帮助别人运出海的货物居然就是劫银案中的百万巨银。他应该只是收钱办事。

所以现在常宁的任务就是找到那匹该死的银子。而所有的线索已经全部断掉了。

大海上广阔无比,谁知道银两被运送到哪里?哪座岛上?

目前唯一的线索就是王好贤。

王好贤正在喝酒,喝的是花酒。太湖花酒当然要在太湖花船上。太湖上是没有花船的。可是这还难不倒太湖水寨。

太湖水寨大寨主龙静云亲自花钱雇了一艘大船,又请出一位小家碧玉作陪。不是花魁。王好贤不喜欢名妓,他只喜欢良家少女。这位小家碧玉钟悦姑娘是苏州富商钟大胖子的庶女。龙静云花了五百两只为了陪王好贤三天。王好贤不是色中饿鬼,甚至根本不曾动过钟悦一根毫毛。

钟悦的歌舞是苏州一绝,她的母亲曾是苏州名妓,以歌舞闻名,她的女儿也不差。

王好贤一边喝着酒一边眯着醉眼欣赏钟悦的歌舞。

忽然船外传来一声尖啸,一个声音传了进来:“青州刘澄宇赴约前来,南方侯何在?”

王好贤不动声色,驾船的船工取出烟花,对着天空放出三支。

三只烟花腾空而起,发出三声清脆的响声。

刘澄宇乘坐着小舟很快就来到花船上。他看了看里面的布置不由叹息:“传闻南方侯好奢华,今日一见果然非同凡响。

花船上不过铺满了波斯地毯,挂着的是苏东坡的手书赤壁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刘澄宇一愣。他虽然是一介武夫,可也是出生在书香世家,对于清明上河图自然不陌生,这时候这幅图不是应该在内宫的么?

王好贤端起酒樽:“刘大侠请满饮此杯!”说着酒樽离手飞向刘澄宇。

刘澄宇微微一笑,右手中内劲暗敛,同时甚至一转,借这一旋转化去了强劲的内力。虽看似轻松,他心中却暗自警惕。所谓盛名之下无虚士,特别是武林当中。王好贤随意一击就已经需要全神贯注下才能化解,若是比武动手又能接下他几招?

刘澄宇一口饮下,旋即轻轻一弹,杯子以更快的速度射向王好贤。

王好贤惊讶地伸出食指轻轻点在杯底,杯子在他食指上打了一个转慢慢停下来:“传言不实,素闻青州大侠出自武当派,一身太极内功已经炉火纯青,却不料竟然刚猛无匹!看来已经到了刚柔并济的境界!”

刘澄宇撩开衣角跪坐在榻上:“过奖!只是依旧比不上南方侯的出神入化!世人都不知南方侯武功来历,今日一见,刘某居然也看不穿,实在是忏愧!”

钟悦为两人斟满了酒,静坐一旁。

王好贤端起酒杯暗自出神:“世人多荒谬,总是将简简单单的事情想得很纷杂,又岂能明白我辈的追求与寂寥呢?”

刘澄宇哑然。细细一想,却又暗自一凛。虽然看不穿王好贤的内功来历,却大约有些武当太极与少林易筋经的影子。只是这人内功早就出神入化,随手一击也能发挥出超过百分之一百的威势,才让人不可捉摸。

王好贤满饮一杯道:“刘大侠从青州赶来想必也倦了,不如多喝几杯,好好享受苏州美人的绝技?”

刘澄宇摇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侯爷等这一天,想必也等得太久。”

王好贤挥退了倒满酒的钟悦:“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道理,王某还是懂的。王某此次重出江湖,为的不是世仇。刘兄又何必试探?当年你为朝廷出力,得到多少赏银?又加官几品?”

刘澄宇目瞪口呆,怎么也想不到王好贤根本不是要报仇而是劝降!!

他摇摇头:“当年赏银不过一千两,三个人分。每个人只不过各升了一级。只是我们也只是江湖人,心在江湖,志不在朝堂。侯爷还是无需再劝,所谓人各有志。”

王好贤长叹:“我本将心待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刘澄宇苦笑:“你们是没有胜算的,别说朝廷大军,只要六扇门或者锦衣卫认真进剿,白莲教又能存在多久?”

王好贤沉吟道:“不然,朝廷三次大战,已经打空了家底。更何况为此有意重开海禁?”

刘澄宇一惊:“重开海禁?”

王好贤冷眼一瞧:“你也知道问题所在?”

刘澄宇震惊地点头。海禁之初固然是为了防备倭寇,可是后来走私泛滥。同时给整个江南带来难以想象的利润。因为走私是无需缴税,更不用受各种官吏的刁难。各个州府的知府官吏接收了一批孝敬后对本地的走私事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以说整个江南官场民间都是走私活动的受益者,更有无数江南大员任职京师。牵一发而动全身。江南人士没有一个希望重开海禁。

同样北疆军队对于女真一族也是同样如此处理。这就是所谓的养寇自重。北疆附近山东等地的官吏做的比江南更过火。女真一族生生世世都生活在山林之间,直到李成梁死去,努尔哈赤摆脱关宁军团的控制后为止,可以说整个女真族除了努尔哈赤外从来就没有来到过关内,可是结果呢,女真一族的军队居然越过边关,一路不停,既没有迷路,更没有辎重的拖累长驱直入在大同附近劫掠而去。大同附近的百姓家家户户与女真一族都是死仇!女真族哪里来的地图?他们哪里来的向导?女真族不产铁,他们哪里来的铁器?女真族不种地,他们哪里来的粮食?

养寇自重!

而江南各地同样是海禁的拥护者。万历皇帝想要重开海禁为时已久,只是当初的张居正深知其中利弊,一直不敢有所动作。这些年因为三次边境战争已经打空了国库,万历皇帝才起了心思。

王好贤轻松地道:“王某只要在其中稍稍点拨,相信朝堂****必然不久矣!”

刘澄宇苦涩地问:“你为什么告诉我这些?”

王好贤盯着刘澄宇的眼睛:“你十五岁中举,之后四十年一事无成。难道就不想做一番事业吗?从你布置抓捕我父亲的情况来看,阁下兵法韬略不同凡响,武功更是当世少有。若是这般沉沦下去,阁下就甘心么?”

刘澄宇伸手端起酒杯一饮而尽:“这次虽然是机会,但朝堂诸公是不会同意重开海禁的。你说的这些都只能是臆想。”

王好贤大笑:“事在人为!时势造英雄,英雄也要造时势。否则无志空活百年,岂能对得起一生所学!”

刘澄宇端着的酒杯咚的掉在桌上。他现在终于肯定眼前这位南方侯不是疯了就是真正的胸怀大志之人。不过疯了的可能性更大。

王好贤扶正了酒杯道:“先说江湖:另三位都已经年近七十,最年轻的东方******智已经六十五,他们还能活几年?所谓八大盗除了水里乾坤郑少游稍有见识外,其余庸碌之辈不足为虑。江湖上还有何人可与我相抗衡的?朝廷上,叶向高年迈,诸党纷争。一旦万历皇帝死去,哪位皇子能够平息这种纷争?君不见靖康之耻犹在史册!北疆李成梁听说病入膏肓,他的几个儿子虽然能力尚佳,可惜守成之犬耳。戚继光俞大猷已死,整个天下又有谁可以阻止得了你我的兵锋?”

刘澄宇苦笑着喝下王好贤倒下的这杯苦酒。这人果真疯了,不说大明朝第一猛将刘挺尚在,更有百万大军云集北疆,惹急了朝廷。关宁铁骑南下,不要太多,只需五千骑兵,只是两条腿的白莲教众从未与骑兵对敌过,不败才没有天理。

王好贤也是深知这一点才没有提及关宁铁骑。又或者他跟女真族有所勾结,有把握关宁铁骑不会南下?

王好贤目光炯炯,一副胸有成足的模样。

刘澄宇低头思筹,忽然他抬起头:“你联络了北面的女真,南面是倭寇!”

王好贤鼓掌大笑:“刘兄果然不同凡响!”

刘澄宇一愣:“你真的联络了女真和倭寇?无论山东还是江南,所有人都不会答应的!”

女真南下,倭寇扣边。这两类人可都不算人。对大明朝造成的伤害真正的罄竹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