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做自己的心理调节高手全文阅读 > 第7章 情绪篇:转过身来看阳面(3)

第7章 情绪篇:转过身来看阳面(3)


  需注意的是,焦虑症的焦虑与一般性的焦虑是不同的,一般的焦虑有明确的原因,而且随着焦虑情景的离开,焦虑体验也随之消失。比如得知要考试,每个人都会害怕和担心,但这种焦虑随着考试的结束也就消失了。但焦虑症的焦虑体验是泛化的、持久的,也就是没有确定的焦虑对象,常常是一种漂浮焦虑或者不明原因的焦虑。当事人整天都感到担心、害怕,但追究起来,自己也想不通整天担心的是什么。

  而且,一般性的焦虑程度和持续时间与焦虑情景或者事件的性质和强度是相符合的,如小测验的焦虑程度较轻,时间短,而期末考试则焦虑程度较重,时间较长,但能被人理解和接受。而焦虑症的焦虑程度与诱发焦虑的事件极不相称,当事人可以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非常焦虑,比如手指被划破一个很浅的小口子,当事人马上想到破伤风,想到死亡,十分惊恐。这种过分的焦虑难以被他人理解和接受。另外,一般性的焦虑较少伴有由心理因素造成的躯体症状,但焦虑症的当事人常有出汗、口干、胸闷气促、心悸等植物神经紊乱的症状。

  心理学上有一种观点认为,那些个性上自卑、胆小怕事、谨小慎微、多疑、自我关注、太在乎他人的看法的人,也就是具有焦虑特质的人,容易得焦虑症。

  心灵绿处方

  焦虑在正常人身上也会发生,这是人们对于可能造成心理冲突或挫拆的某种特殊事物或情境进行反应时的一种状态,同时带有某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这些事物或情境包括一些即将来临的可能造成危险或灾难、或需付出特殊努力加以应付的东西。如果对此无法预计其结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止或予以解决,这时心理的紧张和期待就会发生焦虑反应。过度而经常的焦虑就成了神经性焦虑症。

  焦虑症的心理咨询主要使用一般性心理支持疗法、认知调节以适当降低自我期望值、放松训练以降低焦虑程度等几种方法。

  1.懂得自己改善自己

  要懂得自己去改善自己和改善所处的环境,进而达到心理平衡。

  小故事调节:

  心理学家在一个班的学生中挑出一个最愚笨、最不招人喜爱的姑娘,并要求她的同学们改变已往对她的看法。

  在十分晴朗的日子里,大家都争先恐后地照顾这位姑娘,向她献殷勤,陪送她回家。

  大家都有意识地从心里认定她是一位漂亮、聪慧的姑娘。

  结果怎样呢?不到一年,这位姑娘出落得很好,连她的举止也同以前判若两人。她愉快地对人们说:她获得了新生。

  其实,她并没有变成另一个人——然而在她的身上却展现出每一个人都蕴藏的美,这种美只有在我们相信自己,周围的所有人也都相信、爱护我们的时候才会展现出来。

  生活对于任何一个人都并非一路鲜花掌声,最关键的,是我们自己要对自己有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对一件事情具有天赋的才能,并且,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把这件事情完成。

  2.适当降低自我期望,慢慢接受自己的不足和失败在大学生中,往往有这样的人,他们的自我期望值很高,有强烈的上进心,工作和学习认真刻苦,一丝不苟,渴望取得好的成绩,对潜在的失败很紧张:一旦发觉自己某方面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则焦虑、不安,而这种焦虑情绪又通过加倍的努力学习来掩饰。久而久之,焦虑症产生了,各种失眠、食欲不振等身体症状也出现了。对此,关键是要使自己认识到焦虑症的产生源于自己的自我期望值过高。应适当地降低成就动机和对自己的要求,慢慢接受自己的不足和失败,以减轻压力、消除焦虑症状。

  小故事调节:

  一位傲气十足的富人,去看望一位智者。

  智者将他带到窗前说:“向外看,你看到了什么?”

  “看到了许多人。”富人说。

  智者又将他带到一面镜子面前,问道:“现在你看到了什么?”

  “只看见我自己。”富人回答。

  智者说:“玻璃窗和玻璃镜的区别只在于那一层薄薄的水银,就这点点可怜的水银,就叫有的人只看见他自己,而看不到别人。”

  人们通常只看见自己,看不到别人。

  智者的话让富人明白了一个道理:

  人贵有自知之明,无论你的成就有多高,一定要清楚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时刻保持谦虚和谨慎。

  3.运用放松训练法减轻焦虑

  通过深度的放松训练,可以减轻焦虑情绪以及伴随的身体症状。因为有关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进入放松状态时,表现为呼吸频率和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全身肌肉放松,并有头脑清醒、心情轻松愉快、全身舒适的感觉。因此,通过放松训练,可以减轻焦虑情绪及伴随的身心症状。

  小故事调节:

  一位撑杆跳选手,一直苦于无法超越一个高度。他失望地对教练说:“我实在是跳不过去。”

  教练问:“你心里在想什么?”

  他说:“我一冲到起跳线时,看到那个高度,就觉得我跳不过去。”

  教练告诉他:“你一定可以跳过去。把你的心从杆上撑过去,你的身子就一定会跟着过去。”

  他撑起杆又跳了一次,果然一跃而过。

  要让你的身子过去,先把你的心从杆上撑过去。教练说的好:一个人最难克服的是心理障碍,如果你相信自己,就一定可以做到。先修炼心态,再修炼技术。

  “我脑子里总想一些无意义的事情”——解析强迫性神经症谨记:总有一些往事、回忆,不堪回首;总有一些念头挥之不去;总有一些情绪,无发释怀……因此,我们心里产生了阴影。所谓阴影,其实就是我们在生活中隐约感受到却又不愿接受、不能正视的自我体验和自我意象。事实上,我们在生活实践中遭遇负面经验时,即有可能感受到阴影,或者说,意识到心里面产生了阴影。人生没有永久的成功与失败,人生就是由成功和失败串联而成的。

  原音再现

  赵丽大一学生

  “我的脑子总是闲不住,碰到什么想什么,比如‘为什么把桌子叫做桌子而不叫做椅子’,‘为什么一加一等于二却不等于三’等等,我也知道这样毫无意义,也极力控制自己别想它,可又控制不住,老是跟自己作对”

  “我现在一见到譬如电线杆、窗栏、楼层之类的东西就想计数,否则就会感到烦躁。”

  “有时大脑中还出现一些违背通常道德准则的内容,有时甚至有脱口而出的冲动,如骂粗话,或者是某人去世,认为死者真不幸,同时却想他该死,其中经常涉及父母、师长、伟人等。”

  “我怎么会这样呢?我现在真是弄不明白我自己了,现在我谁也不想见,只想自己一个人待着,但时间稍长点,我又特别烦躁、紧张,就想找什么东西发泄发泄。我这是怎么了啊我?”

  专家点评

  案例中的赵丽同学,其实是受到了强迫症的困扰。那么什么是强迫症呢?强迫症也叫强迫性神经症,是指患者有某些重复的、不合理的、无意义的观念、意向或行为,患者能意识到这是不正常的,甚至是病态的,非常想摆脱它们,但却无能为力,并为此十分苦恼。

  另外,强迫症如果细分的话,还分为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上述案例中赵丽同学的情况就属于强迫症的强迫观念的问题。强迫观念主要有强迫回亿(对做过的事反复进行回忆、分析、总结)、强迫疑虑(对自己的行为产生不必要的疑虑,如常怀疑门没锁、信上的地址写错、上课时想小便怎么办)、强迫性穷思竭虑(一段时间里总是想一件事情,无法使自己的脑子停下来)、对立观念(有了一个观念,马上会出现与之对立的另一个观念)。强迫性意向是个体感到内心有某种强烈的冲动要做某件事情,如某女生感到自己一发现别人发音错误就有立刻告诉人家的冲动。强迫恐惧,是个体害怕丧失自我控制能力,害怕会做出违反习俗甚至伤天害理的事。如某女生看见别人的好东西就怕自己控制不住去抢,为此她焦虑、紧张,走路时不敢看人。

  强迫行为是强迫观念的外在表现,如不停地洗手、计数与反复核查。强迫行为可以分为屈从性强迫动作(动作与强迫观念在内容上是一致的,如污染的观念导致反复洗涤;担心上课要小便的观念导致课间一定去小便)与对抗性动作(动作是为了控制强迫观念,如为了对抗淫秽内容的强迫观念,患者反复背诵道德箴言)。其中反复洗手者占病人总数的一半,反复检查者占四分之一,没有强迫行为的占四分之一。

  有权威数据表明,第一次出现强迫症状的年龄平均为20周岁。所以,强迫症是大学生神经症的基本类别之一。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时会看到一些人重复一些无意义的动作,如反复检查门是否关好,锁是否锁好,反复洗手,一件衣服洗多次仍嫌不干净,有些人反复考虑一些无实际意义的问题,如人为什么会有两条腿,为什么是按1、2、3、4、5……排列,而不是反过来排列,等等,这种行为和观念,在医学上称为强迫症,属于神经症的范畴。正常的人是否也会出现强迫现象呢?大多数的正常人也曾出现过强迫观念,例如,不自主地反复思考某一问题,或念某两句话,或唱一两句歌,反复如此,但不影响正常心理活动和行为,所以不能看做是强迫症。只要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干扰了患者本人的正常心理活动,并且影响他的能力和行为,影响到人际关系或家庭的幸福,那么便可确认他患上了强迫症。

  强迫症一般是由某些强烈的精神因素作为起病诱因。那些性格主观、任性、急躁、好胜、自制能力差的人容易得强迫症,少数强迫症的当事人具有精神薄弱性格,自幼胆小怕事、怕犯错误、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遇事十分谨慎,反复思量,事后不断嘀咕并多次检查,总希望达到尽善尽美。在众人面前十分拘谨,容易发窘,对自己过分克制,要求严格,生活习惯较为呆板,墨守成规,兴趣和爱好不多,对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注意不够,但对可能发生的事情特别关注,甚至早就为之担忧,工作认真负责,但主动性往往不足。

  心灵绿处方

  强迫症与人的强迫人格密切相关,所以,要想摆脱强迫症,就要重塑自己的人格。这要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1.树立必胜信心,尽力克服心理上的诱因,以消除不良情绪。

  必胜的信心是相信自己的欲望或预想一定能够实现的心态。它建立在显示的基础上,是足够的准备、高超的见识、卓越的能力的的体现。这种由知识、见识和能力所形成的信心,能够清楚地预知事情的必然发展趋势,并将你引向成功之路。

  小故事调节:

  1950年世界著名游泳爱好者弗洛伦丝·查德威克成功横渡了英吉利海峡。两年后,她要从卡德林那岛游向加利福尼亚海滩,她想再创一项世界纪录。

  16个小时过后,当她游近加利福尼亚海岸时,嘴唇已冻得发紫,全身一阵阵地发抖。远方,雾气茫茫,使她难以辨认伴随着她的小艇以及前方不远的终点。最后,她选择了放弃,上岸后她告诉记者说,如果当时她能看到陆地,她就一定能坚持游到终点。大雾阻止了她夺取最后胜利的行程。但是,事实上妨碍她成功的不是大雾而是她内心的疑惑。是她自己让大雾挡住了视线,迷惑了心,先是对自己失去了信心,然后才被大雾俘虏了。

  两个月后,查德威克又向这项纪录发起了冲击,天气同上次一样的恶劣,但这次她坚持着,她知道陆地就在前方;她奋力向前游,因为陆地在她的心中,她终于成功了。

  这使查德威克终于明白信念的重要性。她不仅确立了目标,而且懂得要对目标充满信心。

  当我们在生活中树立了正确的目标后,千万不要让形形色色的雾迷住了你的眼睛,不要让雾俘虏你,你要知道信念的重要性。信念之所以对我们的人生有这么重要的影响,事实上它是我们人生中追求快乐、避开痛苦的引导力量。信念不是自然生成的,乃是我们从过去经验中累积而学会的,它是我们行动的方向,能改善人生品质。

  2.用坚强的意志力去克服不符合常理的行为和思维。

  意志力就是人在为达到既定目标的活动中,自觉行动,坚持不懈,克服困难所表现出的心理素质。一种人格力的增强只有通过与这种人格力相关的行为来增强。对于每一个要克服的障碍,都离不开意志力;面对着所执行的甚至一个艰难的决定,我们所依靠的是内心的力量。事实上,主动的意志力能让你克服惰性,把注意力集中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