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远离诱惑,珍惜时间。
在大学中的诱惑是非常多的,有的同学穿戴名牌,手机,手提电脑一个不少,有的同学四处兼职打工挣钱,收入不菲;有的同学花前月下,浪漫放纵;有的同学网上游戏激战,或昏天暗地地娱乐等等。面对这些,大学新生千万不要迷失自我,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冷静面对。要知道作为学生,学习是最重要的事情,只有努力的学习,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
大学不是一个保险箱,不是打工挣钱的地方,更不是享受的场所。大学是一生中最为关键的阶段,从入学的第一天起,你就应当对大学四年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规划。一定不要虚度这段宝贵的光阴。
小故事调节:
“有两个人,他们在一条风景优美的路上散步,沿途的风景让他们觉得很快乐。由于两个人的步伐不一致,乙慢慢地掉在了甲的后面,这种感觉让他有点不开心。乙慢慢地加快了步伐,很快便走在了甲的前面,甲看到这种情况,也加快了步伐,很快便超过了乙。如此反复,两个人越走越快,从最初的散步,到大步流星,再到后来的奔跑。他们的精力都专注于谁跑得更快,而无暇顾及路边优美的风景。”
由于两个人的精力都放在奔跑上了,但从欣赏风景角度获得的幸福却降低了。这个寓言也是当今物质竞争社会的一个缩影:虽然很多人赚的钱越来越多,但他们的幸福感并没有增加,反而因为相互的攀比,忽略了生活中那些让人快乐的事情。
“我怎么会是这样的”——解析自我不确定心理谨记:我们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扩展它的宽度;我们不能改变自己的容貌,但我们可以时时展现自己的笑容;我们不能控制他人,但我们能掌握自己;我们不能预知明天,但我们能把握今天。
原音再现:
罗明大一学生
“我最近特别难受,已经有两夜没睡着觉了,心跳特别快,白天迷迷糊糊,觉得一点劲儿也没有。”
“是什么事让我这么着急呢?当然是烦人的考试!”
“按理说我从中学到大学,经历的考试次数不算少,而且那时候我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的,总是让同学和老师刮目相看的,可是我现在的成绩却总是不理想,为什么呢?”
“我没上大学之前是××省××县立一中的学生。在中学时我是我们班上的尖子,在全校也是数一数二的好学生,初中二年级开始担任班上的团支部书记,高中担任班长,老师很信任我,经常受到表扬,同学们都很羡慕我,工作上也比较支持我。高考成绩很好,因而考到这个高校来,专业也理想,算是热门专业。高考时,数学满分,在我们中学数学满分的就我一个人。接到录取通知书后,我高兴极了,我的父母、老师也都为我而骄傲,鼓励我到大学后继续努力。我也想,从上学以来,我就没落后过,到大学我也差不了。”
“可是我从上大学的第一天就感觉种种的困扰在我的周围,令我感觉透不过气来。我报到的那一天是我们大学的最后一天报到日,因此我也没在班上担任干部,只当了个团小组长,宿舍没人负责,我又自报当了舍长。我经常主动打水、扫地,同学们对我还行。可是,有的同学从来不为宿舍打水,别人打回来后他就用,我心里就不高兴,常提醒他们自己去打水,提醒的次数多了,他们还不乐意,在背后嘀咕,说我爱指挥别人。总之,很多事情都让我感到不满意。我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人,在中学时就连校长、主任也不时夸我几句。高考成绩下来后,我考得不错,为学校争了光,我心里就更得意了,谁想进入大学后,变成这个样子,我的情绪十分低沉,真受不了这种不受重视的地位……”
专家点评:
罗明的问题是由于新生适应不良而产生了不确定心理。由于他未上大学之前的高高在上的学习成绩与在上大学后的学习成绩低下的状况产生了强烈的反差,使他从心理上无法接受上大学之后的自己,这种上大学前后的强烈落差促使他越来越迷失自我,越来越对自我失去了信心。他从对自己的自信、满意到现在的自我怀疑,是导致他出现紧张、焦虑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帮助罗明消除这种不确定心理,必须先从其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入手——就是让他逐步的正视自我,让他清醒的认识到现在他的学习成绩就是中下水平,不可能靠几天的努力就能达到原先在中学时的优异的学习成绩,他只有认识到了这一点,才能放下自己的心理包袱。然后让自己通过长时间的,日积月累的努力达到学习成绩的回升与飞跃。只有他真正的接受了现在的自我,他才能正确面对和接受同学和老师对他的态度,才能逐步与他们融洽的相处,找回迷失的自我。
心灵绿处方:
在自我意识中,存在着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两个部分。部分大学生或青年朋友到了青年中期以后,由于认识能力的提高,社会生活体验的加深,产生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差距。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进行人际交往,处理个人生活问题以及学习工作,总要产生一定的结果。青年人会通过此结果与预期的理想状态进行比较,并用自身的一套标准对这些结果进行判断,从而获得对自己能力、品行、身体、容貌等自我概念。对自我概念满意,就产生自我认同,不满意则产生自我拒绝。对此,应该记住这样一句话: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说到这里,究竟应该怎样消除自我不确定心理呢?对此,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图拉告诫青年朋友可以从以下两点来调节:
1.调整心态,定位好自己。
如果一个人因为在某种竞争上失败了,那么就要调整心态,重新定位自己。这个时候可以采用自画像的方法,就是让自己完成“我是谁”这个题目的答案。题目分成三个问题:一个是现实自我,一个是镜中自我,一个是理想自我。让自己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用一些描述性的句子或词语来描写自己的这三个自我形象。这样,让自己对自我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也就可以消除自己的自我不确定心理了。
小故事调节:
这是一次残酷的长跑角逐。参赛的有几十个人,他们都是从各路高手中选拔出来的。然而最后得奖的名额只有三个人,所以竞争格外激烈。
一个选手以一步之差落在了后面,成为第四名。
他受到的责难远比那些成绩更差的选手多。
“真是功亏一篑,跑成这个样子,跟倒数第一有什么区别?”大多数观众都这样认为。
这个选手若无其事地说:“虽然没有得奖,但是在所有没得到名次的选手中,我名列第一。”
谁说跑第四名跟跑倒数第一没有什么区别。在竞争中,自信的态度,远比名次和奖品更为珍贵。赢得起,也输得起的人,才能够取得大的成就。
2.要明白人或事物不同,评价标准就会不同。
如果你是因为评价标准的变化造成了对自我的拒绝,那么就需要到心理咨询专家那里,让他们帮助自己建立自己的评价标准系统,完善自我意识的发展,从而减少自我冲突,消除自我不确定心理。这个时候,你可以将不同的评价标准列出来,然后和心理专家共同进行批判和评价,这样做的同时你会感受到充分的自由和保护,这样,你的自我意识才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和完善,从而消除不确定心理。
小故事调节:
传说古希腊有一个小国的国王很精通数学,他按照全体市民的身高平均数,非常精确地计算和设计了一张金床。
每当有客人到来,国王都用这张床接待他们,而且有一个特殊的规定:客人必须适合这张床,床是无价之宝,不能有任何改动。于是,客人太矮就要被拉成与床一样长,客人太高就要锯掉一些适应床。
那个小国的国王也许是带着世界上最好的动机做每一件事的,但由于苛刻的标准却使他适得其反。
生命是漫长而无限的,用某一个定义界定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科学的。因此说,用某一个标准苛求人生,或者克隆人生,只会作茧自缚。只有靠自己的实力,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并获得伙伴的尊重。即使再能伪装的物种,迟早有一天也会露了马脚,而那一天也就是他的厄运来临之时。
3.下面介绍几种可以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消除自我不确定心理的方法:
①以“我想做……的人”和“我是……的人”这样的两个句型,每个句型完成15个有关自己的陈述句。分析一下理想中的你与现实当中的你有什么样的本质性的差别和非本质性差别,然后清醒的认识现实的自我,把理想中的自我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②写下10到20个能体现自己性格特点的形容词,看看是褒义词多还是贬义词多?有什么特色?在哪些方面是突出的?形容词有没有性别色彩?和你自己的性别角色是否相符?将形容词试着归归类。然后用笔将分析结果记录在纸上。
③可以想象一下自己将去见一个陌生人(一个从未谋面的新朋友,或是求职面试的主考官等),届时你将把自己介绍给对方,这时你会做出怎样的自我描述,有哪些特点是你最想介绍给别人的?有哪些脾性是你希望掩饰的?你将最先向别人说些自己的什么情况?最后才说的又是什么?然后用笔记录在纸上。
④让别人帮自己拍一张彩照或直接照一照镜子,然后对照片或镜子中的你进行客观地分析和评价。观察一下自己的神情姿态、动作和站位,服装的色彩,眼神和表情是否自然,从照片中试图判断自己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自我肯定的,还是自我否定的?或是看看镜子中的你是不是喜欢自己的长相和气质?是不是能接纳和认同自己的形象?哪些是自己较为满意的地方和优点?哪些是自己的不足之处?将分析和评价的结果详细的记录在纸上。
“我总是爱找自己的毛病”——解析自我调控能力欠佳谨记:我们要准备接受所有的自己,不要因为失去了某种能力或才华,而放弃了自己。看中自己的优点,改进自己的缺点,如果,你天生就失去某种能力或肢体上有所障碍,那上天还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的。
原音再现
文心大二学生
“我来自一个贫困的山村,从小就体弱多病,家人因为担心我的身体,总是让我待在家里,不让我到外面跟其他小朋友玩,直到上小学我才真正和同学们在一起玩……”
“考上大学,在大学校园里生活学习一段时间后,我就觉得大学里的其他同学都很出色,原来我自己的压力就很大,看到其他人各有各的才华,而我好像不但没有进步,反而心情越来越沉重、郁闷和孤独。我的父母关系一向比较紧张,经常发生冲突。父亲有药物依赖,发作起来全家人都不得安宁,我每次都觉得很痛苦。”
“我从小学习很勤奋,成绩也很好。母亲对于我寄予很大的希望,总是在别人面前赞赏自己的女儿。长大了我发现我的性格比较内向、敏感,容易自责,遇到事情总是很难开解自己。我总是爱找自己的毛病,觉得只有死才能逃开这一切的苦恼,如果不是因为我的父母,不是因为我的家庭的养育之恩,不是怕父母经受不了我死的打击,我真就会一了百了。”
“我现在这样,什么用都没有,将来怎么可以走上社会呢?我有什么前途可言?”
专家点评
文心现在的问题属于自我调控能力欠佳。主要原因是因为成长经历不顺利,而不顺利的成长经历不但没有锻炼她的心理承受和调节能力,反而让她变得敏感、自卑、脆弱。特别是在关于自己的评价上面,文心的自我完美倾向比较明显,也就是她的理想自我目标很高。就如她自己说的,她一直努力地维持自己在父母心目中的完美形象。上了大学之后,遇到新的生活、竞争环境,她发现自己并不是很出色,于是一直努力维持的形象破灭,转而过大地夸大自己的不足之处,导致自我否定,并发展成自我厌恶,最后甚至想到自杀,一死了之。
心灵绿处方
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增强自我调控能力都是很重要的。良好的自我调控能力是一个人成熟的表现,中国人常说的修身养性,其中也包含了自我调控能力,可以这样说,当你真正学会自我调控时,你才真正成为你自己的主人。
那么,应如何增强自我谓控能力呢?
1.使用积极心理自我暗示。
就像这个案例中文心的情况,她可以通过大声对自己说“我喜欢我自己”,然后再说出喜欢自己的多个理由的方法来调节自己。有时候,我们总是找自己的毛病,所以越来越觉得自己不行,可是如果我们能够去找到一些喜欢自己的地方,这样对于我们接受自己是很有用的。
小故事调节:
“你为什么总都趴在窝里不出来呢?”快乐的小白兔站在刺猬的洞口呼唤它矜持的邻居。
“因为我害怕看到别人!”里面传来小刺猬细微的声音。
“那有什么好怕的,它们都很友好,而且都希望和你成为朋友!”小白兔劝慰说。
“我知道,但是我长得很难看……而且长满了刺……你们会不喜欢我的!”刺猬十分担心地说。
“那不正好吗?你的刺可以保护我们,再说朋友之间还是需要有点距离的,这是你的优点啊!”小白兔高兴地说道。
“我没有你那么能说会道,我能和别人聊点什么呢?”刺猬探出头,羞得满面通红。
“你的口才也很好啊,看你为自己找起借口来多能说!”小白兔开玩笑地说。“随便说什么都行,我们俱乐部的朋友都是随便聊的,在那里你还可以享受蜂蜜,说不定人家还会推选你去保卫部任职呢!”
听到小白兔这样说,小刺猬终于勇敢地走出了那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