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个案:
2004年3月24日,兰州高校女生伤害同学案件有了结果,兰州医学院学生王方(化名)因故意伤害罪被判有期徒刑8年,刑事附带民事赔偿9万余元。
由于和同学在一些小事上产生怨恨,2003年6月8日凌晨,兰州医学院临床医学女学生王方用事先准备好的菜刀砍向了同宿舍的张丽和李敏,后经兰州市公安局城关分局法医鉴定,张丽(化名)被砍成重伤、李敏(化名)为轻伤。经过开庭审理,王方被判有期徒刑8年。
宿舍中的血案
2003年6月8日凌晨2时许,兰州医学院教学楼某区的102室突然传出凄惨的求救声和尖叫声,该学院临床医学系一年级女生王方双手拿着菜刀和尖刀凶狠地砍向了同宿舍的张丽,而和张丽睡在一排的李敏看见眼前的景象急忙下床奋力夺过了王方手中的菜刀,谁知王方一转身又从自己的床铺上拿起了一把小菜刀砍向了李敏。灯突然亮了,看见门口的拖把,张丽冲了过去拿起拖把打向王方,而丧失了理智的王方再一次拿刀冲向了张丽。对着两名同学一番砍剁后,王方拿着沾满鲜血的刀跑出了宿舍。之后,大楼巡查的保安在6楼和7楼之间的拐弯处发现了手拿菜刀躲在角落瑟瑟发抖的王方,而张丽和李敏也因为伤势严重被送往医院。
宿舍分床引发的祸端
王方是一个农民的孩子,父母都是农民,不管对她还是对她全家而言,能来兰州上学是一件非常值得高兴的事,但情况却并非如此。因为性格内向孤僻,再加上家庭贫困造成的自卑心理,王方和同学之间的关系并不十分融洽,有时候会因为一些小事产生不快。事发之时,王方所住宿舍楼将要加层,她和宿舍的同学以及别的宿舍的女生被分在了学院教学楼某区的102室。按照当时的约定,依旧按照原宿舍顺序就寝,王方应该是下铺,但同宿舍的李敏却趁她上厕所时搬到了下铺。王方之后找到了班长,班长将她安排在了一名住在家里的兰州同学的床铺,但不知何故,这名同学之后又要求住校。王方觉得非常委屈,当晚在图书馆哭了一夜,第二天也没有去上课,班长因为此事说了她几句,但周围的同学听到后竟然开始鼓掌,这让王方感到受到了伤害。6月7日下午,当她来到学校附近的批发市场买东西时,看见了一个刀铺,此时她便决定报复伤害她的人。于是她花了15元买了一把小菜刀和一把小尖刀,似乎觉得不够,她又花了7元买了一把大菜刀放在包里带进了学校。6月8日凌晨2时许,一直没有睡着的王方起床穿好了衣服,她先将小菜刀放在了自己的床铺上,之后拿着小尖刀和大菜刀砍向了正在熟睡的张丽……典型分析:
案例中的王方是一个性格内向、孤僻的大学生,在宿舍分床时由于感到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侮辱,同学都瞧不起自己,从而就强化了她本来就有的自卑心理,以至其失去理智,刀砍同宿舍同学,最终造成了可悲的结局。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
一般而言,大学生的自卑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过低评价自己的智力。如一旦成绩不好,就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料。二是过低评价自己的能力。如有的大学生认为自己表达能力差,怕说不好或表达不出,而看到口若悬河的人又自叹不如,因此在众人面前不敢发言,变得更加自卑。三是过低评价自己的意志力。如不相信自己能克服弱点(如胆怯、敏感、多疑等)而逐渐形成自卑自谅的心理缺陷。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研究指出,那些自卑严重的大学生,必然包含有以下3点心理缺陷:
①缺乏稳定的自我形象。他们往往把自己封闭起来,以掩饰自己的弱点。
②对一切事物特别敏感,因而很容易遭受挫折。
③倾向于超脱现实而陷入幻想世界,缺乏社会活动的积极性,有严重的孤独感等等。
大学生是令人羡慕的群体,有强烈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大学生,怎么会产生如此严重的自卑呢?是不是他们已没了自尊心呢?答案是否定的。殊不知自卑的大学生也有强烈的自尊心,只是由于外界和自我的压抑使它扭曲或自卑而已。如果得不到自尊的满足,自卑者还会以嫉妒、暴怒等过火方式来表现自尊心,或者以自欺欺人的方式来满足自尊心。案例中的王方就属于这种情况。所以,自卑的人未必就没有自尊心,只是他们的自尊心在很大程度上被压抑了。
应该说大多数大学生都有较好的意志品质,在其上进心、自尊心受到压抑时,不是变得自卑,而是激起更加强烈的自尊,及时调整自己的行动,以更大的干劲冲破压抑,努力拼出一条成功之路来。但是,有严重自卑心理的大学生正好相反,当其自尊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便放弃努力,不相信自己,由自尊走向自卑。特别是现在的大学生都是从学校到学校顺利发展,缺乏必要的社会经验,也缺乏必要的恒心,想问题、做事情容易简单化、理想化,只想经过一阵子的“冲刺”就取得成功。如果经过一番努力后尚无效果,便会泄气,认为自己不行,在这种情况下就产生了自卑心理。
归根到底,产生自卑的大学生对自我缺乏正确的全面认识,以致不能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不能接受自我的结果,是一种心理上的失调。
作为一个人,只有你自己真正认识了你自己,并合理看待你自己时,你才会合理地看待你身处的这个世界。而当你合理地看待这个世界时,你才会更好地在这个世界生存,才会被这个世界热情地接纳。
在下面的章节中,我们将着重分析自卑心理、自我不确定心理、自我调控能力欠佳、自负心理以及妒忌心理,为广大大学生或青年朋友提供可供参考的做法。首先我们先来看看并分析一下自卑心理。
“我太弱小了,就像一棵小草”——解析自卑心理谨记:在大千世界中,生命有如沧海一粟,不要让自卑占据你整个心灵,插花很美丽,但没有花的那部分空间也属于花的一部分。远离自卑吧!并提醒自己“我是最棒的”,生活不会也不可能将你遗忘。
原音再现:
赵颖大二学生
我是一个普通又普通的孩子;长相一般,还有几个烦人的小雀斑使我难看;同学们拥有的名牌,我只能看一看,却不能拥有;学习嘛,怎么学都学不好,我想是我的脑子天生就不好使吧;我的特长?可以说是空白吧。班里的同学都上过各种特长班,一个个都有绝活呢,可是爸爸妈妈都下岗了,我从来没有机会去上这个那个班,哪里来的特长?
总之,我注定了是一棵小小草啦,一根小草能有什么出息呢?也许这辈子就只能草草混着过去啦,真不知道有什么意义……
专家点评:
从这一事例中看得出来,赵颖是一个有着典型的自卑情结的人。而在生活中,有更多的人,甚至是比赵颖各方面条件都要好的人,也有着不同程度的自卑。
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曾经说过:“补偿人类自卑感的能量是人类行为动力的基础。”其实,适度的自卑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激励着我们不断完善自己。但是,过分的自卑却只能成为一个人前进的绊脚石,成为我们的精神枷锁。
有自卑心理的人总是会哀叹事事不如意,老是觉得气馁和悲凉,甚至觉得没有自己的立足之地;他们总是觉得自己比别人差一截,总是不敢表现自己,因此对自己的优点也往往视而不见;自卑的人往往认为自己在一方面或多个方面都很“没用”,这在无形中为自己设置了一个限制,套上一个枷锁,在这种想法之下去做事,很难全身心地投入,自然也很容易成为失败者,从而在无形中又加重了自卑的程度。
对于赵颖同学的情况,她可以去找心理咨询专家充分地倾诉,充分地表露自己的自我认识,然后从中找到自己产生自卑的原因,到底是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距离太大,还是由于某些非理性的想法造成的。然后再针对具体的原因,结合下面处方里的具体做法,其自卑自然就会降低了。
心灵绿处方:
从中学进入大学阶段,是人生一次重要的转折。进入大学后,将更多地直面生活,独立地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大学生需要更多的自理、自律、自强,需要更多的自觉、主动、创造。为此,大学生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心理准备,尽快进行自我调节。
1.摆脱依赖,自主自立。
对于大部分新生来讲,上大学是第一次离开家庭独立生活。饮食起居要自我料理。因此对于一些新生来说,必须摆托依赖心理,逐渐锻炼自理能力,学会自立,管理好个人的生活物品和钱,能独自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学习。
要知道,大学的学习方式和管理方式都与高中明显不同,师生关系松散,作业相对较少。大学生可以有大量自由支配的时间,要逐渐去适应。大学里的课程内容更多,要求更高。因此事先预习就很重要。在大一时间相对充足的情况下,要注意英语和计算机方面的学习,要加强人文素养的提高、身心的锻炼,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小故事调节:
在一座院子里有两棵树。因为有高墙的庇护,一棵树长得高大挺直,从容秀立。而另一棵树就大不一样,因为要自己去承受风雨的袭击,它不得不随风生存,树干也就弯曲斑驳,非常难看。
但是,这个院子在一次遭台风袭击后:高墙倒了,那棵秀立的大树也被齐腰折断,然而那棵斑驳的老树,虽然又倾斜了一些,但依旧傲然向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一味地寻求依赖和庇护,那么在真正的风雨面前往往是不堪一击的人,还是靠自己踏实地生活为佳。
2.平和心态,增强自信。
很多人考上大学后,过一段时间就会突然失去自信,感到自己不再优越了,这种心理失落多来自于竞争的对手多了,自己不能再保持像高中时的优越地位了。其次有的同学与别人比家庭地位,比穿着,比外貌,这样比的结果,产生自卑心理,情绪低落,封闭自我。对于这种心理失衡,应该认识到进入大学是一个新的起点。自己应扬长避短,从同学身上取长补短,重新计划大学的新生活。更重要的是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告诉自己我是独特的,我喜欢我自己,我一定会做得更好。
小故事调节:
在一次世界性的攀登珠穆郎玛峰北峰的比赛前夕,有记者对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探险者进行了采访。一位记者问其中的一名探险者:“你打算登上珠峰的北峰吗?”他回答说:“我将尽力而为。”记者又问另一名探险者:“你打算登上珠峰的北峰吗?”该名探险者答道:“我会全力以赴。”
接着,记者又问了第三个探险者同样的问题。他说:“我将竭尽全力。”最后,记者问一位美国青年:“你打算登上珠峰的北峰吗?”这个美国青年直视着记者说:“我将要登上珠峰的北峰。”
最终,只有一个人登上了北峰,就是那个说“我将要”的美国青年。他想象自己到达了北峰,结果他的确做到了。
尽力而为、全力以赴、竭尽全力永远都不如那积极的心态来得自然。无论我们追求的是什么,我们都应该在实现目标之前想象我们已经做到了这一点。先想象得到,再去得到。
3.不再孤独融于集体。
相对于高中阶段而言,考上大学意味着又一次离开家人,离开相处三年的高中同学,来到一个陌生的新环境,相当一部分新生会感到孤独和无助。其实大学里除了学习知识,还应该学会与背景不同的人共同生活。学会合作,交流,沟通和分享。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地区的差异,家庭背景的不同会导致文化的差异、价值观的差异。这就需要同学,室友之间相互宽容,理解,换位思考,助人为乐,让宿舍成为大家温馨的新家,心灵的港湾。
大学也可以说是一个社会,进入大学就如进入了半个社会,学校内有各种信息和各种社团活动,同学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有选择的参与社团活动。加入不同的集体中。对于培养自己的集体主义精神,合作意识,处理好人际关系都大有好处,从中还会收获友谊,温暖和快乐。
小故事调节:
上帝来到人间,问一只被囚在笼中的画眉:“你愿意到天堂去生活吗?”
“为什么要去那里呢?”画眉问。
“天堂宽敞明亮,不愁吃喝。”
“可我现在也很好啊。我吃喝拉撒,全由主人包办,风不吹头,雨不打脸,还能天天听见主人说话、唱歌。”画眉回答。“可是,你自由吗?”听了上帝的话,画眉沉默了。于是,上帝以胜利者的姿态,把画眉带到了天堂。他把画眉安置在翡翠宫里住下,走了。
过了一年,上帝突然想起了画眉,便去翡翠宫看望它。他问画眉:“啊,我的孩子,你过得还好吗?”画眉答道:“感谢上帝,我活得还好。”“那么,你能谈谈在天堂里生活的感受吗?”上帝真诚地问。画眉长叹一声,说:“唉,这里什么都好,只是没有人和我说话,使我无法忍受。您还是让我回到人间吧。”听了这话,上帝禁不住地点点头。
人是离不开集体的,人与人之间需要很好的交流和沟通的,毕竟我们不是生活在没有人间烟火的世界里。若是没有相互交流和相互欣赏,即使给你天堂,也注定得不到快乐、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