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通过读书,从知识中吸取力量。
读几本好书是填补空虚的好办法,知识是人类经验的结晶,是智慧的源泉。读书可以帮助人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人从寂寞和空虚中解脱出来。知识越多,人的心灵就越充实,生活也就越丰富多彩。
6.争取得到支持。
当一个人由于空虚或失意而心烦意乱时,特别需要有人给以力量,予以同情、理解和支持。只有在获得支持时,才不会觉得孤立无援。广交朋友以求好朋友的勉励和帮助,这是社会支持的重要方面。当然亲属之间的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
7.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之中。
工作和劳动是摆脱空虚的极好措施。因为当一个人的精力集中到工作和劳动中时就会有一种忘我的力量,并从工作中看到自身的社会价值,使人生充满希望并解除不良心态的痛苦。
一个人只要有所追求并敢于直面问题、直面现实、直面挫折、就不会被困难吓倒,不会被沮丧和空虚长期困扰,并且能够从挫折和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战胜空虚,重塑自我!
【相关链接】寓言:日行一善的王子、神造人与魔吃人精神
空虚是一种社会普遍的心理现象,当社会失去精神支柱或社会价值多元化导致人们无所适从时,就容易产生这种空虚的心态。而每天为别人做一件善事,把爱无私地奉献给这个世界,你的心就会慢慢地充实起来,空虚便不会有容身之地。
从前有个年轻王子,他的父亲很宠爱他。因为他父王的钟爱与权力,所以他能得到一切他所希望的东西,然而他却常常面带愁容。
有一天,一位智者来见国王,并对国王说他有办法把王子的愁变作笑容。国王很高兴地答应了。智者把王子领入一间密室中,用了白色的东西,在一张纸上涂了些笔画。他把那张纸交给王子,让王子走入一间暗室,然后燃起蜡烛,注视着纸上呈现些什么。做完这些智者就走了。
年轻的王子遵照智者所说的,在烛光的映照下,他看见那些白色的字迹化作美丽的绿色,而呈现出这样几个字:“每天为别人做一件善事!”
王子遵照智者的劝告,很快就成了国土中最快乐的人。
我们应对空虚,有时候不知道该如何去下手。这正是空虚让人束手无策的地方。人们常常越想去弄清楚、去克服空虚,反而越深陷其中,这就是空虚的特质。而当我们不刻意去对抗空虚,只着手去做我们手头应该做的事情的时候,空虚反而隐身遁形了。
有这样一则神造人与魔吃人寓言:
神孜孜不倦地造人,一个一个地造出来又一个一个被魔吃掉。
有一天,魔终于忍不住了,暴怒地对神吼道:“你不要再造人了,再造人,我连你一起吃了!”
神的眼里淌出了泪,说:“可我总得有事做呀!”
魔沮丧地垂下了头,低声说:“我也是。”
我们总以为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和做着自己想做的事就是幸福。而幸福的前提是有你想做的事,有你可做的事,和有你能做的事。
我们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进行心理调试,走出精神空虚的盲区。
1.提高思想觉悟,积极主动适应社会。
2.提高思想意志品质,加强自身抗拒挫折的能力。
3.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填补内心空虚。
4.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充实生活。
5.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作息规律。
【心理辞典】
趁年轻少壮去探求知识吧!它将弥补老年带来的亏损。智慧乃是老年的精神的养料,所以年轻时应该努力,这样年老时才不致空虚。
我爱有某种丑的美,我爱优雅曼妙的风姿,我爱胜过滔滔雄辩的沉默。我宁可一天十次看到丑。只要其中有闪光、新意和智慧,而不愿在一个月里看见一次灵魂空虚的渺小的美。
人的生命短得可笑。怎样生活?一些人千方百计逃避生活,另外一些人把自己整个身心献给了它。前一种人在晚年时精神空虚,无所回忆;后一种人——精神和回忆都是丰富的。
噢!生命!噢!生命!我明白了……过去我在自己心中,在我空虚而闭塞的灵魂中找你。我的灵魂破碎了;不料我的伤口等于一扇窗子,从那里透进了空气;我又能够呼吸了。噢!生命,我又把你找到了!
思想虽然没有实体的,也要有个支点,一失去支点它就开始乱滚,一团糟地围着自己转;思想也忍受不了这种空虚。
心理解压4:用希望之灯照亮失望的天空
【个案点击】获得重生的经理人
在一次贸易洽谈会上,张经理和一个小伙子被分进了本市一家高级酒店26层的同一个房间。小伙子俯身向下看的时候,觉得头有点眩晕,便抬起头来望着蓝天,站在他身边的张经理关切地问:“年轻人,你是不是有点恐高症?”小伙子回答说:“是有点,可并不害怕。”
于是他同张经理聊起了小时候的一桩事:“我家住在山里来,那里很穷,学校离家很远,每次上学都要穿过一座桥。可是每到雨季,山洪暴发,一泻而下的洪水便会淹没我们放学回家必经的小石桥,老师就一个个把我们送回家。走到桥上时,水已涨到小腿肚,下面是汹涌咆哮的湍流,深不见底,看着让人害怕,不敢挪动半步。这时老师说:‘你们手扶着栏杆,把头抬起米看着天往前走。’这招还真灵,心理没有了先前的恐惧,也从此记住了老师的这个办法,在我遇上险境时,只要昂起头,不肯屈服,就能穿越过去。”
张经理笑笑,问小伙子:“你看我像是自杀过的人吗?”小伙子看着面前这位刚毅果决的中年人,一脸的惊异。张经理接着往下说:“我原来是个坐机关的公务员,后来觉得整天这样的养尊处优,活的很没意思,于是从亲戚朋友手中借了10万元经商,可不知是运气不好还是不谙商海的水性,几桩生意都砸了,欠了一屁股的债,债主天天上门讨债,10万多元啊,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天文数字,这辈子都觉得还不起。于是我想到了死,我来到了深山里的悬崖上。我正要往下跳的时候,耳边突然传来苍老的山歌,我转过身子,远远看见一个采药的老者,他注视着我,我想他是以这种善意的方式打断我轻生的念头。我悬崖边上找了片草地坐下,等到老者离去后,我再走到悬崖边,只见下面是一片黝黑的林涛,这时我倒有点后怕,退后两步,抬头看着天空,希望的亮光在我大脑里一闪,我选择了重生。回到城市后,我从打工仔做起,一步步走到了现在。”
【诊断专线】
心理学家指出:失望是悲伤、抑郁、悲观情绪的总和,其活动一般消极、被动、自卑,缺乏活力。当人们有所损失的时候就会出现失望的心理状态。它与人们的认识与情绪有着密切联系。在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随时都会和上述两位一样碰上湍流与险境,如果我们低下头来,看到的只会是险恶与绝望,在眩晕之中失去了生命的斗志,那只能使自己坠入地狱里。
失望的产生主要有下列原因:
1.生活中的挫折是人们出现失望的主要原因。
2.夸大事情的复杂程度,很容易导致失望心理的出现。
3.对自己的评价过低低,只看到自己的短处和缺点,丧失信心导致对自己的失望心理。
4.以消极的方法看待积极的事情,导致悲观失望的心理。
5.妄下结论,未经过调查研究,就凭主观臆断加以揣测,结果导致悲观失望的心理。
失望可以分为暂时性失望和长期失望。暂时性失望是指自己需要的事物暂时消失,在以后的情况下有可能再次得到或可以通过其他的事物予以替代,这时人们出现暂时失望。长期性失望是指当人们失去的东西是永久性的或长期性的,失去的东西是很难弥补的,是自己无能为力的。
失望者常常表现为:
1.经常看到消极的一面。
具有悲观失望心理的人总是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消极的一面,而看不到积极的一面。
2.自我指责。
总是喜欢认为失败是自己造成的,是因为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不够导致的,使自己陷入深深的自责当中,不能自拔。严重者甚至会把别人的过错和失败也认为是自己造成的。
3.悲伤、抑郁。
当自己的损失与自己的前途命运攸关时,失望者往往会表现出悲伤、抑郁的心理。
我们如果能向上述两位那样,抬起头看到那充满了希望并让我们自由飞翔的辽远天空,我们便有信心用双手去构筑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天堂。
【心灵处方】
失望和希望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极端表现,在两个极端中有程度不同的失望和希望,有时二者难以区分。希望和失望往往通过活动和情绪体验表现出来。希望和失望不是一个基本的情绪现象,它是由其他很多情绪成分组合而成的混合物。要恰当地克服失望并不容易。
首先,要理解悲观落魄的原因,认识到精神状态是容易变化的之后,下一步就是了解精神运行的原理,理解精神状态的周期性变化。
其次要研究使情绪昂扬起来的有效方法。为了使情绪高昂,必须多方探索,发现对自己有用的、适合自身的方法。
1.忘记过去,关上失望的大门。
记得随手关上身后的门,学会将过去的错误、失误通通忘记,不要总是沉湎于后悔、失望之中。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要向前看。这时你就会发现,每一天都充满了新生的希望。
英国前首相劳合·乔治有一个习惯——随手关上身后的门。有一天,乔治和朋友在院子里散步,他们每经过一扇门,乔治总是随手把门关上。“你有必要把这些门关上吗?”朋友很是疑惑。“哦,当然有这个必要。”乔治微笑着对朋友说,“我这一生都在关我身后的门。你要知道,这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事。当你关门时,也将过去的一切留在后面,不管是美好的成就,还是让人懊恼的失误,然后,你才可以重新开始。”
2.不要为逃避找借口。
从某种意义来说,失望是逃避现实、自我怜悯的一个避难所。因此只失败了一半的人,或消极思维并不彻底的人,并不是真心想排除失望。我们每个人都有某种程度的非理性。任何人都具有理性与非理性两种心态。人不会永远做直线的思考,也有人会借失意落魄来补偿自己的失败心理,将不能成功的事正当化,他们会自我辩解说:“我本来就知道自己没有那种力量。”这是他们面对社会激烈竞争而采取的逃避的借口,然后他们便会躲到内心深处自我安慰去了。采取正常的行为总是可能的,那就是积极思维的目标之一。如果真的能全心全意地希望从自己的人生中永远排除失望情绪,那么,你已经为你的心理压力减少很多。
3.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
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我们将活得生机勃勃,激情澎湃,哪里还有时间去叹息、去悲观失望,将生命浪费在一些无聊的小事上?生命是有限的,但希望是无限的,只要我们不忘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我们就一定能拥有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
有位医生素以医术高明享誉医学界,事业蒸蒸口上。但不幸的是,有一天,他被诊断患有癌症,这对他打击很大。他一度情绪低落,但最终还是接受了这个事实,而且他的心态也为之一变,变得更宽容、更谦和,更懂得珍惜所拥有的一切。在勤奋工作之余,他从没有放弃与病魔搏斗。就这样,他已平安过了好几个年头。有人惊讶于他的事迹,就问是什么神奇的力量在支撑着他。这位医生答道:是希望。几乎每天早晨,我都给自己一个希望,希望我能多救治一个病人,希望我的笑容能温暖每个人。
4.用积极的态度看问题。
悲观失望的人总是喜欢用消极的态度来看待问题,任何事情都是有两方面的,要克服悲观失望的情绪,必须换个角度来思考问题,要用积极的态度来面对生活和工作。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从一所小学的六年级学生中,挑出一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告诉校长和老师们说,这是经过他们测试认定为能力超群的儿童。经过15年的跟踪调查,人们发现,这些能力超群的儿童果然不同凡响,都成为学校的尖子生!毕业后走上社会,也都成为出类拔萃的人物!心理学家最后一次来到学校,与校长交流的时候,告诉他:当年那些研究对象都是用随机的方式挑出来的,根本没有经过任何测试。这就是积极的心理暗示所起的作用。
5.采取积极的行动加以矫正。
有一个人他把聪明人能想到的事情都做了,可是失望的念头仍旧抓住他不放。慢慢地、他彻底地被失望打败了。失望的念头渗进他控制思考的心灵,开始腐蚀他的坚强信仰,这时应该突然采取“矫正行动”:积极地寻求更好的方法,分析自己的过错,然后加以消除。关键在于“行动”。只要能采取正确的行动就能改正错误,这一点非常重要。积极正确地进行思考,就能以刚毅的意志采取矫正行动。对失望命令说:“从我的心理滚出去!”然后采取身体的行动。不要落魄地坐在那里,在心理消极地想:“我为什么会落到这步田地?”而是立刻到户外不停地走动或游泳,或去打高尔夫球。
6.学会运用精神胜利法。
有时候我们要有点阿Q精神。悲观失望的人总是把事情看得太严重,让自己很紧张,并且使思想负担加重。要打开自己的心胸,让自己心胸开阔起来,对事情要大度。乐观的人总是喜欢轻松地来对待问题,有些阿Q的精神,不把事情看得那么严重。让自己的生活多些轻松,变得乐观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