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做自己的心理按摩师全文阅读 > 第4章 打开尘封的心锁——走出抑郁的天空(3)

第4章 打开尘封的心锁——走出抑郁的天空(3)


  【相关链接】忧郁的作家川端康成

  日本小说家川端康成一生写了100余部长篇、中篇和短篇小说,以“标举新感觉,写出传统美”著称于世,1968年因《雪国》、《千鹤》、《古都》三部小说而获诺贝尔文学奖,用以表彰他“以敏锐的感受、高超的叙事技巧,表现了日本人的精神实质”。川端康成2岁丧父,3岁丧母,7岁祖母去世,15岁时祖父亡故,孤儿的遭遇使他的童年充满了悲凉,性情被孤儿的气质扭曲,心中充盈令人窒息的忧郁,他的作品抒发他的孤独感情,描写他的失恋过程,抒发他痛苦的感受,1972年4月16日川端康成在工作室自杀身亡,享年73岁。

  目前,在心理问题中忧郁是最为常见的,如同身体感冒一样,忧郁被大家称作为“心理感冒”。不少人以为,对于工作环境好,工资收入多的“白领”人群来说,似乎个个都应该是心满意足,称心如意了,不会出现忧郁的烦恼。其实并非如此。调查结果表明,那些受教育程度较高,工作岗位层面也高,经济收入较好的“白领”,患有忧郁的情况并不低于社会其他人群。

  从日常的生活消费水准来衡量“白领”人群的生活品质,的确比一般工薪阶层要高,但他们却承受着许多其他的压力,尤其是心理压力更大。他们中处于决策层的人需要承担开拓的风险;处于职能层的人需要领悟上司的意图去实现下达的指标;处于独资或合资企业的中方人员需要应对来自文化和思维方式上差异的无形压力。总而言之,他们的工作、生活都有着自己特有的内容和规律,日子并不轻松。因此,对于“白领”人群来说,注重心理健康就显得很重要了。

  对于“白领”人群来说,理解和认可自己也会处于忧郁状态,也应该是他们对于自己心理健康追求的一种素质。如果发现自己有忧郁的表现,应引起重视,主动到医院去接受心理医生的诊治,有利及时摆脱忧郁的困境。需要提示的一个问题是,千万不要过高估计自我调适的功效。因为自我调适有一定的范围和程度。否则会延误时机,使忧郁加重。

  专家说,有多疑症的人即使是缺乏某种单一营养物质也能引起忧郁症,建议人们多吃维生素B含量丰富的食物,如粗粮、鱼等。忧郁症患者服一定剂量的复合维生素B对治疗该病很有好处。这些都是人们容易缺乏的维生素,因为人们所吃的食物很难满足人体需要,如果再节食,更是如此。而维生素疗法无毒无害,在短期内即可见效。忧郁症患者还应该多吃一些食含钙类的食物,如黄豆及豆制品、红枣、柿子、韭菜、芹菜、蒜苗、鱼、虾、牛奶等。但要忌食酒类及咖啡等食品。

  “白领”心理减压10法:

  1.运用言语和想像放松。

  通过想像,训练思维“游逛”,如“蓝天白云下,我坐在平坦绿茵的草地上”,“我舒适地泡在浴缸里,听着优美的轻音乐”,在短时间内放松、休息,恢复精力,让自己得到精神小憩,你会觉得安详、宁静与平和。

  2.支解法。

  请你把生活中的压力罗列出来,一、二、三、四……,你一旦写出来以后,就会惊人地发现,只要你“个个击破”,这些所谓的压力,便可以逐渐化解。

  3.一读解千愁。

  在书的世界遨游时,一切忧愁悲伤便付诸脑后,烟消云散。读书可以使一个人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变得心胸开阔,气量豁达,不惧压力。

  4.拥抱大树。

  在澳大利亚的一些公园里,每天早晨都会看到不少人拥抱大树。这是他们用来减轻心理压力的一种方法。据称:拥抱大树可以释放体内的快乐激素,令人精神爽朗。而与之对立的肾上腺素,即压抑激素则消失。

  5.运动消气。

  法国出现了一种新兴的行业:运动消气中心。中心均有专业教练指导,教人们如何大喊大叫,扭毛巾,打枕头,捶沙发等,做一种运动量颇大的“减压消气操”。在这些运动中心,上下左右皆铺满了海绵,任人摸爬滚打,纵横驰骋。

  6.看恐怖片。

  英国有专家建议,人们感到工作有压力,是源于他们对工作的责任感。此时他们需要的是鼓励,是打起精神。所以与其通过放松技巧来克服压力,倒不如激励自己去面对充满压力的情况,例如去看一场恐怖电影。

  7.嗅嗅香油。

  在欧洲和日本,风行一种芳香疗法。特别是一些女孩子,都为这些由芳草或其他植物提炼出的香油所醉倒。原来香油能通过嗅觉神经,刺激或平伏人类大脑边缘系统的神经细胞,对舒缓神经紧张心理压力很有效果。

  8.吃零食。

  吃零食的目的并不在于仅仅满足于肚子的饥饿需要,而在于对紧张的缓解和内心冲突的消除。

  9.穿上称心的旧衣服。

  穿上一条平时心爱的旧裤子,再套一件宽松衫,你的心理压力不知不觉就会减轻。因为穿了很久的衣服会使人回忆起某一特定时空的感受,并深深地沉浸在缅怀过去如梦般的生活眷恋中,人的情绪也为之高涨起来。

  10.养宠物益身心。

  一项心理学试验显示,当精神紧张的人在观赏自养的金鱼或热带鱼在鱼缸中姿势优雅地翩翩起舞时,往往会无意识地进入“宠辱皆忘”的境界,心中的压力也大为减轻。

  【心理辞典】

  忧郁是黄昏的暮景,痛苦在那里消融,变成了一种黯然的欢乐。忧郁是愁苦的人的快乐。

  微笑和忧郁是无法混合在一起的。只要我强迫自己微笑,就得让快乐事情回到脑海中。

  如果说极度的痛苦由于时光的消逝而有所减轻的话,那么,取而代之的则是永久的忧郁了。

  忧郁使人得病,而积极、愉快、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情绪,可以战胜疾病,也可以使人强壮和长寿。

  忧郁并非人们所想像的是一种肉体上的不快,而是一种心病。

  心理解压3:用心灵的鸡汤滋补空虚的灵魂

  【个案点击】一个被毒魔魔爪缠住的农场主

  石昆是内蒙古呼和浩特的一个小农场主,在他和妻子的苦心经营下,农场已颇具规模,再加上儿女聪明乖巧,夫妻恩爱,一家人过着平淡而幸福的日子。然而好景不长,这一切却被毒品这一恶魔给毁了。

  原来在1988年的夏天,石昆的妻子因为意外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巨大的打击使石昆终日情绪低落、萎靡不振。内心极度空虚他,为了振作精神,在他人诱惑的之下,石昆吸食了第一口毒品。毒品果然是迷人的恶魔,当罪恶的白烟飘入石昆口鼻时,真的让他暂时忘却了丧妻之痛,飘飘欲仙起来。欣然沉醉着的石昆浑然不知,毒魔的魔爪已经牢牢地缠住了他。渐渐的地,石昆开始全身心地迷恋毒品带给他的销魂时刻了。

  于是,他利用自家地处深山老林的优势,在地里撒下了那罪恶的种子。从此石昆便过上了“自产自销”的逍遥生活,并且一发不可收拾。几年下来,小农场因他无心经营,而出现亏损,他的身体也日渐消瘦,变得体弱多病了。石昆看着眼前衰败的农场和几头弱不禁风的奶牛,不禁悲从中来,当年农场丰茂、妻儿欢笑的画面不断在脑海里环绕。于是他痛下决心:我一定要戒毒!

  石昆没有失信于自己。在接下来的5年里,他硬是没再沾过一口毒品。石昆再次把精力放到建设农场上,他觉得自己仿佛又回到当年与妻子共同创业的初期,辛苦却充实。由于经营有方,生意越做越大,石昆还被聘为一家知名乳业的总代理商。一年80多万的利润让石昆短短几年间一跃成为当地有名的富翁。石昆的儿女也渐渐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事业、家庭以及丰厚的资产,也都用不着石昆操心了。

  俗话说“饱暖思淫欲”,富起来的石昆交际广了,朋友也多了,但每天重复的生活平淡又无趣,让他备感空虚。2003年的一天,一位老友登门拜访,留宿石昆家。晚上他俩相谈甚欢,这时朋友摸出随身携带的毒品,在朋友一再引诱下,他接过了朋友递过来的锡箔纸,打燃了火机。毒品飘出的白烟化成了魔爪,再次紧紧地缠住了石昆……当石昆80多岁的老父亲生将不久于人世的时候,老父拼了命地直起身子,用苍老的手死死抓住骨瘦如柴的石昆,老泪纵横,艰难地说:“儿啊,把毒戒了吧!你看你还像个人样吗!”看着老父满是皱纹的脸,石昆再次流下了眼泪,紧紧握住老父的手坚决地说:“爹啊!我戒!”于是石昆再次踏上了戒毒之路。

  【诊断专线】

  从石昆两次吸毒的经历来看,一味地追求物欲的生活,而缺乏精神上的追求,是不可能活得充实的。这其实就是一种“精神空虚症”。心理医生认为,精神和内心的空虚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最为无益的。空虚是指一个人没有追求,没有寄托,没有精神支柱,内心世界一片空白。

  空虚心理形成的原因:

  1.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失衡。

  有些人腰缠万贯,物质生活不可谓不丰富,但是依然感到空虚。究其原因,其实是跟他们精神生活苍白有关。每天忙着赚钱,却不知道赚钱的目的是什么,没有想过自己是否真的需要那么多钱。只用物质刺激来满足精神上的低层次需要,没有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从而产生空虚寂寞的感觉。石昆两次吸毒的经历就是很好的例子。

  2.心存不切实际的幻想。

  常感到空虚的人,很可能是活得不踏实。有些人在生活中怀有不切实际的期望或目标,自己总是在生活中追寻些什么,而没有落实到生活本身,如此,不免常感到空虚。

  3.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对自我能力估计过低。

  当一个人对自身价值估计有误,特别是当这种错误与现实生活冲突的时候,便很容易对外界事物做出以偏概全的评价。

  4.没有理想,迷失自我。

  感到自己没有人生奋斗的目标或者觉得当前的努力不知为何而做,从而产生的精神上的空虚寂寞。一些人从早到晚不知道自己要干些什么,自己的将来到底怎么走。于是无聊造成心理上的营养失调,对自己的人生一片茫然。

  5.对社会现实和人生价值存错误的认识。

  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一些人丧失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在“及时行乐”、“有钱就幸福”、“死后一切皆空”等错误观念的影响下,放弃了努力,在没有精神支柱支持的情况下,自然会感到空虚。

  6.过分计较个人得失也很容易产生失落感、空虚感,以致“万念俱灰”。

  7.空虚感也常会在人们退休、下岗、失恋、工作受挫、投资失误、经济拮据时乘虚而入,扰人心结,令人不知所措。

  心理空虚的表现:

  1.丧失了对生活的追求和对事业的热情。空虚的人由于没有人生目标或小知该目标有什么意义,对生活和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丧失热情,处于得过且过例行公事的状态。

  2.用低层次的物质刺激满足自己。空虚的人找不到生活的乐趣,常常借助于抽烟、酗酒、滥交甚至吸毒来麻醉自己,图一时的快感。但如此以来却发觉更加空虚,于是又用新一轮的放纵来排解,形成恶性的循环。

  3.经常陷入沉思。空虚的人经常对着一件事物长时间的发呆,却不刘自己想了些什么,以此来打发时间。

  【心灵处方】

  空虚就像是一个人内心的盲区,具有超强的吸力,人一旦被卷入这个盲区,整个人也就被空虚感所缚。心理医生认为,精神和内心的空虚对人的身心健康无益。空虚不是不治之症,只要根据空虚心理产生的原因,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心理调适,精神空虚是可以克服的。

  1.树立健康积极的人生观。

  空虚的人“看破红尘”,总是觉得人生不过如此,干与不干都没有什么区别。所以成天躲进虚无的世界里打发时间,或者早上一醒来就发愁怎么度过漫长的一天。这些都因为没有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有极大的关系。人生态度是人在面对生存时最基本的态度准则,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的生活境况。一个人态度积极即使时运不济也能坚强地活下去并改变自己的一切。但相反即使生活顺风顺水,他也会觉得人生没有多大意义。可看一些名人的传记,向他们学习,从而对前途与理想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树立崇高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建立适合自己的理想目标。

  一个人心中的空虚往往是在胸无大志、没有追求、没有理想的情况下,觉得自己的生活没有意义而出现的;或者是理想不切实际,使自己难以实现。因此,调整自己的生活目标,建立一个符合自己实际的理想(哪怕这个理想对他人来说是微不足道的)是十分必要的。有的人树立了一个不符合自己实际的目标,当他们在追寻这个目标过程中,会觉得这个目标没有意义或者莫名其妙,从而导致了空虚无聊的产生。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给自己一个合适的定位,制定出长期规划和近期目标,以充实生活内容,你就会觉得自己的工作及生活不再枯燥乏味。

  3.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有些人腰缠万贯依然感到空虚无聊,他们会用低层次的刺激来满足自己精神需要。但是这样根本就没法消除他们的空虚感,反而觉得更加的空虚。培养高雅的情趣,提升精神境界。乐观地面对生活。在生活中寻找乐趣。用有意义的活动和习惯充实自己有助于消除空虚。如在工作之余,少去酒吧、迪厅,可以回家看看书,栽种花卉,或者去野外郊游、登山,参加一些体育锻炼等等。

  4.转移目标,摆脱空虚。

  当你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或目标受阻时,你可以通过绘画、书法、音乐、雕刻、养花等方式,使困扰的心境平静下来,从空虚的状态下解脱出来:人当有了新的乐趣后会产生一种新的追求,这就逐渐完成了生活内容的调整,并从空虚状态中解脱出来,从而体会到生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