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能力应该有这样一本书,能让你为之疯狂,让你产生想要为之付出一切的冲动。
应该有这样一本书,能让你看得心跳加速。
1.书中的人生与领悟如果想见到一个人,你需要付出一定的时间和努力。
但是你通过看书可以“见到”他,并且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无论他身处何方,无论他有多高的地位,即使他已经去了天堂。在他们创作的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对人生的领悟。
阅读一本书,如同阅读作者的人生,旁观他的一生,体验着他的成功与失败。读过100本书的人,就感知了100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他们的学识。
书籍带来的第一个好处就是谦逊。那些以为自己无所不能的人常常会嘲笑书籍,而谦逊的人就不会这样。嘲笑书籍的人就是在嘲笑别人的思想,他们固执己见,不肯听取别人的意见。而这也代表了,他们没有继续提升自己的愿望。
书籍带来的第二个好处是创造时间。爱读书的人都不懒惰,日本作家中谷彰宏是一个管理时间的专家,大学四年他一共阅读了4000本图书,看了4000部电影。这相当于一年看1000本书和1000部电影,这样他每天至少看3本书和3部电影。这在很多人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他却做到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积累,他现在创作一本书,只需要一周的时间。
你今年的目标是看几本书和几部电影?
拉里·埃里森是谁?
1977年,在他年仅30岁的时候,他投资1200美元,创办了一家名叫甲骨文的公司。1986年,公司成功上市。1996年,公司的销售额达到42亿美元,利润是6.03亿美元。他的活动范围涉及广告及诗歌、教育、建筑、尖端技术等各个领域。他为什么可以做到这些呢?
因为他从初中起,就开始专心阅读他有兴趣的各种书籍。
看完《大英百科全书》,需要多长时间?
从6岁到7岁,比尔·盖茨用一年的时间看完全套《大英百科全书》。
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只是因为你觉得不可能,事情才变得不可能。一天读一本书不是不可能,一天读两本书也不是不可能。只要找到值得看的书,只要有把它读完的决心,一切皆有可能。
2.不是人发现书,而是书发现人KGS是一个联系韩国名牌大学的在校生与美国各校韩籍留学生的团体,但不到两年就解散了。作为组织者,没能把这个团体正常维持下去,我感到深深的自责。从中我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我想要继续充实自己,进一步加强学习。
我更加仔细地观察周围的人,并开始阅读更多的书籍。我希望自己能够深入地去思考问题。同时,“这样就差不多了”的幼稚想法也开始消失。通过看书,我不断地发展自己。通过看书所获得的体验,将我推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
在这个新台阶上,我的身心都在燃烧。我穿梭在每一位著名教授的教室里,我如饥似渴地阅读可以找到的每一本书。
只要有时间,我就会去图书馆和书店。我在图书馆里借书看,在书店里一坐几个小时,阅读最新出版的各种书籍。
我想成为我所在领域里的领袖人物,为了弥补自己的弱点,为了改善自己的不足,我努力地读书,努力阅读那些浩如烟海、对我个人发展有帮助的各种图书。
从那时候开始,我感到:不是我在找书,而是书在发现着我。
那些成功人士,全都是爱书的人。那些讲述他们的成功史的书籍,木棒一般在敲打着我的灵魂。我读过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它让我知道,能够教会你自我学习的书籍,要比教科书更加重要。
书籍滋润着我如饥似渴的心田。在书里,我认识了很多朋友,他们都是一些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的人。
在哈佛大学学习经济专业的大多数同学,他们在金融投资(InvestmentBanking)和经营咨询(ManagementConsulting)上花费了很多精力。而我把我的全部心思都放到了书里。因为时间宝贵,即使在去上课的路上,我也是书不离手。
应该有这样一本书,能让你为之疯狂,能让你的心跳加速,能唤醒你沉睡的大脑。你有这样的书吗?如果有,写出三本书的名字。
如果没有这样的书,那么别再犹豫了,马上去图书馆找找吧。当你发现这样的书籍以后,就会知道,这本书其实也正在寻找着你。
3.从喜欢的书开始“读一本书需要多长时间?”
在举行出版纪念会的时候,有一位读者这样问我。
我不能说,读书快就一定是好的。因为浏览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领会书中的精髓。
我读书速度快,也是因为大学时的魔鬼训练,必须要阅读大量的书籍。但是,没有人是一开始就读书快的。为什么?因为没有什么事情比读书更有趣,但也没有什么事情比读书更辛苦。
因此,读书最好先从浅显的、有兴趣的、喜欢的书籍开始。只有在读那些想读的书时,读书的速度才会加快。无论是漫画也好、武侠小说也好,都应该多读多看。
如果是自己喜欢的书,就会一直想看,读书速度也会加快。我记得我最早看的是漫画,然后是武侠小说。
初中二年级的时候,有一天,同桌周汉在上课时间偷偷看小说。
我看到他情不自禁地捂住嘴偷笑,不禁好奇地小声问:
“哎,你在看什么,那么好看?”
周汉露出了他特有的笑容,然后把书的封面翻过来给我看。封面上是一个向后仰着头的老爷爷,还写着《神雕侠侣》几个字。
“你想不想看?我已经快看完了。”
一翻开书,我就一头扎进了武侠的世界里。我一夜没睡觉,终于把《神雕侠侣》的第一册读完。如果被老师知道,肯定会敲着我的脑袋说:“不好好学习,净看些没用的书。”
可是,“看漫画和武侠小说就是浪费时间”,这只不过是大人们的想法。
其实,看漫画和武侠小说可以刺激想象力,培养好奇心。无论看什么书,都可以培养爱读书的习惯。
通过看《神雕侠侣》,我知道了金庸是中国著名的武侠小说作家。
他的作品,那是一种在历史故事中包含哲学的文学,代表着武侠小说的很高成就。
《神雕侠侣》系列,让我对侠义精神、中国历史和武术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后来,一到周末,我就会跑到书店,找那些有关的书来看。因为没钱买书,我只能站在书店的过道里看书。回到家里,我也会一边照顾妹妹,一边用新学到的武术招式拿妹妹练习。有时妹妹被打得哭起来,我就只能等着挨爸爸的揍了。
看完《神雕侠侣》系列以后,我开始阅读金庸的其他作品。读完金庸的小说以后,我还读了其他作家的很多武侠小说。在读了几十本、甚至几百本的武侠小说以后,我发现,自己读书的速度在不知不觉中快了好几倍。
从那时候开始,我逐渐对武侠小说的故事产生厌倦。超人一般的主人公,再加上十几个爱慕他的美女,大部分的武侠小说基本上都是一个套路。
阅读了大量武侠小说以后,我觉得我已经可以从这个领域毕业了。
为此而训练出来的读书速度,已经让我有了非凡的内功。
就这样,我的读书习惯从小养成了。对中学生来说如果连世界史和世界伟人传记都没有读过,日后将会成为一个巨大的损失。世界经典名著也是一样。举例来说的话,读过莎士比亚作品的学生,在学习美国十年级的英国文学课程时,一定会大有帮助。在对课程的理解程44
度上,读过莎士比亚作品的学生比没有读过莎士比亚作品的学生,显示出巨大的差异。
美国的学校,会为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出一张书单。不同的学校,书单也会略有差异,我们在这里简单地罗列几种。
赛珍珠:《大地(TheGoodEarth)》;斯坦贝克:《珍珠(Pearl)》、《愤怒的葡萄(TheGrapesofWarth)》、《鼠与人(ofMiceandMen)》;夏洛蒂·勃朗特:《简·爱(JaneEyre)》;比彻·斯托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TheUncleTom"sCabin)》
马克·吐温:《哈克贝利·芬历险记(TheAdventureofHuckleberryFinn)》;安妮·法兰克:《安妮日记(TheDiaryofaYoungGirl)》;埃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WutheringHeight)》;理查德·赖特:《黑孩子(BlackBoy)》;乔治·奥威尔:《动物庄园(AnimalFarm)》;玛丽·雪莱:《科学怪人(Frankenstein)》;威廉·戈尔丁:《蝇王(LordoftheFlies)》;儒勒·凡尔纳:《海底两万里(20000LeaguesUndertheSea)》;欧内斯特·海明威:《老人与海(TheOldManandtheSea)》;查尔斯·狄更斯:《圣诞颂歌(AChristmasCarol)》、《双城记(aTaleofTwoCities)》、《苦儿流浪记(OliverTwist)》;但丁:《神曲(TheDivineComedy)》;以及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4.剔骨般地读书如果要想更多、更有效地去读书,应该养成什么样的习惯呢?
首先,必须花钱去买书。借来的书,由于有时间限制,根本来不及细细消化。如果随意涂鸦,或者顺手写下自己的想法,只能在属于自己的书上才可以。读书的时候,保持书页的干净整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理解书中的内容。
文雅地对待一本书,并不算是有礼的表现,也不需要把书像宝物一样爱护珍藏。书就如同一条鱼,需要剔掉骨头吃肉。如果你想寻找到那些值得阅读的书籍,更应该擦亮眼睛。
此外,还要养成一种习惯,就是在书的第一页和最后一页写下读书开始和结束的时间。最好能确定好每个月的阅读量,尝试着最多读几本书。
比如说,计划一个月读4本书,也就是说一年要读50本书左右。
过一个月后,看看自己到底读了几本书,然后重新修定读书的目标。
在我看来,书是读者与作者相遇的战场。读一本书,就是在作者的思想中,寻找对自己有帮助的珍贵宝物。
如果想充分消化一本书的营养成分,就应该把书越读越厚。越读越厚,就是要把自己的想法记录在书里。就好像吃完饭以后,碗里会留下吃过的痕迹一样,在书上,也应该留下吸收了营养成分后的读书笔记。
读书的时候,最好能把书中精彩的语句用红笔标出来。如果对作者的观点持反对态度,就要写下反对的理由。本着一种与作者争论的精神,才能把书中的内容消化得更透。
5.通过读书培养超能力读很多书以后,可以培养各种各样的超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能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合作能力等,都可以分阶段得到发展。
第一,读书是与作者新的见面。
新的见面会带来新的刺激,新的刺激可以提高思考能力。读书时,作者在不停地讲述,而读者在不停地思考。在阅读过程中,如果想跟上作者的思路,就必须不停地转动大脑。一旦停止转动,即使读完了一本书,可能也是不知所云。
在读书的时候,有时会不停地点头。这是表明读者与作者的想法达成了一致。
提高了思考能力以后,分析能力也会越来越好。读过推理小说后,你可能学会按照“A已经死了,怎么又活了过来?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情”的形式进行推理。
分析能力是一种对事物或者状况的理解能力。这种理解力提高之后,就可以得出“啊,一定是A与已经知道他要死的B商量好演的一场戏”。
有了一定的理解以后,想象力也会得到提升。有关“如果”或者“为什么?”的想法会一环接一环。比如“如果这样变会怎么样?”“如果当时不是他,而是其他人会怎么样?”
“如果人们能够在地底下坐车会怎么样呢?”在100多年前,这只是一个英国人的想象,但却成了现代地铁的起点。想象力壮大以后,就会变成创造力。
发明各种新事物的创造力,还需要一定的合作能力。合作能力可以引发创业,恰恰是这样的创造力,成为英国这些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力量。
发明家爱迪生、创办柯达公司的乔治·伊世曼以及比尔·盖茨、沃特·迪斯尼……他们都是充满想象力的人,他们从童年开始就大量读书,拥有着自己的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