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做人生的优等生·最强脑力全文阅读 > 第37章 提高自己的最好方法(2)

第37章 提高自己的最好方法(2)


  如果想提出问题,就应该是这样的具体问题。被提问的一方会详细地告诉你,agree这样的不及物动词在后面跟宾语的时候,必须要同时有介词,他还会举一些具体的例子来帮助你理解。

  想到一个问题的时候,必须要先判断它是否是一个具体的问题。

  因为越是简洁的问题,越能够得到明确的回答。

  4.把重点放在对方关心的问题上期末考试成绩下降了,贞秀觉得很沮丧,朋友至焕想要安慰他。

  “你看到昨天俊植拿的MP3了吗?”

  “没有。”

  “听说是花28万韩元买的。哇,他爸爸在外国工作,看样子能挣很多钱。”

  “……”

  “明天让他带来给你看看好不好?”

  “随便。”

  “你说要是向他借,他会借吗?”

  “不知道。”

  “唉,要是我爸爸也能给我买一个就好了。”

  “……”

  虽然至焕兴致勃勃,可贞秀显然并没有听进去。因为在这个时候,MP3的话题并不能引起贞秀的兴趣。如果想安慰贞秀,首先应该知道贞秀此时的心思在哪里。比如说:

  “你听说过泰宇的事吗?”

  “什么事?”

  “听说他这次后退到全班第20名了,平均每科都下降了8分。”

  “他?”

  “是啊,他平时学习挺好的,不知道这次是怎么回事。你知道吗?”

  “不,我也不知道。”

  “泰宇他妈妈是六星会的副会长,这次真要丢脸了。”

  “……”

  “你怎么样?考得好吗?”

  “别提了。”

  怎么样,回答虽然很短,但对于至焕的问题,贞秀还是做出了明确的回答。

  这和至焕前面提的问题有什么区别呢?其实区别就在于这个问题是否是对方关心的事情。至焕想问贞秀最担心的成绩,但他没有直接问,而是先说了一个比贞秀更糟糕的例子,引起贞秀的兴趣,然后再问问题。

  如果至焕只是很想知道贞秀的成绩下降了多少,而上来就问,“你这次考试第几名?”或者“下降了多少?让我看看。”贞秀肯定既不想回答他,也不想给他看成绩单。

  在学生时代,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怎样提出问题,可能并不是那么重要。但是,在进入大学,包括以后开始社会生活,在提出一个问题的时候,就需要多思考一些东西。

  比如在求职面试的时候,面试官通常会在最后说一句,“你还有什么想问的吗?”这时候,你的提问往往会决定这次面试的成败。

  “大学的时候,我曾经专门研究过越南经济。最近我看到报道,贵公司正考虑进入越南市场,开设一家高级百货公司,这样的高级百货公司是否适应越南市场,我很想知道贵公司的战略考虑。”听到这样的问题,考官一定会对面试者有一个很高的印象分。

  为什么?因为他对公司的情况非常了解,这就表示他是有备而来。

  这样一个问题的力量,常常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进入社会以后,接触到的不单只是亲切的交流和一对一的对话。

  很多时候要接触许多陌生人,还需要进行必要的应酬,和更多的人进行商务往来。

  这时候,交谈最好从最近的社会热点、健康、天气、书籍、电影和音乐等比较轻松的话题开始。

  这也是一种可以揣摩出对方关注点在哪里的技巧。在看似没有特别意义的交谈中,对方的爱好和关心的事情都会浮现出来。比如说——A:一直到昨天都还挺冷的,今天却一下子有春天的感觉了。

  B:是啊,要是能到个不远的地方去玩玩就更惬意了。

  A:真是个好主意,可以感受春天的气息。

  B:去年这时候还去打高尔夫,不过最近天气一直不太好,经济也不景气,恐怕很难有机会了。

  这样,A就会知道,B对高尔夫有特别的兴趣。随后的对话就可以以高尔夫为中心展开,一定会让对方觉得很亲切,而且乐于谈论这个话题。

  交谈的时候,能够吸引对方的注意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必须要了解对方。在交谈的时候,这样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这样,对话才不是简单的一问一答,从而产生出一种轻松的气氛。

  一些过于普通的问题,有时也是对对方的不尊重。在这种情况下,就很难再有进一步的深入交谈。

  所以,参加一些重要的会谈需要提前准备好要问的问题。平时可以模拟对喜欢的明星和重要人物进行访谈,通过练习,提高问问题的水平。

  即使是最成功的脱口秀主持人,也不是一生下来就伶牙俐齿的。

  在与众多人物的交谈中,他们也曾经经历过紧张、害羞和不知所措,而这些时候,都被他们变成了学习的机会,可以对怎样提问、怎样展开话题有更深入的认识。

  美国著名的脱口秀女王欧普拉,就很善于打开那些不善言辞或是绯闻缠身的嘉宾的嘴。她总是会先对嘉宾进行详细的调查,知道他们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以及近况等,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从对方那里得到她想要的回答。

  比如说,有一期节目的嘉宾是惠特妮·休斯顿。可是,最近却恰好有一些关于她的负面新闻。观众很想知道这些事情的详细情况,但当事者肯定是不想触及这些话题的。

  怎样才能让她主动说出那些观众想知道的事情呢?如果是一般人,可能会这样问:

  “最近好像发生了一些不太愉快的事情。”

  “啊?是的。”

  “都已经解决了吗?”

  “是的,我现在很好。”

  “能跟我们说说发生了些什么吗?”

  “这个……可能有些困难。以后有机会再说吧。”

  如果对方已经这样说,那么就很难再继续问下去了。因为问题本身就出了问题。问话的人只想着观众喜欢听什么,但却没有考虑回答问题的人关心的是什么,当然也就不可能得到满意的回答。

  那么,欧普拉又是怎么做的呢?

  “我对音乐一窍不通,看到做音乐的人,就会觉得他们很了不起。

  趁着这个机会,能不能推荐一些适合我的音乐呢?”

  (对方随意推荐了一些自己喜欢的音乐。)“听什么音乐的时候,会让你觉得心情舒畅?”

  (对方会对自己喜好的音乐进行说明。)“特别是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听这些音乐一定会很有帮助。最近在听什么?”

  (对方会谈谈最近听的音乐内容。)“我可以问问当时是怎样的情况吗?”

  怎么样?此时的惠特妮·休斯顿,即使不刨根问底,她也会很自然地敞开心扉了。擅长这类访谈的人,他们的提问方式都是层层递进、逐渐集中的。

  为了得到他们想要的回答,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揭自己的伤疤,或者暴露自己的弱点。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对方获得心理上的平衡和放松。

  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要先学会倾听对方。通过倾听,可以知道对方关心什么,并把他引到自己关心的事情上,从而得到你需要的回答。

  提问是一场高难度的头脑战争。善于提问意味着你可以读懂其他人的心灵,也能够在交谈中占到优势。这就是21世纪所需要的竞争力。

  5.养成写备忘录的习惯正在安静地听朋友说话,或者是听老师讲课,突然脑海里冒出一个问题。如果你想着“等一会儿再说,等一会儿再说”,等朋友把话说完,或者是下课以后,你再想问的时候,就会发现,“刚才我想问什么来着?”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没有反复背诵的信息,在20秒内就会忘记,而新输入的信息,有60%会在一个小时内消失。

  上课时老师讲的话,下课后朋友聊天,还有那些突然冒出来的各种问题和想法,如果不记住,就会在20秒里消失。老师上课内容的60%,到下节课结束的时候,就会都忘记了。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其实很简单,就是把它们写在备忘录上。如果不把突发的奇想记下来,过一会儿就会想不起来是什么了,就算记得,也很容易失去重点。不仅在学生时代,即使以后进入社会,写备忘录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习惯。

  在学生时代,只要专心放在学习上就可以了,而走进社会以后,除了工作,还会有其他各种各样繁杂的事务,所以,写备忘录就显得更有必要。

  备忘录不仅是一种便于提问的手段,而且对整理思绪,产生新想法,都有很大的作用。前面已经说过,我们的头脑记忆的容量和时间都是有一定限制的,如果在输入的时候没有重点,就有可能全部失去。

  那么,怎样记好备忘录呢?

  在记备忘录的时候,首先必须要认真倾听对方说话。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养成注视对方眼睛的习惯。对于没有自信的人,或者害羞的人,做到这一点可能不太容易。

  如果盯着长辈的眼睛,也许会受到指责,“为什么直瞪瞪地看人?”“太没礼貌了!”“不准这样!”但是,上课的时候注视老师的眼睛,却是没有问题的。

  我们必须多做一些练习,让自己能够习惯和老师目光相对。这样的话,老师会感觉到你在注视他,知道你正在专心地听讲。

  在美国,如果上课的时候不看老师,只盯着课桌看,就会有人问你,“桌子上有字吗?”后来我下定决心,哪怕把眼睛瞪得酸疼也要一直看着老师,不漏掉他讲的任何一点知识。

  可能开始的时候会觉得有些别扭,不过,一旦养成习惯以后,表情和动作就都会变得十分自然。如果你觉得老师也在注视你,那么你就不会做其他小动作,而可以专心记笔记,认真地听讲了。

  不过,在这里还需要注意一点,备忘录可不是听写。有的学生,一让他写备忘录,他就会像听写一样,一字不漏地把老师说的话都记下来。其实,备忘录上要写的应该都是要点,而不是像听写那样长篇大论。

  好的备忘录,就是一边倾听对方说话、一边把重点内容节选记录下来。在记录的过程中,会扩展思考的范围,这样就会很自然地产生一些需要询问的问题。

  写备忘录的习惯,应该是一项可以发现问题的工作。

  如果需要记的东西很多,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区分。另外还可以通过字迹的颜色或者一些不同的图形,来标记出重点内容,这样在以后查看的时候,就可以一目了然了。

  还有一些同学,觉得备忘录就只能是端坐在书桌前才能写的。

  事实却并不是这样的。写备忘录的习惯,应该是不分时间、地点和场所的。平时,只要有了新想法和新念头,就应该写下来。这些想法,或许当时看上去并不起眼,但是也许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会发挥出特别的作用。

  上课的时候,对于老师讲的内容本来都听懂了,可在补习班上课的时候,可能会对学习过的部分产生一些疑问,甚至有时是在和朋友聊天的时候,突然对课堂上的内容产生一些疑问。

  这时候,如果不马上把那些想法记录下来,20秒以后就会忘个一干二净了。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备忘录还是笔记,当然是清楚整齐比较好,但是也不必过于在意这些表面上的形式。特别是女同学,喜欢用各种颜色把笔记本装饰得很漂亮,让人乍一看,还以为是错拿了哪个女孩的情书。

  备忘录和笔记都是不需要装饰的,它们只是记录想法和知识的工具。写备忘录,不是为了培养整理笔记的习惯,而是为了把那些不想错过、同时又很重要的东西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