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如果李舜臣将军还活着,一定会再制造出一艘龟背船,这将是一艘开往美国市场的龟背船。
让我们怀着当年李舜臣将军制造龟背船的决心,组成一个推动21世纪韩国发展的精锐军团,只要有决心,相信韩国的未来必定一片光明。
1.扬长避短
我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很少有人能做出明确的回答。有的人每年都在变化,有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是,我们的人生,却一直纠缠在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中。或许它原本就没有答案,才显得更加神秘。
如果得到了所有的答案,人生一定会变得枯燥无味。
首先,我们必须要知道自己的强项,自己的才能,然后才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想做什么,想要得到多少财富,想从朋友那里获得什么样的评价,觉得哪些事情有价值。是想成为一个拥有大笔财富的有钱人,还是学识渊博的著名教授,或者,想成为运动健将。你必须决定自己想要活跃在哪个领域里。
父母不能代替你去生活。你的人生必须由你自己决定,最重要的是,一定要了解自己,明确自己想在人生中取得何种成功。
你应该与自己展开一次坦诚的对话,然后得出结论,自己究竟想在哪个方面获得成功。做学问,当个职场中人,还是自己创业?
小成功只需要小计划,要想获得巨大的成功,就需要详细的计划和长期的准备。
有一些成功的人,同样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这样的成功是无法持久的。只有明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成功才能持续下去。
现在来看下面的问题,要把自己想象成正坐在面试考官的面前,一定要认真回答呀。
如果上大学,想学什么专业?
学完这个专业之后,想做什么?
你有哪些优点?
你计划怎样发挥这些优点?
你的缺点和弱点又是什么?
你计划怎样弥补这些缺点?
目前你觉得是在为了什么而学习?
你想上名牌大学吗?说说为什么。
如果你现在是30岁,你想做些什么?
有什么事是你死之前一定要做的?
你知道哪些人为了自己奋斗的事业而死?
试着举出三个。
你有过什么特别的体验?
学过跆拳道吗?学过围棋吗?几级或者几段?
参加过什么比赛吗?得过奖吗?
当过班长、副班长或者其他学生干部吗?
掌握了哪些电脑软件?能熟练使用何种外语?
曾经去旅行过吗?到过哪里?
读过什么书?列出三本,说说你为什么会选择这些书?
2.你到底想要什么?
并不是说,只要进入名牌大学,只要找到一个好工作,前面的问题就可以“嘭”地一声全都消失了。刚刚进入哈佛的时候,我也以为道路已经铺平,可以放松下来去享受了。
但事实却不是那样的。与那些优秀的学生生活在一起,我遇到了更根本的问题,这让一路跑来的我陷入了混乱。我不再是那个被大家称赞羡慕的我,我必须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判断。
我必须明确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学习,自己的梦想是什么。是为了找个好工作,为了创办一家成功的公司,为了取得博士学位,还是成为医生,治病救人?盲目学习的人,是不可能一直坚持下去的。
就像汽车,如果没有加满油,在到达目的地之前,就会瘫痪在路上。
我必须知道我所想要的,必须认识清楚自己的优势和才能。只有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分析,才能决定把时间和精力投资在什么地方。
然后,就要把重点放在开发潜力和培养才能上。
在大学里,许多朋友曾经这样对我说:
“我的理想就是成立一家自己的公司,并且让它上市。所以,我现在很努力地学习电脑编程。肯特,你知道吗?发明C+的人要来我们学校讲一个学期的课。我已经去拜访过他了,他邀请我以后可以直接去他的研究所,还说可以教我几手。真是太棒了!”
“我要进入风险投资公司,扬名硅谷。希望我的照片可以登在《纽约时报》或者《泰晤士报》的头版。我还想变得很富有,我的父母太辛苦了,这样我就可以早点退休,带着他们周游世界。”
“我要当律师,成为M&A的专家。你知道有多少钱流通在M&A交易中吗?今年暑假,我要去一趟纽约和LA,在那里的M&A专业法律事务所里实习。哇,真是太让人期待了,我都已经等不及了。”
我在哈佛遇到的朋友,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梦想,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他们让我重新审视自己,以前,我只想着要报复那些让妈妈受苦的人,可从这些朋友们的身上,我看到的是火热的青春激情,还有对未来的热切期望。
我觉得,在他们面前,我之前的想法是那么渺小。在那些胸怀远大抱负的同学面前,我感到很羞愧。他们都是一些诚实勤奋的人,他们每天都在为了实现自己的美丽梦想而努力着。
那么,我想要的究竟是什么?我能做的又是什么?我以后应该干些什么?
我一直把进入哈佛当做自己的学习目标。可是,进入这所期望中的大学以后,我对自己下一步该做什么感到迷茫。我不知道新的目标在哪里。
高中时的学习其实非常简单,只要完成老师留的作业就可以了。
大部分都是背诵和练习。但是,大学的学习却是如此艰难,因为它要求我真正找到自己。
我到底想要什么?
我必须郑重地作出回答。
3.设计自己的人生
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要获得成功的领域。有的学生,在上课时听到老师讲课,就可以神采奕奕。有的学生,见到从外面邀请来演讲的成功人士,就会心神激荡。
但是,我们不需要追随别人向前走。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要什么,喜欢什么,擅长什么,这是一种必要的战略。
有的人在职场中成功。
学习成绩优异,在找工作的时候会很有帮助。毕业于名牌大学的学生,找到好工作的几率,确实要比其他人高许多。这种人,在公司里通常都是那种上班比谁都早、下班比谁都晚的类型。
在职场中成功的人,一般都会乘胜追击,快速升职。然而,要想快速升职,获得高年薪和高职位,就必须比其他同事更努力地工作,更努力地学习外语。
但是,无论在职场上多么成功,这个位置的主人并不是你。总有一天,你是要离开这里的。当然,如果你拥有公司的很多股票,情况62
就不一样,不过,这种可能性是很小的。大多数情况都是,你在自己不情愿的情况下,被迫放弃这个职位或离开公司。
有的人在学业上成功。
这些人是在专业知识上成功的人。在法律学习上成功的人,可能会成为律师,一家拥有成功律师的事务所,会吸引很多人来委托他们打官司。在医学学习上成功的人,可能会成为医生,一家拥有成功医生的医院,照样会患者云集。在学问上成功的人,可能会成为教授,拥有成功教授的研究所,会有很多学生慕名而来。在金融学习上成功的人,可能会成为投资人,拥有成功投资人的事务所,会招徕大批想要发财的人。
如果想在学问上成功,在一所好学校里学习是很重要的。在好学校里取得好成绩,也是必须的。无论硕士、博士,学位当然是越多越好。与在职场成功的人相比,学问上成功的人,可以更自由地决定自己的方向。而且,通常不会遇到什么大的变故。
很多人选择这条道路的原因,就正在于此。也就是说,本人可以决定自己的去向。
有的人在事业上成功。
大部分人都想要在职场或学问上取得成功。因此,很多人都把心思放在学习和成绩上。
而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人,他们的成功与成绩无关。当然也有一些人在学生时代就是成绩优异的,但更多人不是那样。
李贤世和《多利》的作者金秀贞,都是在韩国漫画界取得成功的漫画家,《多利》光是凭着人物的版权转让,就创造了10亿韩元的收入。在看这些漫画家的漫画时,没有人会去关心,他们学生时代的成绩如何。还有江宇硕、江智圭、车胜载,他们都是在电影事业上取得成功的人。同样,他们也不是毕业于名牌大学,或者成绩特别优异的人。
所谓事业,简单地说,就是经商。说得时髦点儿,就是Business。
经商就必须卖东西。在市场里卖菜也是一种事业,杂货店的大婶,也同样是CEO。只不过,她是一人兼数职,市场、财务、决策、经营,全都包圆儿了。
卖炒年糕也是事业。我们买炒年糕的时候,绝对不会去问卖年糕的大婶,在学校时考多少分。只要炒年糕好吃就可以了。如果不好吃,就不会再去光顾这家店了。通过经营炸鱿鱼生意而成功的企业家,就有很多。对于他们和他们的顾客来说,只要能把鱿鱼炸得香喷喷就够了,成绩什么的,一点都不重要。
如果想在事业上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就是服务质量。并不是音乐课成绩好,就能成为得到大家喜欢的歌星。徐泰地就是出售歌曲的企业家。徐泰地歌唱得好,音乐课的分数并没有发挥多大的作用。想要在事业方面有所建树的人,反而会觉得取得学位太浪费时间。
他们觉得,应该多把时间花在寻找能挣钱的商品,提供更好的服务上,这样才比较明智。意大利著名时装集团贝纳通的创始人卢奇卡诺·贝纳通,从十几岁开始,就不再上学,而专门卖衣服了。
自己创办的公司有可能会飞黄腾达,也有可能一蹶不振。你可以把所有的资本都捐赠出来,回馈社会,还可以由自己决定自己是否引退。
但是,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却是最困难的。与职场和学术上的成功相比,这个也是最辛苦的。
你是想在学术上成功,还是在职场上成功,或者是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呢?
你必须自己来作这个决定。要想作这样的决定,首先就必须知道你到底想要什么。在做什么事的时候,你最幸福,在做什么事的时候,你最有热情,而这些,只有你自己最清楚。
职场,只要是按时上下班就可以;做学问,只要提高成绩就可以。
然而事业却是一场竞争。在事业中没有考试,只有赔钱和赚钱两种可能。如果没有钱,就意味着企业的灭亡。
无论多么努力,照样还是有很多人在事业上失败而归。但是,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意志薄弱的人,是不可能在事业上成功的。头脑不冷静的人,也同样不能在竞争中获胜。
对于意志薄弱的人,做一名普通职员,或是做做学问,可能更容易得到成功。在一个企业中,不努力工作的人就应该被解雇,但是,如果因为意志薄弱而没有解雇这样的人,他们就会成为公司的寄生虫,这样的人越来越多,总有一天会毁掉整个公司。
曾经就有这样的例子,把侄子安排在自己的公司工作,结果,侄子却贪污公款,最后,公司不得不以破产告终。
事业,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战场,只有强者才能够生存。它与学校里的学习完全不同。在学习上有正确答案,事业上却没有。只有最高档的奢侈品,最低廉的商品,最优质的服务,才能生存。要么就是价格低廉,要么就是有不同于别人的特色,别的方法就没有了。
比尔·盖茨就是一个在事业上取得巨大成功的人。他本来是开发电脑软件的,现在也生产游戏机。他正在拓宽自己的事业领域。比尔·盖茨之所以从大学退学,是因为与职场和学问相比,他更想在事业和商业上得到成功。
首先要分析自己。
就如同分析火箭的性能和零配件一样,必须要一个一个地拆开。
没有人会比自己更了解自己。只是有的人不愿意回过头去看。大家可以把自己的优势和弱点,以及发扬和克服它们的方法一一写在笔记本上,10年以后,你的样子就会立体地呈现在纸上了。
4.你有勇气吗?
现在做的,是你想做的事情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