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告诉我,“你知道2010年是什么年吗?那是韩国被日本剥夺主权100周年。谁也不知道,到2010年,韩国能不能获得统一,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里,韩国与日本、中国、美国这三大强国的关系都将密不可分。在这三个国家的不断发展变化中,韩国也必须随时作出调整。所以,无论生活在那里,无论做什么,都应该思考能否为韩国的利益作出自己的贡献。哈佛毕业的韩国人,承担的发展国家的责任要比其他人更重。如果可能的话,要尽量去熟悉和掌握这三大强国的语言和文化。应该学习日语、中文和93
英文。不管你是住在美国还是韩国,永远都不要忘记自己是一名韩国人。”
我还见到了Wallerhill的沈京模社长。他说,在学外语这个问题上,只要下定决心,就一定能学好,那些说不好外语的人,全都是在为自己寻找借口。
WIZIT的社长教给我一个挑选人才的秘诀,那就是看对方的眼神。
当然,首先要具备可以通过眼神就能判断出对方人品的能力。
我也见到比特电脑的赵贤镇社长。他说,守约是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除了要严格遵守与别人的约定以外,更重要的是要遵守与自己的每一个约定。
诺基亚(韩国)的李宰旭会长强调说,成功的秘密在于团队精神。
另外,我还见过SK(株)的金航德副会长和“金&张”法律事务所的金英武所长。
我还给当时就任明智大学校长的高健寄过明信片,并在他担任首尔市长的时候见到了他。
我还见到了延世大学的宋子校长,他说,办教育也应该具有商业头脑。
我还见过海东剑道的金镇浩总裁和跆拳道的李龙福总裁。除此以外,还有福特汽车的社长,龙仁大学的金正行校长,庆熙大学的校长,双龙的社长。
对于酷爱漫画的我来说,能够见到漫画家李贤世、金秀贞、高行硕、李斗浩、许英万、金镇泰、梁英顺、李宇一、李哲周等人,如同梦想成真一般欢喜。
在我寄出的几千封信中,收到他们的回信还不到10%。但是,这10%的人,又向我推荐了其他像他们一样优秀的人,通过他们,我又与那些人取得了联系,整个过程就如同滚雪球一样。
这个雪球从少到多,从小到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越来越亲近吗?通过这种方式,我认识了很多优秀的人物,可能是因为我的勇气吧,他们都很愿意教给我更多的东西。
谁都会害怕遭人拒绝,而且,这种恐惧也的确很难克服。既然如此,还不如索性向拒绝发起挑战,向失败发起挑战。我也曾经收到过很多拒绝的回信,每当这时候,我就会继续写第二封信,甚至第三封信,第四封信。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对这句话,我坚信不疑。只要拥有坚强的意志,并采取行动,那么就没有什么不能克服的困难。无论是需要10年还是20年,只要坚持不放弃,就一定能开辟出一条光明大道。
6.越是亲密的人,越应该经常联络
通常,大家最讨厌的一种朋友类型,就是“有事才联系的人”。
这指的就是那些平时连一个电话都没有,可当准备要结婚了,或者需要用钱了,要么就是听说你当官或者升职的消息以后,才急急忙忙打电话来的人。
越是亲近的人,越是尊敬的人,越应该经常联系。因为,一个牢固的网络,往往都是从对关系的维护开始的。
无论在东西方,热情有礼的人总是能够得到肯定。我曾在韩国和美国两个国家生活过,但是我却发现,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的韩国,在礼仪方面,似乎还不及美国,这实在是有些不可思议。
美国人只要眼神相对,就会彼此微笑。如果不小心碰到了别人或者经过人多的地方时,他们都会说“Excuseme”。而在韩国,如果是不认识的人,即使目光相对,也会好像没看见一样,漠然地转开视线。
如果对方多看自己几眼,还会觉得很不快,想“那家伙是怎么回事?”
当然,强迫的笑容是没有意义的,强颜欢笑,连自己也会觉得不舒服,一些无谓的笑容,甚至还会给对方造成负担。出于应付而拨打的电话,也同样会让人感到不快。
其实,人与人相处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能彼此坦诚相待。无论是亲密的爱人,还是尊敬的前辈,或者是长辈、生意伙伴,哪怕只是联系一次,也应该是发自真心。
你现在是在用真心对待身边的人吗?
有没有发自真心地给父母或者亲近的人写过感谢信或者送感谢的礼物?
我就认识这样一位朋友,他在每次面试以后,都会给面试官发一封E—mail表示感谢。即使是面试没有合格,他也会同样寄上感谢信。
他这样做,给我的感觉就是,他特别珍惜与每一个人的关系。
我曾经读过一篇报道,主人公是一位成功进入一家著名化妆品公司的女性。
在面试落选以后,这位女士给为她面试的面试官写去了一封邮件。在信中,她说自己是一个喜欢挑战和充满进取心的人,无论进入哪家公司,都会努力工作,并对对方为自己面试表达了感谢之意。这封信寄出没有多久,她就收到了录取通知。
能够保持这样一种进取状态的人,其成功的可能性要高于那些缺乏这种状态的人。因为这样的人,永远都会充满斗志,并懂得把想法付诸行动。
这样的人,无论在何时、何地、遇到谁,都会尊重对方,以诚相待。
在韩国有这样一句话,叫做“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或许是因为这个原因,人们才把心意相传当做是相处之道。但是,在重视表达的外国人看来,这被看成是人情淡漠的表现。
写出三个你现在想要问候或者写感谢信的人的名字。
那么,现在就给他写封信吧。
7.富人之间的网络
如果想在首尔买房子,至少需要几亿韩元。而且,汉江以南一带所谓富人区的房子,价格还在持续上涨中。有些人,几块钱也要省着用;有些人,一掷千金也面不改色。在整个世界范围内,这种贫富差距呈现出逐步拉大的趋势。
你是否喜欢那些富人?
韩国的大部分普通人,既梦想自己有朝一日也能成为富人,同时又很厌恶那些富人。在世界上,像韩国这样,富人得不到尊敬的国家96
其实并不多。甚至还有很多人暗暗希望那些富人破产或者遇到重创,这或许是在短期内经济获得飞速发展的国家的一个共同现象吧。
不过,穷人所希望的这种侥幸,却在减少。韩国在经济增长到一定程度以后,又经过了一段很长的相对稳定时期。现在,那些依靠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逐步积累起财富的人,远比当初那些一夜暴富的人更多。他们不再像那些暴发户那样,无限制地给孩子们零用钱,而是从小时候开始,就很注重对他们的金融和人格教育。
在资本主义的美国,富家子弟从很小的时候,就会开始接受管理家族财产的教育。所以,他们的财富会代代相传,越积越多。
韩国上流阶层的子女大部分都是在国外接受教育。韩国财阀的子女们,大多就读于美国的高级私立学校。他们从小时候开始,就被教导如何与外国孩子保持亲密的关系。他们会邀请外国朋友到家里做客,也会受到邀请去那些豪门玩耍。虽然他们也有很多韩国朋友,但数量远不及他们的外国朋友。
从名牌大学毕业以后,他们会选择在一个世界级大公司里任职,积累工作经验。然后分散到各个阶层和领域,共享只属于他们的信息。
从而,他们可以能够快速地获得各种新资讯。
他们交流的这些信息,就是金钱,是力量,是权利,并且构筑起一道只属于他们的堡垒和围墙。他们最重视的是良好的教育环境,其次就是朋友。无论是韩国的富人,还是国外的富人,这点都是公认的事实。好朋友是最大的财富,而坏朋友则是最致命的毒药。
因此,他们会尽力维护已经构建好的人际网络。一般人会认为没有经济能力、没有名气的普通人,很难闯入他们的圈子。
但其实,我们也同样可以做到。
现在的穷人,如果不努力,只会更加贫穷。而就算现在很穷,只要肯努力的人,通过教育,也照样可以积累起傲人的财富。没有钱,可以争取奖学金,只要肯学习,那么发达的机会指日可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