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做人不败的底线全文阅读 > 第3章 底线二力戒靠蛮力与人较高低

第3章 底线二力戒靠蛮力与人较高低


  导读

  有些人贪{L-End}图风光体面,一有机会就使足了劲向前挤;而有些人则喜欢隐身藏脸,在暗中谋划一切,操纵指挥棒。不善盘算者,常常会走向死路和绝路;反之,善盘算者,总能想人所未想,见人所未见。总之,一个人在遇事之前,要多想一些路数,多想一些方案,多一些机智和灵感,避免用蛮力逞能,学会以心力制胜。这叫做人取胜的底线。

  第一节 顺着别人的意{L-End}图,达到自己的目的

  顺着别人的意{L-End}图来,首先是促成与对方合作的一个前提和推动力量,但更主要的,这样做可以更顺利地达到自己的目的。罗斯福做纽约州长的时候,完成了一项特殊的事业。他与其他政治首脑们感情并不好,但他却能推行他们最不喜欢的改革。他是如何做的呢?当有重要位置需要补缺的时候,罗斯福请政治首脑们推荐。

  “最初,”罗斯福说,“他们会推荐一个能力很差的人选,一个需要‘照顾’的那种人。我就告诉他们,任命这样一个人,我不能算是一个好的政治家,因为公众不会同意。然后,他们向我提出另一个工作不主动的候选人,是来混差事的那种人。这个人工作没有失误,但也不会有什么很好的政绩,我就告诉他们,这个人也不能满足公众的期望,我请他们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个更适合这个位值的人。他们的第三个提议是一个差不多够格的人,但也不十分合适。于是我感谢他们,请他们再试一次。他们这时就提出了我自己选中的那个人。我对他们的帮助{L-End}表示感谢,然后我说就任命这个人吧。我让他们得到了推荐人选的功劳……我请他们帮我做这些事,为的是使他们愉快,现在轮到他们使我愉快了。”他们真的这样做了。

  他们赞成各种改革,如公民服役案、免税案等,这使罗斯福工作愉快。当罗斯福任命重要人员时,他使首脑们真正地感觉到,是他们“自己”选择了候选人,那个任命是他们最早提出的。在这个故事中,罗斯福没有直接说出自己的意思,而是顺着对方的意{L-End}图,这样就使他们自觉地回到“圈套”里来了。所以说,这其实是一种高明的策划手段,既达到了目的,又不露痕迹。威尔森是专门为一家设计花样的画室推销草{L-End}图的推销员,对象是服装设计师和纺织品制造商。一连三个月,他每个礼拜都去拜访纽约的一位著名的服装设计师。“他从来不会拒绝我,每次接见我都很热情,”他说,“但是他也从来不买我推销的那些{L-End}图纸。他总是很有礼貌地跟我谈话,还很仔细地看我带去的东西。可到了最后总是那句话:‘威尔森,我看我们是做不成这笔生意的。’”

  经过了无数次的失败,威尔森总结了经验,他太遵循那老一套的推销方法,一见面就拿出自己的{L-End}图纸,滔滔不绝地讲它的构思、创意,新奇在何处,该用到什么地方,客户都听得烦了,是出于礼貌才让他说完的,威尔森认识到这种方法已太落后,需要改进。过了不久,他想出了对付那位服装设计师的方法。他了解到那位服装设计师比较自负,别人设计的东西他大多看不上眼,他抓起几张尚未完成的设计草{L-End}图来到买主的办公室。“鲍勃先生,如果你愿意的话,能否帮我一个小忙?”他对服装设计师说,“这里有几张我们尚未完成的草{L-End}图,能否请你告诉我,我们应该如何把它们完成,才能对你更有用处呢?”那位买主仔细地看了看{L-End}图纸,发现设计人的初衷很有创意,就说:“威尔森,你把这些{L-End}图纸留在这里让我看看吧。”

  几天过去了,威尔森再次来到办公室,服装设计师对这几张{L-End}图纸提出了一些建议。威尔森用笔记下来,然后回去按照他的意思很快就把草{L-End}图完成了。结果是服装设计师大为满意,全部接受了。从那之后,威尔森总是去问买主的意见,然后根据买主的意见制{L-End}图纸。买主们订购了许多{L-End}图纸,非常满意,因为这相当于他自己设计的。威尔森从中赚了不少的佣金。“我现在才明白,那么多天过去了,为什么我和他不能做成买卖,”威尔森若有所思地说,“我在以前总是催促他快来买,还告诉他这是他应该买的,买了对他很有用,而他却不以为然,认为这里不合适,那里不新颖。而现在我按他的意思去做,他觉得是他自己创造的,实际上还有别人的功劳。这样就满足了他内心中那种渴望——自己的优越感和{L-End}表现欲,他再也不能拒绝‘他自己的’东西了。这就变成了他要而不是我推销,工作起来就容易多了。”

  同样的道理,做人也应如此,顺着别人的思路来,往往能在交往中无阻无碍,办事时顺顺利利。

  第二节 用“心计”和对手过招

  “善胜者不争,善争者不战。”与对手硬碰硬,和对手的优势一比高低,不是智者所为。真正的智者会躲开对方的锋芒,巧施隐蔽策动术,致使其“缝隙”增大。这样不争即胜,不战而赢。在对手的势力很大,自己的力量不足时,就不要正面与他斗争,而要暗中下手。要从对手没有防备、意想不到的地方进攻。这样,你就一定能取得胜利。公元前260年,秦军大举北进,攻打赵国。老将廉颇率赵兵迎敌,秦、赵两军相持于长平。秦兵虽然勇武善战,怎奈廉颇行军持重,坚筑营垒,等待时机与变化,迟迟不与秦兵决战。

  这样一来,两军相持近两年,仍难分胜负。秦国君臣将士个个焦躁万分,却又束手无策。范雎作为出色的谋略家,早已清醒地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很快便找到了问题的症结。他对赵国文臣武将的优劣了如指掌,深知秦军若想速战速决,必须设计除掉廉颇。于是,他沉吟片刻,向昭王献了一条奇妙的反间计。范雎遣一心腹门客,从便道进入赵国都城邯郸,用千金贿赂赵王左右亲近的人,散布流言道:“秦军最惧怕的是赵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有为且精通兵法,如若为将,恐难胜之。廉颇老而怯,屡战屡败,现已不敢出战,又为秦兵所迫,不日即降。”赵王闻之,将信将疑。派人催战,廉颇仍行“坚壁”之谋,不肯出战。赵王对廉颇先前损兵折将本已不满,今派人催战,却又固守不战。于是轻信流言,顿时疑心大起,竟不辨真伪,匆忙拜赵括为上将,增调20万精兵,前往代替廉颇。赵括虽为赵国名将赵奢之子,确也精通兵法。但徒读经文书传,不知变通,只会坐而论道,纸上谈兵,而且骄傲自大。

  赵括来到长平前线,尽改廉颇往日约束,易置将校,调换防位,一时弄得全军上下人心浮动,紊乱不堪。范雎探知赵国已入圈套,便与昭王奏议,暗派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火速驰往长平。这白起是战国时期无与伦比的久经沙场的名将,一向能征惯战,智勇双全。论帅才,赵括远不能与白起相比;论兵力,赵军绝难与秦兵抗衡。两军交战,白起佯败,赵括大喜过望,率兵穷追不舍,结果被秦军左右包抄,断了粮草,团团围困于长平。赵军陷于重围达46天,粮尽援绝,士兵自相杀戮以取食,惨不忍睹。赵括迫不得已,把全军分为四队,轮番突围,均被秦军乱箭击退,赵括本人也被乱箭射死。

  长平一战,秦军获得了空前的胜利,大大挫败了雄踞北方的赵国的元气,使其从此一蹶不振。范雎利用赵王已对廉颇“坚壁”不出战大为不满而出现的“裂缝”,巧施隐蔽策动术,致使其“缝隙”增大。终于如愿用无能之辈赵括换掉了足智多谋的廉颇,取得了长平之战的胜利。可见,在对立的双方,因实力不同,有强弱之分的时候。如果弱方不知进退,采取硬碰硬的方法,就有可能输得一败涂地;相反,如果能够避实就虚,躲开对方的锋芒,攻其弱点,就有可能扭转局势。历史上连我们的圣人孔子也在这个“扯其后腿,拆其后台”的招数下栽了一跤,要流亡国外过流浪生活。春秋时期,齐景公曾受过孔子一番奚落,于是耿耿于怀,适巧自己的贤相晏婴又死了,后继无人,而鲁国此时倒重用孔子,国政大治,于是不但不愉快,反而有些惊慌起来,便对大夫黎鉏说:“鲁国重用孔老头,对我国的威胁极大,将来它的霸业发展,我国必首蒙其害,这却如何是好?”

  黎鉏沉思了一会儿,说:“拆其后台,逼走孔丘便是!”

  “怎样逼法?他正在得宠当红的时候!”景公问。

  黎鉏把计策说出来:“鲁定公是个好色之徒,如果选一群美女送给他,他必会照单接收。收了之后,自然日日夜夜在脂粉丛中打滚,他们还会像过去那样亲密吗?这样一来,保管把孔子气走,那陛下不是可以高枕无忧了吗?”

  景公认为此计甚妙,即令黎鉏去挑选80名美女,教以歌舞,授以媚容,训练成熟之后,就把这80个美女送到了鲁国。鲁定公见齐国的美女舞态生风,光华夺目,不禁目瞪口呆,意乱神迷。于是“芙蓉帐暖度春宵”,“从此君王不早朝”了。孔子得闻此事,凄然长叹起来。于是,孔子便弃官不做,率领一班学生去周游列国,过起流浪生活了。

  第三节 主动隐身,避遭风雨

  避招风雨的策略,是通过少惹是非,少生麻烦的方式,更好地展现自己的才华。运用退出的手段,不仅可以保命安身,还可以求得一个好的终结。

  主动隐身有两种原因,一是为了在幕后策划,更好地掌握操纵事情的发展走向;另一个便是为了曲折地{L-End}表达自己的想法,让上司在采纳的同时不致对你产生妒意,从而间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在整个第二次大战期间,斯大林在军事上最倚重的人有两个,一个是军事天才朱可夫,一个则是苏军总参谋长华西里也夫斯基。众所周知,斯大林在晚年逐渐变得独裁专制,“惟我独尊”的个性使他不能允许世界上有人比他高明,更难以接受下属的不同意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斯大林的这种过分的自以为是曾使红军大吃苦头,遭到本可避免的巨大损失和重创。一度提出正确建议的朱可夫曾被斯大林一怒之下赶出了大本营,但有一人却例外,他就是华西里也夫斯基,他往往能使斯大林在不知不觉中采纳他的正确的作战计划,从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华西里也夫斯基的进言妙招之一,便是潜移默化地在休息中对其施加影响。在斯大林的办公室里,华西里也夫斯基喜欢同斯大林谈天说地的“闲聊”,并且往往“不经意”地“顺便”说说军事问题,既非郑重其事地大谈特谈,讲的内容也不是头头是道。但奇妙的是,等华西里也夫斯基走后,斯大林往往会想到一个好计划。过不了多久,斯大林就会在军事会议上宣布这一计划。于是大家都纷纷称赞斯大林的深谋远虑,但只有斯大林和华西里也夫斯基心里最清楚,谁是真正的发起者,谁是真正的思想创意者。斯大林晚年的独行专断可以说是达到了强烈的程度,而华西里也夫斯基之所以还能够不断地让斯大林接受自己正确的作战计划,就是因为他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不直接发{L-End}表不同意见,而是在和斯大林的闲聊中“不经意”地流露自己的一些“想法”,用这些想法潜移默化地影响斯大林的军事观念,使他在受到启发后作出他自己的决定,这确是一种高明的办法。

  再开明的领导,其内心也是不喜欢过于直白的建议和批评的,因为这直接使他的权力受到了威胁。即便他有时接受了你的直言相劝,并获得了显著成果,且内心里也承认你的能力,但他赞赏的却是你的意见和建议本身,而不是你的进言方式。华西里也夫斯基的策略可以说既有间接实现自身的想法,也有借以自保的打算。然而,当这种方法也无法使用时,最保险安全的做法还是隐身而退,否则,即使藏身幕后也会有杀身之祸,因为“功劳不说但客观存在”,功高震主总非好事。

  被康熙皇帝誉为“元辅高风”的清初大臣范文程历经四朝,在建立和巩固清王朝中屡出奇谋,是一位颇有远见的政治谋略家。他谋略过人,上下左右的人都很看重他。太宗皇太极死后,权力斗争十分激烈,很多人成为皇家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惟有他巧妙地避免了皇族内部的派系之争,最终得到了保全。1643年,清太宗皇太极病死,因为皇位继承问题事先没有安排,满洲贵族之间爆发了残酷的斗争,一时间杀人如麻,势不两立。在这场斗争中,作为政治谋略家范文程可以说有举足轻重的分量,但是处于保身的目的,他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没有向任何一方倾斜,并且在任何一方向他请教斗争策略时,他都以臣是朝廷之臣,只为朝廷尽忠,立君乃皇上家事,臣下不便干预为理由,巧妙地回避了。纵观历史,身处官场是非之地,不受官场利益的诱惑并能在非此即彼的权力斗争中不受干扰而独善其身的政治家,范文程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

  什么原因能使他做到如此成功?关键是不参与权力之争,即对竞争的彼此双方没有任何倾向,这才是为臣者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原因。避招风雨的策略,其实它并不是委曲求全,窝窝囊囊做人,而是通过少惹是非,少生麻烦的方式,更好地展现自己的才华,发挥自己的特长,同时,对于一些谋士来说,运用退出的手段,不仅可以保命安身,还可以求得一个好的终结。实在要比一直不知好歹地呆在“舞台”上,最后被强行揪出好得多。

  第四节 投其所好,牵着对方的鼻子走

  要想通融事,必先通融人。不先把人搞通,就不会把事搞定。而搞通人的方法有很多,“投其所好”便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俗话说:“不怕对方不上套,就怕对方没爱好。”所以,与其苦心孤诣地琢磨事,不如尽心竭虑地琢磨人。把人搞明白了,事情也就搞清楚了。把人拍定了,事情也就搞定了。战国时的张仪,学了一套“纵横术”,带了几个乡人跑到楚国去求富贵。但事与愿违,在楚国却穷困得无以聊生,生活异常拮据,同去的人挨不下去了,便怨气冲天,嘟嚷着要回家去。张仪说:“你们是不是因为穷了,享受不到什么快乐就要回去呢?这样吧,再过几天,不是我夸口,只要见到楚王之后,我包管大家吃喝不愁,否则的话,你们可敲碎我张仪的门牙!”那时候,楚王正宠爱着两个美人,一个是南后,一个是郑袖。一天,张仪去见楚王,楚王十分不高兴。

  张仪就说:“我到这里很久了,大王还不给我一点事做。如果大王真的不想用我的话,请准许我离开这里,去晋国跑一趟,到那边碰一碰运气!”

  “好吧,你只管去吧!”楚王巴不得他赶快离开,便一口答应。

  “当然,不管那边有没有机会,我还是要回来一次的。”张仪说,“但请问大王,需要从晋国带些什么吗?譬如那边的土特产,您若喜欢,我可顺便带一些回来。”

  楚王冷冷地扫了他一眼,淡淡地说:“金银珠宝、象牙犀角,本国多的是,对于晋国的东西,没什么可稀罕的。”

  “大王就不喜欢那边的美女吗?”这句话像电流一样击中了楚王,他眼睛一亮,连忙问:“什么?你说的是什么?”

  “我说的是晋国的美女。”张仪假装正经地说,还做起手势向楚王解释,“那真是妙呀!漂亮极了!晋国的女人,哪一个不似仙女一样?……”

  这席话引得楚王的眼珠一直跟着张仪的手势转,连嘴巴也合不上:“我从未见过晋国的那些小娃儿,你不说,我倒忘了,那你就给我去办,多带些名贵的土特产回来吧!”

  “不过,大王,没货款办事可就难了。”

  “那还用说,货款是少不了的。”楚王立即给了张仪很多银子,让他尽快去办。

  张仪领到银子后,又故意把这消息传开,直传到南后和郑袖的耳朵里。两个人一听,大为恐慌,连忙派人去向张仪疏通,告诉他说:“我们听说张先生奉楚王之命到晋国去买土特产,特地送上盘缠,给先生做个路费!”因此,张仪又刮了一把。张仪要去晋国了,楚王看在“土特产”份上,特别把最宠爱的南后和郑袖请了出来,轮流给张仪敬酒。张仪一见,连酒都不敢饮了,“扑通”一声跪在楚王面前,说:“请大王把我杀了吧,我欺骗大王了。”

  “为什么?”楚王惊讶不已。

  张仪说:“我走遍天下,从未见到有哪个长得比大王这两位贵妃更漂亮的。过去我对大王说过要去找土特产,那是没有见过贵妃之故,现在见了,觉得把大王给欺骗了,罪该万死!”

  楚王松了口气,对张仪说:“我以为是什么呢?那你不必起程了,也不必介意。我明白,天下就根本没有谁会比得上我的爱妃,是不是?”

  从此,楚王改变了对张仪的态度,张仪也落得个岁岁平安。在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到张仪正是抓住了楚王爱色,而南后和郑袖则害怕有人夺去她们的地位的这些特点,从他们身上赚取了许多银两。人皆有善性,也有劣性。办事时要揣其性而授其法。有时可循其善性而为之,有时也可循其劣性而为之。一个人要想在工作中顺遂如意,单靠勤勤恳恳地埋头苦干是不够的,还必须会说话、会办事。所以掌握好凭心力致胜的技巧,是我们工作出色、事业有成的一大法宝。

  第五节 抓住对方漏洞进行反驳

  在许多较量的场合,自己的敌手不一定只有一个,若敌手们联合起来,对自己就很不利,要打倒他们,最好的办法是以毒攻毒,让身边的老虎斗起来。春秋时,齐国有田开疆、古冶子、公孙捷三勇士,这三人功劳都很大,深受齐景公的宠爱。这三人又结成异姓兄弟,自诩为“齐国三杰”,他们倚仗自己勇力过人,十分傲慢,目中无人,对齐景公构成了很大的威胁。晏子请求除掉他们,并向景公献了一个“计策”。

  有一天,鲁国君主昭公来访,景公设宴相待。三位武士,持剑而立。席间,晏子说:“园中的桃子已熟,摘一些来,给两位君主献上。”一会儿,桃子摘回来了,金盘上只有六个桃子。两位国君各拿了一个吃起来。

  景公一时高兴对鲁国臣子叔孙诺说:“此桃是人间仙物,得之不易,叔孙大夫,贤名著于四方,请吃一枚吧!”

  叔孙诺连忙跪下,说:“我哪能比得上贵国的贤相呢,仙桃应赐予相国。”

  景公便说:“既然叔孙大夫推让相国,可各赐酒一杯,桃一枚。”

  二人跪而领之,谢恩而起。这样一来,吃桃子就成了至高无上的荣誉了。盘子里只剩下两枚桃子了,晏子请示景公后传谕两旁的文武,要各人自报功劳,凭功赐桃。

  公孙捷首先仗剑而立,开口说道:“我随主公打猎,力诛猛虎,这功劳怎么样?”

  晏子说:“擎天保驾,功劳很大,可赐酒一杯,食桃一枚。”

  公孙捷领桃后十分高兴。古冶子奋然站起,说:“打虎算得了什么?我曾随主公,在黄河的波涛之中,斩妖龟之头,救主之功怎么样?”

  晏子说:“在波涛汹涌之中,如不是勇士斩断妖龟之头,船一翻,一船人都很危险呢!这真是盖世之功,应当食桃饮酒。”说罢立即赏桃、赐酒。只见田开疆捋起衣服,大步走上来,说:“我奉命征伐徐国,斩杀敌将,俘敌五百多人,使徐国君主恐惧,纳款而降,威震邻邦,为主公奠定了盟主之位,这功劳怎么样?”

  晏子说:“您的功劳,比刚才二位的确大十倍也不止。但金桃已赏赐完了,请饮酒一杯,等待明年吧!”

  齐景公也说:“卿的功劳最大,但话说得太迟了。”

  田开疆不由一阵怨怒升上心头,他按剑大声说:“斩龟打虎,算得了什么!我跋涉千里,血战成功,反而不能食桃,受辱于两国君臣之间,为万代耻笑,有何面目立于朝廷之上呢?”说完挥剑自刎而死。

  公孙捷一看大惊,也拔剑说:“我们功微而食桃,君功大,反不能食。取桃不让,是不谦,看到别人死而不跟从,是不勇。”说完也挥剑自刎而死。

  古冶子奋力大呼说:“我三人义同骨肉,誓同生死,二人已亡,我苟活于世,于心何安?”

  说完也挥剑自刎而死。片刻之间,三勇士俱死于朝堂。这场争斗,晏子充分利用了三人争功自傲、讲究信义的心理特点,故意用两个桃激起他们的矛盾,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在生活中,我们主张与人为善,这种方法不要轻易使用,但冷眼旁观,正好洞明世事,用来防范他人施用此种手段。

  第六节 不战而胜最高明

  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最高明的战法。一个领导者,可以将他的眼中钉远派出去。{L-End}表面看,那是升官,不去,就是不知好歹和抗命。去,则是远离权力中心和拼命,拼死拼活都是上司赢。所以我们在得意时要谨慎言行,小心遭了明升暗降的算计。做人,凡事都以用智为上,那些只凭蛮力斗狠之人,在人生的竞技场上只能是个失败者,以致败都不知败在何处,这应当是最可悲的。这是人生竞技场中用智的一个侧面。以下的故事,可见此中的内幕。

  某电视台的主播张扬跟经理的对立,是愈来愈尖锐了。他甚至连王副台长也不放在眼里。王副台长儿子的毕业典礼,记者去做了采访,新闻送到张扬的“主播台”上,硬是被张扬扔了出来:“这是他家的新闻,如果每个学校的毕业典礼都播一段,我们干脆把新闻改成‘毕业集锦’好了!”相反地,经理要“淡化”处理的新闻,张扬都可能大做文章,硬是炒成焦点新闻,张扬说得好:“是新闻,就是新闻,遮也遮不住,观众有知情的权利!”对!观众正是张扬的后盾,全市最高收视率王牌主播的头衔,使张扬虽然只具有“播音的职能”却敢向老板挑战。

  “把他开除!”王副台长终于忍不住,气恼地对新闻部主管说。

  “我不敢!只怕前一天他走路,后一天我也得滚,”

  主管直摇头:“他现在太红了,每天单单观众来信,就一大摞。”

  “你说他现在太红,倒提醒了我,给他升官,行了吧?”

  公司新成立一个部门,由张扬担任经理。消息传出,每个人都怔住了。

  “副台长能不计前嫌,以德报怨,真令人佩服!”

  张扬真是意气风发,虽然不再报新闻,但是目前职位高、薪水高,而且负责企划一个更大的新闻性节目,谁能说不是海阔天空任翱翔呢?张扬确实是任翱翔。电视台甚至推荐,并资助全部旅费,送张扬出国做三个月的考察。张扬回国了,带着成箱的资料和满腔的抱负,开始大展宏{L-End}图。只是新闻性节目,总得向新闻部借调影片,一到新闻部,东西就卡住了。

  “哈哈!张扬经理,你是一个部门,我也是一个部门,你又不属我管,你有你的预算,还是自己解决吧!”新闻部主管笑道。

  张扬告到了主管节目的王副台长那儿。“他说得也对,你现在有自己的预算、自己的人手,应该自己解决问题!”王副台长拍拍张扬:“你们两个不和,我把你调开、升官,不要再斗下去了!”问题是,新闻不能再“演”一次,过去的资料片找不到,别家电视台更不愿借,张扬怎么做呢?加上怕侵犯著作权,张扬连从书上拍一张{L-End}图片,都得付不少钱。张扬虽英雄,也无可奈何?部门成立一年,节目筹划八个月,居然还拿不出来,而钱已经不知花了多少。

  年终会上,台长沉着脸色道:“好的记者,不一定能做好的主管!只见花钱、出国,不见成绩!搞什么名堂?”

  王副台长终于不得不把张扬叫去:“你还是回新闻部吧!”

  “我希望回去报新闻!”张扬说,“那是我的专长。”

  “恐怕暂时不行,新的主播{L-End}表现不错,观众的反应不比你当年差,你还是先做内勤,慢慢来,看编导给不给你机会。”张扬辞职了,他知道新闻部经理不会给他机会。

  做过了经理,他也拉不下面子,回去做个职员。张扬离开,报上也登了消息,只是不过寥寥几行,毕竟有负上司器重,做事不能成功而离职,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最高明的战法。王副台长下的这盘棋,就是不战而对付了张扬。甚至可以说,他逆向操作,每一步棋都是退让,都是仁厚,连离开,张扬都无法骂徐副台长,甚至还得感谢徐副台长给他那样好的机会。一个军队的统帅,可以派他最不满意的将领,去打一场九死一生的仗。打死了,正好除去眼中钉。打赢子,则是统帅用人成功。一个公司的老板,可以派他的眼中钉,出去经营分公司,或连锁单位。{L-End}表面看,那是升官,不去,就是不知好歹和抗命。去,则是远离权力中心和拼命,拼死拼活都是老板赢。当然,你也可能是了不得的人才,能从九死一生的战役中凯旋。那时候获“黄袍加身”的,自然是你。在职场滚爬的人,在为人处世时不得不引以为戒。

  第七节 在直曲之间找出路

  世上有直路,也有弯路,需要机智的做人者精明地选择和把握,因为机智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让明白人更明白,也更容易在直与曲之间找到出路。狄仁杰有“直”的一面,也有“曲”的一面,这说明他的多面性。这叫知迂直之计的做人之道。所谓知迂直之计,就是要懂得以迂为直的办法。这个计谋{L-End}表面上看是走了迂回曲折的道路,实际上是为更直接、更有效、更迅速地成事创造条件。狄仁杰当了宰相以后,积极地开展了复兴李唐的活动。

  这个活动他采取了两方面的努力,一个是利用别人,一个是自己亲自出马。武则天养了两个男宠:张易之和张昌宗。武承嗣努力地讨好、接近他们,以谋求太子的地位,狄仁杰也想利用他们实现自己的计划。张氏兄弟有一种不安全的心理:即如果有一天武则天去世,他们不仅会失去一切荣华富贵,而且连生命也会有危险。于是,他们向狄仁杰请教确保永久富贵的办法。狄仁杰说办法只有一个,这就是敦劝武则天把李显接回洛阳,立为太子。

  如果张氏兄弟能做成此事,一旦武则天去世,继承皇位的就是李显,二张就成了有功之臣,任何灾难都不会降临到头上了。张氏兄弟听从了狄仁杰的劝告,多次在武则天跟前提李显,多多少少地在武则天的心里备了个案。狄仁杰又利用和武则天接触机会比较多的优势,多次劝说武则天。

  狄仁杰多次劝武则天说:“是姑姑和侄子的关系亲,还是母亲和儿子的关系亲?如果皇上立你的儿子为太子,就会有利于千秋万代,后代的人都会很敬重你;如果立你的侄子为太子,天底下的老百姓从来没有听说过,后代的人又会怎么看你。”

  武则天听后,没有发火,只是说:“这是我家里的事。”

  狄仁杰并没有停下,而是继续说:“皇上,四海那么大都是你的家,哪一样不是皇上你家里的事?你是当朝的君主,我是朝廷的大臣,哪能不尽忠直言呢?”

  武则天没有说话。由于多方面的努力,是年三月,李显被迎接回洛阳。半年以后,在反击契丹入侵的战斗中,李显立下功劳,被封为太子。李显虽然已经被立为太子,但是地位很不巩固。为了巩固李显的太子之位,让他将来能够顺利地当上皇帝,狄仁杰把许多忠心于李唐王朝的人推荐给武则天,让他们能够处在掌握实际权力的位置上。一次谈话中,武则天要求狄仁杰推荐一位贤士。

  狄仁杰问道:“不知要让他担任什么职务?”

  武则天说:“我想用他做宰相。”

  狄仁杰回答说:“荆州长史张柬之可以作为皇上需要的人。”并且向武则天介绍说:“张柬之已经七十多岁了,但是一直没有受到重用,如果加以重用,他肯定会全心全意地为朝廷效力。”

  武则天就提拔张柬之做了秋官侍郎。一直到狄仁杰去世后的第四年,张柬之才当上宰相。到了705年,武则天病重,张氏兄弟势力很大,而且有服侍武则天的特权,大臣们都担心张氏兄弟夺权。年纪已经80的宰相张柬之决心除掉张易之、张昌宗。他先做通了守卫皇帝的御林军的工作,联络了武将,再联络朝廷中一些正直的大臣,商议除掉二张的方法,但又害怕背上“犯上”的罪名,于是决定逼迫太子出面。在张柬之的一再请求和逼迫之下,胆小的李显不得不跟张柬之来到玄武门,同准备发动兵变的人会合。张柬之领着太子一同闯入武则天的寝官,张氏两兄弟刚要发火,就被士兵砍死。

  武则天在里面听到响声刚要出来,张柬之就进去禀报说:“张易之和张昌宗企{L-End}图谋反,我们听从太子的命令,已经把他们杀了。”武则天一下子晕过去了,醒来以后问李显,李显也承认了。大臣们都趁着这个机会劝武则天传皇位给太子,武则天没有办法,只好让位。张柬之等人又借着太子的势力,迅速消灭了张易之、张昌宗的同伙,稳定了局势,可见狄仁杰迂回战术的成功。欲速则不达,狄仁杰做人经常采用迂回曲折、委曲求全的变通之道,善于使用曲径通幽的权谋手段,达成自己的意{L-End}图。狄仁杰可谓老道圆熟。其启示在于:一个人要达到自己策划已久的目的,做事时,欲其东,先其西;欲求速,先{L-End}图缓。此谓“绕行术”。

  第八节 强者装弱,巧胜对手

  强者用装弱的妙法,既避免了自己因锋芒太露而引来攻击,又麻痹了对手的防备意识,所以这种人一旦出手,几乎就不会落空。明帝曹睿在弥留之际,命司马懿和曹爽辅佐幼子曹芳。当时,曹芳刚刚八岁,大权自然落在曹爽和司马懿手中。曹爽是曹操的侄子,为人明敏练达,颇受信任。曹爽是宗室后代,也有一定资历,当时曹芳年幼自然没什么主意,总怕大权旁落他人之手,当然要倾向于曹爽而疏远司马懿。几年后,曹爽渐渐地培植自己的势力,排挤司马懿的人,等到时机成熟时,又夺了司马懿的兵权,撤销了其太尉的实职,而安排一个太傅的空衔。

  司马懿见曹爽的势力控制了朝廷,于是就装病在家,不问朝政了。司马懿装病家居,其实一天也没闲着,对朝政和时局反而更加关注了。曹爽的行为及渐失人心的情况他都了如指掌,心中暗暗高兴,在静待时机。一天,曹爽的党羽李胜由河南尹调任为荆州刺史。临行前到太傅司马懿家去辞行。司马懿听说李胜来访,向身旁的侍女嘱咐几句后传令进见。李胜来到司马懿养病的卧室,只见司马懿躺在病榻上,头发散乱,面容憔悴。一看李胜进屋,忙挣扎着要坐起,两个侍女立刻扶起他,一个侍女递给他外衣,司马懿十分用力地去接衣服,然而手一颤,衣服竟落在了地上。两个侍女忙弯腰帮他拣起,好容易才把衣服穿上。接着司马懿又以手指着嘴,侍女忙端来一碗稀粥,司马懿也不用手去端,伸了伸脖子就喝,结果里一半外一半,胡子上都是稀粥和饭粒,前大襟上还洒了一大片。侍女忙拿手巾来揩。

  李胜见状,忙往前凑了凑说:“只听人们说您中风病犯了,想不到竟病到这种程度。”

  司马懿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唉!年老病重,死期不远。君屈任并州,并州接近胡地,您可要当心啊!”说完喘了两口气又说:“恐怕你我不能再见面了,我把两个儿子师、昭托付给您,请您多照应。”

  李胜见他说错了,就纠正说:“我上任荆州,不是并州!”

  司马懿听了,大惑不解,偏偏头侧过耳朵问:“什么——?放到并州?”

  李胜只好再改口说:“我放到荆州。”

  司马懿这才若有所悟地说:“啊!都怪我年老,耳朵也背,没听明白您的话。您这回到‘并’州任官,要好好建功立业啊。”

  又寒暄几句,李胜告辞。曹爽得到李胜的报告,听他绘声绘色地描述司马懿病重昏聩的老态,心中更加轻松,完全不把司马懿放在心上了。司马懿用这种装聋卖傻的方法打发了属于曹爽一党来探望病情的几个人后,见再也无人来问疾,便知此计奏效,加紧了各项准备工作。公元249年,皇帝曹芳到洛阳城外的南山去祭扫明帝的平陵。掌握兵权的曹爽、曹羲、曹训兄弟三人全部随驾出城。平陵距洛阳九十里,按当时的交通条件势必不能当日返回,必须驻扎在外。曹爽兄弟随皇帝出城的消息早有人报告给司马懿,他一边派人再去观察,一边就开始了紧张的部署。待三个时辰过后,估计皇帝车驾出城已远。司马懿立刻分派两个儿子及心腹家人及以前的门生故吏分别夺取城中禁军的兵权,马上占领了武器库、皇宫和太后官等要害部门,又以最快的速度关闭所有的城门,并立即带领亲兵出城驻守在洛水浮桥边。一个时辰里,一切部署停当,整个洛阳城进入了高度紧张的战备状态。这样,司马懿控制了京城和皇太后。

  一切就绪后,司马懿以皇太后的名义写信给曹爽,要求他保护皇帝回城,只要投降即可免杀。曹爽本是庸俗无能之辈,不听手下人的劝告,竟然投降回城。不久,司马懿在剪除曹爽的羽翼之后,就以谋大逆的罪名把曹爽兄弟及亲信诛杀净尽。从此,司马氏独掌朝廷大权,为篡魏自立,建立西晋王朝奠定了基础。司马懿本身即是鹰是虎,却又装成衰弱得不堪一击,曹爽受了麻痹,只当他是只病猫,却不知自己早已成了司马懿爪下的猎取对象。司马懿把心高而气不傲演绎到了极致,野心勃勃却看起来行将待毙。所以,他的成功就只是时机的问题了。强者装弱,由于在幕后的策划常常不为人所知,在前台洋洋自得的对手也就无法知道你的真实意{L-End}图和具体打算。以暗处攻击明处的目标,可以说,几乎是百发百中,屡试不爽。

  第九节 借他人之手办自己的事情

  在纷繁复杂的政治斗争中,有些智谋高超的人,想达到杀人的目的,常常采用“借刀”的手法设下骗局,利用他人的力量去实现自己的意{L-End}图。“借刀杀人”之计在古代的军事斗争中用得相当广泛。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对这个“借”字的文章就做得颇为老到。正当诸葛亮忙于出师南征之际,雍凯、高定兵分两路偷袭蜀营,被蜀军杀得大败,许多雍、高将士被蜀军生擒活捉,诸葛亮在这些战俘身上打开了主意。他把雍、高被俘的将士分别囚禁,然后暗地叫本部军将撒谎传谣说:“高定的人免死,雍凯的人尽杀。”雍凯方面的战俘都怕杀头,都谎称自己是高定的部下,诸葛亮也就佯装糊涂,将其全部放归。这些人跑回雍凯部队后,都说高定暗中背叛了雍凯,投靠了诸葛亮。于是诸葛亮利用放回去的俘虏在雍、高中间播下了互相猜疑的种子。紧接着,诸葛亮又把捕获的高定派遣的密探,故意错认为是雍凯的部下,“修书一封”,信中密令雍凯“早早下手,休得误事”,交给“密探”带回送给雍凯。“密探”回去把信交给高定后,他信以为真,拍案而起,大骂雍凯是忘义之徒,决心先下手为强,率领精兵连夜偷袭雍凯营寨,割了雍凯的脑袋,直驰诸葛亮营寨敬献首级,讨好诸葛亮。当高定提着雍凯的头去见诸葛亮时,诸葛亮明知道他是真心诚意来投诚的,却谎称高定是诈降而来,喝令左右推出斩首,并对高定谎称“朱褒已使人密献降书,说你与雍凯结生死之交,岂肯轻易反目杀他,我知道你高定是借人头诈降的”。

  这番谎话又激得高定在诸葛亮面前立下军令状:“誓擒朱褒来见丞相。”诸葛亮佯装给他立功赎罪以{L-End}表真心投诚的机会,准予前去。果然,高定乘朱褒不备,偷袭了朱的营寨,杀了朱褒,带领全部叛军投降了蜀营。到此,诸葛亮的一连串的挑拨离间,挑起了敌军内部的矛盾,诱使敌人自相残杀,而实现了“不必亲行,坐享其利”的目的。诸葛亮这次借刀杀人中的“借”字文章是做得超群出众的。宋朝时,大部分割据政权被平定后,只剩下南唐。南唐大将林仁肇忠心耿耿,足智多谋。因而赵匡胤想出一个绝妙的离间计。赵匡胤施行这条妙计时,颇费了一番周折。他首先是将奉旨出使宋朝的李从善留在了汴京,借李从善去实施离间计。

  赵匡胤命一名画师扮作使臣,和其他使臣一同前往南唐。这位画师技艺高超,而且记忆力极强,即使和他见过一次面,他也能背着将人的肖像画出,并且栩栩如生。这位“使臣”来到南唐,见了林仁肇,回到汴京后,立即把林仁肇的相貌画了下来,送到赵匡胤手中。赵匡胤便命人将画像挂到馆舍里。一天,李从善被一个廷臣无意中带到馆舍。见到林仁肇的画像后,李从善惊异地问廷臣。廷臣故意支支吾吾,犹豫了片刻才说道:“阁下已在汴京待这么长时间了,我就对你说实话吧。皇上爱惜林仁肇的才干,特地写信给他,令他前来,他答应归附皇上,一时不便行动,就派人送来这画作为凭证。皇上准备把此馆赐给林仁肇,待他来到汴京,直接去担任节度使的官职。”

  李从善听后便将这一情况派使者报告李煜。李煜大怒,当即传召林仁肇,问林仁肇是否接受过宋诏。林仁肇被问得有些摸不着头脑,回答支支吾吾。因而李煜更加相信林仁肇已降了北宋,然后设宴摆酒,将林仁肇毒死。消息传来,赵匡胤大喜,立即下令准备出征南唐。南唐军队没有了首领,无力抵抗,宋军很快灭了南唐。“借刀杀人”这一招,在处世中的应用相当广泛,当然,要提防成为别人的“刀”,更要防范成为别人借来的“刀”下之“鬼”。

  第十节 从不同角度寻找突破口

  在人际交往中,当有人别有用心或有意无意地提出一些难以回答的问题时,应该避免正面的攻坚战,不按对方的逻辑、思维作答,否则就会陷入窘境。回答者要别出心裁,独辟蹊径,从不同角度寻找突破口,方能出奇制胜,答出奇特效果,化被动为主动,如何巧答刁难问题呢?有如下方法:

  (1)以矛攻盾法

  有些人心怀叵测、挖空心思以问难人,有时提出的问题不合客观实际。答者可去推论与问者相似的一个论点,使两者之间形成深刻的矛盾,得出一个荒谬的结论,变被动为主动。从前有个县官贪财而狠毒,凡是来打官司的如果不给钱,他就会把他们打得死去活来。当地有个艺人编了一出戏,叫《没钱就要命》。演出那天,县官也去看戏,他一看演的是他,当时就火冒三丈,没等戏演完,就回到县衙,命令衙役把这个艺人传来审问。那个艺人听说县官传他,就穿了龙袍,大摇大摆地跟着衙役去了。县官一见艺人来到,便把惊堂木一拍,喝道:“大胆刁民,见了本官为何不跪!”艺人指了指身上的龙袍说:“我是皇帝,怎能给你下跪?”“你在演戏,分明是假的!”“既然你明知道演戏是假的,为何要把我传来审问?”县官被问得张口结舌,只好眼睁睁看着艺人大摇大摆地走出县衙。

  (2)转移论题法

  当提出的问题太难答时,可以对问题避而不答,选择另一个话题作答。巧妙的回答既能显露答者的机敏和智慧,问者也会很满意。1974年,周恩来总理在医院里会见泰国总理克立时,克立笑容有些神秘地问:“早几年,人们都戴毛泽东的像章,而您只戴‘为人民服务’的胸章,即便是最热爱的时候也如此。而现在人们都不戴像章了,为什么您还戴?又把普通的胸章换成领袖的像章?”这一连串的问题难就难在当时的政治气候下总理无法回答。不答又不礼貌,如何作答呢?周总理笑了笑,说:“看来克立先生是对我国的像章很有兴趣,我把这枚像章送您了。”答得巧,既照顾了对方的面子,又使自己摆脱了窘境。

  (3)怪问怪答法

  怪问,多不合事实。答者可以不拘泥于事实,以歪对歪,根据问话内容随机应变,自圆其说。有个美国诗人请中国的一位作家解个难题:“把一只六斤重的鸡装进一个只能装三斤水的瓶子里,您用什么办法把它拿出来?”此问旨在使中国人难堪。这位作家笑了笑说:“您怎么放进去的,我就怎么拿出来。您显然是凭嘴一说就放进去的,那么我就用语言这个工具把鸡拿出来。”此答妙在以歪解歪,犹如以石击卵,不用吹灰之力便使美国人心服口服。

  (4)借石反砸法

  即借用对方提问的内容,用类似的方式来反击对方,就好比对方投来一块石头,企{L-End}图伤害于你,你则捡起这块石头反砸过去,回击对方。50年代,一位美国记者在采访时,看到周总理桌上有一支美国派克钢笔,便问:“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国的钢笔呢?”此问刁在讥讽。周总理风趣地说:“谈起这支笔,话就长了,这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作为礼物送给我的。我无功不受禄,就拒收。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就留下了这支贵国的钢笔。”这位美国记者听了,如鲠在喉,目瞪口呆,在周总理机智巧妙的回答中讨了个无趣。掌握了这些秘密变通的方法,就不会使自己总处于被动地位,而在与别人的语言交锋中游刃有余了。

  第十一节 随圆就方,多个心眼儿办事

  一个人在遇事之前,要多想一些路数,多想一些方案,多一些机智和灵感。做到随方就方,随圆就圆。从而使“山穷水复疑无路”的情况转化为“柳暗花明又一村”。在近代,清代“红顶商人”胡雪岩堪称做人讲心计的典范,他说话办事能把握时机,找好角度,总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一天,胡雪岩得知太平军欲护送一批军火从上海到金陵。胡雪岩十分垂涎军火生意,苦于无处着手,如今凭空知道了这条消息,就想把这笔生意夺回自己做。胡雪岩到了上海,同洋商麦得利取得了联系,亲自和他面谈。胡雪岩在餐桌旁就座,开门见山地同麦得利谈起那笔军火交易。麦得利连连摇头,说已同别人签约,不可失信。胡雪岩说知道你同谁签了约,那是一伙与合法政府作对的乱民。麦得利说自己是商人,商人只管做生意,而不问对方是谁,哪怕是魔鬼。胡雪岩反问对方:知道五口通商的条约吗?那是外国政府同清廷签订、保护外国商人在华利益的,如今你们同反对清廷的乱民做军火生意,无异于反对中国政府,还能受到保护吗?

  这一招很厉害,麦得利无言以对。胡雪岩抓住要害,进一步说,如果清廷得知这笔交易,派兵截获军火,那时你不但血本无归,还要受到政府追究责任,利弊如何,不是明白无遗吗?麦得利苦笑着,耸耸肩膀,两手一摊,{L-End}表示无可奈何。他狡辩说,枪支已经启运,很快到达上海,若中途毁约,将蒙受巨大损失。胡雪岩告诉他,自己可以代{L-End}表浙江地方当局买下这批军火,并可提高出价。麦得利双眼一亮,连叫“OK”,{L-End}表示很有考虑必要。胡雪岩盯住他说,不是考虑,而是必须,否则自己将运用所有力量,破坏麦得利同太平军的交易。麦得利终于放弃了原来的打算,同胡雪岩商谈起购买枪支的具体事宜。胡雪岩允许把每枝枪的价格提高一两银子,麦得利高兴得手舞足蹈,同胡雪岩碰杯,庆贺生意成交。

  所谓多个心眼儿办事,实际上就是说,一个人要想办成某件事,事先都要多想一想。多想一些办法,多想一些路数,多想一些方案,多一些机智和灵感。做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随方就方,随圆就圆,应付自如,以便遇到不利情况时,随时变通,随机应变,从而使“山穷水复疑无路”的情况转化为“柳暗花明又一村”。

  汉朝初期,汉高祖刘邦得知樊哙有谋反之心。刘邦很生气,就派陈平骑马去传达命令,让周勃代樊哙指挥军队,并立即在军中把樊哙斩首。陈平、周勃奉命出发。在路上,陈平私下对周勃说:“樊哙是主上的故交,且是至戚。平楚之功,他也最大,不知主上听了何人谗言,忽有此举。一旦主上气消,或许后悔;兼有吕后从旁搬弄,难免归罪你我二人。依我之见,你我不如拿住樊哙,绑赴朝廷,或杀或免,听凭皇上自己处置。”周勃道:“我是一介武夫,君是智谋之士,连张良也服你。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吧。”陈周二人来到樊哙军中,命人筑起一台,宣樊哙接旨。

  樊哙并无多虑,独自赶来接诏。不料,台后突然转出大将周勃,喝令将樊哙拿下,钉入囚车。樊哙正要喧闹,陈平忙走至樊哙身边耳语几句,樊哙方始无言,任由陈平押返京师。行至中途,汉帝刘邦便已病故。陈平暗自庆幸先前未斩樊哙,否则怎么向昌后交待。原来,当时的西汉中央政权内部权争激烈,以皇后吕雉为代{L-End}表的外戚吕氏,力{L-End}图取代开国老臣,控制军政大权。汉高祖刘邦年老多病,将不久于世。在此情况下,有心人首先要考虑如何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中存在下来,然后才能谈到其他方面。陈平之所以不杀吕后的妹夫樊哙,便是基于这样的考虑。那时汉帝棺木尚未安葬,陈平一到宫中,伏在灵前且哭且拜,几乎晕了过去。

  果然不出陈平所料,吕后一见陈平来到,急忙从帏中走出,怒询樊哙的下落。陈平暗自得意,{L-End}表面上却边拭泪边答道:“臣知樊侯本有大功,不敢加刑,仅将樊侯押解来都,听侯主上亲裁。”吕后一听陈平未斩樊哙,心中顿喜,即将怒容收起。又见陈平涕泪交流,忠君情义溢于言{L-End}表,顿生哀怜之心,便嘉奖道:“忠诚如君,举世罕有,现在嗣主年少,处处需人指导,先帝临终,曾言君才可用,敢烦君为郎中令,傅相嗣主,使我释忧。”陈平一再叩首谢恩,真的不回家,而去随伴惠帝去了。由此可见,我们在为人处世时应当寻求多方案、多选择、多出路,一计不成,还可再施一计,这样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