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传统武侠 > 尊禧全文阅读 > 第1卷 第2章虹佩现、开血宴

第1卷 第2章虹佩现、开血宴


  武道一途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入魔则癫。

  稍有不慎,生死立溅。

  可见修武如履薄冰。

  然则,生死角逐亦然如此,最忌纷扰。

  内扰则五心不定,实力难以尽展,于生死必搏杀时失先机,生死渺茫。

  而外扰不逞多让,对方是敌非友、发起突袭,防不胜防。

  时下风声异常,反常必有妖。

  通化禅师警觉撤步,成左虚步协同双手护住小腹与胸口,膛目游顾楼顶、查无痕迹。

  反观王宏一如常态,持笔待发,眼珠一转,咧嘴说道:“王施主故布疑阵,好手段。”

  “手持碧金笔,笑谈灭三魔。”

  王宏持笔成刺剑起势,耳听八方、眼观六路,见其狐疑、疑似正话反说暗布杀机,左嘴角一翘、冷讽了一句。

  表面含笑,不动声色。

  内心实则如涛浪迭起,难以平静。

  祖洲三魔为祸武林,素来形影不离。

  如今,道尼二魔必然伺机在侧,预备偷袭本公子?

  问题是本公子似是而非,名相同、魂合一,身事全非、成追忆。

  地球宏生来命薄,先天患有饥血症、经年贫血,身体瘦骨如柴。

  医生曾诊断为另类血癌,断言饥血症无可救药,生死天定。

  曾几度猜疑饥血症与伴生古玉有关,但始终不得其解。

  然而,古玉乌黑,每逢气温反常必发虹光,很神奇。

  而古玉又是寻找亲生父母的唯一信物。

  纵然贫穷、饥餐不定,且饱受旁人歧视、欺凌,自己也舍不得变卖、丢弃古玉,孤苦度日。

  七岁那年手握古玉病倒在路旁、无人问津。

  人心不古,世态炎凉。

  若非李叔恰好路过、好心收留自己,生死渺茫。

  命运逆转,古玉依旧。

  天幸李叔心善,孑然一身,了无牵挂,与自己相依为命。

  幸福温心扉,情感化苦悲。

  今古文思追,阴阳武体飞。

  寒暑五年堆,时光苒金辉。

  文武一身归,别离来心摧!

  天可怜见,李叔走了,自此人间蒸发,不知所踪?

  仅给自己留下一块腕表与恩德、存心绕魂,成追忆?

  相伴孤独,自强不息,等君归、报恩惠!

  谁曾想,临到高考前夕逢暴雨,出车祸、飞虹异世重生。

  诡异离奇,情牵楼兰,情以何堪?

  李叔之恩、何以回报?

  苦寻无痕、亲何在?

  情系蔚蓝,古玉已失,身处异世再难飞虹蔚蓝续情缘?

  然而此地亦有情,可…王宏搜理记忆情牵梦绕,思绪翻涌,百感交集。

  耳闻古木金丝叶伴雾随风奏乐,轻吟悦耳,甚为美妙却感烦躁。

  躁得鼻吸古木散发出的芬芳、裨益身心,遍体生香、却泛起苦涩。

  苦于星目一览众山小,烟云掩山脚,朝阳破云晓,彩霞挤眼角,金叶掩魔枭,杀机不见了?

  何苦来哉?

  古有鹊桥逢年会,今夕虹桥度轮回。

  东来金山入杀队,西去楼兰出娇媚?

  此刻三魔环伺在侧、生死难料,又心系西方生出了共鸣,王宏睥睨通化禅师,眼定神乱。

  这小子藐视贫憎祖洲三魔、言词如锋,且镇定自若,必有所持?

  通化禅师踌躇孤身前来找茬、心生忌惮,半晌不得其解。

  转念思及后手、探手入怀取出一张大红柬帖,向王宏晃动着说道:“王施主比肩圣人提词,文采脱凡入圣,敢接此帖乎?”

  “有何不敢,魔憎有什么伎俩尽管使来?”

  “王施主真是豪情万丈,令贫憎倾佩,

  不过贫憎邀请王施主于来年清明前夕、抵达长洲麓山游历,

  直至清明祭祖之后,择吉日良辰,烦请王施主为圣黄教开坛立教与教主章良之女比武招婿、提笔致词道贺,

  王施主文成武德,盛名远播,有资格可参与圣女章怡招婿,促成千古佳话,

  贫憎在此提前祝贺王施主抱得美人归,

  想必王施主可以体谅贫憎适才略作试探、实属无奈之举,

  若非贫憎专程送帖而来,一定领教王施主手持碧金笔,笑谈灭三魔的英武豪气。”

  “本公子洁身自好、不与魔道为伍,

  但逢魔道聚会,本公子不妨一探魔窟、届时将尔等邪魔歪道一锅端,柬来。”

  王宏收势静立、遍体微颤,剑眉连跳、星目溢彩,审视魔憎念经,嘴角挂笑而抽,朗声说话、心思紊乱。

  章良、不正是三国中的张梁么?

  名姓谐音而已。

  而三国张梁建立的黄巾军变成了圣黄教?

  似是而非,是非难断。

  譬如当今是大汉帝国,帝王刘宏统治九洲,以卖官揽财为乐,又当何解?

  但三国时代没有和尚与尼姑,也无武林宗派,争戈干政、上演江湖朝堂的史记。

  乱了,全乱了套。

  这是唱哪一曲戏码?

  难道是自己从三维地球穿越到五维空间、时间不同步的九洲十地,百家争鸣的平行大世界?

  或许是仙神待在十一维空间无所事事,闲得蛋疼、捉人取乐?

  还有老子、鬼谷子…王宏思虑万千,见通化禅师持帖待发、掐断了思路。

  通化禅师窥宝不甘,存心试探,暗凝内力于帖甩向王宏,怪笑连声说道:“王施主豪气干云,请接帖,贫憎于来年清明在麓山候教!”

  王宏见红帖化作一片飙轮电转,震开彩雾,萧音刺耳,闪电般袭来,便知这位神掌魔憎称量自己的内家功力、用心阴险。

  所幸异世宏修习外家功法、横练经年,已达化境,空手夺白刃不在话下。

  再经自己飞虹而来洗髓伐脉、灵魂合一,阴阳诀复苏成就内家高手,今非昔比。

  如今内外兼修,无惧阴邪。

  王宏身随意动,遂扬手中碧金笔迎帖,笑吟道:“执笔点江山,画睛亮云巅,成龙遨九天,功德古飞仙。”

  话毕笔出,点在红帖中心、衍生出一股阴阳磁力,黏住红帖绕笔尖狼豪盘旋、不得解脱。

  “沙沙”

  红帖毫发无损。

  这怎么可能?

  贫憎暗含内力于帖,刚猛霸道,裂碑碎石不在话下,可这红帖…看来这小子深藏不露?

  通化禅师看得内心惊颤,膛目结舌,勉力咽下一口唾沫,合掌当胸说道:“阿弥陀佛,碧骨公子王宏功参造化,果然名不虚传,贫憎就此别…”

  正当别字脱口、过字未出之时,沙沙风动,伴随一声朗笑传来,通化禅师识危止话,点足闪避到一侧戒备,仰头凝视。

  “哈哈,妙极,妙极,好诗供回味,好会奇相对,

  浪子今朝醉,好坏谁知味?

  遇贤赴酒会,逢魔一愚昧,

  魔帖不金贵,送浪子一份可对?”

  话毕人落,落足楼顶轻若无物,旁若无人手持葫芦倾入口中、仰头狂饮。

  “李、李玄,葫仙浪子,胡话…接帖。”

  通化禅师见其黄袍加身、周身褶皱,褴褛多处,搭配披发蓬松、骨相清奇的模样识破身份,说话间甩出柬帖、借机走人。

  魔憎奸猾,李玄暗道一声,沉身探手接帖,颇为狼狈,险些碰坏了自己的酒葫芦,趔趄一步站稳身形。

  抬头见其施展梯云纵、起落间踏云、飞坠到参天楼下,也不搭理,转身凝视王宏。

  半晌后,收敛醉意、一脸庄重,双手抱着葫芦当胸浮动为礼。

  见王宏抱笔还礼,李玄轻点其头,朗声说道:“兄台可曾听闻:尊禧变、正邪剑、天地现、分佩奠、一相见、宇宙炫、九会面、虹佩艳、开血宴的远古九轮九变、警世之言?”

  “愿闻其详?”

  王宏惊挑剑眉、星目溢彩打量来人,嘴角抽抽,遂转身、抬手引其入凉亭掩饰惊容说道。

  一惊适才运转阴阳诀接帖之时、灵魂异动,功法重塑为、鸿禧真经。

  好坏难料,但阴阳诀一朝打回原形,空有一身功力、也需重新修炼方可运用自如、何解?

  结合二惊九轮九变之警言,思虑应验古玉无误。

  拆字剖析鸿蒙真经、即是鸿蒙混沌、尊禧灵宝、真经无量之意。

  意指先天灵宝、无上功法,谁不羡慕?

  灵宝真经惑人心、舍命争抢不在话下,届时必掀腥风血雨,王宏难以自抑,自是愿闻其详?

  “哈哈,好诗配好酒,痛快!”

  李玄步入凉亭,见桌上对联、撇开话题饮酒赞叹,话锋一转说道:“兄台好文采,当真是风骨天人,风华绝代,

  以适才兄台作诗而论,可是寓意只画成功,散尽厚德,点亮傲骨,将云九变,山巅飞仙之志?”

  王宏撩袍就坐木椅,闻其言一愣莞尔,正待张口解释,只见一群人涌上楼顶,吵闹不绝抿嘴不言。

  “谬论,谬论,真是小儿厥词,大言不惭,有辱圣听…”

  “然,这等狂诗污耳,暗射帝王殿下、大逆不道,谋反之意昭昭、该杀!”

  这真是一波方平一波起,武问生死文索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