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最厉害的皇帝:朕是刘邦全文阅读 > 第44章 故乡慷慨唱大风

第44章 故乡慷慨唱大风


  刘邦要让太子挂帅出征的消息传出后,商山四皓大惊,商量说:

  “我们来就是为了保护太子地位的,如果太子出征,情况就危机了。”

  他们忙劝太子的舅舅吕释之说:“太子统领大军前去,立了功劳,地位也没法再增高;假如没有功劳,可能就会被趁机换掉。你何不赶快去请求吕后,抓个机会在皇上面前哭求,阻止这件事。”吕释之问怎么说,四个老头说必须如此如此。

  吕释之连夜去见吕后,吕后也很紧张。她找了个机会对刘邦流泪哀求说:“英布是有名的猛将,擅长用兵。而我方将领又都是过去与陛下平起平坐的旧人,要是让太子指挥这些人,无异于让羊去驱使狼,无人听命于他。况且假如英布知道这种情况,必然会击鼓而西,长驱直入了。皇上您虽然有病,只要勉强上帘车,躺着指挥,众将领也不敢不尽力。皇上虽然生病困苦,可是为了妻子儿女,还是要振作一下啊!”

  刘邦这人心软,见不得女人流泪,况且他也担心局势糜烂,不可收拾,回答说:“我本就知道这小子不行,还是我自己去吧!” 吕后这才松了一口气。

  朝廷出兵之日,朝中大臣都到灞上送行,张良也拖着病体来了,他对刘邦说:“我本应随您出征,但实在病重。英布带领的楚军剽悍凶猛,望皇上不要和他们硬拼!”实际上,张良的这些话只是虚话,他的用意还是在太子身上。随即,张良话锋一转,建议刘邦任命太子为将军,监领关中军队。刘邦说:“张先生虽然有病在身,请勉强躺着辅佐太子。”当时,叔孙通担任太子的太傅,张良代理少傅之事。对于刘邦的嘱托,张良当然责无旁贷,但他说出了自己的担忧:京师太空虚了。

  为应对万一,刘邦听从张良的建议,征发上郡、北地、陇西的车兵与骑兵,以及巴、蜀两地的预备役士卒到京师集中。这样一来,再加上京城中留存的少量兵力,太子拥有了一支三万余人的卫戍部队。

  造反之初,英布判断刘邦不会御驾亲征,他对部将说:“皇上老了,身体也不好,他讨厌打仗,肯定不会前来。他手下的那些大将,我只怕韩信与彭越,现今他们都死了,其他人全不值得担心。”

  英布决定采取薛公所说的上策,向东进攻荆、楚之地,待得手后,北上吞并齐鲁,联络赵、燕。

  英布向东进攻,首当其锋的是荆王刘贾。刘贾的荆国在今江苏中南部,隔淮河与英布的淮南国为邻,英布如果西去与汉军主力决战,刘贾必然攻他的后方。英布与刘贾曾是并肩作战的战友,他深知当今皇上的这个堂兄很会打仗,他必须先解除后方的这个巨大威胁。

  刘贾发兵抵抗英布的攻击,可是他毕竟与英布不是一个当量级的人物,很快被击败,逃到富陵后被追兵杀死。

  英布收编了刘贾的残部,向北攻打楚王刘交。刘交发兵在徐县、僮县一带迎战,他缺少实战经验,军事水平还不如刘贾。他把军队分为三支,想以互相救援出奇制胜。有人劝说他道:“英布善于用兵,人们平时就惧怕他。兵法说:‘诸侯在自己领土上作战,士兵极易逃散。’现在楚军分为三支,敌军只要打败其中一支,其余的就会逃跑,哪能互相援救呢!”

  刘交拿不出更好的办法,只好坚持原先的部署,结果真被那人说中,英布只击败了其中的一支,另两支便四散而逃。

  英布意气风发,计划继续北上,进攻齐鲁,实现自己的战略意图;可刘邦不给他时间,政府军迅速地进逼而来。英布担心被抄后路,只得率军向西挺进,迎战刘邦统帅的政府军主力。两军在蕲县(今安徽宿州)以西对阵,英布的军队非常精锐,而中央军人数占绝对优势,且后勤供应远优于英布军。刘邦先固垒坚守了几天,故意不与英布军交战,这一方面是为了消磨他们的士气,另一方面是为了集结更多的部队。

  决战的主动权在刘邦手里,英布很焦急,天天挑敌骂阵。这天刘邦终于出来了,他远远看见英布的阵势摆得与当年的项羽相似,心中颇不痛快,他远远地质问英布说:“你何苦要造反?”英布也不客气,回答说:“想当皇帝罢了!”刘邦大怒,厉声斥骂,招呼军队出击。双方经过大战,英布的军队败退而逃。刘邦听说英布只带着一百余人逃到了长江南岸,知道他已成丧家之犬,所以只派出一员将军继续追击,大队人马凯旋班师。

  英布想逃到南越王国去,经过长沙王吴芮的地界时,他担心岳父与中央关系亲密,不敢去见他。吴芮派人诱骗他,假称愿意与他一同逃往南越。英布信以为真,跟随使者前往,在布兹乡一处农舍里被吴芮的人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