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请你们配合我们,了解一下王教授的平时生活。”蓝沁回过神来,连忙补充道。
“啊……好……你们请坐。”一个烫着卷的短发中年女人指了指旁边的椅子,示意蓝沁三人坐过来。
三人坐在女子对面,蓝沁率先开了口:“您好,我想了解下,王先生平时和学生的关系怎么样?”
“很好的很好的。”女人连连点头道:“老王这个人啊,心眼儿好,平时和谁呀,都是和和气气的,学生们偶尔捣蛋啊,他也一点不生气,这个人真是,什么都好,就是太老实了。”
“我听说王先生被连续评为最受学生喜爱的老师?”季亦斻突兀却直截了当的问道。
“对,是这样。”
“那么会不会有人因此而嫉妒他呢?”
“哎呀,没有这回事的呀。”女人摆摆手说道:“这些所谓的奖呀,不过就是一个称号,没有实际意义的啊,再说,基本上每位教师都会获得不同的奖项的啊。”
“原来是这样,那王教授在平时的生活中有没有得罪过什么人,或者跟什么人有过过节呢?”
“这个……你也知道,我一个女人家的……你们可以去问问那边的老杨,他和老王平日里关系比较好的。”女人说道。
“好,谢谢你。”季亦斻说着,一边站起身来,一边向老杨的方向望过去。刚巧,老杨也在是不是的向自己的方向张望着,似乎有一肚子的疑问,却又迟疑着不敢开口。
季亦斻三人走到老杨身边,开口说道:“杨老师,你好。”
老杨听到季亦斻的声音,连忙抬起头来问道:“听你们说,老王出事了?”
“是。”
“能告诉我,他……他是怎么……”老杨的眉头拧成一团,脸上的悲伤显而易见。
“是……”
“喏,就是这样,你看吧。”季亦斻刚想说话,邵阳便抢先一步将自己的相机递给了老杨。
老杨凑过去看了一眼相机上现实的图片,当即惊恐的张大了嘴,紧接着,惊恐被悲伤取而代之,眼泪在略微褶皱的脸上纵横着:“老王啊……你怎么死的这么惨……是谁害了你……我一定要给你报仇啊……”
蓝沁白了邵阳一眼,这样的图片,给一个和死者最亲近的人看,有谁能接受的了呢?
“杨老师,您节哀。现在我们的当务之急是要找出谋害王教授的线索,希望您可以配合一下。”蓝沁轻声劝着老杨道。
“配合!”老杨擦擦眼泪,点了点头:“你们要问什么就问吧,我一定配合!”
“你是王教授生前最好的朋友吗?”季亦斻开始进入了正题。
“是的。我和老王是大学同学,也是同寝的室友。毕业之后啊,我们又一起来到这个学校、在同一个部门做老师。甚至我们的妻子也在一个单位工作,子女也在一个学校上学……”老杨絮絮叨叨的说着,说着说着,声音便哽咽了。
“那王教授有没有和什么人有过恩怨或者过节呢?”季亦斻问道。
“没有,这个绝对没有。”老杨也肯定的说道:“老王是个好人,我认识他这么多年啊,只见过别人欺负他,就没见过他欺负别人!他可是连见到一只蚂蚁都要绕着走的人啊!”
“看来,王教授是个老好人。”季亦斻饶有兴趣的说道:“你真的确定他没有得罪过任何人?”
“确定。”老杨点点头。
“那……”
“等等。”老杨似乎又想起了什么,开口补充道:“老王这个人吧……还真有个缺点……”
“是什么?”
“老王吧……他有点大男子主义……平时和妻子经常发生口角,有的时候气急了,还动个手啥的,但是对孩子,他从来都是一个手指头都不碰的。”老杨辩解着,颇有些加固老王在人们心中形象的意味。
“老王有家庭暴力倾向是么?”
“算是吧。”
“严重吗?”
“有点严重吧,老王有时候在外面受了气,回到家里,就找老婆发泄,我妻子和他妻子在一个单位,经常能看见他妻子大夏天的也穿着长袖,为了掩盖胳膊上的伤。脸上偶尔也有些伤痕,不过老王的妻子也是老实人,做不出这种事的。”老杨回答。
“谢谢你的配合。”季亦斻说着,便和蓝沁、邵阳一同离开了办公室。
坐在车上,三人开始疏离刚刚掌握的信息,蓝沁翻着手中记得密密麻麻的本子总结道:“死者王克明,工程大学教授,为人老实忠厚,从未与人发生过过节和口角,有家庭暴力倾向。”
“如果这么说的话,王教授的妻子应该就是凶手了吧?”邵阳问道。
“现在还不能下结论,不过,她有很大的嫌疑。”季亦斻回答。
“可是我总觉得,王教授的妻子应该不是凶手。”蓝沁说着自己的意见。
“为什么?”季亦斻转向蓝沁,眼角隐隐透着笑意。
“据杨老师说,他的妻子称王教授的妻子在夏天还穿着长袖衣服,为了掩盖胳膊上的伤痕。也就是说,王教授的妻子认为这件事是见不得光的,也认为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不然她不会选择隐瞒。”
“你进步了很多,分析的很准确。”季亦斻笑笑。
“可如果是王教授的妻子在王教授实施家暴的过程中,起来反抗不甚误杀了王教授呢?”邵阳设问道。
“的确有这个可能,不过首先王教授头部的伤并非‘不经意’就可以造成的。而且王教授身上的伤如果是在死前造成的,那就是预谋杀人,如果王教授身上的伤是在死后造成的,那么王教授的妻子更不可能在‘失手’杀了丈夫之后,还能在恐慌中将丈夫的尸体伤害的遍体鳞伤。”季亦斻完美的回击了邵阳的疑惑。
“那那个杨老师有没有嫌疑呢?”邵阳又问道。
“他的嫌疑基本可以排除,在听到王教授去世的消息和见到王教授死状的时候,他的反应不是装出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