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纵有万般心碎,也要笑得甜美全文阅读 > 第2章 忍得下孤独,才能飞得上云霄(2)

第2章 忍得下孤独,才能飞得上云霄(2)


  时光一刻不停地向前飞驰,我们也应该将过去抛在脑后,不理会前方的艰难险阻,迅速走上正轨。我们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但是世界总是充满着未知的坎坷,受伤是难免的有些伤虽然严重,需要更多的关心,而不是快速愈合,给它时间,就会自己慢慢愈合。

  你不可能一直看向身后。我们不得不做出选择,做回熟悉的自己,或者向前迈一步。想要不被过去所累很难,它或许会不断重现,塑造甚至指引我们。但是必须记住,有时候,最重要的历史就是我们此刻正在创造的历史。

  不要害怕,也不要惭愧,不管你多大的年纪。实际上,能够保有那么一点坚持,是一件多么令人庆幸的事。这代表着我们还有一点希望未曾泯灭,代表着我们还有一些梦想藏在心底。

  我当然羡慕不经世事的天真,但我更欣赏历尽千帆的优雅。

  不乱脚步,不慌流年

  只有心坚定了,脚步才能踏实。大方向已定,剩下的只是简单前行而已。在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上,都应该成为自己心灵王国的主人,当你知道驶向哪里,未来的道路,绝对是由你掌舵的。

  杨澜说:“人生当中有很多阴差阳错,有人称之为机遇,有人称之为挫折。其实你来做的时候,并不知道最终会有什么结果,你只要做就行了。”

  这两天,我忽然发现以前在学校里呼风唤雨的学姐要结婚了。她找到了一份大家眼中说得过去的工作,找到了一个长得普通、家庭普通的男人,然后,就这样变成了一个普通人。

  这个过程很慢,所以我都没有感觉到它是如何发生的,但是这个曾经在学校风光无限的女人就这样消失在了一个更大的世界里了。再过段时间,她也许变得更平淡、更普通,我甚至再也听不到她的任何消息,看不到她的伤心和幸福。

  生活就像一场地震,它以极富耐心的方式耗费多日去松懈一个个板块,我几乎能听见生活的根基沙沙、隆隆作响,却进行得十分缓慢且柔和,让我找不到变化是在何时何地发生的。

  刚开始,我会很恐慌,以前那么厉害的学姐也成了一个普通人了啊。这种认知让我不安,因为一直以来她都是我的榜样,她独立,有想法,有追求,有才华,更在学校轰动一时,我甚至一度认为她会在更大的舞台上继续她的轰动。那么我呢?是不是有一天我也会放弃如今的坚持,情愿或不情愿地沦为这偌大世界的一粒沙子,过着同千千万万普通人没有任何区别的生活。

  这或许不是我想要的,那什么才是不平凡的一生呢?

  反其道而行之?别人工作,我不工作;别人结婚,我不结婚;别人长大,我不长大?好像也不是。

  也许,最好的生活就是过自己的生活。世界是五颜六色的,人是各式各样的。各人过各人的日子,没有必要过别人的日子。

  因为,很多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除了你自己,没有什么人或事物是永远属于你的,更没有什么是可以永远依赖的。

  不论是与众不同,还是作为一个普通人,重要的是你是否过着自己喜欢的生活,平淡也罢,激荡也罢,都能够保有沉静而从容的心。

  从小到大,我最害怕被置于竞争型或者表现类的境况,因为那时的我一直是一个自卑怯弱的人。在高中之前,我的性格都极其内向,安安静静的,不爱说话,讨厌冲突,但是没想到后来我还成了一名学校辩论团的成员,这个变化来自什么地方呢?我想是源于我内心力量的转变。

  小时候我跟着外婆长大,父亲因为我是女孩而对我很冷淡,那时我幼小的心灵中就种下了自卑的种子,它在我懵懵懂懂的年纪就已经生根了。可能是因为父亲的严厉,或者是因为我母亲的处境艰难。我跟外婆一起生活的时候,她并不能给我多少教导和支持,我也少不了被同龄人欺负,日积月累便养成了软弱的性格。

  我稍微有一点被孤立的感觉,这种孤立感无形中促使我去探索自我的内心世界,迫使我提前寻求同自己的相处之道,主动摸索同外界达成和解的办法。

  现在想想,我其实很感谢小时候在属于一个人的小世界里培养出独立思考的能力,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惯性,能够以自己的角度看待问题,这也成了我的一项本领,我总能从糟糕的环境中找到充满乐趣的事情。

  就像我小时候经常一个人被锁在空空的房间,一觉醒来,没有一个人,最开始也会很慌张,很害怕,毕竟只有四五岁,渐渐地我便自己学会分散注意力。我一个人爬上楼梯,坐在高高的台阶上,望着天空发呆,或者是天马行空地想象着未来的一切。我已经不记得当时脑子里想什么了,但是那种内心的宁静却能伴随我一生。

  到今天为止,我都相信未来不管如何,我都不会失去希望。

  每个人都可以在同自己独处的时候,静下心来,听听你内心的声音,为什么你这么做这么想?

  也是因为年少时不被别人认同和接纳的自卑,让我有一种特别强烈的欲望:成为一个让人喜欢的人。我小时候成绩非常好,也因此受到很多夸奖,这让我建立了最初的自信;可是后来我发现,我没办法一直保持第一,总有比我成绩更好的人出现,怎么办呢?我开始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尽力了,就够了。

  再后来,我发现社会不同于学校,不是你学习好就一切都好了,它还看重你的能力、你的性格……似乎我唯一可以骄傲的仰仗也没有了,我的确困惑过,再次回到那个自卑的小女孩,但是我发现,不管我自以为自己是否优秀,总有人喜欢我,或者讨厌我。我开始慢慢觉悟,自己不必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只要自己认可自己就好。当你不是通过外界来定义你是谁时,才能真正做到宠辱不惊。

  问问自己,你心里,你是谁?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大学时,我面临了许多的选择问题,我不知道是保研还是工作,是选择回家还是继续漂泊,是选择一份稳定的工作还是挑战一下自己?那个时候,我完全迷失了,完全迷失,为什么?因为我被我的贪念,被我的欲望,被我的所有你们想象得到或者想象不到的一些诱惑,包括我自己心里造出来的一些东西,蒙蔽了双眼。

  我开始认真地考虑,我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呢?如果不考虑外界的评价,社会的要求,生存的压力,对认同的渴望,以及物质享受的诱惑,我,到底想要什么呢?

  我发现,我想要的其实很简单。只是想要自我心智的完善而已,我想成为一个内心笃定、柔软包容的人,我想成为一个有所追求,专注努力的人,我想成为一个有原则有底线,不随波逐流的人。不用很聪明,不用很富有,不会过于思虑,不用人见人爱。如果我能做到这一点,我就觉得我的一生是有意义的,我就会对自己很满足、很骄傲。

  我们之所以慌张,不过是因为我们总是盯着外面,外界的一点风声就乱了心绪。他人的一句肯定让你乐得找不着北,一句批评让你伤心流泪几天不止。但要真正获得内心的宁静,就要学会同自己的心对话。其实,你尊不尊重你自己,认不认可你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因为你永远无法预料,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天在何时悄然而至,直到它真正开始。你永远无法预知,改变你一生的转折点如何降临,直到你身处其中。那天,你会对某物,或者某人郑重承诺,那天你会心碎或者梦想破灭。重要的是,那天你会意识到,光阴如此宝贵,如果你想永远活下去,这些都是最重要的日子。你必须知道自己的心之所向,才能在这些日子里依然笃定而有扛起它们的力量。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斥了太多信息的快节奏社会中,免不了在无数的诱惑和欲望面前,乱了方寸,忘了初衷,所幸未来的路还很长,还可以慢慢积累属于自己的人生智慧。

  你能做的就是慢一点,三思而后行。尤其整个社会的主流都是随大流往前面走的时候,你更要保持时刻的警醒和自省。有人说,我得先把生存问题解决了,把生活、工作、婚姻大事安排好了之后,才能静下心来,利用空闲时间,好好地听听内心的声音。

  可是,如果你正走在错误的道路上,岂不是越走越远了?等你再去倾听时,为时已晚。为什么你不能先把心定下来,当你很清晰地看见所有的诱惑和前进方向的时候,你才可以随时调整下一步的方向,是继续前进,还是退回来呢?

  只有心坚定了,脚步才能踏实。大方向已定,剩下的只是简单前行而已。在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上,都应该成为自己心灵王国的主人,当你知道自己要驶向哪里,未来的道路,绝对是由你掌舵的。

  不乱脚步,不慌流年。

  漂泊的不是生活,是梦想

  漂泊的过程中,你才发现自己的心之所向,才开始理解这个世界和自己,如果你不曾去过远方,你永远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

  凌晨1点,手机铃声突兀地响起,把我从梦中惊醒,接通电话,才知道这么晚骚扰我的居然是我小时候最好的伙伴张燕。

  此时,她正在广州火车站旁边的一家小旅馆里。

  “刚从火车站出来,坐了二十多个小时的火车,累死了。不过也很兴奋,就忍不住给你打个电话。”夜色掩不住她声音中的风尘仆仆。我一阵心疼。

  从电话中得知,张燕这次来广州不是随便看看,而是准备来这里发展了。一个在北京折腾十多年的北漂,说来广州就来广州,这就是那个一贯果断而决绝的张燕的风格。

  按现在流行的说法,张燕是我的“发小”,读书的时候,我们是同班。那时候她不喜欢读书,父母逼着也不去课堂,没办法,只有退学。在我还在中学绞尽脑汁地背英文单词时,她就一个人去北京打工了。在我离家去广州求学时,听说她和别人合伙在做服装批发生意;在我留在广州学习、工作的六年间,听说她被合伙人骗了,积攒多年的钱全没了……

  在最艰难的日子里,她甚至没有住的地方,在外面露宿了五六天。她也想回家,可却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她住过危险的出租屋,睡过潮湿的地下室,看过比冰还冷的脸色,懂得人生的无助和无奈,被人看低而自己又找不到出路,被信任的人欺骗转眼一无所有。

  她说:“我有时看着房东用面包牛奶、鸡蛋鲜肉喂着自家的狗,就觉得自己比狗还不如。”从来没有为吃喝愁苦过的人,是无法体会人生真正的艰辛的。

  “那你为什么不回家呢?绝对过得舒服多了。”我忍不住说。

  “可是我的梦想还在路上呢,我回不去。”她淡淡地说。

  一个人很容易被他人的看法所裹挟着前行而丧失自己的方向,也很容易被环境的洪流拍打着举步而破灭人生的希望。我看过太多人的梦想还没绽放,就已枯萎;我看过太多人的生活还没达到高潮,就已草草结束。环境不仅可以扼杀一个人的天赋,更热衷于熄灭一个人的希望之光。

  这个世界是宽容的,它可以资助弱者,它可以回馈勤者,它可以赞美大德者,它可以欣赏大美者,它唯一无法容忍的就是怀揣梦想的漂泊者,似乎这是对它权威的挑战。

  漂泊的人,真正无法面对的不是恶劣的居住环境,不是简陋的衣食,而是无人认同的孤独感,和无法抵御寒冷的单薄的自己。太多的人,被这种非正常的生活状态打击得体无完肤,还没开始挑战就放弃了,他们会觉得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而自己手无寸铁。

  而少数人,就像张燕这样的,却在这种对心理承受力的极端考验下幸存下来,反而越发有力,我看着她从最初的横冲直撞,到现在的进退有度;我看着她从最初的受不得一点委屈,到现在的咬着牙也要走到终点的坚持;我看着她从最初的空有一腔闯劲儿,到现在的自我打造;我看着她从最初的不知天高地厚到现在的谦逊有礼。她不再张牙舞爪,变得内敛温和,而这是她留在家里永远也不能发生的蜕变。

  很多人无法理解:那些漂泊的人为什么放弃唾手可得的安逸的生活,非要在他乡陌生的环境独自一人自讨苦吃?

  为什么不顾父母亲人朋友的挽留和心愿,非要义无反顾地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

  他们无法理解外面的世界跟这里的世界有什么不同,不都是要吃饭睡觉结婚生子吗?

  他们不懂那些在外漂泊的人的坚持所在,等着看他们的笑话,等着他们失败后落寞回家。

  可是,不提有多少人真的按照自己设想的样子一直生活着,就是最后真的失败回家了,他们的所得也是任何其他经验无法替代的。他们不懂这些人曾经背负过多么宏大的愿景,见过多么美丽的风景。如果你曾看见过世外桃源美好的样子,你还愿意放弃吗?

  而梦想就是这些人心中的世外桃源,是定义他们本身的一部分,没有这些梦想,他们也就不再特立独行,他也只不过是大多数的一员罢了。

  我抓紧张燕的手,用力地握着,想把我内心对她的支持传递给她。我相信她懂我的意思。

  我相信。她终究可以成为自己期待的样子。她的梦想终究会被这个世界看到,她会赢得他人的掌声。

  我知道,什么才是支持一个人源源不断的动力。它可以让身陷绝境的人找到出路,它可以让一无所依的人得到慰藉,它可以让穷困潦倒的人不放弃生的希望,它可以让筋疲力尽的人继续朝那点微光奔跑。

  正是在漂泊的过程中,你才发现了自己的心之所向,才开始理解这个世界和自己,如果你不曾去过远方,你永远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

  很多人问过我,你在广州漂泊那几年,吃了不少苦吧?

  其实,一点都不苦。

  当你忙着同生活做斗争,忙着为梦想做准备,忙着生存,忙着工作,忙着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时,你根本没有时间去问一问自己:苦不苦?你也根本没有心思去感受一下:苦不苦?

  而当你获得了一点成绩,一点进展时,你唯一的感觉就是:棒极了!哪里还会觉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