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都因为楼上的压抑的哼哼声无数次失眠,何况听力好上千万倍的罗瞎子?那声音相对罗瞎子来说,等于好多女人在他耳边拼命叫喊一般吧?鲤伴皱了皱眉。r
那人说,因为这件事在罗瞎子心里留下了不可抹灭的阴影,他一直不敢结婚。本来他自身条件不好,一拖再拖,年纪上来了,就更难找到合适的对象了,后来就一直一个人过。r
“到死了连女人都没有碰过,太可惜了!”那人最后一句给罗瞎子的一生作总结。r
聊着聊着,不知不觉就走到了罗瞎子的村子里。这个村子地形不好,四面都是山,中间凹进去,形状像一个簸箕。所以这里叫簸箕村。r
走入“簸箕”里,老远就能看见罗瞎子的灵堂大门。道士正在灵堂里念经,声音很大,整个村子都能听见。道士念完一段,锣鼓紧接着响起一阵。r
鲤伴和明尼将带来的鞭炮在灵堂前点燃,噼噼啪啪声中,他们两个两个地并排进入灵堂,按顺序对着漆黑的棺材跪拜。r
棺材旁边跪着一个罗瞎子的亲人,对前来跪拜的人一一还礼。然后有人领着他们去大圆桌围坐,吃糖果花生。r
从厨房里飘来浓烈的香味,那是厨子们正在给面做调料,精瘦精瘦的肉,用特殊工艺做出来,放在清汤寡水的面里。待面上桌,客人们只需用筷子搅动一下,吃起来香滑可口,美味无比。r
这也是本地葬礼上的习俗。如果办红事,这种面就在早上吃。如果办哀事,就在晚上这个时候吃。r
除了鲤伴村里的人,还有许许多多周边村的熟人朋友陆陆续续地来。灵堂外面的鞭炮声不绝于耳。屋里都是鞭炮散发的硝烟味儿。r
硝烟味儿和面香味儿混杂在一起,这就是葬礼的味道。r
鲤伴望了一眼漆黑发亮的棺材,心想,如果此时罗瞎子还有感觉,以他那样神奇而又挑剔的听力,会不会厌烦这样的混杂与喧嚣?r
不到一刻钟,二三十张大圆桌边上都坐满了人,长凳不够用,有人又搬来了邻居家里的大小椅子。厨房帮忙出菜的人手举着热腾腾的汤面有惊无险地在拥挤的人群里穿梭,将一碗碗汤面送到桌上。r
这时候,一个女人引起了很多人注意。r
一阵鞭炮声后,不见大群的人进来,却只见一个单身的女人摇曳生姿地走进灵堂。今晚前来的人都结伴成群,一阵鞭炮声就代表一个村的团体,没有单个的。r
而她,偏偏是一个人来的。r
她穿着鲜艳,一身红色碎花长旗袍,姿态优雅,每一步都扭腰送臀让人浮想,面容俊美,秀眉明目樱桃小嘴,身材诱人,每一处都让成熟的男人眼红心跳。r
旗袍开叉很高,露出白皙光滑得不似人间皮囊的腿。r
守在罗瞎子棺材旁边的亲人正在甩腕揉膝,长时间跪在这里一一还礼可不是一件轻松活儿。在鞭炮声的间隙里,他尽可能地站起来走动一下,活动筋骨。他见外面的大圆桌几乎坐满,以为该来的人都来了。没想到此时又响起鞭炮声,他急忙回到棺材前跪下。r
等那女人形单影只地走来,他一脸惊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