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的科技十分的发达,例如所谓在众多大世界流行的虚拟现实技术。
在里面,你可以和好友远程聊天。也可以花钱传送,在虚拟里面见面,你甚至可以和银行账号绑定进行金融活动,或者进行订货买卖;当然,你在这里也可以学武,锻炼自身;甚至你可以玩虚拟游戏。这里可都是可是号称100%模拟的虚拟游戏,和真实感和现实几乎一模一样……。
游戏、美食、美女、金融、交易、比武、学习……什么都有!
有些人,将虚拟游戏当成现实,一玩就是很多年年。在游戏里面娶妻生子。当然前提是……你有钱玩游戏!
所以,毕竟虚拟游戏大部分玩家都是花钱的,在里面赚钱的是极少极少数,不过虚拟终究是虚拟,在虚拟世界里面中呆的再久,也无法让身体更进一步的修炼,最多也只能巩固而已!
故而,如果整天泡在虚拟宇宙中,乃至去玩虚拟游戏,除非毫无压力、毫无野心且有金钱挥霍的人,否则大多会悲剧的!
但是《第二世界》例外,因为据说他原来的是昔日太古时期,泰拉众神培养自己信徒实力的地方。
所以,如果在里面你表现的很好,即使你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玩家,但是可以得到的奖励有可能是即使是圣者也会眼红的东西。
因为运行《第二世界》的泰拉之心似乎连接到一个神秘的地方,因此使系统本身具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他的监督下,基本上做到交易公平,没有人可以足欺骗,即使是那九位高高在上的存在。
据说,连神铃在交易之中都不能够欺骗他自己最虔诚的狂信徒。
所以,秦普才会决定在这里,开始他正式的修行过程。
所谓修行,便是将天地的力量借为人的力量,使人本身变得更为的强大。
所以,自远古以来,人类修行发展出无数种修行的方法,尝试过无数种手段,有的修行功法吸收天火、锐金五行之力;有的修行功法亲近自然,吸收大地的力量,,有的则是借助鬼神之力,有的则是借助现代的科技力量。
但是,最终随着米歇尔等五贤者的现世,千年的国教正式创立,也因为人类无数年的实践最终证明,人类修行渐渐开始以天空的星辰为证。
火山口里高温炽烈的岩浆,确实可以转化成人体内的真元,帮助修行者变得极其强大,大地中那些清新的力量,也可以被修行者所利用,但所有的这些能量来源,归根结底都来自遥远的星辰。
星辰在夜空里,位置永恒不变,以肃穆的姿态照耀着整个深蓝大世界,生活在地面上的人们,只要抬头望去,便能看到无限星光,从他们幼年直到垂垂老矣,那些星辰始终静静地陪伴着他们。
所以,对这个世界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来说,星辰是光明,是座标,是能量,也是时间,因为永恒。
当然,人类最终选择化星光为真元,与这些带着文艺气息的形容关系不大,最重要的是星光是这个世界上最纯净的能量来源,没有任何的杂质,而且要比阳光、地火等物要温和有效的多。
天地成形,万物降生。
所有生命诞生的时候,冥冥中不可捉摸的命运,就已经这些幼小白纸一般的生命中,留下了重重的烙印。这些烙印记载了这些生命,生生灭灭,枯荣盛衰的轨迹。
一些生命看来,自身努力才获得的一切,其实冥冥中,早已注定。他们只是按着即定的轨迹发生交集。但终却免不了走向一个相同的命运:死亡!
生,灭!这是命运的主题!
每一个生命,冥冥之中,浩翰苍穹深处,都有一颗星辰与之对应。这种星辰,却不是普通的星辰,而是代表自身命运的命星。
命星之中,记载了一人所有信息,这是“宿命”的代表!
许多人,终其一生,也不可能感受到自己命星的存存,每一个人死亡的时候,他的命星都会有从冥冥之中坠落。
但一些极强实力,且闻名天下的修行强者,他们死亡的时候,“命星”陌落,划过天空,掀起巨大的火焰,偶尔被人观察到,记载到了史书中。
但这样的观察到的记载,毕竟很少。不是所有命星,都能观察到的。也不是所有的命星,都黑夜中陌落。
命星,不是星辰!
命星的构造,不是天空那闪烁的星辰,而是命运的碎片;它存于奇妙的空间纬度,不宇宙中任何一个武者能寻到的地方。
但是,也就因为命星的存在,从而才能让凝聚神识的修行者与和他命星属性相近的星辰发生亲密的联系,也就是所谓的点星。
所以,凝聚神识,找寻自己的命星,便成了修行第一要素。
所以,决定修行的秦普净手以后,慢慢的拿起那本《筑基论》,走到了图书馆的门前,坐到被擦干净的地板上,借着门外洒下的天光,翻开了第一页。
按道理来说,这种时刻,他至少应该会表现出些兴奋或是紧张。
但他没有。整个过程,他的神情没有任何变化,很平静,就像在做已经做过很多遍的事情一般。
如果有人看到这幕画面,绝对想不到,这是他第一次读修行方法的书籍,
因为,他有过无数机会可以开始修行,只是时机未到。
他已经等了很长时间,当这天终于到来的时候,或者是因为等的时间太久,他反而已经没有了兴奋的力气,只剩下满心的平静。
他翻开了书的第一页,只见那页上大部分都是空白,只有十四个字清清淡淡站在上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接下来的事情,便是用《筑基论》上面的方法,将这已经刻在脑海里的文字以及文字附带的信息,尽数转化为自己强大神魂的养分,然后一举凝结神识。
换作任何人,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大概都会向下继续。但秦普却将手里的《筑基论》放下,收拾好地板上那些书籍,走出了藏书馆,离开了这里。
因为,吃宵夜的时间到了。
因为要吃宵夜补充自己的体力,所以,秦普选择了无视眼前触手可得的改变命运的机会。
如果说这是自律,这自律未免也太严苛残酷了些,更像是某种自虐,但也可以说是某种自信,因为他相信那机会不会溜走。
因为他自幼苦读道藏,万卷书尽在胸臆,便等于他比别人已经提前出发了很久,他已经走了万里路,那么他理所当然地会比别人先到达彼岸。
所以,向来很自信的秦普,现在确定了这些事情后,就更加的自信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