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仙侠 > 逐浪淘沙全文阅读 > 第1卷 第四章 拜师

第1卷 第四章 拜师


  陈国动荡不定的社会得到稍微的稳定,这样的喘息对于整个国家而言,犹如久旱逢甘霖。这对于山水村的人来说,貌似没有什么变化,全村所有人生活在一片宁静和谐的环境中,这里无关战争,无关家破人亡,一切都是那么的祥和。

  初夏的村,山高林密。听那山涧的流水声,树梢上腾跃而起的黄娟鸟,田间正在忙碌的人儿,田埂上追逐打闹的孩子们,你追我赶的跑向那云深处的村子。山水村每到夏天,本来被山四周环绕。夏天,万物生长,碧绿葱郁,流经山水村的那条河,每天衬着山,源源不断的向天际深处输送着浓浓的雾,那雾像是劳作的人儿,向上天祈求来年丰收的愿望,更像是韩木匠那天做的那个梦。说到韩木匠,自从那次模糊的梦后,时间久了,他也就慢慢的忘记了,没有放在心上,只是偶尔会当做茶余酒后的谈资。时间过得很快,韩木匠梦里的那个孩子,现在就在田间玩耍的那些孩子里头。几年过去了,山水村一切如常,孩子们在快乐成长,大人们在辛勤劳作,偶尔有人外出,带回来些外面的新鲜事物。

  说到那个孩子。自从他的父亲来到山水村,父亲就和村子里所有人一样,成为大家庭的一员,没有隔阂,没有矛盾,亲如一家。这个男人结婚后,生活虽然清贫,不过大家互相照顾,生活也不至于差到那里去。婚后不久,初为人父的他,一切都很节俭,以至于孩子满月的时候都想简简单单的过,其实,他连这个也不想举行,但是觉得,他能在梁国的那场屠杀中能够幸存,更能来到山水村,还有了自己的孩子,所以,这个满月酒的举行,不仅是对孩子的祝福和期盼,更是对他自己生活和人生的重生,感谢生活的馈赠,他感谢眼前的所有,一切都变的那么美好。他不知道的是,这个让他不愿再提起的乱世,山水村外面的世界,对于他的儿子会是怎样的境遇。他心里打算就在这个山水村度过一辈子,儿子孙子亦如此。

  满月那天,每个人都兴尽而归,而那位坐在石凳上不怎么说话的老者,从头到尾只是在那坐着,偶尔和大家交谈几句,笑呵呵的,大家都很尊敬他。后来宴席结束,父亲抱着孩子,来到老者前,满脸的笑,似乎这天都要随着他笑了。老者见状,乐呵呵的伸出手抱起孩子,对这位父亲说到:“我见这孩子眉清目秀,尤其这双眼睛,就和流过我村旁的那条河流一样,清凉透澈,恭喜你们小两口了。”老者没有再说多余的话,孩子母亲乐呵呵的笑着说:“老爷爷,我们都知道您和我爷爷是志同道合的,你们非常的要好,我爷爷健在的时候,经常和您一起外出,和您一起探讨天下的局势发展,我爷爷总是自叹不如。经常给我们讲,别看您平常不怎么说话,但是满腹经纶,要我们这些后辈多向您学习。你看我们每天面对着那几分田,要说学问,我们都是目不识丁,不过我这孩子,等大一些的时候就让他给您端茶倒水,陪您解闷,打发时间吧,您看怎样。”说完她用期待的眼睛,双眼红彤彤的,刚才说的那些不是恭维话,这位老者有真才实学,她的爷爷从小饱读诗书,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曾试图改变这个乱世,后来还是来到山水村,决定在这里安然度过一生。他来到这个村子里,认识了学识渊博的这位老者,两人总是谈天论地,在言谈举止中纵横天下。后来他对自己的孙女嘱托道:“将来你的孩子一定要拜他为师,学得本领,才能有所作为。”

  老者被这番话说的有点难为情,他笑着用双手就去抱孩子,看着怀里的孩子,一眼严肃的说:“诸位放心吧,我定倾囊相授,人到了这把年纪,没有什么奢求,只要自己的这些东西能够传下去,就可以含笑九泉了。”“您看这是说什么话,您这身体还硬朗着呢。”孩子父亲急切的说到。孩子父母的愿望达成了,两人感激的抱着孩子,一家三口跪地向老者行礼,老者笑而不语,扶起这对夫妻,望着远方舒了一口长长的气,就朝着家里的方向走了。

  老人自从收了这个孩子为徒之后,村子里的人就很少再见到他们了。没有人知道他们去了哪里?也没有人知道师徒在干什么?

  老人带着孩子走出山水村,让他感受外面不一样的生活。老人见孩子聪明伶俐,没有一个正式的名字,就一直宝儿宝儿的叫着,转眼间宝儿长大了,应该起个名字了,不过这时还为时尚早。这孩子既然拜我为师,就尽我所能,好好调教他,至于以后会有多大作为,这只能看他自己了。带着孩子父母的期待,他带着孩子走出了山水村。

  宝儿跟着老者离开山水村,来到醴陵。老者望着城门口,目光凝视着那两个字,面无表情,目光紧紧的盯着,平常嬉笑打闹的他,这会都消失了,宝儿看着师傅,孩子小,好奇心重。他拉着师傅的手,不停的问着:“这是什么地方,好大呀。”老者静静的伫立了半天,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站立了半天,不知道是因为从回忆中醒了,还是因为宝儿的缘故,脸上又恢复了平常的慈祥,低着头笑着对宝儿说:“宝儿又调皮了,是不是饿了呀?走,我们进城,里面有好多好吃的呢。”师徒两个人慢悠悠的向城里走去,宝儿在前面跑着跳着,老者手拂着雪白的胡须,笑呵呵的在后面紧跟着。醴陵城是个边境城市,出城向南六十里就到了楚国的地方。

  两人来到城中,径直走到宜家客栈,老人转挑宝儿爱吃的饭菜点了些,宝儿吃的多,老人慈祥的看着,没怎么吃。吃饭后,老者来到马市,千挑万选了一匹骏马,两人骑马南下。

  两天后,两人到达楚国霍城。这里是江湖游侠聚集地,也是圣明贤达者的隐居地。老者的哥哥,才华横溢,立志拯救万民于水火,奈何力量薄弱,这乱世的局面犹如死水一般,任你怎么折腾,连一点风浪都不会掀起。最后看淡世事,归隐天终山。宝儿走在天终山的路上,一会好奇,一会兴奋,老人一路上都在考虑怎么向哥哥讲这件事。他的哥哥在归隐后,从未收过徒弟,他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人于乱世,不及鸡犬,我归于山林,从此不问民间事,所学所知,来世用。”他明白哥哥并非要这样自暴自弃,只是乱世,苟全性命尚且不易,要是说到潜心学问,试问几人能做到?之前收的徒弟大都学得皮毛,就想去捞点名利,岂知这样只能死的更快,以至于成为默默无闻之辈。

  后来他就干脆不再授人学识,归隐天终山,终日饮酒作乐,世人几乎把他忘得一干二净。老人这样想着,不知不觉就来到了这次的目的地——醉鬼先生的酒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