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房间是三人间,已经住了两位了,听口音是山东人,两个人很热情,见我进来,打量我一番说:“你一个人上山吗?看你像个学生,不到放假的时候啊,是来上香还是旅游的?”
我倦倦地答道:“不上香也不旅游,散心的。”
两人倒不见外,问长问短喋喋不休,后来见问三句我答一句,也没兴致理会我了,我也不管他们,身体一挨上床,全身像散了架一样,再也不想动了,半睡半醒地听他们啦呱。
听了一会便对他们的话题感兴趣起来,原来这两个人是山东枣庄人,那地方我没去过,但我一个大学同学就是枣庄人,枣庄离孔子的老家曲阜不远,也算是孔孟之乡,多讲仁义道德之人,年长的叫向义,另一个叫春河,两个人是表兄弟,向义的母亲在他十三岁时因与其父吵架负气出走,二十多年了,生不见人死不见尸。自从母亲出走后,向义就缀学寻母,全国除了台湾香港澳门之外都走遍了,现在他三十六岁了,还没有娶老婆,房子也卖了,平时靠四处打零工为生,虽是这样,但他仍然没有放弃寻找母亲。他说,就是死在寻母的路上,也要找,生要见人,死要见尸。这次他听一个老乡说在峨嵋山卧云庵见到一个老尼,很像他的母亲,与是就凑了钱和表弟一起赶过来。
向义说:“春河,我的左眼一直在跳,我觉着这回一定能找到俺娘。”
“我也感觉该找到了,二十多年了,向义哥,苍天不负有心人,老天该开眼了。”
“唉,如果这回再找不到,我想从金顶上跳下去。”
“不会的,哥,一定能找到。”
我被向义感天动地的孝心打动,翻身坐起来说:“我给你测一卦吧。”
两个人被我吓了一跳,春河结结巴巴地说:“小兄弟,你说什么?”
“我是学周易的,我给你们测一卦,也许对你们寻找亲人有帮助。”我诚恳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