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都市言情 > 中原第一盗:豫刺全文阅读 > 第2章:抗日的最后一枪,故事中的豫西南。

第2章:抗日的最后一枪,故事中的豫西南。


故事在这里发生,就由渊源上说起。


自古豫西南就称为宛城,今名为南阳。


“南阳”意思是说它位于伏牛山之南,居汉水之北而得名。南阳得名由来,文献记载较为明确,《资治通鉴·周纪五·赧王四十三年》载:“秦置南阳郡,以在南山之南,汉水之北也”。


南都帝乡,五圣故里,千年玉都,中国水城,卧龙之地。


医圣张仲景、智圣诸葛亮、商圣范蠡、科圣张衡、谋圣姜子牙、麒麟子百里奚。。。


南阳玉,素有“东方翡翠”之称,故南阳被称之为“千年玉都”。南阳是医圣张仲景故里,这里有丰富的中草药资源,故被称之为“中华药都”。


---------------------------------------------------------------------------------


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日军投降仪式举行,八年抗战宣告结束。抗战最后一枪落在何处?65年后的今天,争论仍在继续。其实“日落西峡”的史实正是在南阳。


“冈村将西峡口推上最后战场的历史舞台”


说起抗击日军的西峡口战役,71岁的老兵显得十分激动:“西峡口就是西峡县,抗战最后阶段,西峡口在冈村宁次的‘攻西援东’战略中被推上前台。”


他向我们讲述:“1945年1月底,冈村拟定两个作战计划,妄图占领国民党军队长江以北的左翼战略基地——南阳,并摧毁芷江机场和老河口机场,打开进攻四川的大门,攻下国民党政府陪都重庆。冈村宁次认为,此举‘是解决中国问题的战略决战,是改变日本国家命运、最后征服中国的关键性一战’。当时,7万日军进犯南阳,攻下南阳城后,4万日军被调往西峡口,两万日军被调往老河口,少数日军留守南阳。”


根据相关记载,西峡口战役于1945年3月30日打响,持续至1945年8月19日,即日本天皇宣布投降的第四天。


“150多天的惨烈战役使日军指挥官忘记了时间”


老人查阅的《日本国陆军战史》一书对西峡口战役有这样的描述:“惨烈的西峡口战役使参战指挥官都忘却了时间……是逼使日军撤退时不能处理好死者尸体,使其暴尸异国山野的惟一的战役。”


老人告诉我们,冈村曾要求日军务必最快占领西峡口。可是在战斗中,两军咫尺相对,寸步不让,展开连日的争夺攻战,中、美空军也频繁出动飞机,对日军进行轰炸扫射。直至8月中旬日军投降,峡谷之中激烈的枪炮声才停息下来。


在与西峡口战役相关人士的接触中,老人了解到,日军因未接到停止战斗的命令,在经历长期的胶着状态后,双方从8月16日起,每晚10点开始对射30分钟,直到1945年8月19日,日军才接到停止军事战斗的命令。


“日军惟一的战地投降仪式在西峡举行”


“全中国的抗日战场上,惟有西峡口战场举行了日军投降仪式。”老人说,身为南阳人,他为此感到很自豪。


当时20岁的通讯兵上尉、战场视察员吴凯奉中国第一战区司令胡宗南的命令,代表中方接受日军第三联队队长吉松大佐(相当于师长一职)的投降。1945年8月20日,吉松大佐在投降仪式上表示,接受中国军队发布的命令,并从腰间取下军刀,俯首递交给吴凯。


老人说,在纪念抗战胜利的各类文章中,出现了三个“最后一战”的说法。一是缅甸远征军之战,结束于1945年1月二是湘西雪峰山战役,结束于1945年5月23日三是名为“白培计划”的桂西之战,因1945年4月日军主动撤离而未实施。而在参阅了《中原抗战纪实》、《冈村宁次回忆录》、《日本国陆军战史》等一系列书籍及南阳抗战相关资料后,李保铨认为西峡是抗日战争的最后战场有理有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