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念念在心里想了一下有了主意,站在童母的面前,拉着妈妈的手,语气充满了自信“妈妈,你相不相信我,只要你按照我说的做一定能借到钱。”r
童母看女儿那充满自信闪闪发光的小脸不由自主的点了点头“妈妈相信,你说怎么办吧。”r
童父一共兄弟姐妹六人,童父排行老三叫童三国,上边有两个哥哥,童大国的日子过得最好,在镇府部门做事,童二国家境也不错,两人都是工人,不过童念念的二伯母是个很现实,势利的人,平时就不跟童念念一家来往,只知道讨好童大国一家人。r
在前世的时候,童念念的大伯和二伯关系就最好,二伯家里也一直看不上自己家里,直到弟弟考上公务员才稍稍对对自己家里改观。r
童父下边还有一个弟弟童思国,童念念的爷爷奶奶也最疼这个小儿子,对他更是操碎了心,直到童念念重生之前还在帮忙照料小孙子,要知道爷爷奶奶谁家的孩子也没照料过,就给小儿子帮忙照顾孩子。r
童念念还有一个大姑童丽娜和二姑童丽莲,两人也是个见钱眼开,尖酸刻薄的人,不过两人都出嫁了,嫁到相邻的两个村,大姑父和二姑夫都是跑长途的司机,虽然工作辛苦,日子还过的不错。r
童母每次跟童念念说起以前的苦日子都掉眼泪,那个时候因为孩子太多,婆婆一个人看不过来,所以谁家的孩子也不给照看,只有每到农忙的时候,童母没有办法,才会把孩子让婆婆帮忙照看一下,婆婆的脸色就很难看,嫌弃童念念不听话,就知道哭,不好照看,家里孩子太多,照看不来,话里话外不想帮忙看。r
童母心里憋屈,脸上却只能陪着笑脸,答应打了粮食多给一袋粮食,婆婆才不情不愿的答应了。r
那时大伯家里有一个女孩和一个男孩,二伯家里有两个女孩和一个男孩,童念念的四叔在那时还没有结婚,直到童念念上小学才结婚,也是一个女孩和男孩,这是后话,暂且不提。r
童念念在那时是最小,家里孩子又多,所以童念念成了被欺负的对象,那个时候的童念念又好哭,所以一个忙季下来童念念的嗓子都哭哑了,童念念的奶奶也最不喜欢童念念,直到童念念长大结了婚才对她有点好脸色。r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小时候被欺负的原因,童念念跟这些哥哥姐姐都不亲近,在前世的时候也就是见面打个招呼,平时什么来往也没有,甚至连他们的电话也没有。r
不过大伯二伯家的孩子却很亲近,来往也最多。童念念也没想改变什么,觉得这样很好,自己只跟自家的弟弟最亲近。r
因为这件事不知道被苏洵说过多少次,因为苏洵是独子,没有兄弟姐妹,所以很羡慕童念念这么一大家子人,责怪童念念为什么不跟家里人多来往,童念念也不想把以前的事说给苏洵听,所以苏洵每次说,只是笑笑什么话也不说。苏洵见童念念这样云淡风轻的样子说了几次,也觉得没意思就不在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