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郁于是缓步走到杨、柳二位教授跟前:“杨教授,柳教授,您们好!我也是华石一中高二文科班的一名学生,我叫曾郁。”曾郁说到这里,忙从口袋里掏出一本笔记本,“今天在上山的路上,我一时心血来潮,胡乱写了一首诗歌习作,想请两位教授点评一下。”曾郁说着,将笔记本先递到杨教授面前。
“你这点年纪就能写诗了?”杨教授将信将疑地接过笔记本,只见上面用正楷字工整的写着:
重阳抒怀
挥汗凌峰巅,
豪情似当年,
逆日终有尽,
拨雾见青天!
“曾郁同学,这是你写的吗?承志,你看看,挺不简单呢!”杨教授说着把本子递给柳教授。
“的确是我写的,而且就在一个小时之前写成。”曾郁平静地说道。
“好诗呀!将叙事和抒情两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而且表明了一种百折不屈的必胜信心!”柳教授赞赏地说道,“问题是,这是你写的吗?”
“千真万确,如假包换!”曾郁底气十足地说道。
杨教授和柳教授相互对望了一眼,杨教授开口道:“曾郁同学,你看能不能这样,我和柳教授现场出题,你有把握把诗写出来吗?”
“我试试看吧!”曾郁稍微犹豫了一下,硬着头皮点了点头。
“承志,我们出什么题目好呢?”杨教授望着柳教授说道。柳教授浏览了一下周围的景物,忽然道:“既然我们大家今天都聚在金鸡岭,那就以‘金鸡岭’或金鸡岭上的景观为题,这样最有针对性!”
“不错,就按你这个说法。”杨教授转而对曾郁说道,“曾同学,就以‘金鸡岭’或金鸡岭上的景观为题,能接受吗?”
“好吧,”曾郁点了点头。
“曾郁,加把劲,你是班里的头号笔杆子,拿出你不带任何水分的真才实学来,不要辜负了大家对你的期待!”李老师在旁不忘打气。
“谢谢李老师的鼓励,我会的。”曾郁说完,陷入沉思中。他时而举目远望,时而低头凝思,大脑就像是一台飞速运转的机器,超负荷运行着,迸发出巨大的能量!周围的所有人,为了不影响他,都在静静地观赏风景。
约莫20来分钟之后(记性好的读者也许还记得前世的曾郁那句颇为自负的话“曾郁杯酒诗半篇吧?这里的20来分钟,其实也就大约是2杯酒入肚的时间。),曾郁提笔在笔记本上写了起来。
杨教授接过曾郁递过来的笔记本,只见上面写道:
金银皆为身外物,
鸡飞狗跳竞相逐。
岭南秋深花犹在,
美景流芳彪千古!
“好诗!好诗!此诗犹胜前一首!”杨教授忍不住感叹道。
“我看看!”柳教授连忙从杨教授手上拿过本子。
“这是一首难度极大的串名诗,也叫藏头诗,”杨教授对着众人侃侃而谈,“合格的串名诗,必须满足几个条件,首先,将人名或地名镶嵌进去,例如,这首诗每句取第一个字,连起来就是:金鸡岭美。其次,整首诗,必须有一个完整的意思,有相当一部分手法拙劣的串名诗生搬硬套地把名字串进去,却无法表达完整的意思,让人觉得牵强附会,不知所云。最后,好的串名诗还同时具备诗歌的意境。像曾郁同学的这首串名诗,这三个方面都结合得极为完美,乃是串名诗中的上乘之作!”杨教授赞不绝口地说道。
“非常赞同杨教授的观点!”柳教授在旁不住点头。
“曾郁同学,你应该还没到18岁吧?”杨教授说着上一眼、下一眼地盯着曾郁看。
“我刚满17岁没多久。”曾郁答道。
“你一个17岁的毛头男孩竟然能写出这样高难度的诗歌,真是匪夷所思!”柳教授连声惊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