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母在了解了整件事的经过后,对曾郁连声致谢,并一再挽留曾郁吃晚饭。
“谢谢张阿姨的盛情,”曾郁忙推辞道,“家里这么晚了还没有我的一点消息,爸妈一定急得直跳脚,以后有空我再来打扰你们。”
“这孩子真懂事,还会替爸妈着想,不错不错!”汤母忍不住赞道,“那好吧,以后常来玩。”
“好的,张阿姨再见。”曾郁说着转身对汤萍道:“汤萍,快抓紧去换衣服吧,当心着凉!”
汤萍点点头,“曾郁,今天谢谢你了,改日我把衣服洗净晾干后再还给你。天色已晚,走路当心点。”
“好的,再见。”
“再见。”
曾郁走出十多步,有意无意地向后张望,吃惊地发现,汤萍竟还站在原地,怔怔地向他这边张望,见曾郁回头,她这才摇摇手,折回家里。
前文提到过,重生后的曾郁来到的这个文科班里,有3分之1是往日的同班同学,这些人里面,包括有“飞牛队”的多名成员,如,伍彪,骆波,马卫,蒋辉,黎申等人,这些人日后自然成了曾郁经常玩在一起的好伙伴。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名叫郑忠的同学令前世的曾郁既肃然起敬,又黯然神伤!
前世的每次同学聚会,无一例外地都会在最显眼的一桌筵席上摆多一套杯、碗、碟、筷,这是专门为郑忠而留的,而且,每次聚会开宴前,同学们都会集体默哀3分钟。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郑忠能受到如此高的礼遇呢?
郑忠身材高挑,相貌一般化,性格颇为耿直,是那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主儿。他的学习成绩在全班的中上游,能保持在前15名以内。
在1985年7月那次黑色的高考中,身在理科班的曾郁考得焦头烂额,连中专线都没人的同时,文科班的郑忠也遭遇“滑铁卢”,他则是发挥失常,以10分之差,与中专失之交臂。
郑忠的父母、亲友都劝他复读一年再考,定有大收获,郑忠也有这个打算,报名、缴费办好,并已开始上了好些天的课。
恰在这时,85年秋冬征兵工作展开,郑忠忽发奇想:自己何不来个“一颗红心,两手打算”?是继续高考升学,还是应征入伍,且让命运之神来作个了断:如果体检合格,则参军入伍,毕竟读书的时间以后还有的是;假如体检过不了关,那唯有安下心来,死心塌地、破釜沉舟地迎战高考!
无巧不成书的是,与郑忠有同样想法的,竟还有“飞牛队”成员马卫!马卫与郑忠高考前同在文科班学习,落榜后又一起进了补习班,真称得上是难兄难弟呀,只是马卫的差距更大,离中专线差了60分!
马卫举双手赞成郑忠的打算,为了避开各方面的阻力,两人悄悄瞒着父母,去报了名。
时隔不久,两人又找借口请了假,去参加体检。
一段时间过后,体检结果颇有些出人意料:家中阳盛阴衰、姊妹中有2男1女的马卫体检不合格,而家里阴盛阳衰,有2女1男的郑忠却体检过关!
待到两家父母得到消息,已是独木成舟。一开始,郑父、郑母坚决持反对意见,但经郑忠的再三分析,指明利弊后,两人再回过头来想一想:哎,去部队锻炼几年也未尝不是好事,至于读书的机会,以后应该不缺,最终勉强点了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