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异世大陆 > 重生之大汉帝尊全文阅读 > 第1卷 第14章 打算坑弟的诸葛瑾

第1卷 第14章 打算坑弟的诸葛瑾


  刘协面无表情,看了四周一眼,点点头。

  “帝,自从黄巾之乱后,如今天下诸侯拥兵自立为王,割据大汉天下。

  董卓权倾朝野,如今天下诸侯打着清君侧的名义,纷纷出兵洛阳。

  洛阳即将卷入战乱之地。”

  刘协再次点点头,他知道各路诸侯拥兵,是因为要镇压黄巾之乱,上几任天子把兵权下放地方的原因。

  让各州牧自行招纳兵马,镇压黄巾之乱。

  “依子瑜之计,帝唯有蛰伏,等各路诸侯联军和董卓打个两败俱伤,再下令让忠于大汉的大将军镇压两方。”

  闻言,刘协摇了摇头。

  这个方法好是好,可是时间不等人。

  刘协知道,这可能需要漫长的时间,在这时间上,各路诸侯只会不断招纳人才,不断壮大。

  当然,这只是刘协知道,因为刘协知道一些三国历史。

  刘协看向窗外飘落的雪花,道:

  “子瑜,这漫长时间,朕的大汉,朕的百姓可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内战征伐会踏乱大汉江山,让大汉千沧百孔,让朕万万百姓的生命如草芥。

  朕身为大汉天子,应当庇护大汉天下百姓。又怎能蛰伏坐看这一切,而无动于衷。”

  听到刘协的话语,诸葛瑾心中一颤,起身拱手躬身。

  刘协说道:“子瑜不必如此。”

  刘协知道,诸葛瑾的计谋是完好,甚至无缺。

  诸葛瑾的想法是:忍辱负重,再搞个十年二十年,实力就强了。

  同时让诸侯联军和董卓大军打起来,两败俱伤后,刘协再出面。

  反正刘协还年轻,大汉天朝还有很多班子在,那时必可重立大汉天子之威。

  可能是诸葛瑾也看出来,刘协古帝血脉已经唤醒,等那时的刘协必定是重新执掌朝廷,号令天下。

  可是刘协已经等不及,刘协也不是原来的刘协。

  刘协知道,三国历史之后,晋惠帝时期八王之乱以后,晋室分裂,国力空虚,民生凋敝,晋朝的军事力量迅速衰退,华夏大伤。

  胡人趁机起兵,侵扰中原,中原大乱。

  在百余年间,先后由胡人及汉人建立了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的政权,史称“五胡乱华”

  可以说东晋建立时,中原已沦丧于胡人之手。中原汉族在祖逖、桓温等名将的带领下绝地反击,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

  迁居南方的爱国将士每每以北伐中原、收复失土为己任。

  东晋与五胡的战争,十六国之间的厮杀,使得这一时期战乱连连。

  五华乱华的那一刻,就是中原沦陷的一刻,这也是中原汉人陷入最为黑暗的年代。

  这个年代历经一百多年。

  可想而知那时的人是经历了怎样不见天日的黑暗。

  中原在三国之后,元气已经大伤,没有修生养息。

  晋朝时又迅速来了一次八王之乱,让中原元气几乎消失。

  之后足足百年多时间的五华乱华……的黑暗动乱。

  刘协是绝对不重滔历史,让百年后的中原百姓,华夏再次陷入黑暗年代。

  诸葛瑾站在刘协身旁,此时的他对刘协已经是由内心的恭敬。

  道:“帝,那唯有瓦解诸侯联军,诛杀董卓了。”

  诸葛瑾思索片刻,继续道:“让诸侯联军和董卓大军,各自内乱。”

  刘协:“子瑜此计,正和朕意。”

  刘协极为潇洒喝完手中杯酒。

  道:“朕已经派文若潜入诸侯联军,取他们信任,进而分化瓦解联军。”

  诸葛瑾手中酒杯一颤,跌落地上。

  帝已经派人开始了?

  他脸上出现了奇怪的表情。

  这种表情就和当时荀彧的表情一样,心里震惊,“这就是我选择的帝吗?”

  这计谋,智力如妖!

  这根本就不是一个十岁的年幼天子好不好?

  这是一头准备从沉睡中苏醒,藏拙的,才智如妖,深藏不露的幼龙!

  mmp的惹,想我诸葛瑾大半辈子都白活了……还比不过一个十岁天子。

  瞬间落差的挫败感浮现诸葛瑾心中,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在家比不过弟弟子明就算了,我诸葛瑾认了。

  如今……诸葛瑾越想越是恨不得立刻回老家,和老弟诸葛亮一起自关小黑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诸葛瑾看向刘协的眼神,也越发的恭敬。

  前一个恭敬,是恭敬刘协心系天下百姓;后一个恭敬,则是对于刘协智力和计谋

  的佩服。

  诸葛瑾心里甚至已经在想着怎么坑弟:“等有时间就回家一趟,把子明带出来,让他也感受一下这挫败感。”

  好兄弟嘛,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刘协踮起脚尖,拍了拍诸葛瑾的肩膀。

  一脸郑重道:“子瑜,朕需要你去北地,寻找皇普嵩大将军,帮助他尽快打败这次入侵的匈奴军队,从而带大军回援。

  文若会先让关东联军与董卓的西凉大军打起来,无论结果如何,文若会想方设法从内部分化瓦解联军以及西凉军。

  若是联军或者西凉军有异变,没有按照计划行变,则皇普嵩大将军的大军极为重要。”

  诸葛瑾看着刘协如大人一般,愣了愣,点头恩了一声。

  刘协继续道:“至于朕这里,你不用担心。朕自有办法让董卓内部乱起来。”

  诸葛瑾认真点头。

  “朕待会手书两封,一份是遇到了荀彧时拿给他,你俩配合行事。一份则是给皇普嵩大将军。”

  诸葛瑾再次认真点头。

  刘协这么安排,也是为了安全。

  原先的安排,荀彧一个人要做这么多,难免会被他们起怀疑。

  有了诸葛瑾之后,原先谋略也更加保险几分。

  ……

  诸葛瑾走了,带着刘协的两封手书去了北地。

  这个人才倒是没有像荀彧一样风风火火的,不曾从楼上跳下去。

  刘协看了看酒桌上,瘪嘴再次好奇道:“往后三国中出现的人才,都是别具一格的吗?”

  是的,诸葛瑾走时打包带走了一百多斤的梅花酒,顺手把酒桌上的酒壶也拿走了。

  也不知道他嫌重不?

  刘协脑海中浮现着一副画面:行走中的瑾哥背后是一个大酒囊,手上是一壶酒,边喝边走潇洒走一回的模样。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

  与尔同消万古愁。”